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扶搖直上
字數:12202 加入書籤
常鬆回永昌伯府送了信, 修整一番又帶著人來宮門口守候著。
一直等到日暮西斜,永昌伯才從宮門走出來。
“伯爺,快上車。”
常鬆見他臉色還好, 便笑道:“老夫人和伯夫人都高興壞了, 家裏頭定是準備好了飯菜,就等著伯爺您回去。”
永昌伯上了車,才吐出一口氣:“回家吧。”
“好嘞。”常鬆親自駕車,調轉了方向。
誰知馬車剛駛到了城南, 永昌伯忽然道:“停車。”
“伯爺?”常鬆奇怪問道。
永昌伯卻直接跳下車:“你在這兒等著。”
常鬆不放心, 但見他堅持也隻能留在原地。
永昌伯直接上了旁邊的酒樓, 打開沿街的包廂,便瞧見那個倚窗喝酒的男人。
“呦, 回來了。”孟青霈招呼道。
永昌伯走過去,搶過他的酒壇灌了一口:“你料到我會這時候回來?”
孟青霈笑道:“年前不回來, 這開年的大戲怎麽唱。”
“怎麽, 瞧你也不那麽高興。”
永昌伯歎氣道:“原以為能一擊即中,可惜了……”
“沒有真憑實據,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倒不如先退一步。”孟青霈也說道。
永昌伯便道:“聖人對太後一脈有所不滿, 但不足以大動幹戈。”
孟青霈嗤笑道:“咱們這位皇帝, 可真是位聖人。”
永昌伯聽見他語氣裏的嘲諷, 忍不住有些皺眉。
孟青霈又道:“左右你此行的目的也達到了,剩下的不如交給宸妃。”
漳州是錢圩的管轄地,如果錢圩沒死,自然是罪大惡極, 可現在他早死了。
宸妃和二皇子備受盛寵多年, 自然也不是好對付的, 肯定會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
即使如此,趙駿心底也並不如何輕鬆:“我早知道大皇子不是善人,可沒想到他會枉顧百姓性命。”
“百姓的性命在他們眼底算得了什麽。”孟青霈嘲笑道,“永昌伯啊永昌伯,你怎麽變得這麽天真了,這個道理,不該早早明白嗎?”
趙駿也隻是一時感慨,很快便收斂了心思:“這次還要多謝你,要不是你出手相助,隻怕是有去無回。”
孟青霈晃了晃自己的酒壇子,笑道:“不用謝,我對報酬也很滿意。”
趙駿忍不住挑眉:“你與我侄兒相處的如何?”
不等他回答,又說:“安兒雖然早慧,但到底年幼,你體諒一些,不要老捉弄他。”
誰知一聽這話,孟青霈就哈哈大笑起來。
趙駿不解:“你笑什麽?”
孟青霈便道:“行了,你家老夫人也該擔心了,你早些回去吃團圓飯吧。”
趙駿見他繼續坐下來喝酒,不禁勸了句:“你既然不回孟家,為何不留在永昌伯府。”
“我自有我要等的人。”孟青霈笑道。
見他堅持,趙駿拱了拱手,下樓上了車。
看著馬車遙遙遠去,孟青霈喝了一口酒,正巧這時候小金不知道從哪兒野回來,跳到了他身上。
孟青霈摸了摸貓背,被抓了一下也不生氣:“瞧,我等的人也來了。”
這一次永昌伯沒有再停,而是直接回到了永昌伯府。
自從接到了消息,劉氏早早的派人在門口等著,趙駿一回來,伯府的人就都知道了。
劉氏親自給他寬衣端水,伺候著梳洗了一番,才道:“母親說夫君一路回京,定是風塵仆仆,讓不必急忙去請安,先歇一天也無妨。”
趙駿擦了把臉,頓時清醒不少:“母親體恤,不過路上已經歇了一會兒,倒也不累。”
劉氏便知道他肯定要過去請安的:“那不如過去一塊兒用飯,也好讓母親安心。”
“正巧今天孩子們也都在。”
趙駿果然答應下來。
劉氏又把最近京中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主要講了壽國公府拿個庶女出來結親的事情。
趙駿皺眉:“他們倒是打著好主意。”
“你回絕的對,衢兒的婚事我心底已有打算。”
劉氏一愣:“不知伯爺看中了誰家姑娘?”
