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科舉

字數:12874   加入書籤

A+A-


    “怎麽了?”趙雲衢不明所以。
    趙雲安正要探出頭, 卻被趙雲平直接按了回去:“噓噓噓,咱等一會兒直接回府,別橫生事端。”
    見他神色古怪, 趙雲安忍不住懷疑,是不是珠玉郡主在回京的路上等著。
    趙雲平防得住弟弟,卻防不住哥哥。
    在他攔住趙雲安的時候, 趙雲衢卻已經撩開簾子往外看:“前頭發生了何事?”
    “回大少爺,是未來三夫人……”硯書正要回話。
    “什麽三夫人,我們還沒成親呢。”趙雲平嚷嚷道。
    話音未落,卻聽見一陣馬蹄聲, 卻見不遠處有個一身紅裝的姑娘策馬而來, 瞧見他們就笑:“怪不得早早聽見喜鵲叫,竟是遇上了小安兒。”
    趙雲安一把拉開三哥的手,探出腦袋笑道:“原來是盼晴姐姐,今日你怎麽也在這裏?”
    來人不是外人, 正是趙雲平未來的妻子, 馬上就要嫁入永昌伯府的沈盼晴。
    沈家是武將,沈大人任都指揮僉事, 頗得皇帝信任。
    趙沈兩家能聯姻,也是趙駿怕兒子在軍中蹉跎, 有心為他尋一門好親事。
    因為出身武將世家, 沈盼晴也是爽朗大氣的性格, 就像是出城踏青,旁的貴女都是坐馬車,她卻從來騎馬。
    “見過趙家大哥。”沈盼晴也認出馬車內是誰來。
    此刻她一襲紅裝, 嬌豔無比, 笑著解釋:“是我祖母外出禮佛, 誰知半道兒上馬車壞了。”
    趙雲衢掃了眼弟弟,下車道:“原來是沈老夫人,正巧趙家有車,不如請老夫人過來擠一擠,以免耽誤進城的時間。”
    “是啊盼晴姐姐,可不能耽誤了老夫人進城。”
    沈盼晴笑著低下頭,伸手捏了一把他的臉頰:“知道你有孝心,不過車馬上就修好了。”
    “磨蹭什麽,這可不像你啊。”趙雲平忍不住嘀咕道。
    沈盼晴瞪了他一眼,也不搭理他:“趙大哥,安兒,那我先過去了,待會兒就能把路讓開,勞煩諸位略等一等。”
    說完便拉轉了駿馬。
    趙雲衢卻也跟著下了車:“既然是沈家人,那於情於理,都該過去見禮的。”
    趙雲平一臉不情願的跟著下去。
    趙雲安卻捂著嘴偷笑。
    趙雲衢看了看兩個弟弟,咳嗽一聲,側頭問道:“你們打什麽眉眼官司。”
    “不許說。”
    趙雲平阻止的晚了,趙雲安已經一股腦兒說出口:“三哥哥害羞啦,上次我們比賽騎馬,結果三哥哥輸給了未來三嫂,他害臊啦。”
    趙雲平連聲道:“哪兒是輸給她,我是怕她要強摔著,故意讓著她的。”
    “盼晴姐姐才不需要你讓,她馬術超級厲害。”
    趙雲平摟住他:“到底我是你哥哥,還是她是你姐姐,胳膊肘往外轉。”
    趙雲安笑道:“我這是幫理不幫親,再說等盼晴姐姐嫁進門,那也是我嫂子啦。”
    在這邊笑鬧,等到了沈家老夫人麵前,三兄弟像模像樣,很是規矩。
    沈老夫人也喜愛禮佛,跟趙老夫人關係也好,見著他們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她尤其喜歡趙雲平,拉著他說話,惹得趙雲平那麽厚的臉皮,都變得紅彤彤的。
    老夫人知道趙雲衢剛回來,體貼的讓他們早些回去,不要勞累。
    等三人離開,沈老夫人臉上的笑容還未淡去,拉著孫女的手交代:“你啊,別老是爭強好勝,還跟未來孫女婿比賽馬,贏了又能怎麽樣?”
    沈盼晴隻說:“我們就是玩玩,又不當真。”
    沈老夫人不讚同道:“既然有外人知道,那就是真的,一次兩次倒也罷了,次數多了,孫女婿能不覺得臉麵有失?”
