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何夕之功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大明公務員第二十三章何夕之功第二十三章何夕之功
何夕變得魔術不是別的。就是陸地行舟。
這些小船,是何夕從遼河上收集起來的。還有一些是現造的。
這些小船,並不比江南的烏篷船大多少。也不是太重的,用馬車拉著這些小船,也是能拉得動的。而遼河與鬆花江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會超過一百公裏的。隻是這一段分水嶺山路崎嶇。故而要繞遠一些。但是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公裏,也就是三百裏的。
何夕在遼河距離鬆花江最近地方,修建了一座碼頭。與對應的鬆花江上也修了一個碼頭,並將這二百餘裏的路程,以三十裏為站,修了七八個兵站。一站一站地轉運。
糧食從遼河北上,通過這一段陸路到了鬆花江上。然後通過鬆花江上的小船,轉運糧食。
同時何夕,也在鬆花江的碼頭上建了一個小船廠。
也不處理木頭,僅僅是臨時打造一些船隻。用來轉運糧食,這還是楊震給何夕的靈感,就好像蘇聯的武器,從來不在於耐久性,而今也是如此,何夕也不需要這裏的船隻能維持幾十年上百年,隻要能維持這一年就行了。
甚至隻需要維持幾個月就行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萬無一失了。
這裏麵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確定大軍的位置。
為了確定大軍在什麽地方,何夕隻能派出遼東軍最好的夜不收,追在藍玉的屁股後麵,及時向他匯報。
這雖然有些困難,但是還很好解決。
最難的是,臨時規劃,從後方到前線的路線。
不得不說,東北平原上是水網密布,幫了何夕很大忙。但是走水路並不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就是這些天然的河道沒有經過修整。會出現很多問題。雖然不會有瀑布這樣的情況。畢竟東北平原上高度差很小的。
忽然出現的淺灘激流,就是問題了。
激流隻能靠操船人的手段了。而何夕這邊大多是新手,畢竟是北方人,在操舟這一項技能上,是比較差的。所以,在河道之中屢屢翻船。何夕還沒有計算耗損,想來在三成左右。
好是在河裏,而且船小的原因,何夕設計的航道,也都靠近河岸。故而沉到水裏的糧食,大多都能打撈上來。糧食濕了,僅僅是不能儲存。又不是不能吃了。
而且何夕動員了幾乎遼東所有的壯丁,跟隨何夕出關的就有十萬人上下。這些人也是要吃飯的。
故而,每當激流的時候,何夕就在岸上留人,一來做中途的中轉站。二來,也用來打撈糧食,提醒過往的船隻。
不過,淺灘就更不好辦了。
淺灘有多淺?
河岸下麵都是石頭,在水流的長期衝刷之下,下麵的石頭好像鏡子一樣。平靜無比。隻有幾寸的水,衝擊力也不強。人卷起褲腿,就是走過去。放在後世,簡直是遊玩的好地方。
但是這樣的河道,根本不能通行任何船隻。
沒有辦法,何夕以身作則,親自下船,用繩子綁住船頭,幾個人連拉帶推,將小船推過這一段淺灘。這樣的淺灘,在河道之中總共有三處,當然了,各有不用,還有都是鵝卵石的河底。
有的距離岸邊比較近,可以在岸上拉纖。
還好,前文說過的,鬆花江是向北流的,這種順流而下的流向,是幫了大忙的。否則這一次運輸會艱難百倍。
總之,何夕半個月之內,克服了種種困難,將第一批萬石左右的軍糧,運輸到大營之中。雖然萬石糧食,並不是太多。但這個消息足夠振奮人心了。
當何夕親自押送糧食來到軍營的時候。
