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 77 章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A+A-




    在淩放這次出國前, 沈擒舟隱晦地給淩放講過了他們中心的新任領導,那位白町主任的一些情況。
    曾經的優秀的田徑女隊好苗子,不過很早就退出現役運動員隊伍,選擇了仕途。
    目前, 白主任除了是冬季中心主官, 還同時是一位在職運動心理學博士, 提職前, 她是主管越野滑雪運動項目的一位政績甚佳的副主任。
    “我跟她聊天覺得, 白主任是一位很不錯的領導了啊……她打算給你換的那位教練員資曆也相當不錯,其實是從德國一家頂尖的私立跳雪俱樂部回國的。隻能說是她對教練員培養路徑有些不同的想法吧, 倒也不是為了安排自己的人之類。”沈擒舟緩和地跟淩勘講述。
    淩放詢問了他之前有些困惑的點:“那她為什麽會知道你和我爸的事情呢?”
    還是唯一知道的。
    這事兒當年,連他父親的隊友和教練們都不知道,女隊的一個師妹為什麽會了解啊?
    “……她……”沈擒舟有些遲疑,但是很快地解釋, “我們私下聊的,她說當年有一次偶遇的。”
    “哦。”淩放懂了, 白主任那時候在國家隊嘛, 可能就是偶然間遇到了偷偷約會的兩個年輕戀人, 然後知道了吧, 又看自己姓淩, 就明白了他是淩勘的兒子。
    很合理, 淩放毫不糾結地就接受了。
    沈擒舟內心忽生一種:我兒子果然沒這根弦兒的心態, 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白町知道淩放的成績,再知道帶他的還是葉飛流,她本來也幹涉不到。今年正好調到了這個職位, 就這個事兒, 她也擔心萬一被媒體意外爆雷, 要是在重要賽期,影響雙方心態,所以覺得不如提前捅破,又聽隊伍裏也有人反映,覺得葉飛流帶淩放的訓練偏激進,是有爭議性的教練。她這才嚐試看能不能運作,換教練的。
    沈擒舟了解後覺得,很能理解。
    至於當年……在運動隊那種相對閉塞些的環境裏,一個年輕的姑娘,如此注意著一個帥氣的師兄,以至於非得想要知道師兄傳說中的女友到底是不是存在,就偷偷跟著休假外出的師兄,所以才發現了他的女友是電視上的人……
    這還能是出於什麽心態呢?
    白主任很優秀也很理智,現在做的事也並不是出於什麽少女情懷。
    隻是,當年出事後,沈擒舟還能第一時間調查飛去當地,白町卻隻能在震驚和傷痛裏壓抑著,旁聽了一堆有的沒的傳言,還在體委改革浪潮中,和各種陰謀論攪和著,隱隱成了一塊心病。
    至於現在,大家之間很默契很理智地聊過後,話也說開了,誤會也理清了,問題也沒有了。
    斯人已去,早年間一些複雜的小心思,也沒必要讓小孩子知道得太細致。
    最後,沈擒舟隻是對著淩放輕輕歎了一聲,“……總之也談開啦,其實也都過去了,不要影響到你訓練。”
    “嗯,我知道。”淩放穩穩回答。
    他聽得出媽媽的語氣有點複雜,但是又不能完全搞懂。
    “你要好好工作和休息,別想太多,我沒事的。”他還安慰沈擒舟。
    “好呢好呢。”沈擒舟連聲答應著,母子二人掛斷了電話。
    起跳點到著陸麵總落差達到132.5米的因斯布魯克大跳台頂端。
    起跳點往下,就是傾斜度達到40度的助滑道,坡度超過人體可以在平麵保持不動的極限,視覺效果更像是筆直向下。
    看下去,一覽無遺,直達底部著陸坡。
    普通人從這個高度往下看,都會有種俯視蒼生的快感、和絕對高度帶來的戰栗感,又刺激、又恐懼。不少恐高的人打死不願意接近高層建築物邊緣,也和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感官對人的極限拉扯有關。
    對職業跳雪運動員來說,這也是一個比標準台驟然拔高了幾十米的高度。
    在中國,能夠從這個高度跳下去安然無恙的運動員,也隻有正在備戰北京冬奧的國家跳雪隊裏寥寥三四個人。葉飛流他們那一代人,都沒怎麽參加過大跳台的國際賽事,哪怕是資格賽。
    淩放前世第一次跳大跳台的時候,真的是毫無畏懼麵不改色,說跳就跳,跳完隻覺爽的那一掛。
    可能從事極限運動的某種程度上都是非正常人。
    但是上來,淩放還是恍惚了一下。
    乘電梯上來的時候,膝蓋就隱隱有種別扭不適,還總覺得越來越明顯。
    方唐把他的“氣味包”,也就是葡萄幹分裝小包裹遞給他,用力吸了幾大口,才被熟悉的味道稍微安撫,幻覺不適沒有繼續擴大。
    方唐就看著淩放站在那裏,雙手很珍重地捧著他的家鄉葡萄幹,埋頭像隻藏了過冬糧食的小動物一樣嗅嗅嗅,又不能吃——以後就要高強度練習,每一次跳都吃好幾顆葡萄幹可不行,那是高糖的東西,所以他在自律形成“能不吃就不吃”的好習慣。
    聞聞得了,沒準越想吃效果越好呢?)
