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蒸汽機實驗室

字數:5543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五章蒸汽機實驗室
    北京國子監。
    北京國子監也算是整個北京城修建最快速的建築了。
    此刻已經有一大片校區了。隻是這些一片校區與南京國子監完全不一樣。南京國子監向來是精致的中國傳統建築,雕梁畫棟,甚至有些衙門與宮廷的風格。
    但是北京國子監卻不一樣。
    北京國子監,這裏的建築更像是遼東流行的工棚,由木頭,混凝土,木板鐵絲等東西構建而成的,與後世的簡易倉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看就知道,很容易損毀,也很容易修補。
    如果沒有人告訴何夕,這裏是學校。說這裏是工廠,也是可以的。
    寶鈔兌換與銀行在各地的推動,依然在緩慢地進行的。南北兩方有著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很長一段時間,不可能有所改變。何夕也不可能將事情一直集中到這些事情上來。
    他還有別的事情要關注。
    比如蒸汽機。
    何夕改變了蒸汽機主持人之後,這是張宗德第一次向何夕稟報進展。何夕也就來到了北京國子監。
    看見了眼前這一幕。
    不過,這裏看似是工廠,但是與工廠還是不一樣的。
    整個好像兩部分,從機械製造,到最後的蒸汽機組裝,而靠著兩邊牆壁上,有著黑板,上麵畫著蒸汽機的結構圖。還有很多桌子,上麵都有一疊疊的稿紙,不知道上麵寫了一些什麽。
    這讓何夕想到了,葛天工主持時候的樣子。葛天工研究蒸汽機的地方,其實就好像是一個修車車間一般,圖書之類的東西,少之又少,不像這裏,雖然地方廣大,中間放著蒸汽機,但是整體上來看,這裏的圖書稿紙,遠遠超過了機器分量。
    而跟隨在張宗德身後的人員也完全不同。
    張宗德身後,跟隨的都是年輕人,最多不過二十多歲。隻要一問,全部都有工理學院,遼東工理,營口,乃至於航海等幾個學院的文憑,看他們手上,都是血淋淋的。一個傷疤疊著一個傷疤。
    就知道,他們動手能力還有所欠缺。
    而葛天工工作團隊,都是那種年紀很大的人老頭,每一個人手上都有老繭,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具體的工藝門類之中,簡直是神乎其神。巧奪天工,讓人不敢相信。
    但是學生們,隻能打下手。
    倒不是,他們打壓後起之秀,而是他們從小學藝的時候就是這樣,同樣也認為,這些學生們說話頭頭是道,但沒有幾年曆練,是沒有說話的資格的。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
    何夕心中暗道:“這才有一個實驗室的樣子。”
    雖然說,與何夕心目之中,那種無菌實驗室,進去就要換衣服帶鞋套的相比,相差太遠了。但是看上去已經相當不錯了。很像也是個大學的實習車間了。
    張宗德為何夕解釋道:“大人,這一年來,我已經將整個蒸汽機研究資料過了一遍。這是我設計出來最新的蒸汽機。已經能夠穩定運行了。”
    何夕看著眼前的蒸汽機。
    第一個感覺很大。
    當然了,比起那種必須修建鍋爐房的蒸汽機來說,已經很小,最少整個工棚能裝得下。這是一個立式蒸汽機。
    首先鍋爐縮小了,但是即便縮小的鍋爐,也有三米高。而張宗德改良傳動結構,讓蒸汽機可以驅動杠杆,轉動輪軸。從而持續地輸出力量,也就是說,有了這個蒸汽機,就不用搞蒸汽機與水塔聯合才能驅動機械的了。
    何夕細細打量一番,還登上蒸汽機一旁的鐵梯子,走到上麵。踩著在上麵的鐵板,看著下麵的具體結構。看了一遍,大體都能看懂,下來之後,說道:“不錯,開開試試。”
    “大人萬金之軀,不可以身犯險。”王千裏說道:“我來之前已經打聽過了,這一台蒸汽機,這一年之後,壞了數次,有一次爆炸,將整個房子都給掀飛了。這才換到了這裏,至於運行之中噴出幾個零件,失火了,這樣大問題,小問題,太多了。”
    張宗德有些尷尬。說道:“大人,放心已經將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這次不會了。隻是,這啟動的時間太長了,這一次沒有準備,大人還是不要看了吧。”
    看來,張宗德覺得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但是也擔心,有一個預料之外的問題啊。
