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燕國的根基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第八十三章燕國根基
    瓦剌與燕王並沒有發生大戰,但並不代表漠北形勢就平靜下來了。
    燕王帶著幾十萬蒙古牧民,緩緩地東行。而瓦刺大軍就在大軍幾十裏外,一邊收攏散落在草原上牧民,一邊尾隨著燕王,準備將東蒙古地區吞並。
    燕王其實很清楚瓦刺的用意,但是也不敢在這裏與瓦刺真正決裂。
    就這樣,燕王一步步離開斡難河畔,來到了鬆嫩平原之上。
    這一路上,數十萬人行軍,行軍速度要比燕王來的時候,要慢上太多太多了。來的時候,幾天路程,而今已經卻走了十幾天了。這一段路程,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
    這十幾天,春天真正的來了,冰雪融化,冰河解凍,在草原上還不怎麽覺得,但是來到嫩河河畔,就變得泥濘起來了。
    雪水流入嫩河之中,嫩河河水來說暴漲,淹沒了兩岸,畢竟嫩河根本沒有河堤可言,水多就是漫流。
    燕王與張玉並騎在此地,燕王忽然翻身下馬,抓了一把泥土,是一把黑土,與草原上的土質完全不一樣,草原上土質單薄,最多不過十幾公分,乃至於更薄的土層,這些土層,是不知道多少年演化而成的。一旦破壞,就很難恢複,很容易就變成了沙漠。
    所以漠北土地,最多隻有長草,隻有河畔,水草豐盛的地方才能種糧食,能種也是極少數的。而這裏不一樣了。鬆嫩平原雖然緯度高一點,無霜期少一點。但是看著土質,雖然比不上東北最豐饒的地方,但是也是能種糧食的。
    而且要比漠北好太多了。
    燕王說道:“張玉,你知道我的誌向吧。”
    張玉說道:“末將知道。”
    燕王說道:“我算是看出來,我真的大敵乃是瓦刺。而且對付瓦刺,並不能再借用朝廷之力了。否則將來,漠北是朝廷的,還是孤的就說不清楚了。長春不是孤的久留之地,而這裏才孤的安身之所。這數十萬牧民,乃是孤的根基所在。孤是不會將他們帶到長春的。”
    中樞的變故,燕王已經有所察覺的,越是如此,燕王越想離開。而且他要想得更多,朱元璋在的時候,朝廷的力量,與燕王的力量區別不大了,作為老子還能坑兒子不成。
    但是將來就不一樣了。
    秦王的下場,讓燕王明白,君臣,君臣,即便是兄弟也是君臣。
    雖然燕王知道,秦王死有餘辜,更明白,秦王之死,並不是太子的本意。但是他更知道,太子是真對秦王有殺意的。燕王難免兔死狐悲,自然要多防上幾手。
    說實話,燕王本來想在漠北立足的,隻是他忽略了瓦剌這個強敵。雙方一路對峙,雖然沒有真的大規模交手,但是實際上小規模交鋒從來沒有少過,雙方的實力還是明白的。
    雖然瓦剌軍隊裝備不行,但是有鐵甲騎兵,最少有三五之多。具體數目並不是很清楚的。至於不帶甲胄的騎兵,更是有十萬有餘,縱然明軍精銳遠超瓦剌,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是實力使然。
    而燕王也知道,他麾下的實力,也不大可能增加了。
    每一個王爺就封,不過三衛而已。其他的都要自己養了。
    燕王而今的三萬騎兵,已經超標了。
    擁有三萬騎兵不難,但是養三萬騎兵卻是極難的。燕王已經開始想這個問題,想來想去,他手中最重要的財富,不是別的,就是這幾十萬牧民,在廣大鬆嫩平原上,亦耕亦牧,足以養活大軍,甚至在大明的支持之下,還可以擊潰瓦剌。
    但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這裏站穩腳跟。
    燕王轉過身來,看著張玉說道:“這個根基,孤隻能交給你。你願意承擔如此重任嗎?”