    方唐忍不住又覺得淩放很可愛,又覺得很心疼。
    他歎口氣:“關於氣味治療這辦法,不是說,主要是輔助性的,用來安撫睡眠不好的病人比較有用嗎?你這時候臨時抱佛腳……”
    這個因人而異,對淩放而言,因為不能隨意用藥,在那些什麽眼動療法、正向冥想、spa之類亂七八糟的方法裏,葡萄幹對他格外起作用的原理是明擺著的:這個味道可以把他拉回現實裏。
    起碼是更加有利於清晰意識到,膝蓋位置的疼痛是假的。
    不過要說,人知道疼痛是假的就不覺得疼嗎?這就是個接近於哲學領域的問題了。心理學領域也有諸多實驗,確證了人類的理性認知和大腦的知覺存在分歧。
    淩放之前也體會過,他深知這種幻覺的厲害。熟悉的味道,可以很大程度上削減大腦自己騙自己的幅度……這算他的幸運。
    不過,這也不是靈丹妙藥,多吸幾口葡萄幹就能宛如常人。
    最好的解決手段無比幹脆:不跳就得了。
    心理學家們將這命名為脫離療法。當然,這不適用於淩放,國際上的心理學家研究過很多還需要繼續重複誘因動作的ptsd患者,淩放這種由於工作需求,必須挑戰自我的,就在其中。
    這類患者的正麵積極發展案例中,很多最終起作用的還是脫敏療法。
    也就是反複、可控地重複情境。
    簡而言之,脫敏就是跳大跳台。淩放的情況特殊在於,他是跳台滑雪運動員,日常工作場景是在高空高台,而且高速。
    真正重複大跳台場景,完成實際需要的助滑、起跳、飛行、著陸,是一套很危險的動作。
    正因如此,他在平常東奧後至今大半年的時間,包括找到了氣味幹預療法後,也一直是在心理醫生、教練組謹慎的評估、不同程度的觀察、細化和調整方案中,摸索著進行大跳台訓練的。
    在因斯布魯克,他將首次正式跳下k120大跳台。
    這是他們抵達因斯布魯克的第二天,前一晚淩放睡眠充足,今天上午天有些陰,但場地溫度適宜,基礎熱身達標。
    ……但是不可避免,膝蓋還是有點別著勁兒,倒是終於沒那麽疼,但還是有些發酸。
    今日風速接近四級,還能跳。
    甚至還是他偏好的逆風,條件這麽好,不跳可惜了。
    烈烈寒風吹打著他的麵龐,淩放朝著下方著陸坡上看了一眼,不可避免地,還是有些暈高度。
    他麵無表情地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幾乎嚐到了一點血腥味兒。
    然後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雪坡上那條鮮豔的紅色k線——給自己鼓勁兒:136米落差的大跳台,隻要成功超過k線,就能飛出120米!
    他才不要想著什麽平安下去就好,必須以超過k線為目標!
    淩放深吸一口氣,邁進了滑道。
    一般在實跳訓練時,隻要風的情況不算太差勁,運動員們都是做做心理準備就直接出發,不耽誤時間。
    淩放更是不挑,他一向是混不吝的,比賽是要等教練指令,訓練的話,他連心理準備都不太需要,能走就走。
    但是這次,他也不敢亂莽。
    淩放乖乖地按照心理醫生的意見,在橫杠上坐好後,微微閉目養神,想象自己的小腿到膝蓋部位逐漸放鬆——繃緊——放鬆,三個循環,全神貫注。
    他睜開眼睛,再次深呼吸。
    難得有一次,鬆手時不是百分百自信。
    要說上一世,他頭回上跳台,還有點畏難情緒,但是這一世,這是第一次呢。
    已經靠近出發點了,他的助滑時速剛接近85公裏,曲體幅度也沒有到比賽標準,這也是為了上大跳台,教練組多次叮囑的一點:一口吃不成胖子,循序漸進。
    這是淩放頭一回助滑有意降速,不得不承認,哪怕教練組不做要求,他也確實做不到毫無掛礙地衝刺下去。
    助滑4.5秒,達到台端,淩放沉住一口氣——
    電光火石間,人的心頭會掠過許多來不及細想的情緒:一種是安慰自己這其實和90米台在動作流程上沒有本質區別,一樣把動作做標準了就會安全;另一種是有些不滿自己的表現,前世又不是沒跳過,怎麽還和小孩兒似的要哄……
    伴隨起跳動作,淩放又清空了所有雜七雜八的念頭。
    下蹬,騰空!
    用86.7kh的時速,把自己高高地拋向了因斯布魯克的天空。
    那是他這一世首次到達的高度——距離著陸坡豎直落差達到127米的、毫無遮攔的大跳台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