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入彀中

字數:41687   加入書籤

A+A-


    眸光交錯間, 斜陽與晚風同等靜默。
    魏玘的步伐頓了一瞬,因他錯愕、驚異,從未料想過二人的重逢。
    而在一瞬過後, 思眷奔湧如浪, 幾乎淹沒了他。
    他和阿蘿, 近有十日未見——很短,短到他入夜捉影、眠思夢想;也很長,長到隻消一眼,他已覺察她所有變化。
    她頰上有灰, 裙袂蒙塵,烏發也蓬亂,像隻灰撲撲的小雀。
    他甚至能看見, 她睫上有一點白光。
    那是一粒塵沙,細小, 輕渺,微不足道,會被曾經的他輕易吹去, 做他吻她時的見證。
    現在,它重若千鈞, 壓實、粘附她, 令他難撼分毫。
    二人的關係已不複從前。
    此刻,魏玘望著阿蘿,隻看見她錯愕的神情。
    她的眸裏有驚喜嗎?
    這個問題, 連阿蘿也無法回答。
    她的心是燙的,滾出一股熾烈的熱流, 太沸騰、太灼熱, 惹她不由自主地退步, 篤的一聲,撞上了車輿的外側。
    “噅。”馬兒仰首嘶鳴。
    鬃毛柔軟如梳,掃過背脊,卻讓阿蘿越覺迷蒙。
    她說不出自己究竟作何感受。
    二人對視時,小少年們的攀談仍在繼續——
    武子道:“虎兒,你沒事吧?”
    “能有什麽事?”虎兒笑道,“我這不是好好的嘛。”
    “我不光好好的,還找了人來幫咱們呢。”
    “這位可是當今肅王殿下!他一聽說我的……”虎兒輕咳一聲,“難處,就大人有大量,要幫咱們渡過難關呢!”
    言罷,他向阿蘿擺手,又回看魏玘,道:“肅王殿下,這位便是……”
    ——聲音戛然而止。
    欲出的話語,被虎兒硬生生卡在喉裏。
    他自幼走街串巷、察言觀色,很快發現,魏玘與阿蘿之間氛圍怪異。
    像什麽呢?像鐵匠鋪子裏的鐵砧。
    二人對望彼此,沒有更多動作,如錘煉那般簡單,隻一下、又一下地鍛打,每一下卻都是滾熱的,火星迸裂、飛濺,分外焦灼。
    虎兒眨著眼睛,顧盼二人,道:“你倆認識嗎?”
    回應聲幾乎同時響起——
    “不認識。”
    “認識。”
    同一個問題,答案大相徑庭。
    二人的背脊俱是一顫,交織的目光頃刻分離。
    之後,便是良久、悄寂的緘默。小少年們暗自對視,一時也略顯窘迫。
    “武子啊!”虎兒先聲道。
    “咱倆去尋王大郎,還有真真、大年他們吧。”
    武子如夢初醒,忙道:“對,差點兒把他們給忘了。肅王殿下、阿姐,你們且等一等。”
    說著,兩人腳底抹油,很快消失蹤跡。
    一時間,車邊重歸於寂。
    頎影與纖影相對,無聲默立,經遲暮勾勒,泛著或黯淡、或內斂的金光。
    暮風灌鼓,夾著女童輕淺的呼吸,遊走二人周身。
    誰也沒有開口。
    該說什麽呢?未曾打過腹稿。
    今日的重逢實屬意外,不在任何一人的規劃之中。
    尤其是阿蘿。
    她以為,魏玘與她不會再見,既因她存心躲避,又因往事盤根錯節。
    而在當下,她再度麵對魏玘,依然清晰地感覺到——他在看她,像從前那般,用一雙幽邃、漂亮的鳳眼,對她目不轉睛。
    她隻得別開杏眸,眺往遠方,回避與他的對視。
    可逃過對視,她仍躲不開他視線,被他緊密、深沉地粘著,夾有千情萬緒。
    “本王聽虎兒說了。”魏玘道。
    阿蘿垂首,沒有接話,盯著足尖的泥塵。
    魏玘也沉默。他靜了片刻,才道:“你為何會來翼州?”
    阿蘿道:“我有事要做。”
    魏玘勾唇,不再追問,輕輕笑了一聲。
    笑過後,他環臂,偏首,眼風掠掃而過,遞向通紅的垂陽。
    如他所料。阿蘿不會透露內情。
    他很想告訴她,他不會再漠視她意誌,不會再打亂她安排,更不會再強加她任何。
    但他一字也說不出口,如骨鯁在喉。
    魏玘知道,阿蘿有意躲他。
    她走得太決絕,不容他辯解、悔改,甚至留下他贈予、隱瞞她去處。若非機緣巧合,他甚至不知道,二人此生能否再會。
    隻是,就算再會,他又能如何?
