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期貨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A+A-




    大明公務員第十三章期貨第十三章期貨
    何夕說道:“盡管放心,我是這裏完全沒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大木,鐵器,甚至稻米,布匹,一切商品,最少打八折。最多打五折。一樣的要求,不過要現在就給錢。半年,或者一年後給貨。”
    “這樣一來,侯爺不擔心了吧。”
    藍玉思忖了一會兒,他的確不擔心了。
    如果這樣的話,他下手買這些貨物,將來即便出事了。以藍玉的權勢,也能讓遼東吐出這些東西。也就說,這些欠條上的貨物,就是擔保。而且很賺錢的。
    從何夕壓低的價格來看,很有可能到手不用真運輸出去。到手一專賣,就能賺上一筆。
    藍玉說道:“不錯。我給你一個麵子。但是二百萬兩,是什麽概念,你也知道。即便要撐起玄洋社,也不可能吃得下二百多萬兩的貨物。最多幾十萬兩。”
    幾十萬兩已經很不少了。
    之前藍玉說一百艘船,那是隨口而說。海上很多商號都沒有這麽龐大的船隊。而今即便有,五桅船的數量也是不多。在總體數量之中占的比例很少。
    藍玉怎麽可能要一百艘五桅船。
    鹽也是大宗商品。一兩四十斤。一百兩,四千斤。一千兩四萬斤,一萬兩四十萬斤。但是基本三斤鹽,就夠人吃一年了。日本即便千萬人口,一年吃三千萬斤鹽也就夠了。而且日本市場即便打開,也不可能讓全日本人都吃上鹽。十萬兩的鹽,估計一定會剩下很多的。
    根本無法賣出去。
    這已經是大宗,除卻這些之外,幾萬兩的采購就是大手筆了。
    二百萬兩,就能將沈陽鐵廠,撫順煤礦,沈陽紡織廠給買下來了。
    何夕說道:“侯爺,考慮玄洋社是一回事,這買賣本身就有得賺。我給你開引票,認票不認人。這票本身就可以轉手的。”
    何夕在設計票據的時候,也考慮過這個問題。
    將這票據帶上一些期貨屬性。畢竟,很多遼東百姓,其實並不是需要很多貨物的。到時候,要給他們一個變現的渠道。比如讓他們與客商交易,或者以官方為媒介,與客商交易。
    這是基於票據本身價值的考慮。
    而今何夕加強了這上麵的屬性,幹脆就是期貨了。
    藍玉聽了心中一動,的確是一門好生意。轉手就賺。
    不過,藍玉也是聰明人。他搖搖頭。何夕心中一動,覺得這一件事情懸了,卻聽藍玉說道:“何兄點石成金的手段,我是相信的。所以,你能報出這樣的低價。我相信你是能兌現的。但是物以稀為貴,我還是知道。一旦這麽多東西上市。還能保持現在的價格嗎?何兄不要拿我當傻子。”
    何夕一聽這話,簡直歡喜的要跳起來了。
    藍玉這一番話,看似在挑刺。
    但是有句話說的好,挑貨的才是買家。藍玉這樣說,說明他真心動了。考慮這一件事情的可能性。
    何夕說道:“那侯爺的意思是-----”
    藍玉說道:“五折,在現在的價格上,再降五折。”
    何夕立即搖頭,說道:“五折,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誰也做不到。”
    藍玉微微一笑,說道:“何兄可不是尋常人。”
    於是,藍玉與何夕唇槍舌戰,最後達成協議,藍玉二百萬兩,購買了這個時期,大概價值五百萬兩以上的貨物。
    這個價格,連何夕內心之中都有一些懸了。
    他並不知道,這個價格遼東能不能回本。但是不敢價格多低也要接。不接,就不能解決資金上的缺口,別的不說,連一些原材料采購的錢都不夠。就好像我國在困難時期,賣出去的東西,即便是賣多少虧多少。也是要賣的。因為能賺到寶貴的外匯。解決整個工業體係一些問題。而虧損的那些,放在整個工業體係上來看,並不算什麽。