    沈盼晴抿嘴道:“他也沒那麽小氣。”
    沈老夫人又拉住她勸:“家裏頭隻你一個姑娘,從小到大你爹娘就疼你愛你,恨不得將你捧在手心裏,可姑娘家總歸是要嫁人,婆家和娘家可不一樣。”
    “我瞧著永昌伯府是戶好人家,上下都規矩,難得趙三郎也是知道上進的,你哄一哄,讓一讓,將來日子才能過得圓滿。”
    沈盼晴有些不耐煩,但還是乖乖點頭:“祖母,我知道分寸的。”
    “我隻怕你被養的太傲氣,以後在這上頭吃虧。”沈家老夫人也是犯愁。
    沈盼晴知道她也是為自己著想:“祖母,你的話我都記著呢。”
    正巧這時候馬車修好了,沈盼晴扶著沈老夫人上了車,自己卻又翻身上馬去了。
    沈老夫人不免頭疼:“這丫頭,前腳說的話後腳就忘了。”
    “老夫人也不必太擔心,上次趙老夫人和伯夫人不還說喜歡姑娘這大氣爽朗的性子,可見都是投緣的。”
    沈老夫人卻說:“等進了門能一樣嗎?”
    “而且就算趙老夫人與伯夫人都喜歡,姑爺喜不喜歡也是不一樣的。”
    結果一會兒,卻見另一頭趙雲平也騎上了馬,就在沈盼晴身邊轉悠,兩個人距離不算近,但瞧著氣氛不錯。
    沈老夫人這才鬆了口氣:“罷了,也許是我白操心了。”
    另一頭馬車裏,趙雲安也不耐煩待在裏頭,想出去騎馬。
    但瞧著三哥三嫂的架勢,他還是沒出去當電燈泡,就坐在裏頭陪著大哥哥。
    趙雲衢忍不住笑道:“你要是坐不住,我們下去騎馬也行。”
    趙雲安忙搖頭:“還是算了,難得三哥和盼晴姐姐能見麵,就讓他們單獨待一會兒。”
    如果不是偶遇,按理來說婚前這小倆口是不能見麵的。
    “安兒很喜歡沈家姑娘?”趙雲衢好奇問道。
    趙雲安毫不猶豫的點頭,又說:“沈姐姐可厲害了,尤其是打馬球,比很多男人都厲害,隻要她出馬,簡直戰無不勝。”
    趙雲衢點了點頭,往外又看了一眼。
    等送走了沈家人,趙雲平才溜溜達達的回來,臉上並無喜色,反倒是有些意興闌珊。
    趙雲安看著他道:“三哥哥,你怎麽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趙雲平歎了口氣,伸手要捏他的臉頰。
    趙雲安一把捂住。
    趙雲平放下手,聳了聳肩:“讓她捏,卻不讓我捏,趙雲安你好樣的。”
    “盼晴姐姐都輕輕的,哪像你每次都下死力氣。”
    “她還會輕?”
    趙雲平有些幽怨的靠在車廂裏:“我不就是讓她跟別人學學,嗓門別那麽大,笑聲別那麽遠,脾氣別那麽炸,她不聽就算了,還要瞪我。”
    趙雲安翻了個白眼:“三哥哥,如果盼晴姐姐都學了別人,那她還是她嗎?”
    趙雲平卻理直氣壯的說:“哪家的貴女不這樣,大哥你說說看,大嫂是不是也溫柔嫻淑,從來不會跟你大小聲,我難道有錯?”
    趙雲衢咳嗽一聲,示意三弟收斂點:“人跟人怎麽能完全一樣。”
    不過他多少從弟弟的信中知道,對於未來的妻子,三弟希望是溫溫柔柔,說話輕聲慢語,哪想到最後定了親,卻是截然不同的模樣。
    他方才瞧著,沈家姑娘爽朗大氣,卻也傲氣,絕不是那種能溫柔小依哄人的,反倒是要自家弟弟哄著一些,也不知道婚後兩人相處會如何。
    趙雲衢多少能理解弟弟的無奈和不滿,卻又無從安慰,畢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如今已經定下,不可能再悔婚。
    幸好趙雲平也知道這一點,他隻是抱怨,倒是沒有其他想法。
    “三哥哥,我覺得盼晴姐姐挺好的,笑起來讓人覺得敞亮。”趙雲安堅持道。
    趙雲平翻了個白眼,冷哼道:“毛都沒長齊知道什麽,過幾年讓二嬸給你找個母老虎,你就知道厲害了。”
    “咳咳!”趙雲衢瞪了眼不成樣的弟弟。
    趙雲平隻得收了剩下的話。
    趙雲安可不管他,拉著大哥問:“大哥哥,此次回來,你不會再走了吧?”
