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居然都不知道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盼娣跟丁老頭福至心靈放慢腳步,待走在前頭的姐弟兩人離他們七八步距離後,才壓著聲音說起來。
    “在臨海縣時,他幾次在買拌菜時與我提了要收我做徒弟的話。後來,我們回來了,他也跟了來。那天,我們退到寬巷後許久,我就被他擄走了。”
    消失了五天再出現,這其中的彎彎繞丁老頭自是有數的,可從臨海縣跟來,這就有些讓人意外了。
    “你之前怎麽不說?”丁雪薇有些生氣。
    那老頭那麽執著,若非盼娣夠機靈,這輩子還能不能見都兩說。
    丁老頭對兩次出事的盼娣很是緊張,今兒出門,他親自牽著盼娣,這會,盼娣跟她一個左一個右的處於他兩邊。
    盼娣的擔心他看得清楚,丁雪薇的氣悶他也感受得實實在在。
    張了張口,他最終咽下責怪的話。
    “我怕你擔心。”盼娣小心瞅了丁雪薇一眼。
    丁雪薇:“·····”
    不知罵還是不罵。
    罵吧,孩子的初心是好的,不罵吧,這種有後患的事誰都不確定之後就再不會有。
    “大姐,我知道錯了,以後我什麽都跟你說。”
    “這金老明顯是好人。”丁雪薇沒好氣。
    若換個人,她還有認錯的時候?
    盼娣早明白自己錯處了。
    “大姐,我保證,保證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小姑娘這幾天也不好過,說著說著淚水就彌漫了起來。
    丁雪薇想狠一狠心,可到底看不過去。
    “這次也算教訓了,下次若還遇到這種事,再讓人有機可乘,我可就不找你了。”
    “不會的,大姐,不會再讓你擔心了。”
    姐妹倆要相親相愛,丁老頭哪裏還能死跩著,隻能放開手。
    不過,與出來牽上時比,這會的放開明顯要輕鬆了不少。
    “走快些,時間要是趕早,就走一趟車馬場。”
    那天,陳伯來接人,並沒接到,這幾天他雖然天天都一早一晚走兩趟,說一聲他附近人的情況,可人家幫你是情分,不是應該,今兒有時間,他們走一趟,去說聲謝是必須。
    拽緊盼娣,丁雪薇收斂情緒,盯著走在前頭的來娣跟安平。
    “爺爺,我想賣魔芋豆腐。”
    “·····”丁老頭停頓了幾秒,再抬步,表示出他的不讚同:“能接受的人不多。”
    原本這事丁雪薇是準備交給丁老頭去解決的。
    回頭他將魔芋的吃法送進府衙,是讓丁老五再占這個便宜,還是給安平爭取一下,都由他去做決定。
    現在,她卻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掙錢的機會。
    “爺爺,魔芋有毒,但凡村裏出來的人都知道,可水豆腐怎麽來的,咱們不說,去細想的人就怎麽都想不到,再來,如今府城裏的情況急需一個突破口,若是咱將魔芋的受眾提升上去,回頭,它能被直接推廣開。”
    “你是說···”
    對頭走來幾人,丁老頭隻得將到口的話咽回去。
    將牟利包裝起來。
    如果,那魔芋豆腐真沒問題,包裝一下又何妨。
    無利不起早,錢,不是萬能的,可沒錢卻什麽都做不了。
    孩子雖然一心為錢,但這個錢隻能在短時間裏掙。
    此次災禍,李氏種種騷操作,讓丁老頭頑固的內心世界不停崩塌重建。
    在魔芋將有利大部分人的前提下,居然覺得先掙一筆是很不錯的選擇。
    花錢買來吃,跟自己做來吃是兩回事。
    吃過才知道那是有毒的植物,跟有毒的植物換個方式也是能吃的也是兩個概念。
    賣,之於魔芋豆腐來說,還真是最快的推銷方式。
    “回頭瞧,若再給老母雞吃幾回它也沒問題,我便嚐嚐。”
    丁雪薇也沒去跟他爭,點點頭後開始另一個話題。
    “住在別人家始終不好,不方便,爺爺,要不咱先建一個院落,回頭木材,磚頭不著急了,又擴建?”
    “這次火災燒毀的隻有木料,摔壞的大多是瓦片,磚塊會緊張幾天,但不會缺,至於木料,我問過村長,他說各家多少都能拿出幾根,建一個院落綽綽有餘,先前,他的意思是換給咱家用,瞧現在這情況,再問問他的意思吧,咱的料子處理出來總歸是賣得掉的。”丁老頭說出那天沒有說的話。
    這個世界裏就沒有所謂的開發商,建房這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大事。
    村裏人能省一文是一文,而建房所需的幾兩銀子之於他們可能是半生積蓄。
    有的人家木料存到朽壞都請不起工匠!
    “村裏有泥水匠嗎?”丁雪薇心頭一個想法形成。
    丁老頭搖搖頭:“沒有,不過,已經問到人了,一早村長幫忙找人時就跟人打過招呼,回頭看他情況。”
    原本這兩天建房的事情能夠落實下來,計劃卻趕不上變化,這一耽擱,也不知那個團隊有沒有答應別人。
    “爺爺,回頭問一下牛馬的事兒吧。”
    “這事琢磨著,今兒去車馬市場正巧問一聲。”
    爺孫兩巴巴商討著,一路從家裏的事說到如今府城裏的情況,待到木匠處,取了丁雪薇定製的小板車,瞧了水車進度,連忙找鐵匠鋪子。
    鐵器很貴,購買的每一件商品還都必須登記造冊,很是麻煩,過去,有徐家借的半大鐵鍋,丁老頭也就沒麻煩,此次前來,他不止買了鍋,還定了鐮刀,鋤頭,爬犁。
    推著大小三口提鍋,爺孫幾人轉站雜貨店。
    油鹽醬醋,水杯碗筷筲箕簸箕都是一頓拿。
    “要不,你們先回去?”
    瞧著滿滿當當一車,丁老頭有些不忍讓孩子們多累那幾步。
    丁雪薇卻不想兀自回去麵對李氏的嘴臉。
    “老板不是說了,車輪得多磨合,今兒這路好走,多推幾圈總是好的。”
    “倒也是。”
    這觀點丁老頭很是讚同。
    城裏的路都是石板路,哪怕有坑窪,也不大不多,好走。城外的就不同了,不說三步一個坑,五步一疙瘩,但絕對沒有七八分鍾裏的平道。
    磨合這樣的事,著實不適合往城外去。
    撮箕,簸箕等東西麵積大,笤帚筷子等價錢不高,看著小板車上高高摞起東西的人,但凡心頭不舒服,走近瞅兩眼的,最終都會對丁家五口投來憐憫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