第五十四章 法外加刑

字數:4966   加入書籤

A+A-




    第五十四章法外用刑
    太子與何夕還沒有到來的之前。朱元璋已經知道了。
    朱元璋看著手中兩個小冊子。裏麵墨色的字跡是何夕寫的,而朱色的字跡是朱元璋批注的。一眼看去,朱色與墨色參半,不過,這小冊子之中夾雜著不少紙張。這些紙張上麵都是朱色的字跡。
    這是朱元璋在小冊子之中批注寫不下來。隻能寫在紙張上。然後夾在中間。
    如果算上這些。
    朱元璋批注的文字,要遠遠超過何夕所寫的文字。
    朱元璋對何夕這兩個小冊子之中的內容,談不上倒背如流。但也熟撚得很。可以說完全掌握了。
    正因為完全掌握了。
    朱元璋感受到一種撕裂感。
    明清兩朝的曆史。朱元璋揣摩得很到位。雖然很多事情沒有搞清楚,但是在他看來,明清兩朝的曆史與前朝的曆史,並沒有本質上不同的。真正讓朱元璋感到不一樣,有新鮮感的反而是清末,所謂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朱元璋看關於科技的冊子,這上麵倒是回答了西夷船堅炮利的原因。但是,關於何夕所說的那種在一兩個時辰之內,打擊全世界,能摧毀南京城的武器,卻完全沒有說。
    對於何夕沒有說的東西,朱元璋越發好奇起來。
    朱元璋將徐正叫過來,如此如此吩咐一番。
    徐正大吃一驚,少見地說道:“陛下,這不好吧。”
    徐正從來對朱元璋言聽計從,少見的如此失態,居然敢反問了。可見朱元璋所言,讓他多麽吃驚。
    朱元璋淡淡說道:“你去做便是了。”
    徐正立即說道:“奴婢聽命。”
    隨即徐正出去辦事了。
    在徐正出去的同時。太子帶著何夕進來了。
    朱元璋令兩人落座。朱元璋問何夕道:“此去杭州,有什麽感想?”
    何夕已經準備好,如何勸說朱元璋網開一麵。聽朱元璋如此一問,沉默了一會兒,重新組織語言說道:“百姓太苦了。江南百姓也算是天下最富饒的了,但是百姓免於饑饉而已,江南百姓一家少有幾十畝的,最多隻有十幾畝,一家七八口。一年最多收成不足三十石,口糧需要近十石,賦役等需要近三五石,穿衣,等花銷也要數石。一年下來,幾乎什麽也不剩了。但其實,大部分家庭開銷並不是這樣的。因為,三年一災,如果氣候不好,三年兩災都是可能的。很多時候,百姓都是省吃儉用,寧可餓肚子,也要存一些糧食。這才能在荒年免於餓死。再有婚喪嫁娶,蓋新房,供子女讀書等事,恐怕一年下來,即便算是一些雜活,也是要餓肚子了。”
    “這還是而今的情況。而浙江官吏,居然加了數倍的錢糧,那是將百姓僅有一點餘糧都剝奪了。如果一直是豐年,還好。一點出現災年。恐怕餓殍遍地。”
    何夕這一段時間,在江南農村真實的考察了一遍。
    隻能說,沒有工業化的農村。真是苦。江南地界,已經是最不苦的地方了。在何夕看來,依然是浸泡在苦水之中。
    江南百姓僅僅能吃飽飯而已。
    要知道,這可是讓大明百姓懷念了三百年高皇帝時。事實證明,就整個大明來論,底層百姓活得最好的一段時間,不是別的時候,就是洪武年間。
    朱元璋對何夕這些話,非常滿意,對太子說道:“太子,你聽聽這才是你該知道的。小仁乃大仁之賊。你身邊那些人,一直勸你做一個仁君,讓人少殺慎殺,卻不知道,此輩違法犯紀,如果不重重處置,何以對天下人。不將此輩重重處置,以儆效尤,何以對天下百姓。這些百姓能寬恕這些貪官嗎?你放過他們,就是慷他人之慨。”
    “孔夫子不是說過,以直報怨。如此才對。”
    太子說道:“父皇所言極是。”
    這話太子說不出來反對的話。隻是現實問題依然存在。太子微微一頓,說道;“父皇,吏部尚書已經告急,一下子補充這麽多官員,是萬萬不可能做到的。”
    朱元璋說道:“老規矩,讓那些罪不至死的戴罪立功便是了。”
    別的朝代的戴罪立功,與洪武朝的戴罪立功是完全不一樣的。朱元璋發明了一種辦法,讓犯事的官員,戴著枷鎖在朝廷辦事。簡直是不可禮遇。一邊在精神上羞辱他們,帶著沉重的枷鎖。另外讓他們掌控大權,處理朝政。
    會有什麽後果,可想而知。
    這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好幾次大案過後,官員空缺,朱元璋就這樣辦過。