    趙雲衢沒給準確的回複,隻說:“按父親的意思,等太子之位定了,朝中也會安穩很多。”
    正因為如此,趙駿才會同意兒子回來。
    趙雲安一下子高興起來:“太好了,到時候我帶侄兒玩。”
    “再過兩個月,你不得去雲州參加院試,還是我來帶小侄兒吧。”
    趙雲安不服氣道:“那得再過兩個月,再說我去考完就能回來。”
    兄弟倆又一次開始鬥嘴,趙雲衢含笑看著,終於有一些回到家的感覺。
    沈家不過是小插曲,永昌伯府的馬車剛到城門口,快馬回來送信的馬貴,已經帶著伯府的人來迎接。
    等到了永昌伯府門口,除了還未放衙的永昌伯之外,連年事已高的趙老夫人,都在門口親自等著。
    “衢兒!”
    終於見到外放六年的孩子,不提趙老夫人和劉氏,就是金氏也覺得歡喜異常。
    親人相見,少不得淚灑滿襟,又是摟著第一次相見的趙瑾疼愛。
    劉氏抱著大孫子,親香的不行,根本不用旁人搭手。
    最後還是盧氏出來,笑著說道:“祖母,母親,二嬸,不如咱們進屋再說,若是累著長輩,倒成了我們的不是了。”
    三人這才反應過來。
    趙老夫人笑道:“是我老糊塗了,衢兒剛回來,合該好好歇息,以後有的是時間說話。”
    這才算進了屋。
    趙雲衢不著痕跡的打量著,六年未歸,永昌伯府的變化也不小。
    趙雲昇已經在三年前成親,娶的還是劉氏的侄女,劉家的小姐,兩人生育了一個女兒,如今兩歲,正被小劉氏抱在懷中。
    弟弟妹妹也都長大了,趙月瑤趙月珊趙月瑩亭亭玉立,都到了該婚配的年紀,之前家書中也曾提道此事。
    伯府內也翻修過一些,景致略變,但趙雲衢踏進門,依舊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其中變化最大的,自然就是趙雲安,曾經糯米團子似的小家夥,如今已經有些少年郎模樣,隻是瞧著還有些孩子氣。
    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趙老夫人笑道:“行啦,快放衢兒和孫媳婦回去,讓瑾兒也休息休息,等明日精神了再來說話。”
    趙老夫人開口,自然沒有人敢攔著。
    劉氏親自帶著兒子兒媳過去,路上道:“早知道你們要回來,屋子早早的收拾出來了,被子褥子都是新的,這幾日用太陽曬過,保證暖和。”
    “多謝母親。”趙雲衢笑道。
    劉氏高興的不行:“親母子之間道什麽謝,倒是衢兒在外頭吃了苦,人看著黑了,也瘦了。”
    “窮鄉僻壤的,也沒有好醫好藥,回頭讓太醫幫你把把脈,調理一番才是。”
    要說這些年趙雲衢出門在外,劉氏心底最擔心的,便是兒子的身體,每次家書大多說的這些,對兒媳婦也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她照顧好自家夫君。
    趙雲衢自然都一一應下。
    劉氏念叨完了,才依依不舍的將孫兒遞給兒媳婦。
    想了想又說:“不如我來帶著瑾兒,你們小夫妻的也好說說話,爭取早些再生一個。”
    盧氏眼神微變,卻很快笑道:“瑾兒正是淘氣的時候,哪裏敢勞累母親,再者也怕他認生睡不安穩,還是媳婦來吧。”
    劉氏皺了皺眉,正要說話。
    趙雲衢卻笑著說:“母親,瑾兒瞧著困了,讓盧氏先帶他進去休息吧。”
    劉氏看了他一眼,等媳婦帶著孫兒進了屋,劉氏心底難免有些酸溜溜:“那是我親孫子,難不成還怕我虧待他不成。”
    “母親……”趙雲衢歎了口氣,扶著她坐下,“兒子媳婦哪兒敢有這樣的心思。”
    “隻是瑾兒都四歲了,再有一兩年也該去前院,何必搬來搬去的麻煩。”
    劉氏一想也是,又說:“可你膝下就一個兒子,也太冷清,我那兒倒是有兩個模樣好的,改日給你送來,想必盧氏也不會不同意。”
    趙雲衢啼笑皆非:“母親,我趕路回來,風塵仆仆,進門你就說這個?”
