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一進一出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四十章一進一出
    遠處一裏外的篝火,明滅如星辰。
    燕王翻身上馬,身後的將士們也紛紛上馬,黑暗之中,隻有甲胄鏗鏘,兵刃與刀鞘摩擦的聲音。
    一柄豎起的長刀,刀鋒在黑暗之中流轉著遠處恍如星辰一般篝火的反光。
    燕王沒有說任何話,而是放下了麵甲。隻留下一對幽深看不見眸子的黑洞,長刀前指,驅馬。加速。
    身後將士即便大多數身經百戰。在這個時候,也緊張得渾身僵直。
    他們並非沒有打過仗。
    可以說,而今的大明軍隊,是有明一朝,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一批。
    燕王身後以邱福為首的一批人,就是幾十年之後靖難勳貴的前身。而平安帶來的人,這些是馮勝放在遼東的,也是一等一的精銳敢戰,求戰心切的想要立功晉升的將領。至於鎮北關之中的將士,雖然不如這些人,但也是在與邊疆第一線,或許與韃子交鋒的經驗不多。但是與女真乃至東北各部的交手經驗也很多。
    大多數是上過陣,殺過人的。
    但是他們依然有些膽怯。
    無他,韃子太多了。
    黑暗之中,看不見對麵有多少人。隻有一片黑壓壓的營地。已經要溢出視界的篝火,敵人到底多少不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自己卻知道的。麵對這樣的敵人,三千人就好像一滴水一樣。
    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人都很難有勇氣的。
    隻是不管怎麽樣?他們心中噗噗通通的心跳,幾乎好從喉嚨口衝出來了。但是有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作為合格的士卒,隻要上麵敢衝,他們就敢。要是將領,敢帶頭衝。他們就敢跟。
    中國自古以來,從來不缺少,合格的士卒。
    卻缺少敢於身先士卒的將領。燕王敢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即便後麵的士卒怕得要死,也會咬牙跟隨。
    燕王保持著戰馬的速度,一點一點地加速。隨著速度越來越快,也發生了這樣那樣的意外。
    騎馬並不是一個很安全的速度,而黑夜之中騎馬,更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縱然是很有經驗的騎兵,也很難不保證有意外。再加上野外,土地也不會完全平整的。有這樣那樣的篝火。忽然長出來的灌木,或者倒在地麵上的樹幹,都是看不見的。
    所以,在黑暗之中,在很多人視線看不見的地方,有著一個又一個騎兵,連人帶馬摔在地麵上。
    隻有沉重地撲倒在地麵的聲音,並沒有人喊與馬嘶。
    因為出發之前,不管是馬還是人,都已經做過處理。人嘴裏咬著一根木棍。而馬嘴更是用布匹勒著。即便摔死,也不會吭聲。
    不過,這也遮擋不了騎兵突襲的動靜。
    ——
    原本在大帳之中沉睡的脫因帖木兒忽然睜開了眼睛,他並沒有躺在床上,而是躺在毯子上,枕著一個空心枕頭,這其實是一個小技巧。馬蹄踏在大地之上,會有回音的。
    而空心實木枕頭,會放大這種回音。
    脫因帖木兒對這種聲音太熟悉不過了。他幾乎條件反射地跳了起來。將甲胄套在身上,大聲喊道:“敵襲,敵襲。”
    隻是脫因帖木兒的反應太遲了。
    此刻,營地外圍之中,一層單薄的柵欄。這種柵欄,根本不是用來攔人的。而是用來擋牲口的。將戰馬與隨行的羊群圈起來。此刻的燕王,根本看都不敢,一拉韁繩,整個人縱身而起。飛躍柵欄。麵對一望無際的蒙古堡,燕王孤身衝了上去。
    一場大亂,就此而起。
    就好像一盆水潑進油鍋之中,劈裏啪啦地響起。
    這個時辰,才真顯示出了蒙古騎兵的反應速度的。
    那就是沒有什麽反應速度。
    脫因帖木兒擴編軍隊,將大量牧民征召到軍隊之中。這固然擴大聲勢。但是將原本元朝精銳的實力,再次稀釋了。
    不錯,蒙古人全民皆兵,那是因為蒙古人打仗與遊牧,作戰與生活,在很多技能上都是重合的。這種重合讓蒙古騎兵省去了大量的訓練時間。幾乎拉上去,就能上陣。
    但是,能上陣,與精銳是要差別的。
    在一般情況下,兩者的差別顯露不多。真正表現出精銳與普通軍隊的差別。就是在遇見突襲的反應時間。這一點,甚至放在後世,也是能衡量軍隊的重要標簽。
    而今也是一樣。
    不能怪這些蒙古騎兵。
    因為這些素質,必須經過嚴苛的訓練才行的。不是將放牧的牧民,拉到戰場就行的。
    正因為,燕王帶著本部人馬,硬生生衝殺了出去。將蒙古營地殺了一個透。當燕王回頭的時候,就發現蒙古營地中間,有一大片混亂區域,無數火焰燃燒起來。
    燕王回身一看,雖然黑暗之中,看不出沒有少多少人。
    平安說道:“燕王殿下,現在撤嗎?”