馮勝親自來迎接。一把拍到了何夕肩膀上,說道;“好。好。好。我沒有想到你真做到了。”
何夕說道:“這僅僅是第一次,今後修繕河道後,每個月能運輸的糧草隻會更多,不會更少。”
馮勝說道:“你來得正是時候,今日正好是慶功宴。來。”
隨即,馮勝帶著何夕來到慶功宴的大帳之中。
這是一頂金帳,帳篷很大,下麵有幾百個平方。所有有頭有臉的將領都在這裏。不過還沒有落座。
馮勝站在上首,說道;“陛下籌備數年,今後終於大功告成。但是飲水思源,不能忘記陛下的精心布置。”馮勝麵南而立,恭敬地向南行禮,說道:“臣馮勝,遙祝陛下萬壽,大明萬勝。”
所有人包括何夕都起身,向南行禮,大聲說道:“陛下萬壽,大明萬勝。”
馮勝能到這個位置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能來事,會來事,估計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馮勝說道;“我今日,在這裏準備了幾把椅子。第一把,就是永昌侯藍玉,率三萬精兵,橫絕千裏,麵數倍之敵,破營破膽。此功必名標青史。藍玉,這裏坐。”
馮勝與藍玉之間的秘密協議,大抵是弄好了。不知道馮勝讓渡了什麽利益,反正藍玉很配合,這一點更多表現出奏疏上。所以此刻兩個人的關係是處於蜜月期。馮勝自然好好抬舉藍玉。
藍玉的性格,自然是當仁不讓。起身大步坐到上首的位置上,環手向所有行了一個禮,就昂然坐下,那架勢,剛剛好像不是在行禮。而是在示威。
馮勝說道;“第二,就是遼東巡撫何夕。他已經將第一批軍糧給送過來。萬石僅僅是第一批而已。我們而今糧草無憂了。助軍威,保糧道,何夕功之最也。何夕,你來這裏坐。”
何夕連忙起身,說道;“這萬萬不可,我僅僅做了我應該做的。分內之事而已。如果敢居於諸位之上。”
何夕雖然做的事情,很辛苦。但是正如他說的。他並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什麽大功勞。曆史上沒有他何某人。這一戰也勝了,細節上有所出入。但是大體走勢沒有變,納哈出意誌不堅定。最後被迫降。
又沒有親自上陣。
隻是何夕不知道形勢。
因為這一戰太輕鬆,太容易了。這些人雖然浩浩蕩蕩地過來,除卻藍玉之外,再抬舉誰,誰都不能承受,傅忠是藍玉副將,真正上過陣的,有戰功,讓他領次功。不說別人了,傅友德第一個不同意。
他兒子的功勞,在很多人看來,派一個傻子都能辦下來。一躍在這麽多叔叔伯伯上麵,得罪人都不是這麽得罪的。其他人,馮勝這一路二十萬人,那是兵不血刃。
幾乎是一次塞外操練而已。
這樣的情況下,給誰都不合適。
何夕這個人出現,首先,誰都知道,何夕是陛下愛婿。非常喜歡那種。其次,何夕這一次真有功勞。跋山涉水,維持幾十萬人的糧道。特別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每一個人都知道,有多不容易。
最後,何夕是文官。賞功何夕。自然是先武後文,也免去了。武將這裏都沒有立功的尷尬。
還有一點,就是要讓藍玉點頭。
藍玉目高於頂,能讓藍玉看上的人並不多。而何夕就是少數有這個能耐的人。
果然,藍玉說道:“何大人,你就不要推辭了。是你的功勞,誰也搶不了,不是你的功勞,你也領不了。”
藍玉一表態,其他將領也紛紛表態。畢竟他們也知道,這個位置,他們誰坐上去都不合適,幹脆,讓了陛下愛婿,他們也能接受。
不過,這裏麵有一個人的眼光不對,正是鄭國公常茂。
他看著何夕,眼睛之中都是眼紅,心中對馮勝也怨懟起來。在他看馮勝一點也不照顧自己這個女婿,偏心之極。更嫉妒何夕,隻因為娶了公主,就平步青雲。心中暗暗後悔:“我知道娶了這貨的女兒,我不是沒有機會娶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