    在外人麵前,她佯裝同他不識,似要抹除他們共度的曾經。
    他始終記得,她說,他們不能再繼續了。
    既如此,他所有斬不斷的情意,縱然隻展露一點,於她而言,會否是困擾和枷鎖?
    魏玘不知答案,也不敢探尋。
    他已經被她討厭了,不必再引起她更多不快。
    突兀地,阿蘿的聲音在身前響起——
    “你隻與三人同行嗎?”
    魏玘一怔,很快回神,移目望她,眼中漾起浮光。
    阿蘿的氣息也滯了半拍。
    她於不經意間發問,直至字句脫口,才覺出她話裏似有關切。
    或許,她的確是在關心魏玘——她清楚他處境,知他身旁虎狼環伺,才會認為隨行之人太少,難在他遇險時護他周全。
    可這不是她該掛慮的。
    趁人還未回應,阿蘿添道:“還請殿下不要誤會。”
    “我不是在擔心殿下。”
    話音剛落,魏玘神色微僵,眸間驚喜曇曇一現,極明了地敗落下去。
    阿蘿看在眼裏,抿起唇,又道:“如殿下已聽虎兒說過,應當知曉,此處共有五名孩子,其中一名風寒未愈,需要格外照料……”
    她越說,聲音越顫。字句分明屬實,卻如刀似劍,割得她唇舌作痛。
    魏玘並未作答,斂眸低目,不再容人辨讀。
    半晌,才聽他道:“不必擔心。”
    他口吻尋常,若無其事:“杜鬆和川連都在。你信不過旁人,總歸信得過他們。”
    “篤篤。”足音遠遠,自後傳來。
    ——是孩子們和王五。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
    魏玘頭也未回,隻道:“收拾東西吧。”
    他旋身,落下一道冷肅的背影,率先離去,逐漸拉遠距離。
    “去翼州城。”
    ……
    阿蘿稍作整頓,領著孩子們,與魏玘等人匯合。
    她原以為,魏玘的馬車十分豪華,見時才發現,它儉樸、素潔,比從前清簡許多,但相較於王五的馬車,還是更寬敞、雅致。
    此外,車後還拴著三匹好馬,可做騎乘,也可備用拉車。
    孩子們正是天真的年紀,少識王室威儀,甫一匯合,便圍在馬車左右,嬉笑玩耍。
    少年人在車邊鬧騰,青年人在另一頭攀談。
    再見阿蘿時,杜鬆、川連神態各異——杜鬆又驚又喜,與她噓寒問暖、交換信息;川連有羞有愧,自覺虧欠她太多。
    阿蘿待兩人並無不同。她隻生魏玘的氣,不會牽連旁人。
    至於王五,行程至此落幕,自阿蘿處領了報酬,又尋川連添了補給,與眾人依依惜別。
    唯獨魏玘一人,孤身立於遠處,徒留背影蕭疏,不知在想些什麽。
    待喧囂聲平息下來,便是啟程之時。
    魏玘將車輿讓給阿蘿和孩子們,遣杜鬆隨乘照料,又喚來川連、附耳吩咐幾句,見對方策馬離開,才翻身上馬,命車夫出發。
    馬車內,氣氛輕鬆愉快。
    孩子們活潑,杜鬆也尚是少年,雙方很快打成一片,連病恙纏身的杜小小都很欣喜。
    阿蘿聽幾人七嘴八舌,也莞爾,露出笑靨。
    無論如何,她信任魏玘的為人和能力,想孩子們受他庇護、照顧,總歸是好的去處,不必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她仰頸,靠往車輿,稍稍鬆懈精神,散開緊繃的心緒。
    晚風流淌,拂開薄簾,惹阿蘿側目看去。
    車外,夜色傾覆,有小燈搖曳窗邊,燭火憧憧,照出魏玘專注、平靜的側顏。
    阿蘿一怔,心口像壓著石頭,滋味難以言狀。
    她轉開目光,索性合眸,不再去想。這些時日,為了照看孩子們,她強打精神,幾乎沒睡過整覺,是該好好休息了。
    這一夜,極罕見地,安穩無夢。
    ……
    次日,阿蘿是被吵醒的。
    睜眼時,杜鬆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大多在睡,隻有虎兒清醒,正低著頭、玩弄手裏的草芥。
    那喧鬧聲來自車外,聽上去,像錯雜、紛亂的叫喊。
    阿蘿挪身,掀起車簾,打量外界。
    隻見人群泱泱,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集結於道路兩旁,與馬車相隔不遠,被胥吏們橫臂攔著,似乎隨時能衝破重圍。