    張玉跪倒在地,說道:“臣願意為殿下效死。請殿下放心,臣隻要有一口氣在,就能為殿下守住此地。請殿下安心回京。”
    張玉是最理解燕王的,最了解燕王心思的。
    燕王立下如此大功,一定是回南京一趟,這也是燕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留在草原上的部眾。
    燕王說道:“你準備怎麽做?”
    張玉沉思片刻,說道:“瓦剌已經占據漠北,不敢東來,一時間並沒有太多外患,不過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不過不是當務之急。外患不是當務之急。當務之急是春耕,以臣飛馬請練大人來此坐鎮,推進土豆,燕麥的種植,並在此地修建一座城池。”
    燕王說道:“築城?”
    張玉說道:“築城為殿下留居之用。”
    燕王聽了,一時間也有一些憧憬。雖然未來的城池,也不會太大。但是,一想到他修建的根基乃是燕國世代君王所在之處。燕王就有一種莊嚴的使命感。
    燕王內心之中,閃過很多城池的樣式,宏大的,莊嚴的,壯麗的。隨即他輕輕一歎,說道:“天下之險,在人心不在城池。城池雖然重要,但是同舟異夢,人盡敵國。這才是最讓我擔心的事情。附近可有什麽舊城?”
    張玉沉思片刻,說道:“我記得附近好像有一座廢城,乃是齊王府。成吉思汗二弟所封,東道諸王之一,後為忽必烈所平,城池就被廢棄了。雖然百年過去了,根基尚在。”
    燕王說道:“那就以齊王府舊城為根基,修繕一下,暫時用吧。最重要的是人心,能將這幾十萬人收攏人心,則孤的燕國,也就成了。如果不能收攏人心,那孤的燕國,不過是沙城土壘,一遇事情,就毀於一旦了。這才是頭等大事。”
    張玉說道:“請殿下指點。”
    燕王沉思片刻,說道:“去尋蒙古貴女,我與你,還有軍中將領全部納一個側室。這是死命令,不得有誤。”
    雖然有些老套,但是聯姻是最管用的辦法。大家兩家連成一家。有了這一層關係,彼此之間就親近了許多,等下一代孩子出生之後,慢慢就會融為一體。
    這其實就是薑子牙治齊的方式,也就是迅速與當地人當成一片。融入當地百姓之中。
    所以,找女人成為了政治任務。
    張玉是比較理解這一個,不過他也還有一個疑問,說道:“那黃金家族怎麽辦?”
    孛兒隻斤家族,也就是黃金家族,乃是草原上最大地頭蛇。對黃金家族也是最複雜的,黃金家族乃是前朝餘孽,不能不打壓,但是也不能過分打壓,蒙古族與孛兒隻斤家族,幾乎是相輔相成的,同時構造的。兩者密不可分,想要清除黃金家族的影響力。非要一次深入骨髓的大清洗不可。但是而今這個時候,進行大清洗,影響這些蒙古百姓民心安定。如果不清洗的話,這些前朝餘孽隱藏在暗處,如何能讓人安心?
    燕王沉思片刻,最後苦笑一聲,說道:“這樣吧,黃金家族有爵位,有勢力,忽必烈嫡係的,全部給挑選出來,我帶到南京去,而剩下的旁支之中,選出幾個女人全部嫁給王府。黃金家族的人隻能嫁給王府之中。”
    “暫時先這樣吧。”
    對黃金家族又打又壓,將嫡係給趕走,將旁係留下來,畢竟,即便是黃金家族,也不是所有孛兒隻斤都能分享天元帝政權帶來的權力的。畢竟從鐵木真到而今,已經這麽多代了,孛兒隻斤家族內部都打出狗腦子了。
    希望能借助孛兒隻斤的名頭,又能限製孛兒隻斤家族對未來燕國的危害。其中分寸拿捏也很困難。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