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歸來
字數:55402 加入書籤
趙雲衢還未回來, 趙駿又被傳召進宮。
永昌伯府人心惶惶,幸虧趙老夫人沉得住氣,劉氏在見過兒子, 確定趙雲衢暫時無恙後, 也拿出了當家主母的氣勢來。
椒蘭院內,金氏在白嬤嬤的教導下,如今也非吳下阿蒙,很是敲打了一番碎嘴的下人。
“總算是清淨了。”料理完這一切, 金氏才微微鬆了口氣。
白嬤嬤說道:“夫人如今料理家事, 比伯夫人也差不離了。”
金氏搖頭笑道:“我比嫂子可差遠了, 幸虧就一個小院子,管的人多了, 我總覺得心煩。”
永昌伯府也已經傳承幾代人,伯府裏頭家生子不少, 這些人與伯府一榮俱榮, 又有每年從外頭采買進來的,自然錯綜複雜。
其中有忠心的, 便也有滿肚子小心思的,金氏以前不懂, 這些年卻看得明白。
正因為看得明白, 金氏偶爾便覺得心涼。
相處多年, 白嬤嬤很知道金氏的性子,笑著說:“伯夫人可是從娘肚子就開始學管家的本事,便是整個京城,也少有人能比的。”
之前她隻為了去世的二郎而來, 相處的時間久了, 金氏待她尊重如乳母, 白嬤嬤也漸漸將她當成了女兒看待。
金氏幽幽歎了口氣:“哎,外人隻看永昌伯府錦繡風光,又哪裏知道其中艱難。”
“我也盼著大郎早日平安歸來,不然……”
白嬤嬤安慰道:“伯爺和伯夫人坐得穩穩當當,可見大少爺絕不會有事。”
正巧這時候,外頭傳來趙雲安與棉花玩耍的聲音。
一會兒功夫,趙雲安便進來行禮,棉花一直繞著他轉圈,尾巴飛舞的像一隻蝴蝶。
趙雲安請安的動作,都被棉花撞得搖搖晃晃,他隻得一臉無奈的抱住小狗,一道兒行禮。
金氏被逗得不行,忍著笑說:“不是說今日休沐,怎麽不多睡一會兒?”
趙雲安便道:“兒子想著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去聽雨軒看看書。”
金氏聽他是要去看書,頓時不阻止了,又說:“原本打算過了年,就讓你搬到外院去住,隻是今年事情多耽誤了,等搬了院子有了自己的書房,也方便許多。”
“到時候我還是天天來椒蘭院看娘。”趙雲安笑道。
金氏笑著結果一直纏著兒子不放的棉花:“就知道說好聽的哄我,留棉花陪我就是。”
趙雲安好不容易脫身,趕緊轉身就走,生怕棉花繼續跟上來。
“棉花,等我回來再陪你玩。”
他要是去別的院子倒也罷了,可他要去聽雨軒,棉花要是跟了去,那可得脫一層皮。
畢竟上次棉花偷偷跟著,結果還沒到聽雨軒呢,就被從天而降的小金貓一陣抓撓,嚇得狗子撒腿就跑。
棉花也是記吃不記打,每次都還想要跟著。
金氏瞧著兒子一溜煙兒消失的蹤影,無奈的搖了搖頭:“一會兒像個大人,一會兒又還是孩子。”
“七少爺還小呢。”
“人小鬼大。”金氏歎氣道。
白嬤嬤笑道:“七少爺擅自帶著玉佩進宮,老身還以為夫人會生氣。”
金氏摸了摸棉花的耳朵:“生哪門子氣,我雖出身商戶,卻也知道一門兄弟,同氣連枝,自然是要守望相助的。”
趙雲安一路到了聽雨軒,帶著一身狗味兒的他,自然又是被小金貓一陣嫌棄。
好不容易哄好了小金貓,趙雲安一邊看書,心思卻都在孟青霈身上。
孟青霈捏起一顆花生米扔過去:“好好看書。”
趙雲安索性放下書本,搬了個小凳子坐到孟青霈身邊,殷勤的幫他捏腿:“先生,舒不舒服?”
孟青霈挑了挑眉,往嘴裏扔了顆花生米:“再用力點。”
趙雲安二話不說,繼續使勁,一邊努力一邊又問:“先生,舞弊案至今已經半個月了,情況到底如何了?”
孟青霈嗤笑道:“問我做什麽,我一個白丁俗客,哪兒知道朝廷大事兒。”
趙雲安動作一頓:“先生,你不老實。”
“如果您不知道,大伯老是找您說話做什麽?難不成光問我課業了?”
