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心頭血

字數:34321   加入書籤

A+A-




    照金山, 常現於巫族傳說,受巫人熟知。
    而杜鬆出身越族, 係為討生計而學習巫語, 對巫族並不了解,自然不明所以。可他在意阿蘿的去向,遂追問道:“那是何處?”
    阿蘿道:“是巫族的祭靈之地。”
    談及祭靈, 杜鬆恍然大悟,道:“那娘子這趟……”
    ——話語至此, 戛然而止。
    二人不約而同地熄了聲,隻餘殿外人懊悔、殿內人黯然。
    好半晌,阿蘿才啟唇,輕道:“是的。”
    杜鬆並未猜錯。她此行目的, 確實是為祭拜亡親。
    為了她, 蒙蚩嘔心瀝血、舍生忘死。她作為女兒,已受他庇佑、度過無知無恙的十八年, 而今真相大白, 合該履行家人的義務。
    她真切地希望,父親的亡魂能轉世輪回,並在來生與她相遇, 容她還報恩情。
    可是,這樣的心願,當真能實現嗎?
    她與蒙蚩並無血緣,稱不上是他真正的家人。而她手裏所謂的蒙蚩遺物, 也隻是他贈她的一箱銀飾。這些條件太簡陋、太滑稽,她如何對得起他?
    在這片無聲的死寂裏, 阿蘿越想, 越沁出一點難言的悲來。
    過去十三年, 她總想在生辰夜時,趁天氣晴好,擺祭叩拜,請蝶母聆聽她心願,佑蒙蚩平安。可惜,此前所有生辰夜,除卻今年,無不陰雨連綿。
    或許,這就是蝶母對蒙蚩生死的暗示。隻是她太天真,從來不曾察覺。
    “娘子!”有人忽道,“您別哭啊。”
    阿蘿一怔,這才回神,抬腕拂往眸間,暈開一片微熱的濕痕。
    原是她流淚太多,臉頰發幹,觸覺也麻木了。
    不待她應答,杜鬆搶先道:“小人說錯話了。咱們不說這傷心事,聊些開心的——仁醫會送來消息,道是您已通過考核、正式入會了!”
    阿蘿聽罷,先是一訝,隨後眸光漸亮。
    先前,她忙於籌備定情儀式,將仁醫會之事忘了大半。此刻喜訊傳來,確實提振她精神。
    杜鬆見狀,心緒稍定。
    仁醫會消息,其實昨日就已送達,隻因定情儀式在即,才被典軍暫時壓下。對此,他倒很是慶幸,如若不然,他還真不知該如何讓阿蘿開心些。
    他低頭,往懷裏一陣摸索,取出什麽物件,遞給阿蘿。
    阿蘿垂眸,見是一片小巧的木雕。
    她動指,將之拈起,發覺它肖似山杏葉,在脈絡處紋有小字,上書仁醫會。
    “這是什麽?”她道。
    杜鬆道:“聽傳訊之人說,這是仁醫會的信物。”
    仁醫會集結名醫,在越國廣為人知,若能獲其信物,往後行走各處,也會方便許多。
    如此道理,阿蘿自然明白。
    她點首,妥善收起葉片,道:“多謝你,我知曉了。”
    “還沒完呢。”杜鬆道。
    他將懷裏包裹遞給阿蘿,又道:“那枚葉片,是仁醫會予娘子的物件;這隻包裹,則是巴會首單獨贈您的禮物。”
    聽是巴元贈禮,阿蘿麵露訝色。
    她接過包裹,輕晃兩下,聽見細響如鈴,不由奇道:“裏頭都裝了什麽?”
    杜鬆笑道:“小人可不敢擅動您包裹。”
    阿蘿聽出他話裏意味,不由微赧,道:“對不住,我不是有意的。”
    她眨眸,見杜鬆已兩手空空,便道:“多謝你為我送來這些。我明日就要動身,若是沒有其它物件,就先回去收拾了。”
    言罷,她退身,便要回殿。
    卻聽杜鬆焦急道——
    “娘子且慢!”
