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社團活動

字數:29114   加入書籤

A+A-




    為了抓賊, 林霽雲他們三個晚上幾乎通宵,第二天上課都昏昏沉沉,一副沒睡飽的樣子。
    太學並沒有包庇監丞, 而是把這件案子轉交大理寺處理,大理寺辦事效率很快, 僅半天便將監丞居住的院落翻了個底朝天, 最後在院裏柳樹旁發現蛛絲馬跡, 挖掘到了這些天學子丟失的銀錢。
    監丞還沒來得及銷贓,這些錢將原原本本送還到了學生手裏。
    中午張元良先生把他們叫到了錢糧處, 拿出來一個匣子供張慧安辨認,讓他看看是不是丟失的東西。
    張慧安兩眼瞪大,那不就是他的錢匣子嗎?還是進京前他爹帶他去集市新買的。
    沒想到這麽快就找回來了,而且匣子裏的銀兩也一分沒少!
    生活費一分不差得找回來,林霽雲瞧要不是還張元良先生麵前,小表弟就要哭出來了。
    因抓捕盜賊有功,張元良先生問他們想要什麽獎賞。
    本來隻是為了找回小表弟的生活費, 如今找回來了就已經足夠了, 張元良見他們推脫, 更覺得品行優良, 決意要給他們每個人題個‘有勇有謀’的牌匾。
    張元良先生的字是有些名聲的,太學加班加點,很快把題字弄好,掛在林霽雲他們三個人宿舍院落的門楣上。
    這一下子引得不少人常常來他們院落外麵圍觀, 這件事更是被添油加醋宣傳開來, 一時間林霽雲他們三個竟然成了太學的紅人, 去哪都有人認識。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 不僅是張慧安的銀錢找回來了, 大理寺還調查出監丞早些年便開始偷盜學生財物,然而那些錢卻沒了蹤影。
    銀兩總不會平白失蹤,大理寺又拷打了幾日,這才逼問出事情的驚天真相。
    原來當年監丞和如今的吏部文選司員外郎郭培是同鄉,監丞搭上郭培這條線,有幸當了太學的一個小官。
    但線不是白牽的,監丞每年都得向郭培孝敬些銀子。
    監丞本身俸祿不低,但是他平日裏愛賭,加上郭培那邊不能懈怠,於是就打起了學生的注意。
    能考上太學便是光宗耀祖的事,家裏必定集全家之力供孩子讀書。
    他悄悄觀察那些不愛說話,家境又普通的學子,然後在太學外買了迷藥,半夜潛入學生院內偷錢。
    第一年還有些收著,隻是為了填補孝敬銀子的窟窿,後麵發覺沒人會懷疑他,加上太學是一年製,老生走了又來了批新的,無人會提醒新生,於是越來越藝高人膽大,生活也越來越滋潤。
    直到今年偷得多了些,終於在林霽雲他們手裏翻了船。
    關係到吏部,這可是貪汙大罪,陛下大怒,言在京之官,也敢營私舞弊、中飽私囊,其罪當誅,於是革了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的官職,與監丞一同打入大牢,其子孫朝廷永不錄用。
    因監丞身上已經無錢可償,大理寺令郭培的家人負責償還被盜學子的財物。
    這些年的積累,統共加起來不是小數目,那些失竊多年的學子也終於拿到了自己的財物。
    上麵這些張元良先生沒同他們說,還是休沐的時候二哥林霽方同林霽雲說的。
    因為郭培下獄,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的官職空缺著,陛下便提前提拔了林霽方入職吏部,從翰林院編修到吏部文選司員外郎,雖品級沒有變動,但實權增加,明著是平調,其實是暗升,也算是好事一樁了。
    為此家裏還慶祝了一番,也給大哥寫信言明此事。
    在太學呆了一旬,好不容易休沐,下次再回家便是七日後,林霽雲擔心會耽誤交稿時間,便提前把這個月的稿子完成了,趁著休沐正好送到萬象書肆處,拿了三十兩銀子,還有一遝讀者來信。
    老板周富說第二次期刊發售後,不少讀者特別寫了信,囑咐他一定要轉交到作者手裏。
    周富知道林霽雲很喜歡讀者來信,他的意思是看過之後如果能回複就更好了。
    林霽雲提前交了稿,正好有時間,便點點頭答應了。
    等休沐結束,林霽雲和小表弟回了太學。
    孫常威比他們來的還早,見林霽雲和張慧安回來,便幫忙拎行李,張慧安大部分東西都在宿舍,這次沒帶什麽東西,而林霽雲除了衣物,還帶了書肆老板給他的讀者來信。
    孫常威拿的就是裝在書箱裏的讀者來信和稿紙。
    他以為是林霽雲從家裏帶的學習用書,接過去後還道:“霽雲兄你是不是太努力了,才休息了兩天,又帶來這麽多書?太過勤奮以後可是會像劉博士那樣的。”
    劉博士主教四書五經,學識淵博,堪為大師,隻可惜因讀書過猛,英年早禿,太學裏的學生就算不認識他的麵容,也認識他那標誌性油光發亮的腦袋。
    林霽雲搖頭,準備消除讀書會禿頭這個謠言,“你這是迷信,是劉博士他爹禿頭,所以他才禿頭的,並不是他努力讀書的緣故。”
    孫常威有些疑惑,“你怎麽知道劉博士他爹也是禿頭的?你見過?”
    林霽雲當然沒有見過,可他在abo世界了解過——禿頭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家族裏有男性禿頭的話,男性子嗣禿頭的概率就更高。
    不過具體原理林霽雲很難讓孫常威明白。
    最後隻好放棄這個話題了。
    路上孫常威還特地跟他們說起了他提前打聽到的小道消息,“你們知道嗎?太學今年要舉辦詩社、琴社之類的,以前可沒有。”
    這不就是abo世界學校的社團嗎?林霽雲有點感興趣。
