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拋諸腦後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A+A-


    孫思邈考慮了一下問道:“難道這個時候,還要在意自己的性命嗎?來到這種疫區,就應該已經將生命拋諸腦後,隻有這樣,才無愧於自己身上的責任。”
    “孫道長,您神仙心腸,我是非常欽佩的。不過有一句話,就是欲救人,先救己。您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些人都病倒了,還有誰去救那些病人呢?”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選擇怎麽死固然是個人的自由,可我還是建議,最好死的能有價值一點。有的時候,活著比死重要。”
    孫思邈苦笑一聲:“老道癡活了百多歲,竟然還沒有一個十七歲的娃娃看的透徹。你說的對,老道以前把生死看的都太簡單了。”
    “不敢,不敢,小子隻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就這樣,一路到了岐陽,神機營中的五百多人竟然神奇的一個感染虜瘡的人都沒有,這不得不被人稱作一個奇跡,這不僅是得益於楚元對於傳染途徑毫不留情的斬斷,也和他非常注意衛生習慣有關。
    自從進了岐州地界,楚元就下令,所有人每天必須洗澡,而且是用“加了料”的洗澡水他親自給士兵們做示範,隻穿著一條兜襠布泡在水裏,甚至就連頭發都浸泡了進去。
    “看到了沒有?哪怕是再疼,也必須泡上最少一炷香的時間,誰敢跳出來,當頭就是一鞭子。”一邊哆嗦著,楚元一邊下令道,“如果有一個地方泡不到,就是十軍棍。如果不肯泡,那就禁閉室裏待上三天。”..
    “幾天以後我來檢查,誰的頭發胡須裏再有虱子跳蚤,找到一隻就是五軍棍。現在,開始洗澡。”
    一時之間,軍營中五百多條漢子一起在大木桶裏泡澡的景象蔚為奇觀這水裏是加了少量生石灰粉的,泡在裏麵的感覺那實在是“妙不可言”,慘叫聲簡直就是不絕於耳,如同五百多頭待宰的豬羊一般。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個人抱怨有什麽可抱怨的,沒見主簿大人孫老神仙校尉大人,還有長史也一起泡嗎?
    人家那麽大的人物都能用這種水泡澡,你們這些大頭兵還有什麽可埋怨的?
    而且雖然泡澡不好受,可夥食那是好的嚇人啊。
    對於夥食,楚元從來都是舍得下血本的,每頓飯都是大餅羊肉管飽,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隻要不怕撐死就行。
    要想馬兒跑,先要讓馬兒吃得飽的道理,楚元自然是明白的。
    長安,萬民殿。
    李世民批閱完一封奏折,將其放在一旁,然後問道:“今日可有神機營奏報送到?”
    等了一會,卻沒有得到回答,李世民一抬頭,就見晉陽在那裏心不在焉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兕子,兕子。”
    李世民啼笑皆非的提高了聲音,這才驚醒了沉浸於思緒中的晉陽:“啊?父皇,您剛剛說什麽?”
    “朕是在問,今日有沒有神機營的奏報送到。”
    “這個,沒有。父皇,您說每天都有奏報,可今天偏偏沒有,會不會是駙馬他……”
    說到一半,晉陽的眼眶就紅了,再也說不下去了。
    這些天裏,她簡直就是時時刻刻都活在煎熬之中一方麵每天都在盼著和駙馬有關的消息送到,可真得到消息了,又怕是有什麽噩耗傳來。
    不過幾天的光景,原本已經圓潤的小臉又瘦了下去,小尖下巴又出現在了晉陽的臉上。
    “哎,兕子,你不要這麽擔憂。你那個駙馬啊,朕說句實在話,就算出再大的事,他也不會出事的。就憑那小子壞到家的程度,他怎麽可能那麽容易的就出事?”
    “對誒,父皇,您說的有道理。”李世民的話好像一下子提醒了晉陽,讓她眼睛一亮,“駙馬他不會出事的,一定不會的。”
    父女二人正聊著,就聽到內侍那尖銳的聲音:“陛下,神機營奏報。”
    晉陽一撩裙子,噌的一下就躥了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從內侍手中搶過了奏報,打開看了起來,當看到熟悉的字跡後,她終於放下了心。
    李世民對於女兒這樣略微失禮的舉動也不責怪,因為當年她的母親,也就是在宮中這樣等待著自己的消息。
    “父皇,駙馬說了,昨日又找到了數千名幸存者,已經將他們轉移到附近的城池中了。神機營將士無人感染,一切安好。”
    “好好好,沒事就是最大的好事。”
    李世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看來朕找的這個女婿,確實不錯啊。一般人別說是主動進入感染了虜瘡的地區,就算有膽量真的進去了,也不可能做到如此的有辦法。哈哈!”
    看他得意的樣子,晉陽皺了皺鼻子:“父皇這句話說的真沒錯,女兒的駙馬確實是天下第一好的。”
    李世民用手指關節輕輕地敲著桌子,好像在思考什麽事情。
    晉陽也知道這是父親要做出重大決定時才會有的樣子,也不吭聲,就等著李世民開口。
    “中書舍人,擬旨。”
    一直等候在一旁,隨時準備草擬聖旨的中書舍人立刻擺好了筆墨紙硯,等著皇帝口述。
    “涇州刺史楚元,忠勇可嘉,於岐州疫區力挽狂瀾。現特封為岐州刺史,兼領岐州支度使營田使采訪使。注明,以上官職皆為權知。”
    權知就是臨時委任,暫時代掌某官職。
    可李世民的這一封詔書,將一個影響了中晚唐時期曆史走向,並且最終使得大唐滅亡的官職提前出現了數十年。
    ……
    楚元手捧著皇帝的詔書,有點不知所措。
    封他為權知岐州刺史,這個能理解,畢竟原來的岐州刺史已經染病身亡,讓他暫領刺史一職也是意料之中,大不了事情結束以後再卸任就是了。
    可為什麽又要兼領支度使營田使和采訪使呢?
    雖然都是權知,暫代的官職,可這幾個加起來,那不就成了節度使了?
    原本節度使一職是在唐睿宗的景雲元年,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任幽州都督時才有的,而到了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兼任河西節度使,才正式的有了節度使這個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