趙駿卻說:“還得再等等,若是衢兒能高中,這樁婚事十有八九是能成的。”
劉氏心底一動:“莫非是……”
“你知道就好,這事兒先別往外說,不然一旦不成,反倒是要成仇家。”
劉氏自然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自從知道永昌伯回來了,幾個孩子也忍不住興奮起來。
趙雲安也有些深思不屬,不知道大伯的差事辦得順不順利,為什麽在這時候回來。
一直到擺了飯,趙駿才終於出現。
“爹爹!”趙月瑤驚喜的叫道,飛快的跑過去想撲到他懷裏。
劉氏一把抓住女兒:“莽莽撞撞像什麽樣子。”
“無礙的。”趙駿笑著摸了摸女兒的頭發。
趙月珊晚了一步,委屈的抿了抿嘴,隻眼巴巴的看著趙駿。
“母親,孩兒回來了。”趙駿行禮道。
趙老夫人也已經紅了眼眶:“回來就好,明日能吃一個團圓飯,要不然缺了你,家裏頭大夥兒都覺得沒滋味。”
“讓母親擔心了。”
趙駿落了座,又看向屋內的孩子們,此刻趙雲衢和趙雲昇也被叫了回來,整整齊齊的站在他麵前。
趙駿掃了一圈,見他們都精神抖擻,心底很是放心。
“安兒過來,讓大伯看看。”
趙雲安噠噠噠跑過去:“大伯。”
趙駿打量著他:“長高了,但是瘦了,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
越小的孩子長得越快,才幾個月的功夫,瞧著就大不一樣了。
“我有好好吃飯,娘說我是快長大了,所以才會變瘦。”
“大伯也瘦了,待會兒您多吃一些,咱們都爭取胖回來。”趙雲安道。
趙駿氣色還好,但臉上帶著疲倦,人看著也瘦黑了許多。
趙老夫人心疼兒子,吃完了飯,也不留他多說,趕緊的讓他回去休息。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散了。
家裏頭四位少爺,除了趙雲安之位,其餘如今都住在前院,一齊回去了。
幾個姑娘倒是都跟著趙駿和劉氏走,一路上趙月瑤嘰嘰喳喳的說話,最後還是劉氏說:“你爹爹累了,有話明日再說。”
趙月珊沉著臉回去,就瞧見紅姨娘堵在門口問:“你爹爹呢?”
趙月珊沒好氣的坐下來,揪了一把兔子的耳朵:“在梧桐院呢。”
紅姨娘頓時歎氣:“沒見過這樣的當家主母,就知道霸占著伯爺。”
“明明老太太把孩子們都叫過去了,偏不讓我去,還不是怕伯爺惦記著我。”
“你也是沒用,不知道討好伯爺,讓他想起你娘來嗎?”
趙月珊聽了心底不舒服,嚷嚷道:“姨娘就知道怪我,爹爹的事情,難道當女兒的還能做主。”
另一頭,趙月瑩也已經回到了屋內。
林姨娘拉住她手問:“可見著伯爺了,伯爺氣色可好?”