    他們嚷著什麽,卻因人太多,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人群後,屋宅、街道被洪水摧了大半,部分完好,部分缺失,部分隻留軀殼。
    阿蘿心下一驚,忙收手,撤回馬車中。
    顯然,馬車已駛入翼州城。可這道路太過平坦,不像災城,倒像受人刻意清理。
    “阿姐,別擔心。”虎兒小聲道。
    他知阿蘿受驚,便安慰道:“肅王殿下與我說了,要幫咱們平頭百姓做主。我們不會有危險、不會再挨餓,其餘人也不會。”
    阿蘿一時說不出話,隻抿唇,點了點頭。
    杜鬆告訴過她,魏玘此行,是領了大越皇帝的旨意,特來救助災民。他的車駕也並非隻有三人,還有不少典軍、官吏,隨後就會抵達。
    她知曉魏玘的本事,對此不存疑慮,信他能不負眾望、救人於水火之中。
    馬車悠悠,駛過長路,將災民漸漸拋遠。
    車內眾人身軀一仰,便是轉過路口、駛上一條爬山的窄路。
    杜鬆昨日提過,翼州城是山城,傍青岩山而建,城內地勢高低不平,平民百姓多居於山下,達官貴人多居於山上。
    肅王乃大越皇子,自然比達官貴人更加顯榮。
    如此看,一幫孤幼與一名巫疆女子,能往山上去,也是沾了肅王的光。
    誰知,上山不久,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咚!咚!”
    有人在外拍打車輿。
    阿蘿掀簾,見是一胥吏模樣的男子,還未發問,便聽對方嗬道——
    “下車!這上頭可不是你們該去的。”
    虎兒連忙探出半身,道:“這位貴人,莫急!我們與肅王殿下是一道的!”
    胥吏聞言,怒斥道:“放肆!”
    “肅王殿下是什麽身份,你們又是什麽身份?”
    他一揮手,又道:“速速下車離去!驚擾殿下的馬匹,饒不了你們!”
    阿蘿顰眉,不知事態為何會發展如此。
    按說魏玘騎馬在前,眾人隨行在後,本不該出現這等境況。
    尚不容她細想,便聽虎兒又道:“貴人,您誤會了,我們真和肅王殿下一道!”
    阿蘿掀著簾,看見胥吏皺起眉頭,望向前方。
    視線所及,先是一道森嚴的人牆。而在人牆之後,魏玘坐於馬上,容姿凜冽,如鶴立雞群。
    目光交匯之間,阿蘿發覺他眸裏有雪,卻不明緣由。
    “貴人,您看!”虎兒喜道。
    “這殿下不就在前頭嘛,您要不信,就問問唄!”
    話音剛落,前方馬兒嘶鳴一聲。
    ——竟是魏玘一夾馬腹,策馬離開,將眾人拋之身後,連半句解釋都不曾留下。
    阿蘿驚愕萬分,虎兒也愣在原地。
    還未回神,便聽胥吏冷笑道:“瞧見了?還不快滾!”
    虎兒急了,正要再辨,被阿蘿豎指阻止。
    “虎兒。”她神情緊繃,輕聲道,“叫大家醒一醒,都下車,我們再尋去處。”
    言罷,她率先下車,接應孩子們。
    孩子們睡眼惺忪,神智尚且不清,下車的動作很是溫吞。
    胥吏不耐道:“真夠磨蹭的。”
    他目光遊走,上下打量孩子們,又嘀咕道:“一幫刁民,髒兮兮的,還想往山上去,可別汙了這塊風水寶地。”
    阿蘿忍無可忍,眸裏燃火,怒瞪胥吏。
    胥吏見狀,牙根一咬,道:“眼睛還挺硬。我今日非懲治你不可!”
    他抬臂,正要向阿蘿發難,卻聽沉聲擲來——
    “荒唐!”
    隻見一魁梧、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著軍衣,腰別佩刀,怒容滿麵,快步來到馬車邊。
    “光天化日之下,何容你為非作歹!”
    胥吏看見他,渾身一激,雙腿打著彎,聲音也發顫:“梁、梁都尉,您、您怎得……沒去迎接肅王殿下?”
    梁都尉臉色陰沉,一語未發。
    胥吏愈發驚恐,胡亂行了禮,落荒而逃。
    阿蘿目睹此間所有,來不及道謝,先覺裙袂一墜,被誰拽了一下。
    杜真真眨著眼,小聲道:“阿姐,這便是我與你說的那人——那位黑黑、高高的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