    阿蘿還未回神,便聽啪的一聲。
    一隻錢袋飛入她懷中。
    隻見杜鬆抱拳,麵龐微紅,立於燈輝夜下,透出幾分窘迫的意氣。
    他道:“娘子,這是小人給您的,裏頭有小人兩月的月俸,不算多,還請娘子笑納。”
    阿蘿錯愕,來不及謝絕,又被杜鬆搶了話頭:“小人受過您太多恩惠,現在正是回報的時候。這些錢,就當是您的盤纏了。”
    他邊說,邊退回廊下,似是怕阿蘿拒絕,連忙與她拉開距離。
    “娘子的去處,小人自會保密。雖不知您與殿下有何糾葛,但……願您一路平安順遂。”
    言罷,杜鬆閃身,不過眨眼,已跑沒了蹤影。
    阿蘿滯怔,緩緩低眸,望向錢袋,見其七穿八洞、滿是縫補痕跡,隻覺心頭一澀,往日種種也重現眼前、紛至遝來。
    在肅王府,她的羈絆豈止魏玘——杜、川、周、聶、陳等,都曾照拂她許多。
    她空空地到來,卻能滿滿地離開。
    阿蘿提息,藏起細小的哽咽,又攏臂,抱緊包裹,退回殿內。
    “篤。”殿門再度閉合。
    配殿外,一片白月之下,無邊的蕭冷在展開。
    ……
    次日清晨,阿蘿動身離府。
    王府中人知她要走,凡是受過她幫助的,盡數趕往後宰門,親自為她送別。是以後宰門處,人聲沸騰,哀哭戚戚,更有不舍連綿。
    與之不同是,大成殿內尤其靜寂。
    魏玘執筆,立於案前,正臨大家拓本。
    除卻他,唯有陳家丞,攜三兩仆從,侍立在旁。
    “沙。”筆尖徐緩滑動。
    魏玘沉眉,望向紙上勾鋒,視線巋然不動。
    殿內窗欞未合,恰有朗光遊離,描摹他眉宇,線條卻冷峭如冰。
    沉寂間,隻聽老仆道:“殿下。”
    魏玘不應,恍若未聞。
    陳家丞見狀,神色更顯憂慮。
    昨夜,他眼看魏玘與紙船為伴、徹夜未眠,不禁感慨萬千,想肅王尊貴顯榮、威儀迫人,兩次露出寥落情態,均因同一人而起。
    此間心意真切,卻隻被其裁入眉峰,半點也不曾宣泄。
    陳家丞本欲請示魏玘,是否要為阿蘿送行。可這太過僭越,萬不該由他開口。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
    隻得試探道:“殿下,娘子正在裕門,即將動身。”
    魏玘落筆不停,沉腕下行。
    ——是寫一靜字。
    陳家丞暗自歎息,又道:“王傅已為娘子聯絡車夫。行程具體,便由娘子自行溝通。”
    魏玘仍未抬首,隻淡淡嗯了一聲。
    他氣息沉斂、低穩,不透分毫情緒,令人難以捉摸。
    陳家丞斂息,打過半晌腹稿,逐漸沒了主意,索性放開,和盤托出道:“王傅、長史,與川連、杜鬆等,正與娘子饋別。”
    “王傅所贈,適才已與殿下稟報。”
    “長史所贈,乃一套青白玉管紫毫行囊筆。”
    老人絮絮說著,聲音蒼邁、徐緩,落滿大成殿內,不得一句回應。
    “杜鬆所贈,乃是盤纏。”
    “老仆所贈,乃是糗糒、醃肉與魚醬,雖未親身作別,但請杜鬆轉交。”
    “川連所贈,則是木柄黑漆鞘鐵鑄小腰刀。”
    腰刀二字入耳,魏玘手腕一頓。
    陳家丞覺察他動向,忙止息,靜候貴主開口。
    可魏玘仍不作聲。
    陳家丞不解,觀察去,隻見魏玘姿勢未改,鳳眸幽漆,受薄日勾勒、點綴,卻不納光芒,隻像無底的深潭,凝在一張漸白的麵上。
    莫名地,他的唇也白了,血色散褪、殆盡,抹開雪光澹涼。
    墨點越發濃重,懸停筆尖,搖搖欲墜。
    “啪。”猝然摔下。
    魏玘的聲音與烏黑一同洇開——
    “還有何物?”