“看著還好,祖母擔心爹爹累著,吃完飯就讓他回來休息了。”
林姨娘鬆了口氣:“那就好,你爹爹平安回來,我們也能安心了。”
金氏拉著趙雲安走回去,路上也說:“你大伯回家了,這回老太太也能安心了。”
“之前都說瘟疫已經好了,可人沒回來,總覺得提心吊膽的。”
趙雲安點頭道:“是啊,大伯回到家,大家都能安心了。”
若說趙老夫人是永昌伯府的定海神針,那趙駿就是伯府的主心骨,他不在,即使偽裝的再好,終究是不安心。
趙雲安琢磨著,大伯這次能順利回來,漳州的瘟疫解決了,那可不就是立了大功。
立了大功,指不定皇帝還會有賞賜。
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夜之間,永昌伯府就成了熱餑餑。
永昌伯回來的第二天就是除夕夜,永昌伯府越發的熱鬧。
趙雲安也是穿越之後才知道,古代人對於過年的重視。
從進入臘月開始,劉氏作為主力,金氏都被拉去幫忙,光是置辦年貨都花了不少時間。
劉氏還讓三個女兒都在旁邊看著,並未讓她們直接上手,但多少學一些。
對外要人情往來,對內要置辦年貨,年底還得盤賬,將莊子上,鋪子上的年例和銀子收回來,這也是極為花精力的。
趙雲安曾幫著金氏看了一會兒賬本,也感歎裏頭的彎彎道道太多,不熟悉根本玩不轉。
很快,永昌伯府從裏到外,都被灑掃的幹幹淨淨,一派新氣象。
等到臘月三十,重頭戲又來了。
這一日,趙老夫人得領著伯府有誥命的眷屬,進宮向太後以及皇後朝賀。
別以為這輕鬆,從上妝,但穿戴朝服,再到進宮朝賀,一個流程走下來,至少也得晌午時分了。
趙雲安有幸見過趙老夫人和劉氏的朝服和發冠,瞧著都是沉甸甸的,穿戴整齊至少有十幾斤重,實在是難為她們。
金氏倒是羨慕的很,她身上沒有誥命,是不得進宮的,眼底忍不住的豔羨。
趙雲安見她看得兩眼冒光,便壓著聲音說:“娘,等我大了考中狀元,也給你贏一個誥命當當。”
金氏心底感動,又覺得好笑:“你以為狀元是那麽好考的嗎?”
“為了娘,我定然全力以赴。”趙雲安笑道。
金氏卻說:“那我可等著了。”
花開兩支,這頭趙老夫人帶著劉氏進宮朝賀,永昌伯府也收到了皇帝的恩賞。
趙雲安也是長大一些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恩賞,是禮部根據官員的職位,品級,以及當年的評定,按照規矩一一定下,然後呈給皇帝批閱。
皇帝準了,禮部便會安排下來。
恩賞也並不是禮部直接派人送上門,而是需要各府派人去禮部請回來,今年便是趙雲衢帶著人去請。
例行的恩賞並不算多,一個朱紅色的小布袋子夠裝,上麵寫著皇恩永賜四個大字,甚至還有禮部的封條和印記。
趙雲安心底好奇,擠在趙雲衢身邊仔細看。
封條上是蠅頭小子,密密麻麻的寫著永昌伯府的恩賞,以及對接的值班人員。
趙雲安忍不住感歎道:“原來這般仔細,這樣就不怕弄錯,或者有人多拿了。”
趙雲衢笑道:“朝廷的恩賞,誰人敢亂拿多拿,那可是要丟腦袋的。”
趙雲安卻指著上頭的字說:“那為什麽要寫的這麽仔細,肯定是以前發生過,所以現在才會這般仔細。”
趙雲衢一聽,無言反駁。
恩賞的銀子不多,更多的還是象征意義,如果連份例都沒拿到,那久等於是被皇帝厭棄,將來的日子就難了。
領了恩賞,伯府的大大小小還得等到趙老夫人和劉氏回來。
果然等到了快晌午時分,趙老夫人才終於回家。
但這還沒完,年三十最重要的祭祖剛剛開始。
永昌伯府的祠堂就在伯府最裏麵,是一棟獨院,一看大門便知很是氣派,更難得是祠堂內掛著一塊金匾,那是太祖皇帝賜予永昌伯府的,上麵寫著長樂永昌。
