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燕王的決心

字數:4558   加入書籤

A+A-




    第七十七章燕王的決心
    肇州城,三河口堡。
    燕王已經在這裏一個冬天了。
    燕王從去年開始,就時刻準備的出擊蒙古。整個冬天帶著三萬精騎,藏在此間,即便冬天,也不斷派出夜不收去探查蒙古人過冬的地方。
    燕王很清楚,他能有今日的機會,來之不易。
    這個滅此朝食的機會,不知道多少人在後方盯著的。他如果做不好的話,很難說有下一次機會了。
    更不要說,朝廷中樞種種變動,也讓燕王更想早早的離開這個是非圈。
    所以,燕王決定突擊蒙古過冬營地。
    之所以,突擊蒙古過冬營地,必須是晚秋,或者早春,原因也很簡單。漠北的冬天是相當殘酷的。真正冬天出擊,十成之中折上五成都是輕的。
    但是也正因為漠北的寒冬,讓蒙古人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蒙古草原,看似一望無際,但是真正能稱為過冬營地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首先這個地方,要有山脈遮掩,不要太高。如果沒有遮風避雪的山脈,雪都能將整個營地都給吞沒了。其次,這個地方水草要好,盡可能為冬季過冬,提供草料。見底牲畜死亡的風險。還有有足夠的水源。要知道漠北冬季,雖然大雪比較多,但也有可能大旱,整個冬季不下雪,那時候營地那麽多人,也是需要喝水的。
    即便冬季河流冰封,但是冰層下麵,也是有流水的。
    再加上,大明兵鋒已經到了肇州,距離蒙古草原已經不遠了。
    為了避開大明兵鋒,蒙古人的冬季宿營地,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選擇了。
    這也是為什麽,燕王想來想去,要在這個季節動手的原因。因為在夏天,蒙古人有太多的選擇了。漠北決戰難點,從來不在打敗敵人,而在找到敵人。
    隻是整個冬天都快過去了。
    燕王整日都在三河堡城頭北望,他放出的精銳夜不收,卻沒有一個人回來,更沒有一個人能告訴他,蒙古人宿營地到底在什麽地方?
    其實,燕王對這種情況,是有心理準備的。即便再多準備,在冬天一個小隊,出沒在茫茫漠北,去尋找蒙古的宿營地,也是一個近乎十死無生的任務。
    燕王心裏也有準備,一個人也回不過來。
    隻是冬天已經快要過去了。
    留給燕王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他現在還不決策,這個時間窗口就過去了。
    燕王深吸一口氣,一道白虹從口中噴出,衝出半丈遠,才徐徐消失在空氣之中。
    燕王說道:“擊鼓聚將。”
    隆隆的鼓聲震動冰雪。
    片刻之後,燕王手下將領都已經在三河堡衙門之中會和了。
    燕王也不廢話,而今的情形在座各位都知道。燕王隻是問一句話,現在打還是不打?
    張玉說道:“殿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將士們厲兵秣馬大半年,如果不打的話,大損士氣。更影響殿下軍威,而且漠北最冷的時節已經過去了,而今江南已經春暖花開了。此刻,將士們也適應了北方環境,足以一戰。”
    平安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謹遵殿下軍令。”
    “對。”下麵的將領紛紛說道:“請殿下下令。殿下讓我們打,我們就打。”
    燕王其實也看得出來。
    張玉是理解他的心思的,這個機會,燕王不容錯過了。他其實去年就已經想動手了。但是最後還是放過了。他必須保證萬無一失。而今他已經準備到了極致。
    每一個將士都配了兩匹戰馬,身上都穿著厚厚的棉衣,頭上還有皮帽。還有一些便於攜帶的小暖爐,裏麵可以說煤炭,木炭,木材等等。用來取暖。而且這些將士在東北已經兩年多了,適應了東北的寒冷。
    誠然,麵對漠北的寒冷,準備再多也未必是萬無一失。
    雖然燕王不知道什麽叫做邊際效用,但是他知道,現在想要提升將士們的禦寒能力,需要投入的東西,必須更多,已經到了很劃算的程度。
    畢竟,此地可是整個大明最北方,任何一樣東西運輸到這裏,都是要加上運費的。如果不是開通的遼鬆運河,這些將士手中的任何東西,要比內地價格高上十倍,才是正常情況。
    各種壓力都在燕王身上,而且再等下去,燕王手中的籌碼,也不可能再有什麽實質性的提升了。
    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至於平安,倒是不想這個時候打。因為平安是馮勝的人。當然了,平安之所以不想打,並不是為馮勝著想,而是為將士們著想,這個時候開戰,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有非戰鬥傷亡。
    至於多少,就要看天意了。
    而平安僅僅從戰事來想,其實並沒有想過一錘定音,多次出擊,總有一次能抓住韃子的主力。而今遼鬆運河開通,也讓長春都司有這實力,發動多次進攻。
    隻是,問題在於燕王不願意這樣做。
    馮勝的前車之鑒在,馮勝當初想到的掃平納哈出,覆滅北元。就差最後一口氣,結果哪?馮勝回南京養老了,最後一哆嗦到了燕王手中。
    對於中樞局麵,燕王也不敢保證,自己一擊不中,還有第二次機會?
    隻是平安也是懂人情世故的,不準備與燕王硬頂而已,至於其他的將領都是燕王的人。聽燕王的自然沒有什麽可說了。
    燕王說道:“好,既然如此。”燕王抽出長劍,一劍斬在案幾上,咬著牙說道:“所有人都回去準備,三日之後出發,每人帶三十日幹糧。不帶營帳,全部出擊,不勝不還。”
    “是。”所有人都大聲答應一聲,隨即掀開門簾,麵對卷進來的風雪,大踏步離開了。
    隻有一個人留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練子寧。
    經過幾年的曆練,練子寧明顯的比之前精明幹練了很多。他對燕王說道:“所有準備都已經齊備,該準備的去年秋天都準備好了。不管是軍糧,還是各種禦寒物資,乃至於其他細碎的小東西,都準備好了。”
    “請殿下放心。”
    燕王忽然一笑,說道:“練兄,這一次我們會撲空嗎?”
    練子寧說道:“殿下必須是陛下的兒子,而且太子殿下也允了殿下,這一戰打不好,其實也沒有什麽的。殿下放寬心便是了。”
    燕王歎息一聲,說道:“放寬心?”隨即搖搖頭。
    這一戰,是燕王主持的第一場大戰。甚至燕王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能主持這一場滅國之戰。即便是元朝已經殘存到如此地步,但依舊是大國。
    他怎麽能放寬心。
    隻是燕王也知道,他此刻內心之中有多少糾結也沒有用了。放寬心是放不了的。但也不至於撐不住。
    燕王沒有糾結於這個話題,而是直接對練子寧說道:“長春這裏就交給你了。”
    練子寧說道:“請殿下放心便是。”
    ------
    三日之後,燕王兵分兩路,離開了肇州城,乘風冒雪北上。一路是燕王親領,向西北方向突擊。而另一路由平安率領,與燕王相隔幾十裏。之所以分兵,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要覆蓋,這幾個宿營地。
    一個也不能錯過。
    最後在斡難河畔會師。斡難河乃是蒙古人的聖河,也是成吉思汗崛起的地方。這也是燕王決定這一次北伐最北處,原因很簡單,僅僅帶了三十日幹糧,如果沒有估計錯的花,十五日左右,就是在此地了。
    需要立即返程才行。
    甚至燕王並不覺得,蒙古人會在斡難河畔。原因很簡單,斡難河畔太北了一點。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