    劉氏反應過來,忙道:“是娘的不是,哎,你早些休息,這些話以後再說也不遲。”
    到底是沒有再說。
    裏頭的盧氏抱著兒子,摸了摸他的臉頰,心底也歎了口氣。
    外放的時候夫君體貼,孩子聽話,自然是無比暢快。
    如今回了伯府,上頭有兩重婆婆壓著,盧氏心底知道,這日子肯定沒有在外頭敞亮,尤其是婆婆那邊,她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盧氏心知,她這般的日子已經很好了。
    同一個伯府的媳婦,比起她來,趙雲昇的妻子小劉氏才叫艱難。
    小劉氏雖然是劉氏的親侄女,但當年議親的時候,劉氏與娘家很鬧了一通不痛快。
    按照劉氏的意思,那是想娶大哥原配生的大侄女,配自己生的老三趙雲平,雖說侄女略大兩歲,但也還算合適。
    那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又是親娘一手帶大,人品樣貌都是好的。
    隻可惜趙駿沒鬆口,劉家那邊也含含糊糊。
    誰知後來,趙雲昇忽然求娶如今的小劉氏。
    小劉氏乃是繼室所出,劉氏對著繼室嫂子很是看不上,同樣也瞧不上她女兒。
    再者好好的姑娘,竟是學著跟男人私相授受,偏偏這個人還是劉氏視作眼中釘的庶出子,劉氏心底能痛快才怪。
    雖說做主娶了進來,到底是有些心不順,劉氏對這個庶子媳婦隻是平平。
    說到底,還是劉家沒落的太快,當年劉氏出嫁的時候,劉家還很鼎盛,這才二十多年的功夫,卻已經到了這般境地。
    小劉氏頭上,還有一個姨娘婆婆。
    紅姨娘可不是省油的燈,她在劉氏金氏麵前不敢作妖,對著自己的兒媳婦卻肆無忌憚,很是讓小劉氏吃了苦頭。
    幸好趙雲昇還算疼媳婦,常有維護。
    但正因為如此,紅姨娘對小劉氏就更加厭惡。
    這一日也是如此,早早的把人叫過來,見麵就罵:“誰讓你上趕著去接人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那才是你嫡親兄弟。”
    小劉氏心底嘲諷,嘴上隻說:“老太太都去了,我若是不去總歸不好。”
    紅姨娘柳眉橫豎:“你還敢頂嘴。”
    “哼,我看你是一門心思向著大房,當年爬不進大房的屋子,這才摸到了昇兒頭上來。”
    小劉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姨娘這麽說,實在是讓我無地自容。”
    說著摟著女兒,哭著走了。
    “哎哎哎,你做這鬼樣子給誰看。”紅姨娘被她氣得不行,站在門口罵道。
    趙月珊剛過來便聽見這話,忍不住皺眉:“姨娘快別鬧了,這不是讓人看笑話。”
    紅姨娘哭著坐下:“好好好,如今你們都嫌棄我,怪我給你們拖後腿,被人笑話。”
    趙月珊見她哭得可憐,隻得耐著性子勸道:“姨娘,我們什麽時候嫌棄你了。”
    “她畢竟是二哥的正房娘子,你老罵她,傳出去不好聽,二哥知道了又要跟你吵吵。”
    紅姨娘捂著臉道:“我就知道他是個沒良心的,娶了媳婦忘了娘,當初就不該同意他娶劉家的人,如今成了親,越發向著那邊了。”
    隨著年老色衰,永昌伯也來得越發少了,以至於紅姨娘的性子也略愈發刻薄。
    趙月珊歎了口氣:“姨娘,你怎麽又說這些。”
    紅姨娘擦了擦眼淚,抓著她的手道:“珊兒,你二哥是靠不住了,姨娘隻能靠你了。”
    “如今你也該議親了,你可得求著老太太和伯爺為你挑一個好人家。”
    “現在咱們永昌伯府如日中天,伯爺被聖人重用,大少爺也是官身,你有一個伯爺當爹,什麽人家都是配得上的。”
    趙月珊口中陣陣發苦:“真要有這麽好的人家,我那嫡母自然是要說給五妹妹的,怎麽會留給我。”
    紅姨娘也心急,低聲道:“府裏頭有四位姑娘,五姑娘是夫人親生的,表小姐又養在老夫人身邊,你們幾個年齡相仿,都是這兩年的功夫,可恨她們把好位置都占了。”
    “咱也不能幹等,你要學學你那嫂子。”
    趙月珊神色微微一變。
    紅姨娘拉著她的手說:“小劉氏做的事情雖說不體麵,但大戶人家,烏糟事情還少嗎,一床錦被遮蓋就是了。”
    “姨娘,我得想想。”
    “還想什麽,難不成你真打算繼續等,等著撿五姑娘挑剩下的。”
    趙月珊與趙月瑤,那是自小針尖對麥芒,自然是不肯撿她不要的。
    卻說小劉氏出了院子,臉上哪裏有一星淚水。
    她抱著女兒沒直接回院子,反倒是繞道來到了椒蘭院。
    守門的丫鬟見她過來,眼神一閃,連聲通報。
    金氏正在逗棉花玩呢,聽見這話就是一歎:“我算知道大嫂為什麽瞧不上她,實在是不怎麽體麵。”
    翠玉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梳起了頭發,這會兒笑道:“來就來吧,說話動聽,也能陪夫人打發一下時間,左右不過是一些小東西。”
    “也是。”
    金氏並不喜歡小劉氏,卻分外喜歡小劉氏的女兒趙妤。
    畢竟在兒子長大搬到了前院之後,趙瑾還未回來的時候,趙妤是趙家最小的孩子。
    很快,小劉氏便抱著趙妤進來了。
    趙妤才兩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金氏抬頭一看就笑了:“你們怎麽一塊兒過來了?”