祠堂裏邊此刻也是燈燭輝煌,錦幛繡幕,趙雲安每次進來,抬頭看著一列列的牌位,都覺得心生敬畏。
當然,除了逢年過節祭拜的時候,但凡開祠堂,那就沒好事。
因為平日裏都關著的緣故,即使裏頭點上了炭盆,也總顯得比外頭還要冷。
趙雲安搓了搓手,可不敢在這時候亂來,乖乖的站在趙雲平身邊,保持著莊嚴的表情,一跪一拜都極為標準。
隻是自家的祭祖,卻也有諸多的規矩,以前趙雲安還小,獻帛捧香都用不上他。
但是今年不同,趙駿覺得大侄兒既然已經開始讀書,那就是半個大人,所以讓他來捧香。
趙雲安繃著臉,生怕自己一個不好,鬧出笑話來,到時候大伯再疼他,肯定也得好好揍他。
幸虧一切順利。
一全套下來,趙雲安不過捧個香,都覺得手腳發軟,累的不行,更別提負責主祭的趙駿,負責副祭的趙雲衢了,幾個哥哥都各有各的安排。
男丁受累,女眷也不輕鬆。
單單是供祖傳菜一樣,從裏到外,一趟一趟的來,看著都覺得精疲力盡。
趙老夫人年紀大了,已經吃不消傳菜,如今站在供桌旁邊的是劉氏,趙雲安見大伯母額頭都是細汗,暗道當家主母真不容易。
這個當頭,丫鬟小廝們是不許進入祠堂的,他們隻能站在門檻兒之外。
因為趙家人丁單薄,如今隻剩下趙駿和趙弛兩支還有人,倒是襯得祠堂裏頭冷冷清清,祠堂外麵花團錦簇,連院子裏的小道兒都塞滿了仆人。
終於祭祖完畢,一群人回到如意園,才算是徹底鬆快下來。
趙老夫人含著笑,坐在上首。
由趙駿帶頭行禮磕頭。
趙雲安小時候最喜歡這一項,因為磕了頭,就是討要壓歲錢。
果然今年也一樣,趙老夫人連聲喊起,將事先準備好的小荷包遞給他們。
“謝謝祖母。”趙雲衢朗聲道。
趙老夫人樂嗬嗬的,孫兒孫女一個沒拉下,連孫素心也收到了一個。
“吉祥如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孫素心鼻尖一紅,上京之前,她心底多有惶恐,可入京之後趙老夫人對她極為體貼,日子甚至比父母活著的時候都要痛快。
孫素心忍住酸澀,連聲道:“多謝外祖母,也祝外祖母福壽延年,喜樂安康。”
趙老夫人又拉過趙雲安,摟著說:“這是給安兒的,不過安兒得先說幾句吉祥話,不然祖母可不依。”
趙雲安立刻朗聲道:“祝祖母一帆風順、兩全其美、三陽開泰、四海升平、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七——步成詩、八珍玉食、九轉功成、十全十美。”
趙老夫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摟著他道:“瞧瞧這機靈勁兒,不過安兒,其他的倒也罷了,七步成詩對祖母來說可太難了。”
趙雲安不好意思的笑起來,他實在是沒想到其他的。
趙雲衢便在旁邊道:“不如換成七星高照。”
趙雲平也說:“我覺得七竅玲瓏也不錯。”
趙老夫人笑著塞過去荷包:“都好都好,有你們幾個在,祖母天天都跟過年似的高興。”
趙雲安也樂嗬嗬的:“祖母高興,那安兒也高興。”
不隻是趙老夫人發壓歲錢,永昌伯夫婦和金氏也是要發,在場的孩子每個人都能收四份。
荷包雖小,但裏頭裝著的都是金錁子,趙老夫人的是如意錁子,永昌伯的是八寶連春,劉氏的是海棠,金氏的是花生。
不提金子,光是打造的樣式都是極為精美的。
趙雲安收了荷包,交待柳心放好,幾年下來,光靠壓歲錢他已經成為小富翁了。
趙雲平塞進口袋,很不想交給丫鬟保管,因為給丫鬟了,等於給了劉氏,到時候入了賬他要花用,還要通過親娘的同意。
隻有今天當著眾人的麵,他藏起來了,劉氏也拿他沒辦法。
