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母子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第四十一章母子
到了東宮,朱雄英與朱允炆看見太子妃呂氏,此刻在太子門前。
朱雄英腳步微微一滯,隨即很自然地走過去,行禮說道:“見過母妃。”
朱雄英這個行動,很正常。
但太正常了。讓太子妃呂氏與朱允炆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對於呂氏來說,更是如此。
從那年大病之後,朱雄英與呂氏之間的一些事情已經解釋不清楚了。是誤會也好,不是誤會也好。很多事情都是覆水難收。而朱雄英對於見呂氏這一件事情,是非常抗拒的。
畢竟呂氏是他的母妃。
他身為兒子要行禮問安。但是他內心之中對呂氏有怨氣,對這一件事情非常抗拒,即便有些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場合。他行禮的時候,也定然不會行全禮,非要做一些小動作。總之,不肯安安分分地行禮。
呂氏對這一件事情,明麵上很寬容,每每都說:算了,小孩子不懂事。這類話,但是內心之中卻暗暗有一些欣喜。因為朱雄英覺得,自己做了不向呂氏低頭的壯舉。其實是,給自己減分。讓看見的人都知道,朱雄英舉止輕佻。
但是而今,朱雄英行禮問安,不疾不徐。很是標準。沒有一點不妥當的地方。
呂氏一瞬間覺得內心一寒。下意識狠狠捏著手中的手帕,恨不得將手帕戳破。
在呂氏這個角度來看,看不出朱雄英臉上有一絲絲的怨氣,有的隻是對呂氏疏遠的恭敬。而呂氏並不會相信,朱雄英對她的恨意,就此不見了。
一個孩子從小心思,怎麽可能改變啊。
在之前,呂氏並不怎麽將朱雄英本人當做威脅,威脅到呂氏的,並不是朱雄英本人,而是他的身份。而今不一樣了。能夠隱藏自己的心緒,這不是尋常孩子能做到的。
“朱雄英長大了。”這一瞬間,呂氏知道不能再將朱雄英當成尋常小孩子了。
呂氏震驚是一瞬間。隨即滿臉春風,似乎真是朱雄英的母妃,連忙將朱雄英攙扶起來。說道:“孩子,這幾年在外麵受苦了。”
朱雄英任呂氏拉著自己的手,就好像遠歸的兒子,說道:“遼東也是大明之天下,兒子乃是大明皇孫,不管在什麽地方都去談不上吃苦。應該的。”
朱雄英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其實並不是何夕帶著朱雄英那一段時間。而是在營口大學堂上課的那一段時間。
他與遼東各地的學子深入接觸,看到了他從來沒有看到的世界。忽然覺得,與呂氏之間的恩怨,其實並不重要。且不說,呂氏當初有沒有真的要殺他的。即便有,比起易子而食,折骨而炊的慘劇,也算不了什麽?
家中這一些小矛盾。比起天下大事,亦算不了什麽。
正是心胸與心態的變化。並不能讓朱雄英與呂氏和解。不過,卻能讓朱雄英從更高的角度來看這一件事情。這種母子親情,他是可以陪呂氏演的。
不過,他也不願意演太多。朱雄英說道:“母妃,孩兒好久沒有看見父王了,還請母妃,讓孩兒去麵見父王。”
呂氏眼角微微一抽,朱雄英言下之意,分明是她攔住不讓他們父子相見。這個罪名,呂氏很擔不起。呂氏連忙說道:“皇後在裏麵。與你們父王說話。讓我在外麵等著。你要是想進去,自己進去吧。”
微微有自嘲之意。
朱雄英心中一喜,心中皇祖母也來了。
朱雄英說道:“孩兒豈敢。”於是與呂氏,朱允炆在門外靜靜地等候。
------
相隔數個房間,馬皇後頭發都白了。臉上的溝壑也越來越深,隻是身上的慈祥之意,卻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
馬皇後說道:“戴神醫說了,你的病其實是心病。身體上的病,他能治好,但是心病不除。隻會反反複複,是好不了的。你有什麽心思,不願意與你父皇說,給我說?”
“不管什麽事情,說開就好了。”
太子臉色蒼白,這種蒼白,並不是一種病態,而是幾個月沒有怎麽見陽光的。
自從秦王葬禮之後,太子就沒有怎麽出門。身體反反複複不舒服。
讓戴神醫也沒有辦法,有一種病,就是自己覺得自己有病。說太子裝病,自然是假的。但是太子的病,更多是精神上壓力,與內耗導致身體上病變。
嚴重抑鬱症,都帶有頭疼,頭暈,失眠,眼花等等症狀,具體到某個人,還有自己特別的地方。
而今太子的情況,就近似於這種。
他到底得的是什麽病,不好說。但是他的症狀,就是精神的嚴重內耗,自我否定,等一係列事情,導致身心俱疲。
戴神醫或許不知道什麽抑鬱症,但是他卻很明白,太子的心結難解,這病是好不了的。
隻是太子內心之中,有萬般話,卻不想說給母後說。因為在他看來,說了就有用嗎?
沒有用的。
反而惹得母後擔心。
太子說道:“母後,沒事的。戴神醫有些誇大其詞。我吃上幾服藥,就好了。”
馬皇後握住太子的手,說道:“你連我也信不過了嗎?我知道老二的事情,不能怪你。你也不用怪自己。逝者已矣。一切都要向前看,老二的兒子不懂事,你也不要往心裏去。”
如果說,馬皇後對於秦王之死這一件事情,對太子一點怨念都沒有,那是不對的。她其實在內心深處,是有些埋怨太子的。縱然要處置老二,也不該如此馬虎,讓老二遭遇這樣的事情。
但是,正如馬皇後所言,逝者已矣。他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不能再失去另外一個兒子了。
太子說道:“真沒有事。”
馬皇後死死握住太子的手,說道:“標兒,知子莫若母,你心裏有沒有事,我看不來嗎?”馬皇後雙眼含淚,說道:“這些年,所有孩子裏,你是最讓人省心的。怎麽今日變成這個樣子。”
太子看著馬皇後垂淚,他淒然一笑,說道:“好吧,母後想知道嗎?也是母後讓我看了何夕帶來的書。而自從知道靖難之亂這一件事情,一直在做的,就是如何消弭靖難之事。但是而今,天下藩王人人自危。這一件事情,由何夕提出計劃,父皇坐鎮,我僅僅處理一些收尾工作。但是我卻搞砸了。弄成這個樣子。”
馬皇後安慰他說道:“這也不怪你。有些事情,誰也想不到的。”
太子說道:“但是靖難之戰,或許避免不了。”
馬皇後聽了太子如此說,臉色忽然凝重起來。馬皇後這些年,在後湖安養,並不怎麽管前朝的事情了。因為她知道,在曆史上她已經死了。她現在的命,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又何必操心別的。
而且馬皇後從來是相信朱元璋的能力。更何況,朱元璋學習了後世的知識之後,在很多事情上有很多想法,也改了一些毛病,比如濫殺。
所以她很少關心朝政。也沒有察覺出朝廷的深層次變化。
隻是她相信太子,知道太子決計不可能胡亂說話的。他敢這樣說,一定是有自己的判斷的。
馬皇後說道:“怎麽會到了這個地步,縱然他們有其他想法,幾乎所有藩王都在國外,自保都難,又能有什麽作為?你也要相信,你父皇一定能夠處理好的。”
太子哈哈大笑,說道:“是,僅僅這樣的。還算不得了什麽?但是將天下置於一場豪賭之中的,就是父皇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