    如果是他自己來,他自然要殺一個三進三出。但問題是,燕王在這裏。說一句不客氣,如此大的戰機。他平安就是折在這裏,朝廷也少不了追封一個爵位。為了這個爵位,平安不介意用自己一條命去換。
    但是燕王不一樣,燕王折在這裏,平安不能想象自己會是什麽後果。
    所以,他其實知道燕王不會撤。但是他還是要問一下。
    燕王根本沒有看他,他目光掃過全場,他目光一凝,他看見了一片營地之中。有一批蒙古騎兵正在聚集之中。燕王長刀一指,說道:“將士們,跟孤再走一遭。”
    邱福大聲說道:“末將願意為殿下之先。”隨即邱福不等燕王說話,就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平安隨即跟隨。
    邱福心中沒有那麽多心眼。邱福知道,他一生榮辱都在燕王身上。燕王是絕對不能出差錯的。之前,燕王當先,是激勵士氣,經過這一遭。士氣大震,將士們也不覺得韃子有什麽好怕的了。
    不需要燕王繼續當先了。
    更不要說,第一波是突襲,韃子沒有反應過來,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敵人的反抗,而是路上的障礙。在戰場上墜馬,可不是鬧得玩,不過,如果墜馬,在前麵還是在後麵,都是一樣的。
    而以燕王的騎術水平,說是天下無雙,自然是假的。但是說,世間第一流的騎手,卻是毫無問題的。
    說燕王完全不會失誤,那是假的。而這種騎術高手失誤,是很難預測的。
    而今不一樣了,韃子已經組織起來了。這一次回衝,絕對不會像之前那麽順利了。
    所以邱福等人一馬當先。再次衝殺過去。
    ——
    脫因帖木兒從來沒有感受到如此焦頭爛額。
    脫因帖木兒打了一輩子仗,嗯嗯,不客氣的話,是打了一輩子敗仗。打敗仗的經驗太多了。被突襲也在其中。如何應對突襲,脫因帖木兒是經驗與應對方法。
    隻是,脫因帖木兒可以。但是他麾下的將領卻不行了。
    打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不得不讓脫因帖木兒這個老將,親身上陣,組織人馬,這才拉起過萬人士,還不等他這邊安排好,脫因帖木兒又聽見無數驚呼喊殺之聲。脫因帖木兒看到身後明軍反身殺回來了。
    脫因帖木兒一瞬間感到自己老腰很疼。肩膀僵直,他估計長刀長槍使用都不利落了。
    沒有辦法,真實的武藝,從來不是武俠,不存在年紀越大。武藝越高。不要說他,就是與他的老對手,馮勝弄過來,兩邊也是半斤八兩。
    誰也不說誰了。
    唯一不一樣的。馮勝早就過了要親自上陣的年紀,馮勝麾下在戰場上能打能拚小將,一抓一大把。而脫因帖木兒卻隻能這個年紀,親自上陣,組織反攻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