果然,劉氏對兒子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紅姨娘倒是想收了兒子女兒的壓歲錢,但她也不敢,要是這會兒鬧騰,可是犯了忌諱。
發完了壓歲錢,才算是等到了年夜飯。
永昌伯府的年夜飯也極為豐盛,家裏頭的人都是按照各自的位次入席,一起吃年夜飯,吃完了還會換成一桌點心瓜果,好讓他們邊吃邊守歲。
旁邊孫素心等幾位姑娘,正在說今年年夜飯是“合歡宴”,趙雲安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隻覺得裏頭的吉祥果、如意糕味道都不錯。
一時間永昌伯府內,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就在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忽然有丫鬟進來:“老太太,伯爺,伯夫人,門口來了宮中內侍。”
趙駿一愣,連忙率人起身迎接。
皇帝的賞賜,趙家大大小小都得出去迎賞,那是一個都不能拉下的。
歡聲笑語都是一收,若是衣裳弄髒了,還得趕緊換一身幹淨的。
趙雲安被金氏拉著,等看見賞賜是一匣子糕點的時候,頓時囧囧。
合著他們中斷了年夜飯,興師動眾的出來,隻是因為皇帝在宮裏頭吃年夜飯的時候想起,將自己吃剩下的賞賜了下來。
可這在其他人的眼中,顯然是無上的榮耀。
往年的時候,永昌伯府也隻能拿到禮部準備的恩賞,可從未領到過皇帝欽賜。
趙駿恭恭敬敬的接了賞賜,又請那內侍進府坐坐。
他心底明白,這定然是皇帝對漳州的事情滿意,所以才會特意賞賜。
內侍卻客客氣氣道:“咱家還得回去複命,不能耽擱。”
說完又看向趙雲安:“這位就是趙家七公子吧,陛下說這孩子打小愛吃栗子糕,裏頭有一疊栗子糕,是陛下專程為小少爺賞賜的。”
趙雲安隻得硬著頭皮謝恩。
恭送了內侍,趙駿才帶著人回如意園,既然賞賜的是吃的,陛下又留了話,自然是要吃的幹幹淨淨的。
從宮中到永昌伯府不算近,天氣又冷,匣子裏的東西早就冷透了。
幸好皇帝賞給永昌伯府的是糕點,這東西冷了也還是能吃,且禦膳房的手藝精湛,味道居然很是不錯。
若是有人家分到魚的話,恐怕是又冷又腥了。
此刻他還不知道,今年壽國公府分到的就是一盤子魚,還是斷頭魚,嚇得壽國公差點沒連夜進宮謝罪。
趙雲安也得到了自己專屬的一盤子栗子糕,說實話這東西熱乎乎才好吃。
他嚐了一口,禦膳房的手藝不合他口味,太甜太膩了,結果一抬頭,幾個哥哥姐姐都羨慕的看著他。
趙雲昇有些酸溜溜的說:“陛下竟還惦記得小七呢。”
趙雲安挑了挑眉,索性站起身,將栗子糕一人分了一塊,因為糕點的數量不多,還得對折一些才夠。
金氏欲言又止,但想著今天是吉祥日,就由著孩子去了。
“陛下定然是想起大伯,要賞賜大伯,所以順帶才想到了我。”
“大家一起嚐嚐吧,這可是陛下的賞賜呢。”趙雲安笑盈盈的招呼道。
趙駿含笑看著這一幕:“雲兒的一番心意,你們都嚐嚐吧。”
趙雲昇低頭就是一口,方才看著眼饞,實際上吃到了嘴巴裏頭也就那樣。
“多謝七弟。”趙雲衢含笑說著,伸手又把裏頭一塊豌豆糕遞給趙雲安。
他方才便瞧見了,七弟喜歡吃這一口。
趙雲安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來,瞧著哥哥姐姐們都吃的高興,他忽然覺得皇帝的賞賜也十分不錯。
原以為皇帝賞賜一事到此為止,誰知這隻是一個開始。
大年初一,永昌伯府的門房打開門,也被外頭的情景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