    太子已經勸過朱元璋很多事情。說什麽士可殺不可辱。但是朱元璋這裏,我偏辱之,看他如何?
    實際上也不如何。
    或許朱元璋看得準,大部分有骨氣,說不行的。寧死不屈的,隻是少數人。絕大多數,辱了也就辱了。根本什麽也不會做,甚至還會跪舔。
    隻是很多東西,都是要培養的。士風這個東西也是如此,朱元璋瞧不起這些人,肆意摧殘。為有明一代,士風不振埋下了種子。
    朱元璋轉過頭來,看著何夕說道:“何夕,這個案子該怎麽辦?”
    何夕深吸一口氣,說道:“按法度來辦。”
    朱元璋有些奇怪,說道:“按法度來辦?怎麽辦?”
    何夕說道:“陛下,從吳元年就開始草擬大明律,而今已經三次改易,此律,上因唐宋之律,折衝當代之法。近乎萬全,可傳於後世。以為國國家重典。郭桓案,因律辦之即可。”
    太子心中一動,立即明白了何夕的話,說道:“對。對。對。父皇,此刻按照大明律來辦,最合適不過了。”
    大明律是朱元璋追求萬世法典的,雖然大明律在量刑上,比唐律,宋律要重一些。但是重的有限。至少,在沒有很多殘酷的刑罰。可以說,在朱元璋雖然製定了大明律,但是他辦大案,從來不用大明律。
    而是法外加刑。
    正因為如此,明初四大案,才分外殘酷。
    如果都按大明律來辦,很多案件都不會是這個樣子。
    所以,何夕一出口,太子就精準地把握住了何夕的意圖。覺得何夕這個辦法得好極了。即便是唐勝宗敲定郭桓案為謀反。隻要按照大明律來辦,也可以免去很多人的死刑。
    太子能看明白的事情,朱元璋如何看不明白。他沒有立即發作,而是問道:“你們都是這麽想的。”
    何夕說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大明律是陛下所立,當從大明律。”
    朱元璋說道:“愚蠢,大明律乃是治世之法,不當用於亂世,亂世用重典。而且大明上下都是什麽人?太子,你不知道嗎?恃權妄為者有之,上蒙蔽於朕,以朕之名,行枉法之事,有過歸於朕,有功者己為之。所作所為,皆為殺身之計,然至死不悟。天下官員,往往承襲故元之弊,臨政之時,袖手高坐,謀由吏出,天下有司,非罪即庸。即便是禦史,也揚威脅眾,意在貪瀆。至於地方,更不可言。不才無籍之徒,一到到任,與吏員,潑皮之類,沆瀣一氣。唯務奸貪,不問民生。視朕命如尋常,以關防為無事。巧立名目,科斂於民。妄報災荒,克減賑濟。隱逸田賦,假公肥私。操作官司,草菅人命。等等,不勝枚舉。”
    “真以為,朕在九重不知民間疾苦?”
    “這輩,貪財不怕死,斂權不畏朕。朕不重重處置,如何重塑天子之威。大明律不足以震懾此輩,非法外加刑不可。”
    其實朱元璋剛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開國之初,萬事未定。當時重典治之。但是很快朱元璋就發現一個問題,官不畏死乎?不管朱元璋怎麽加刑,貪汙之被,此起彼伏,前仆後繼。
    這讓朱元璋,覺得之所以如此。是他殺的不夠狠,不讓這些人害怕。
    於是,屢屢加刑。
    最後就變成而今的樣子。
    即便是大明律本身也比唐律要重上不少。至於朱元璋法外加刑,更是慘不忍睹。
    奈何,讓朱元璋失望的是,即便如此,也擋不住大明貪汙腐敗的浪潮。須知,空印案才過去數年,而今就有郭桓案了。真是要錢不要命。
    所以,朱元璋覺得,他尤其不能手軟,不手軟還這樣,手軟又是什麽樣子。
    太子忍不住了,說道:“父皇,兒臣明白父皇的心意,然後大案一出,牽連者數千上萬。其中必有情弊。且法不責眾----”
    朱元璋打斷太子的話,說道:“什麽法不責眾?凡是犯我法度,雖千萬人,我必誅之。且,大案一起,固然有幾個冤枉的。但蘭芝當道,朕亦不惜。皇兒既然覺得有情弊,要做的是查清楚情弊,而不是勸朕不加重懲。”
    “南轅北轍了。”
    一時間太子無言以對。
    何夕倒是理解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懷著一個農民對貪官汙吏樸素的憎恨。怎麽可能抬手放過他們。甚至何夕還有一些讚同。隻是何夕覺得朱元璋的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