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逆境

字數:22574   加入書籤

A+A-


    皇後的喪禮由婧月負責, 忙前忙後總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等到出殯的那一日,皇宮裏已經飄起了雪花。
    婧月裹著毛邊大氅, 看著皇後的棺槨遠去,一時間心裏說不清究竟什麽滋味。
    一年之內接連兩場喪事,讓所有人都身心俱疲,周熠也消瘦了很多, 叮囑婧月幾句便轉身離去。
    回到景華宮, 她又去看了孩子們。偏殿裏炭盆燃燒著,室內溫暖如春,婧月輕輕過去撩開床帳, 隻見一大兩小,三個孩子擠在一起靜靜睡著。看了片刻,她不禁露出笑意,俯下身挨個摸摸又悄無聲息地離去。
    周沐沒有回來住,多出來的那個孩子是華寧。
    皇後薨逝之後,華寧孤零零的讓人不放心,婧月便將她接到景華宮暫住,讓果果和桃桃陪她, 龍鳳胎每日黏黏糊糊擠在她的身邊, 讓華寧操碎了心,也讓她的悲傷情緒緩解幾分。這段時間累得狠了, 孩子們睡得很沉, 婧月回到房裏也躺下好好睡了一覺。
    一覺醒來, 天色已晚, 房裏燈盞明亮, 剛剛起身就聽說靜容有事求見, 已經在外麵等了一會兒。
    “她有事找我?”
    婧月聞言有些詫異,穿上外衣向外走去。
    皇後逝世之後,隸屬於她的宮人都四散分離,大部分回到內務府等待重新分配,有少數人留在了華寧公主身邊,比如靜容和靜姿。
    她們是皇後的陪嫁侍女,素來忠心耿耿,看著公主長大,和華寧感情很深。有她們兩人陪在身邊,對於華寧來說也是一種慰藉。
    此時聽說靜容找她,婧月第一個反應就是華寧有事要和自己說。
    然而匆匆出去,靜容卻神神秘秘的,示意她屏退宮人,婧月更加疑惑,揮手讓人出去。靜容這才起身向前,從衣襟處取出一枚荷包,借了剪刀挑開繡線,從中抽出一張素色細絹,恭恭敬敬交到婧月的手裏。
    見她這般鄭重其事,婧月也不由重視起來,接過絹布一看,見上麵用細筆簪花小楷密密寫著人名,後麵還備注了背景品行,都在宮裏各處緊要職司。
    越看越心驚,看到最後,婧月忍不住抬頭向靜容看去。靜容仍在她麵前站著,見她望來,立刻跪下解釋道,“這是皇後娘娘仙去前交給奴婢的,讓奴婢尋機送到您手上。可奴婢糊塗,這些日子竟然忙忘了。今日才想起連忙給您送來,還請貴妃娘娘責罰。”
    一聽就是假話。
    婧月心想,聽得此言她就猜出了皇後的想法,無非想給自家女兒再加一個保險罷了。以免日後婧月翻臉不認人,使得華寧孤苦無依,便將這份名單提前交給靜容保管。
    若在她逝世後,婧月對華寧敷衍了事,名單就一直由靜容代管,保留這份人脈作為華寧安身立命的本錢。
    若婧月對華寧真心關懷,那這份名單就是皇後給她的謝禮。
    可憐天下父母心。
    婧月暗自感慨,將絹布細細折好收入懷中,起身親手扶起了靜容,拍拍她的手臂親切說道,“靜容姑娘一片忠心,我又怎會怪罪?放心吧,我不會辜負皇後娘娘心意的。”
    “多謝娘娘。”
    見此靜容終於放下心來,後退一步又一次向她行了大禮。
    沒能休息幾天,剛剛緩過氣來就快到年關了。今年連著兩場喪事,孝期未過,周熠免去了除夕的歌舞宴會,也讓婧月工作量減輕不少。
    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擾得人不得清靜。
    比如繼後之事。
    皇帝剛過而立之年,後位空懸總不是個事,繼後人選便是近日萬眾矚目的焦點,宮內外暗潮湧動,過完年後更是越演越烈。
    大概是過年放假,朝臣們太清閑了吧。
    總之,不管大家懷著什麽想法,婧月這代掌宮務多年的貴妃都是立後道路上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
    皇帝態度模糊不定,眾人的目光集中到了景華宮,或明或暗試探層出不窮,令婧月煩不勝煩,索性直接閉門謝客,每天在房裏養孩子和處理宮務。
    靜妃和怡嬪時常過來,商討宮務之餘也隱晦提起這件事,怡嬪家世單薄,對宮外了解得不多,懵懵懂懂的,靜妃卻是格外憂心。
    婧月如今的處境實在不太好。
    入宮這些年她過得格外順遂,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也招惹了無數嫉恨,樹立了眾多敵人。
    雖說她沒有主動招惹過任何人,但嫉妒這種事,哪是能講道理的呢?大家混得不好,偏你幸福美滿,這便是最大的惡意源泉了。
    如今宮外各方勢力都難得齊心協力起來,一邊推舉各自的女兒姐妹,一邊聯手打壓沈家,詆毀婧月的名聲。
    婧月對此沒有反應,按耐下來等待著周熠的決定,她需要看清周熠的態度,再考慮自己該怎麽做。
    然而周熠陷入了猶豫之中。
    他對婧月自然是處處滿意,對周沐這個兒子也很看好。但皇後不同於貴妃,必須要考慮朝野上下的意見,如今朝中反對聲音太大,他隻能多加考慮。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且,若立貴妃為後,儲位便也跟著確定了下來。他正值壯年,身體強健,真的有必要這麽早定儲嗎?這樣想著,他就更加猶豫不決。
    而猶豫不決本身就是一種表態了。