    最後,何夕在開京停留的數日,以一千兩麵額,五千兩麵額,一萬兩麵額,寫了各種票據。已經對應的產品數量。全部是何夕手寫。並蓋上遼東巡撫的大印,已經何夕自己的私章。還有何夕的自己畫押。
    做完這一件事情之後。
    何夕立即回遼東。冰雪還沒有融化。藍玉承諾的二百萬兩金銀等物,還在遼東軍隊押送之下,慢悠悠的走在後麵。
    何夕剛剛回到遼東,就接到了一個噩耗。
    山東旱情很嚴重,今年山東大饑,已經是必然了。
    這讓何夕頓時覺得頭疼之極。
    其實遼東與山東的氣候相差不大。何夕在遼東為什麽沒有感受到多旱,是因為遼東耕地麵積對於整個平原的麵積來少,是相對少的。所以遼東耕地,大多在河邊。能灌溉。但是山東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山東東部,與山西一樣,是整個北方少有幾個人口密集的區域。
    何夕本來想采購山東的棉花的。這樣一來,就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但是同時也帶來機遇。
    那就是山東災民是可以安置在遼東。增加遼東漢人數量不少。還很方便。畢竟山東到遼東,可比高麗到遼東方便多了。否則,後世東北人口也不會大部分都是由山東湧入的。
    甚至東北口音與山東口音都有相似的地方。
    隻是移民又是增加成本的事情。
    何夕剛剛到手裏錢,估計就要稀裏嘩啦的花出去了。
    何夕心中暗暗一歎。立即開始工作起來。首先要核算一下,這兩百兩的訂單,想要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的話,需要增加多少工作。還有能有多少利潤。
    這也是一個盤家底的過程。看似簡單,很是繁瑣。
    -----
    南方漸起,北方卻眷戀不去。這風向就很不尋常。南北風搖擺不定。或許等南風徹底壓倒了北風才算了結。
    但是此刻安慶公主不想再等了。
    安慶公主好長時間沒有見過丈夫了,思念的很。何遠道已經能說話了。還沒有見過丈夫,這也讓安慶公主有些慚愧。於是,她想快些去遼東。因為她的特殊身份。她的船隊等候多時了。
    安慶公主也詢問過航海老手,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出航的。不過是要慢上幾日。
    安慶公主一天也不願意等了。於是立即答應下來。
    安慶公主並不是自己來的。他去遼東的時間,正好與何夕召集南方各家商號的時間重合。於是楊震為主,各家勳貴在海上貿易的代理人一並出發。一般每家都帶了一艘船。隻有小商號才與人拚船,或者乘坐靖海商號的船隻。
    安慶公主身邊,還有一個不速之客。
    不是別人。正是朱雄英。
    安慶公主去了遼東,何府就沒有主人,隻有仆役,對於朱雄英來說,也是很難接受。因為他去宮外,隻能以去何府為由。如果何府人去樓空,他自然也難以出宮了。
    於是他悄悄躲在安慶公主的隨從之中,想要蒙混過關。跟隨安慶公主去遼東。
    但是一出南京,就被安慶公主發現了。安慶公主立即派人告訴宮中,準備將朱雄英一並押送回去的時候,東宮來信了。讓安慶公主帶著朱雄英。在遼東好好錘煉一番。
    安慶公主大吃一驚。不過也能揣測出太子的意思。
    太子而今已經知道,何夕是什麽人了。也明白皇帝的意思。遼東的現在,很有可能是大明的未來。太子就揣測朱元璋的意思,讓朱雄英參與進去。也是為了未來鋪路。
    將來如果自己早亡的話,這朱雄英就是太孫了。
    希望能順從朱元璋的意思,將皇位保留在嫡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