    陳家丞愣住,不知魏玘此問何意。
    他沉心,正要揣摩,便聽魏玘又道:“還有何物?”
    分明是相同的字句,後聲卻如嵌長鉤,拽得陳家丞胸膛一窒。又正是這一窒,叫他轉瞬清明,知曉了問話的含義。
    他不忍,默了半晌,才道:“全部,殿下。”
    “阿蘿娘子……將您從前贈予,全部留在了配殿之內。”
    魏玘聞言,勾起唇角。
    有笑意漫開他麵上,見哂、悲、寂,不見驚訝。
    何必驚訝?不必驚訝。
    他清楚她剛烈、堅毅,是燙他心腸的一點辛辣、毒他肺髒的一壺鴆酒——既要離開,就會割舍往昔,放下與他的所有牽連。
    玉牌也好,匕首也罷。
    她連他都不願見,何況是了無生機的死物?
    魏玘的心口湧上一點豁然。
    是豁然嗎?若是,竟叫他今日方知,豁然並非疏朗,而是腥濃。
    “咳!”殷紅濺開雪卷。
    案前人身影一曳,五指繃撐,手背青筋鼓動,勉強支立。
    陳家丞大驚:“殿下!尋良……”
    “不必。”魏玘打斷道。
    他氣息微弱,字句卻冷沉,稍作歇息,已直起背脊,將疲態藏往骨肉。
    “今晨有詔,傳本王巳時入宮。”
    “不可……延誤時辰。”
    ……
    辰時過半,阿蘿走出後宰門。
    青蛇縮她袖間,始終悶聲不響,宛如沉睡。
    阿蘿原以為,告別眾人、離開王府時,自己難免會流淚。
    可事實是,方才全程,她都眸光平靜、神情寧和——許是因為,她昨夜哭得太多,淚水已然枯竭;又或是因為,魏玘沒來送她。
    不來也好。她本也不能再有念想。
    此時,眼前街市喧鬧,可見孩童跑動、人群談笑,光景一如往常。
    阿蘿定下心,便往東市杏樓去,尋找巴元。
    昨夜,她收到巴元贈禮,拆開才知,是一套鈴醫行裝,囊括串鈴、無切囊、羅星袋等,還有不少越醫常用的藥草與膏貼,格外實用。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阿蘿當下最需要的物件。
    她即將遠行,不能坐吃山空,便可借鈴醫行裝,沿途治病謀生。
    也正因此,阿蘿才想在離開前,再去杏樓一趟。
    她與巴元唯有一麵之緣,受人如此厚禮,自該當麵道謝。況且,仁醫會以上京為據,她才入仁醫會,便要離開上京、往巫疆去,總要有所交代。
    可惜是,阿蘿來得不巧,巴元不在樓內。
    她隻得留下字條,表達感謝,道明行程,又求人代為轉達,便前往城東驛站。
    抵達驛站,巳時已至,人來人往。
    阿蘿藏好阿萊,抱緊行囊,穿梭於人流之中,尋找車夫的蹤影。因有周文成事先協助,她已聽過車夫樣貌,便依描述,在馬廄找到對方。
    ——是名質樸的青年,麵相仁善,應當很好相與。
    車夫正在為馬匹刷毛,看見阿蘿,便停手,道:“可是蒙蘿娘子?”
    阿蘿點頭,從容道:“是的。”
    她已與不少生人打過交道,自然不複往昔膽怯。
    車夫也點頭,道:“周先生已與我交代過。不知娘子要往何處去?”
    阿蘿道:“我要去照金山。”
    按理說,照金山之於越人,是陌生的地界。可她想,車夫走南闖北,又有她以輿圖為引、從旁協助,行至越國邊陲應當不算難事。屆時,她可自行下車、另覓別路。
    車夫聽罷,眉頭一皺,上下打量她,神色隱約為難。
    阿蘿見狀,還當對方不識路徑,正想按照所讀輿圖、為其講解,便聽人先聲道——
    “小娘子,你想去照金山,咱們隻能從翼州過。”
    “但我聽說,翼州最近並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