別人不知道,但趙雲安卻敏銳的察覺到,趙駿對待孟青霈的態度,可不像是對待侄子的一位先生。
趙雲安思索許久,覺得趙駿的態度,倒像是養了一位謀士。
孟青霈沒回答,反問道:“那你覺得呢?”
趙雲安托著下巴:“我覺得陛下還是很信任大伯的,似乎要重用他。”
要不是兒子牽扯到舞弊案件中,皇帝何必在這個當頭屢屢傳召,不合理。
“還不算笨。”
趙雲安追問道:“那大哥哥是不是很快就能回家了?”
孟青霈笑著說道:“其實陛下賜婚也不全是壞處,若不是賜婚時機巧合,趙大郎絕不會放棄此次春闈,指不定已經跟那群考生一般受刑了。”
“可若是沒有賜婚,趙家與盧家不相幹,也許他壓根不會受到牽連。”
“所以說,這世上的事情,都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話讓趙雲安一愣。
難不成沒有賜婚,這次的春闈也會出問題?
春闈事關重大,禮部去年便早早的準備起來,除了盧慈宇大人之外,其餘考官都是早早定下來的。
孟青霈伸手拍了一下他的額頭:“小孩子別想那麽多,不然長不高。”
趙雲安走回去繼續看書,哼哼道:“又讓我想,又讓我別想太多,做人真難。”
孟青霈的話很快成真。
幾日之後,被關押了半個多月的趙雲衢,終於被放了回來。
舞弊大案,一開始鬧得沸沸揚揚,半個月來各方勢力更是糾纏不休,一批批的人被送進大理寺,趙雲衢竟成了第一個離開的。
跨過火盆,洗漱幹淨,趙雲衢這才來如意園請安。
“讓祖母擔心了,是孫兒的不是。”
趙老夫人哪裏舍得怪他,隻拉著他說:“瘦了瘦了,可見是受了罪,隻要你好好的,祖母就安心了。”
趙雲衢看著確實是瘦了一些,因為不見天日,沒有血色,皮膚帶著幾分慘白。
“幸而父親母親打點的好,大理寺上上下下都未為難孫兒。”
“倒是因為孫兒,害得家中長輩擔心,耗費了不少錢財。”
撒出去的銀子銀票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否則就算不受刑,在大理寺走一朝也別想全首全尾的出來。
劉氏含淚道:“隻要平平安安,這銀子就花得值當。”
“正是如此。”趙老夫人拍著他的手背道,“快別說這些話,既然回來了就好好養養身體,別的都不怕。”
安撫了長輩,趙雲衢又看了看幾個弟妹,笑著說道:“讓你們也擔心了,大哥回家了。”
難得趙雲昇也有幾分動容,趙雲平紅了眼眶,強做鎮定:“大哥你可算回來了,你要是再不回來,我都管不住小七搗蛋了。”
“三哥哥光說我,你才喜歡搗蛋。”趙雲安大聲說道,眼底都帶著高興。
相比起哥哥弟弟,女兒們卻都忍不住掉眼淚。
趙月瑤摟住大哥就哭:“大哥哥,我好想你。”
劉氏忙道:“今天是好日子,可不能掉眼淚。”
趙月瑤趕緊手忙腳亂的擦幹淨淚珠子。
趙雲衢笑著摸了摸妹妹的頭發:“是大哥哥不好,讓妹妹傷心了。”
“才不是,是我愛哭。”趙月瑤急忙道。
一番訴衷腸,永昌伯府一直緊繃著的那根弦,才終於鬆弛下來。
因為舞弊案引起的風暴,卻還在朝堂上持續發酵。
一直到半個月後,以主考官抄家發配,其餘牽扯其中的人,貶職的貶職,免職的免職,零零落落竟有數十個文臣。
幸運的是,盧慈宇雖被斥責,卻並未受罰。
舞弊大案高高舉起,最後還是輕輕落下。
趙駿卻輕鬆不起來。
“盧兄,你跟我說一句實話,此次舞弊,與……”他指了指上頭,“有沒有幹係?”
盧慈宇長著一張圓臉,看起來很是和氣,在戶部常說和氣生財,這位戶部尚書便是財神爺那般的存在。
此刻他也帶著笑,半點瞧不出在大理寺待了整整一個月。
“趙兄,經此一案,幾位皇子都吃了教訓,元氣大傷,能安歇一段日子,這不是好事兒嗎?你又何必歸根究底?”
