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回 慕南風手辣腹黑,賈探春思慮家計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明明是含笑的一張臉,林晴雯卻莫名地感覺心底升騰起一股寒意。
隻是,這股寒意對她來說是極度舒適的。
她感覺,那作惡的兩個惡人的下場,許是會比被套麻袋揍幾頓更慘。
眼前的慕公子看起來人畜無害,腹黑起來可跟良善一點兒沾邊兒。
把人交給他,他自有方法讓她交待出幕後之人。
況且,碧蓮也不是個能替人扛事的。
若是剛才打板子的時候讓她交待,她沒準就喊出來了。
晴雯不當場問,隻是怕打草驚蛇,那她以後想趁著月黑風高夜搞點事情,怕就不順利了。
把人交給慕南風,她沒有意見。
正好她一個姑娘家,拋頭露麵去官府也不太合適。
晴雯撂下這件事就沒再管了,橫豎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幾天後,小青又來傳話,說官府問出來了,紫竹軒隔壁的那家酒樓掌櫃的,就是唆使碧蓮為惡的壞蛋。
官家罰那掌櫃兩千兩銀子,其中一千兩歸官府罰沒充公,一千兩賠償紫竹軒。
本來還要打他板子的,可是掌櫃的又交了五百兩罰銀,躲了這頓打。
“哦。”晴雯不以為意地應了一聲,結果跟她預想的有些出入,不過也差不多。
小青卻抿著嘴笑道:
“那個掌櫃的以為交了錢就能脫了這頓打,可回家的第二天就被人打斷腿扔進護城河去了,跟他一起被打的還有一個夥計。”
“這……”晴雯不知道說什麽好,“人死了嗎?”
“沒有,要不人家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嘛,他們腿都斷了,還被人救上來了。不過那掌櫃的辭了工,回老家了,夥計也不知道去了哪裏。”
“哦。”晴雯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還好,慕南風心裏是有數的,沒有鬧出人命來。
她不是同情那兩個企圖毀了她的紫竹軒的壞人,隻是不想慕南風為自己犯下殺孽。
若是牽連上什麽因果,或許對他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
人算不如天算,離雍親王與寶釵的婚期沒幾天的時候,纏綿病榻多日的老太妃突然薨了。
朝廷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許筵宴音樂,不許婚嫁。
寶釵再怎麽恨嫁,也不可能如願早嫁了,一切的婚前準備都可以慢慢進行了。
賈母、王夫人、邢夫人,還有寧府的尤氏婆媳,皆每日入朝,從侍疾改為隨班按爵守製,至未正時刻以後方回。
這樣還不夠,這老太妃的棺槨要在大內偏宮停放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
先陵離京都來往都得十來日之久,且還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
算起來,連宮中守製加先陵守靈,總共得有小兩月時間。
當下,寧榮二府的主子爺們和兩處執事人等,也各自忙亂起來。
有跟隨入朝的,有在朝外照料下處事務的,也有先行前往先陵去察看下處的。
如此,榮國府就當真隻有探春和李紈兩個當家了。
她們不光要處理家中其他事務,還要照管賈母、王夫人的下處一應所需飲饌鋪設之物,自是比平時更加操勞幾分。
隻是,李紈還是那副不得罪人的性子,就隻有探春盡心盡力管家了。
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她一個小姑娘管得了這處,便可能疏忽了那處。
且家中合用的執事媳婦跟賈母、王夫人去了不少,留下的這些多不大順手,所以下人們做事漸漸沒了頭緒。
偷偷不上工的,上工不幹活的,喝酒耍錢的,打架生事的,又露了苗頭。
府中剛剛維持住的一點安穩平靜,又被打破了。
……
不說賈家如何的一片混亂,且說因朝廷有令:凡有爵人家,一年內不許筵宴音樂,故各官宦人家,凡養優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發。
探春便與李紈商量,將榮國府中的十二個學戲的女孩子也遣發出去。
李紈沉吟半晌,憋出一句:太太信任咱們,讓咱們管家,咱們隻管料理著家中不要生事便好。遣發家下人等的事,還是等太太回來再做決定吧。
她平生秉持著“少做事少犯錯,不做事不犯錯”的信條,逢事便攤手往外推,絕不肯自作主張。
遣發小戲子這事太麻煩,得帶了信,叫上她們的父母來,親自領回去。
若是她們哪一個沒有父母呢?若是被人冒名領回去了呢?
這其中太多事,一個不防備就要出錯,她可不能做。
可是,探春卻不想再等下去了。
不當家時,她從未考慮過榮國府的經濟狀況,反正每月不缺她的月例銀子花用就是了。
管家的這些日子,她才知道榮國府現下是什麽光景。
凡家中大小事仍是照著老祖宗的規矩辦,卻一年進的產業不及先時很多。
出的多,進的少,家中這點子基業,不用幾年就賠盡了。
所以,她這些時日總想著開源節流,趁早料理些省儉之計。
開源尚不知從何做起,但節流不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麽?
那十二個學戲的女孩子,自打買回來就住在梨香院,每日別事一概不做,隻跟著幾個教習學戲。
她們身子嬌貴,吃的還精細。
不僅有十幾個婆子在那院裏伺候著,還配有單獨的小廚房,另外還要單買胭脂水粉等等。
加上她們的月例錢,每月花費也得有四五十兩銀子。
這一項省下來,府裏的這幾個主子姑娘,連她們身邊的丫鬟仆婦的月例銀子可就盡夠了。
若是等著賈母、王夫人回來,又得多等一個月。
且她兩個還不知如何處置她們,興許就大發善心留在府中了呢?
畢竟賈家在外人麵前,還死充著家大業大的臉麵,生怕被人取笑了去。
不如,就趁她們不在家,由自己將這些人打發了吧。
事是她做的,外人說起來,不會說賈母、王夫人的不是,她們也不會責怪於她。
她不想“打腫臉充胖子”,這失臉麵的事她做了就是了。
隻是,這十二個小戲子皆是采買來的。
或是家中貧窮,被父母所賣,又或是父母已亡,被叔伯兄弟所賣,若將她們遣發出去,難保不會再被賣出去。
倘或賣到賈家這種積善之家還好,若賣到苛待下人的人家,甚或是肮髒之地,豈不是她賈探春做下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