    看來,張宗德沒有一開始就選擇這種工棚一樣的實驗室,而是經驗所製,這個工棚,幾乎是一些鐵與木板構建而成的,炸壞了也八股心疼,而不是,那種傳統的房屋,能傳承很多年的,而且是新房子,真出了事情,很多人都心疼。
    何夕說道:“好吧,等一會兒再看。”
    張宗德立即將一個畫冊雙手呈上,上麵花了整個蒸汽機所有的結構圖。
    何夕對照的細細打量一番,說道:“說吧,還有什麽問題。”
    何夕很清楚,張宗德這一次叫他過來,可沒有說著蒸汽機能夠量產了。眼前這個隻能說是原型機,請他來視察,與其說是視察,不要說提問題的。
    果然,張宗德說道:“大人,這一台蒸汽機是我精益求精,從遼東,遵化生產的數百批次鋼材之中,找到最好的一批次,改進機床加工,甚至一些細節地方,是用我們手工打磨,最後組裝成這個樣子的。”
    張宗德看著這一台蒸汽機,忍不住用手輕輕去撫摸這冰冷的鋼鐵,似乎能有溫度一樣。這是他的心學所在。
    “但是。”張宗德也很清楚知道問題所在,說道:“我們能不能生產下一台蒸汽機,我自己也不知道了。想要大批量生產,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我已經列出了總體計劃。還請大人過目。”
    何夕從張宗德手中拿過來總體計劃,僅僅是一掃,就皺起眉頭來。不是何夕不想支持這方麵的研發,而是他很想支持。但是張宗德要的太多了。讓何夕根本支持不起來。
    與其說張宗德提交的是一分蒸汽機生產研發的總體計劃,還不如說,張宗德提交的是一分,大明科學研發總體計劃。
    其中包換了,鋼鐵冶煉,機械加工的幾乎所有方麵。張宗德沒有說具體數目,是張宗德不知道提多少高,而何夕做了這麽多年,默默一算就知道。
    一個遵化鐵廠的價格。
    首先要攻克是材料。
    也就是冶金。
    其實大明煉鋼技術已經足夠生產蒸汽機的,問題是不穩定。
    刀劍農具甚至一般機械來說,不穩定也是可以的。畢竟鋼已經能達到各種使用場景的下限。不會出問題。而蒸汽機對鋼鐵的要求就高太多了。在蒸汽機高速運動的時候,即便是鋼鐵,說給崩斷,就崩斷,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張宗德提出了一個爐溫溫度計的計劃。
    從而確定爐溫,更對何夕的高爐進行精細化的設計。從而能更加敏銳的調整爐溫。
    確保鋼鐵品質在一定範圍之內,能夠穩定生產高品質的鋼材。
    而高品質的鋼材,又能提高機床性能。
    機床加工性能的好壞,很大部分在刀上,機床上所用的刀,其實不是傳統意義的刀,而是高品質合金鋼,硬度要超過需要加工的鋼材,這才能削鐵如泥,將加工的鋼材加工成人們想要的樣子。
    沒有高品質合金鋼。
    很多精密的加工都無法進行的。
    其次,就是機床了。
    張宗德幾乎重新設計了所有的機床,就如同重新構建了所有的蒸汽機零部件一樣。
    張宗德重新設計的機床,何夕也看見了,就在實驗室一側。從導軌,床身,全部都是做出了改變了。與何夕之前因陋就簡的設計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張宗德所設計一些專用車床,專門加工一些新的零部件。
    這些是蒸汽機上專用,其他地方沒有生產過的。
    比起之前,蒸汽機傻大笨粗,而今蒸汽機終於讓何夕感受到了什麽叫做工業設計的美感。
    隻是這種美感也很值錢的。
    別的不說,重新設計高爐,設計鋼爐溫度計。這裏麵需要多少錢?何夕不知道。但是何夕知道,這種高爐現在都是連續作業,不許停,因為一停,整個高爐都壞了。
    而研究改進高爐,估計就要建一個,拆一個。
    甚至不知道,需要反複多少次,才能到達張宗德想要的效果。
    一座高爐不值錢,大抵百兩能夠搞定吧。但是這百兩乘以未知的數目,就讓何夕有些兜不住了。
    更不要說,何夕似乎想起自己做過一件蠢事,他將這裏給賣下來,這裏是他何家的產業了。而何府產業因為買了北京城中一大塊土地,安慶公主正興致勃勃的將這一片土地修建好。又是一大筆錢。
    也就是說,何府而今的流動資金是很少的。
    似乎何夕可以從銀行貸款來完成這個研發,但是總覺得何府負擔太重了一點。更是看不見盡頭。
    更不要說,生產蒸汽機的機床也不行,也就是說,何夕如果想要生產這樣的蒸汽機,何夕自己打造出來的工業體係,需要進行一次更新換代。這都是錢啊?
    不要說別人了,何夕自己都非常心疼的。
    畢竟,而今的一切都是何夕一手一腳打造出來的。而今就不要了。
    當然了,心疼是一回事。錢是另外一回事,何夕回籠過來的資金,是用來兌換寶鈔,建立完成的金融體係的。而產業升級更新換代的錢從什麽地方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