趙駿臉色一沉:“科舉是國事。”
“立太子難道是家事?”盧慈宇又問。
趙駿皺起眉頭來:“最近朝中多有傳言,都說王皇後有心選一子過繼,充作嫡出。”
先帝當年為皇帝選定了王皇後,其中也有與張太後分庭抗禮的意思。
隻可惜帝後感情不錯,皇後嫡子早年夭折後,卻再也沒有生育子嗣。
若中宮有子,哪裏還有幾位皇子爭奪的份兒。
難不成王皇後坐山觀虎鬥多年,終於忍不住了?
盧慈宇神色不變,顯然早已知情:“天家鬥法,咱們摻和進去便是要命的事情,都這麽多年了,難道你還看不清嗎?”
“可是——”
盧慈宇幫他倒了一杯茶:“以後我們便是兒女親家,趙兄,其實父親也很不讚同陛下的做法,認為早早立下太子,才是天下安穩之道。”
“可你想想,陛下登基至今,名聲極好,待下寬容,他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好性子?”
“國君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年輕時候不痛快,到了老了,自然會越發任性。”
趙駿眼皮子直跳。
他原以為皇子鬥法,才惹出舞弊大案,可後來才知道,這其中還有皇帝的手段。
一時之間撩開迷霧,當今這些年確實是提拔新臣,啟用忠君,反倒是幾位皇子辛辛苦苦培養了十幾年的人脈,都在被一一剪除。
朝廷一直在換血,隻是潛移默化,不足以引起人的警惕。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
陸續之間,曾經能掣肘皇帝的太後一黨,還有輔政老臣,都在消失。
若隻是如此,趙駿也會感歎一聲皇帝的手段高明。
可皇帝卻已年近五十,他不年輕了!
趙駿並不喜歡任何一位皇子,卻也知道立太子是無法避免的。
盧慈宇又道:“父親已經決定,等到此事平息,便要告老還鄉。”
趙駿心底又是一驚。
“盧太師何必如此?”
“父親年紀大了,偏大哥三弟又是耳根子軟的,不如齊齊帶回老家,反倒是能留個體麵。”
這就是怕他們參與到皇子爭端之中,最後毀了整個盧家。
喝完了茶,盧慈宇開口勸道:“我知你看重衢兒,可風雨飄零,不如早早幫他謀個差使,外放出去曆練幾年,方才安穩。”
“可是……”
盧慈宇又道:“正好春闈成績作廢,月後重開,這一次我不是考官,衢兒參加也無妨。”
趙駿沉吟半晌,顯然也已經動了心思。
兩人對坐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趙駿臨走之前,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盧兄,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祿親王在此局中,扮演的又是什麽角色?”
盧慈宇笑而不語。
趙雲安正欣喜於大哥哥平安歸來,這天晚上,他都沒舍得回椒蘭院,反倒是賴在了趙雲衢屋內。
趙雲平也是如此,倒是趙雲昇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太過親近,轉身離開。
劉氏怕他們吵著兒子休息,原本想勸,卻被趙雲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張床上。
趙雲衢睡在中間,原本趙雲安要在中間的,但趙雲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趕到了最外頭。
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回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回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賬本。”
趙雲安歎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歎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勳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賬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仆,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話少,但此刻聽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動。
“傻丫頭,我身邊難道還會少伺候的人,你也該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卻說:“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數,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這麽想,她還私底下勸過珍珠,一旦離開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與她的想法不一樣,雖然也有擔心,更多的還是向往。
一時間,金氏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最後,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趙雲衢的婚事結束,便找劉氏商量一番,從家裏頭選一個好小子婚配。
風波過後,趙雲安的小日子過得平靜無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讀書,偶爾被小金貓和棉花爭風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隻是他忽然發現,身邊的婚嫁突然多起來。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給她置辦了一副嫁妝,比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都豐厚許多,也不用她家人贖身,便將賣身契換給了她。
趙雲安記得珍珠的照顧之恩,也從小金庫裏翻出金銀珠子來,給她塞了滿滿一包。
有了這些東西傍身,不說榮華富貴,能保住珍珠一輩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著叩頭跪謝,到底是離開了永昌伯府。
隨後,他驚訝的發現趙雲衢身邊常常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也都先後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趙雲衢大婚終於被提上行程。
趙雲安還有幸充當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門的大嫂嫂盧氏長著一張圓臉,見人便笑,不隻趙老夫人和劉氏喜歡,就連趙雲安這樣的小弟弟也覺得親近。
隻是還沒熟悉幾天,趙雲衢外放的調令便下來了。
趙雲安此刻才知道,為何趙家盧家急著成親,原來打著這個算盤。
趙雲安隻得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陰一閃而逝。
一開始,趙雲安還覺得時間太慢,遠在他鄉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訴職。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從三頭身,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趙家人的風采,隻是性子依舊有些憊懶,常因不能早起挨罰。
這一日,趙雲安特地起了個大早。
隻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