    原來趙雲安抱著小侄女,笑著說:“我想過來蹭一頓飯,誰想在門口撞見二嫂和小妤兒了。”
    小劉氏光看長相,與劉氏還有兩份相似,這會兒也是言笑盈盈:“可是真巧,妤兒一瞧見小叔叔,就隻要他,不要我這個親娘了。”
    “可見我們投緣。”趙雲安笑著。
    他抱著趙妤坐下,隨手拿起荷包逗她抓,瞧她口水嘀嗒的樣子,想到自己當年,頓時很有過來人的體會。
    小劉氏在旁笑道:“都說孩子眼睛才亮,最喜歡長得好看的人,咱們家可不就是七郎模樣最俊。”
    “七郎,你可別給她這個,到時候拿了去,一會兒便丟開了。”
    趙雲安不在意的笑道:“小孩兒就喜歡顏色鮮豔的東西,這是新的,上頭不髒,讓小妤兒抓著玩吧。”
    小劉氏滿意的笑了。
    她倒是也沒留下來蹭飯,玩了一會兒就帶著趙妤先走了。
    人一走,趙雲安便說:“沒想到母親倒是與二嫂投緣,時常見到她來椒蘭院。”
    金氏嗬嗬一笑:“哪兒是跟她投緣,我是喜歡小妤兒,那小模樣可人疼。”
    隻可惜擱著這麽個親娘。
    趙雲安沒體會到深意,還點頭道:“小妤兒確實是可愛,而且也聽話,不會哭鬧。”
    金氏挑了挑眉,沒對這話題多聊,畢竟小劉氏是內宅婦人,還是兒子的嫂嫂,兩個人見麵的機會都不多,也就偶爾在椒蘭院遇上,她沒必要多提。
    她岔開話題問:“好不容易大郎回來了,你可算高興壞了,能安心讀書了吧?”
    自己還要院試呢,結果接到趙雲衢要回來的信,恨不得日日都在碼頭上守著。
    趙雲安笑了一聲:“多年不見大哥哥,他還是跟以前一樣。”
    雖說長了胡子,但見著他們,依舊是那個溫和而疼愛弟弟的長兄。
    金氏又說:“大郎當年可是二甲第一,你也得好好用心,不能墮了他的名聲。”
    趙雲安十分無奈:“娘,我連院試都還沒過。”
    金氏笑道:“過了院試就是鄉試,過了鄉試就是會試,很快便到了。”
    “哎,娘隻是發愁你要去雲州考,早知道科舉的規矩要改,就該讓你早些下場的。”
    趙雲安笑道:“早些年我還是個奶娃娃。”
    金氏也笑,笑完了又發愁:“早些年寄籍從戶挺好的,偏這些年不許了。”
    “讓學子們都回祖籍科考,那不是鬧著玩兒嗎,雲州還近一些,那些遠的豈不是要提前幾年回去才得好。”
    趙雲安隻能安慰道:“雲州也近,坐船方便,來回路上頂多十天,已經很好了。”
    “也是,考完還能回來喝到三郎的喜酒。”
    金氏抱怨完了,也沒其他辦法,畢竟這是朝廷的政令。
    唯一讓她放心點的是,趙雲昇這一次要一塊去,兩人相互之間還能有個照應。
    趙雲安在椒蘭院待了一個時辰,陪著金氏說完話,吃完飯,這才溜溜達達的往聽雨軒走。
    誰知剛到半路上,卻聽見院牆那邊傳來說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