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馬皇後的開解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三章馬皇後的開解
    馬皇後悠悠一歎,說道:“你父皇在你的這個年歲的時候,基業即便已經固定下來,當時雖然還有張士誠,與陳友諒。最危險的時候,南京空虛,你父皇日夜擔心,陳友諒舟師順流直下,直奔南京。當時,兵馬都在四境,南京隻有萬餘人馬。你父皇擔心的睡不著覺。”
    “後來,知道陳友諒居然沒有順流直下,而是步步為營東征。我還記得,你父皇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著覺,他說,陳友諒已經死了,而今不過屍居餘氣,不過數年,我就能看見陳友諒的人頭了。”
    “你還記得花雲嗎?”
    太子說道:“東丘郡侯,隻是-----”太子有些慚愧,說道:“真記不起來長什麽樣子的。”
    馬皇後說道:“花雲是你父親的心腹,當年孤身仗劍投軍,他當時守太平城。死守了十幾天,其實南京收到求援書信了。隻是當時南京根本沒有兵馬。那時候,局勢危如累卵。誰知道,陳友諒大掠太平,從攻太平到洗劫太平城,前後近月。這一月的時間,讓南京轉危為安。聚攏兵馬,與陳友諒一戰。”
    “事後你父皇回憶,覺得那一段時間,是他平生最凶險的時候。如果陳友諒不攻沿途城池,放舟直逼南京。南京城是守不住的。如果陳友諒攻破太平城後,馬不停蹄直撲南京。也隻能守南京城,等待各地援軍。到時候即便勝利,南京根基之地,也不知道幾年才能恢複。結果陳友諒偏偏選了最蠢的辦法?”
    “才有大勝關之戰。”
    “我給你說這些,並不是和你談這些陳年舊事的。而是告訴你,不要高估敵人,也不要低估自己。陳友諒是你父皇平生最強的敵人,什麽天下奇男子,王保保,根本不及陳友諒。陳友諒還犯了如此錯誤。我不懂朝廷上的事情,但是你告訴於,這些人之中,誰是能比陳友諒還厲害?”
    “天下事,隻要去做勝負成敗都是未定之數?你現在什麽都沒有做,就覺得做不了?”
    說到這裏,馬皇後歎息一聲,對太子真失望了。
    馬皇後可以理解太子對未來的擔憂,她也承認,或許未來會出現大亂子。但是太子這是什麽樣子?未戰先怯。
    這算什麽?
    太子被馬皇後這一聲歎息深深刺痛了。
    雖然說太子自己也在否定自己,但是被母親如此說,還是覺得渾身刺痛,不願意抬頭。他依然強行辯解道:“母後,朝廷上的情況,不比征戰天下,打天下難,坐天下更難。而今朝廷上下,好像都是是忠臣良將,其實都有自己的小心,即便方孝孺,也有自己的心思。他暗暗我家老二走得近。敵友難辨。兒臣實在是做不來的。”
    馬皇後說道:“父子之間,有什麽說不開的話。這樣吧,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我告訴你父皇。讓他好好想想。”
    太子看著馬皇後,他一方麵怕馬皇後將這話告訴朱元璋,會引起朱元璋的大怒。自己吃不了什麽好果子,另外一方麵,又期盼馬皇後能說服朱元璋,不再推行如此激進的政策。
    為天下留一分餘地。
    太子說道:“兒臣謝過母後。”
    ------
    馬皇後從太子的寢宮之中出來,一眼就看見了朱雄英。
    隻是此刻的馬皇後心中裝著心事,隻是笑著摸摸朱雄英的頭,說道:“你長大了。快去看你父王吧。等過兩日來見我。”
    朱雄英答應不提。
    馬皇後乘坐步攆來到了乾清宮中。
    朱元璋早就等著馬皇後,將馬皇後來了,問道:“怎麽樣了?”
    馬皇後搖搖頭,說道:“重八,你是不是將孩子逼得太急了?”
    朱元璋眉頭一挑,嘴唇微微一勾,有些不屑的說道:“他是怎麽說的?”
    馬皇後簡明的將太子的意思表達了出來。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他是我朱元璋的兒子嗎?”
    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太子會這麽說,一時間失望之極。
    其實就才能來說,太子是不錯的。但是人與人是不樣的。人與人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就朱元璋來說,他從亂世之中一路走過來,早已百煉成鋼。意誌磨煉的堅韌之極。
    不客氣的話,而今即便是又叛軍殺進皇宮之中。朱元璋也能非常冷靜的處置,不管成敗,哪怕失敗,也能堅持到最後一刻。
    做到最好。
    而太子就不一樣了。
    人的堅韌分兩種,一種就如朱元璋一樣,內心之中無數次被壓力擊潰重建。麵對失敗,能沉得住氣。另外一種,就如同太子。一輩子順風順水,看上去也很有能力。但是一旦遇見重大挫折,整個人都懵了,陷入自己否定,再次失敗的螺旋之中。他本來的能力,也發揮不出來了。
    有人說,成名要乘早。但有人覺得,少年不要太得意好。最好是承受挫折多一些。就是因為,要養成這種承受失敗的能力。才能讓人走得更遠。
    無數少年天才,在最後都變得默默無聞了。反而很多年少時候,不起眼的人。反而能走到最後。
    太子而今其實已經懵了。
    因為秦王之死,自己的名聲破滅,從而否定自己的能力,鼓不起勇氣,將本來變法的難度,更是擴大了好幾倍。
    才有了現在的狀況。
    但是朱元璋完全不能理解朱標為什麽是這樣?他精心培養這麽多年的太子,居然如此軟弱,一點勇氣都沒有?
    畢竟朱元璋從小死了全家,每年都在生死線上掙紮。心理承受能力,簡直如山如海,不要說的區區未來的一些波瀾,就是而今告訴朱元璋,大洪水要摧毀整個世界,朱元璋也不多失態。
    馬皇後說道:“怎麽?你在懷疑我?”
    朱元璋還是有克星的,馬皇後這一句話,正在生太子氣的朱元璋,立即笑道:“怎麽可能啊?我是胡說的。”
    馬皇後白了朱元璋一眼,雖然馬皇後已經年老色衰,依稀還有幾分當年的風情,馬皇後說道:“變法這一件事情我不懂,你告訴於,標兒說的是真的嗎?”
    朱元璋說道:“是有這種可能。但是那又如何?他不看看,何夕發展的多快,我努力多活幾年,何夕也培養出來,到時候他與何夕聯手,即便有些波瀾,問題應該不大的。”
    “隻是這孩子-----”
    朱元璋有些頭疼?
    太子是換不得的。正因為太子所說的一切是真的,朱元璋才不能換。因為大明此刻正在跟換根基的事情。在此之前,大明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朱元璋對地主一麵打壓,用均田的辦法,一麵拉攏,給大地主封官許願,拉攏到朝廷之中。
    正因為朱元璋用了這種手段,最後一統天下的才是朱元璋。
    因為這年頭,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謂民心,不是百姓之心,而是士大夫之心。
    而何夕的變法成功,一定會以工業產值大大超過農業,統治階級也會從地主變成工廠主,資本家之類。才算成功。
    太子判斷的很對,這種變革,內部爭鬥不下於一場戰爭。
    這種時候,國賴長君,太子幾十年下來積攢的威望,不是任何一個人能比的。
    即便是燕王,也是一樣的。
    馬皇後說道:“孩子怎麽了?都自己的孩子,現在想不開,不是該你好好的勸勸,開解一二。你們最好好好談談。別弄成這個樣子。”
    朱元璋說道:“好,好,好。我知道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