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遇敵

字數:4051   加入書籤

A+A-




    第七十九章遇敵
    燕王站在馬車之上,馬車身邊圍著密密麻麻的將士,蒼白的雪色與將士們渾身汙漬形成鮮明的對比。
    燕王深吸一口氣,說道:“諸位將士,敵人就在三日之外,但是我們的幹糧已經不夠,這一戰如果不能大勝,就很難有走出漠北雪原。我不強求,就此發放幹糧,自己回去便是了。誰願意與我一起,再行一程,覆滅殘元,封狼居胥。”
    張玉立即大聲喊道:“覆滅殘元,封狼居胥。”
    張玉一開口,下麵的人紛紛齊聲高呼,一時間,有山崩海嘯之態。
    其實,而今所有的將士,並不是每一個都心甘情願地奔赴這一場大冒險的。畢竟,這隻有老酒館一個死人帶來的情報。這個情報如果是假的,幹脆是敵人的陷阱,該怎麽辦事好?
    隻是,燕王在軍中威信卓著,有張玉這一群骨幹心腹。決計不會讓這種情緒蔓延開來。這樣的誓師之後,即便這些人內心之中,還有什麽想法,此刻也都沒有了。
    有的隻能咬著牙,將這一件事情做好了。
    勝利的什麽都好說,如果失敗了,才是絕望的開始。
    千裏雪原,根本不可能走出來的。
    ——
    沿著斡難河一路向西,北岸漸漸有了起伏的山巒。遠遠看上去,近在眼前,實際上卻遠在天邊。
    數萬騎,分成數隊,延綿十幾裏,燕王臉上全部是凍瘡,臉上一道道幹裂開紋路,能看出下麵血紅的肌理。焦急地看著北方。
    忽然前麵一聲高呼,一個騎馬奔馳來,說道:“報,殿下,邱將軍稟報,前方已經接敵了。”
    燕王問道:“敵人有多少?”
    這個騎兵說道:“不知道,兩邊是突然遇見的。”
    燕王深吸一口氣,立即換到自己備馬上麵,隨即一揮手,將自己各種東西,幹糧,全部給扔在地麵上了,說道:“傳令下去,全部輕裝,殺。”
    燕王一聲令下,綿延數裏的馬隊,立即開始激烈的向西運動。
    要知道,馬的耐力其實還不如人。即便是騎兵在行軍的速度,也不可能太過,那種兩日五百,三日一千,都是非常規行軍,每來一次,都要弄死很多馬匹的。
    燕王在行軍的時候,也要保持馬力。而今知道敵人在什麽地方,就不用管這個了。
    隻是,燕王所部就好像被驚動的巨龍,此刻正在張牙舞爪,發動進攻的時候。韃子那邊可不是這樣的。
    說實話,天元帝這個人的水準,也在水平以上。
    在唯一的老將脫因帖木兒死後。天元帝就知道,不能在東蒙古繼續待下去了。天元帝思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與瓦剌合流。畢竟名義上瓦剌也是元廷的勢力。瓦剌首領還是大元的太尉的。
    當然了,天元帝自然知道瓦剌的狼子野心了。但好歹,瓦刺與黃金家族世代聯姻,自從成吉思汗之後,有好多黃金家族的女兒嫁給瓦刺部,再加上天元帝麾下也不是一點實力都沒有的。
    與瓦剌合流之後,不過是朝廷上問題多一點。隻要能保住性命,天元帝也就不多想了。
    其實,天元帝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也是因為脫因帖木兒之死,他一死,王保保餘部雖然不能說徹底煙消雲散了。但也不成體係了。能被天元帝分化收納為己用。引入瓦刺部之後,天元帝也有一些本錢。否則,脫因帖木兒在的時候,天元帝壓製脫因帖木兒就很困難了。如果再將瓦刺拉進來,瓦刺這邊與脫因帖木兒一商量,他們就能換個大汗了。
    隻是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對於朱元璋尚且如此,對天元帝更是如此。