    他的態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頓時看到了希望,對婧月圍攻更加猛烈,.52ggd.種種謠言傳出,越說越離譜,直接將婧月傳成了禍國妖妃,克死太後和皇後的元凶。
    還有人拿出了所謂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為真。
    沈家處境也是舉步維艱。
    這些年過去,大伯更進一步,坐到了工部尚書位置。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哪怕在這種環境下也沒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沒有問題,不代表他的親友下屬沒有問題。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經在外任職的下屬收受賄賂,以識人不明包庇親信為由同時彈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來的,多年來受大伯庇護,算是親信黨羽,這罪名落在頭上,大伯也無話可說。
    沈父那邊也出了問題。他喜愛舞文弄墨,情緒上頭就寫些酸詩抒發一番,他在官場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說過什麽不該說的話,大伯也因此沒有管他。
    此時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牽強附會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頭。
    彈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沒說什麽,隻將奏折全部壓下,隨後不痛不癢做了處罰,但也沒駁回朝臣關於繼後人選的提議。
    圍觀全程,婧月忍不住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家底子太薄,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來。
    亂局落幕,婧月被視作昨日黃花,眾人歡欣鼓舞推舉繼後人選。
    算算時間,選擇讀檔。
    這次她選擇了三個月的存檔位,回到年前的那個冬季,皇後娘娘剛出殯的時間。
    坐在床上翻開筆記本,她認真盤算起來。
    周熠的態度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那句話,猶豫本身就是一種表態。沒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議的新後人選,就表明婧月在他心裏還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複權衡,遲疑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這邊的砝碼不斷加重,直到越過另一邊為止。
    婧月將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記下。
    首先是靜妃,靜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職,力量不可小覷。但他家很聰明,不參與任何紛爭,一心為皇帝辦事,誰拉攏都不理。
    想讓徐家旗幟鮮明站在自己這邊是不可能的。可是與此同時,另一邊也不可能將徐家拉攏過去。
    這就足夠了。
    婧月用筆將徐家圈了起來。
    不需要他家為自己搖旗呐喊,在職責範圍內澄清流言,素清亂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風,也很合理吧?
    還有陳氏。
    宮中陳美人一直活在婧月的庇護下,這些年陳家一直和婧月有所往來,算是用心投靠。雖然陳氏已經沒落,但總有幾分殘餘力量保留,值得一用。
    除此之外就是皇後,或者說華寧。
    皇後去世前將華寧公主托付給自己,華寧公主便是她的最大助力。看在華寧的份上,皇後遺留的人脈勢力也可以借用幾分。
    最後還有太後。
    婧月想著,從物品欄裏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認真端詳。
    這是太後臨走前放她手裏的那一枚,現場停留的時間短暫,玉佩放下便被婧月收起,眾人隻知道太後贈玉,卻不知這是什麽玉。
    之後被一連串的突發事件幹擾,眾人身心俱疲,更將此事拋在腦後,婧月當然也不會主動說出來。
    這是一枚鳳紋玉佩。
    玉質溫潤,婧月細細撫摩,凝視著上麵栩栩如生的飛鳳。鳳凰素來是皇後的專屬,哪怕貴妃也絕不能用。
    太後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送出這枚玉佩,用意便十分明顯。
    或許是看好婧月自身品行,或許是憐愛周沐這個孫兒。總之,她將這枚玉佩放在了婧月手裏,就成為婧月最大的殺手鐧。
    用得好的話,或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