    這一件事情,反對最大的就是黃金家族的人,孛兒隻斤家族是天元帝的基本盤。而北元之所以能夠在草原上站穩腳跟,就是因為元朝時候,草原上的領主,大多都是孛兒隻斤家族或者當今跟隨孛兒隻斤家族建功立業的家族,其中殿下就是木華黎家族,如果不是不到萬不得已,納哈出也不可能投明的。
    而瓦剌是不一樣的。
    瓦剌這個名字,在蒙古語中是林中人,是成吉思汗打到漠西的時候,收複的敵人旁係。因為不是主要的敵人,沒有進行殘酷的殺戮。但也是因為跟隨自己的敵人,也沒有當成自己人。
    隻是封了四千戶。嫁了一個女兒。也算拉攏。
    元朝百餘年,瓦刺人在元朝體係之中的地位都不是太高的。甚至有人說瓦刺雜種,具體原因,這不好說,或許瓦刺人在血統上,有一些非蒙古人的特征。
    總之,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當年被蒙古人看不起,瞧不上的四千戶,而今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部落。在漠北,北疆有著強大的勢力,這股勢力在明為瓦刺,在清為準格爾,也算是世界曆史上最後一個遊牧帝國。
    而今正是瓦刺方興未艾的時候。
    天元帝要拉攏瓦刺,一定要給權力給地位,但是對蒙古貴族來說,他們厭惡瓦刺,比厭惡脫因帖木兒還要過分,畢竟王保保家族三代為元廷戰鬥,那是從中原就開始了。大家雖然瞧不上,察罕與義子王保保,還有王保保弟弟脫因帖木兒。但是他們的地位,是在元廷撤出中原之前,就已經確定的。
    更不要說,王保保還有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再造社稷的驚天大功。故而,脫因帖木兒的特殊地位,是可以允許的。但是瓦刺一族,一直在西邊,幾乎沒有出過什麽力。甚至沒有怎麽與明軍交戰。
    在很多蒙古貴族看來,瓦刺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他們在前方與明朝交戰,而瓦刺在後麵休養生息的原因。
    這個時候,還要尊瓦刺高位,如何麵對戰死的將士們?
    這固然是一個理由,但是更多是這些蒙古貴族,不希望當地的雜種,一躍到他們之上。
    這也讓天元帝很煩惱。
    對於這些人,打不得罵不得,這些人是他的根基所在,但是,形勢如此,天元帝很明白,不與瓦刺聯合,今後的結局已經注定,與瓦刺聯合,將來未必有什麽好下場,但問題是,天元帝沒有選擇。
    他手中的選擇,隻有亡國之君,漢獻帝,這兩個選項。他能選的也隻有第二個,漢獻帝還能有衣帶詔,他天元帝手中還有人馬,未必不能翻盤。畢竟黃金家族在草原上還是有影響力的。甚至瓦刺內部也有姓孛兒隻斤的人在。
    一句話,天元帝覺得對付瓦刺,他還是有一些辦法的。雖然不知道,這些辦法到底有沒有用。而對付明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是在天元帝對內鎮壓,對外與瓦刺加強聯係,使者來往不絕。
    好歹天元帝手中的正統名分還是不錯的,從元順帝,昭帝,到天元帝,傳承有序。瓦刺雖然強大,但是元朝力量版圖之中,一直屬於地方勢力,對元廷還是有敬畏的。
    雙方郎有情,妾有意。
    天元帝饞瓦刺手中的力量,十幾萬騎兵,數萬帶甲,草原上也算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而瓦刺這邊饞天元帝正統名義,可以讓瓦刺吞並其他部落,加速強大。
    但是同時,瓦刺也怕天元帝瓦解自己部下的忠誠,畢竟瓦刺發展壯大與元朝衰落,幾乎是同時發生的。這裏麵有一些事情,都是不大好說,中央衰落,地方坐大,定然是地方上屬於中央的一些力量或者利益,被地方給吞並了。否則不能解釋這種情況的發生。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