    孫常威見林霽雲的目光轉向他,更是一連串把自己打聽到的都說了出來,“張元良先生說除了讀書,也應該發展個人愛好,讓太學的學生在學習閑暇之餘,自行根據喜好組織成社,互相討論交流。”
    “太學固定了一些名目,有詩社、琴社、騎射社、畫社,甚至還有花草社和造物社。”
    林霽雲有些迷茫,“花草社是種花的嗎?”
    孫常威點頭,“霽雲兄你想去花草社嗎?我打算去造物社,去做點小玩意。”
    孫常威他父親是工部尚書,孫常威受家裏熏陶,去造物社也正常。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霽雲心思都在賺錢上,對這些社團雖然有點興趣,但興趣沒那麽大,如果真讓他挑的話,可能種花種草更有趣些,於是點了點頭。
    孫常威的小道消息果真準確,第二日太學便專門停課半日,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活動在太學湖邊的空地舉行,基本上所有學子都來了,這屆學子差不多有三百餘人,平常不覺得多,聚在一起倒覺得鬧哄哄的。
    每個社團都有專人負責登記,社團旁邊掛著大大的幌子,寫著各個社的名稱。
    孫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霽雲問小表弟想去哪個社團。
    張慧安在家讀書也沒什麽才藝,連種地都不怎麽會,糾結了半天準備去詩社,因為聽別的學子說,詩社每月任務很簡單,隻要做首詩,大家聚在一起評論即可,沒什麽難度。
    林霽雲不太擅長做詩,想了想,還是遵從一開始的意願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隻有幾個人,負責花草社的老師見林霽雲來,問道:“想來花草社嗎?”
    林霽雲點點頭。
    老師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員每月種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時間嗎?”
    一株花草怎麽沒時間,林霽雲痛快簽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然後領了一小包種子,老師說下次花草社活動的時候要帶上發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觀賞討論。
    等報完名,林霽雲去找小表弟和孫常威,詩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門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裏擠,林霽雲一時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擠得難受,連忙退出來,準備去造物社找孫常威。
    如果詩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門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負責造物社的老師,就是孫常威一個人在那了,連飛過的鳥都沒有。
    林霽雲第一看見孫常威這個比他還高的山東大漢哭唧唧的,對方滿目愁容,訴苦道:“嗚嗚,老師說造物社人太少了,開不起來。”
    確實,來太學的眾人都是從小讀書的,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做做詩彈彈琴還勉強,種花種草都有些為難了,更何況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製品,沒兩把刷子的真不敢來。
    林霽雲安慰道:“說不定過一會就有人來了。”
    然而等了半個時辰,張慧安都從詩社報好名了,造物社這邊還是沒一個人影過來。
    被眾學子嫌棄得明明白白。
    最後時辰太久,攤位都要收起來了,孫常威苦苦哀求,老師也很愛莫能助,為一個人組建社團有點不太現實。
    孫常威含淚道:“老師,究竟幾個人你才能開造物社?”
    老師猶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個。
    “三個?三個人那我有啊!”孫常威轉向林霽雲和張慧安,握住了他們兩個的手,仿佛見到了救星,“霽雲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張慧安是無所謂加幾個社的,詩社任務本來就簡單,隻是他不會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沒太大用。
    孫常威立即道:“無妨,隻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們!”
    孫常威都這樣說了,張慧安隻好點點頭,不嫌棄他沒用就行。
    孫常威又把目光轉向林霽雲。
    就差一個人了,孫常威這麽想加入造物社,林霽雲也沒有推辭的理由,於是點了點頭。
    於是太學人數最少的社團開起來了,孫常威做社長,林霽雲和小表弟負責劃水。
    晚上林霽雲給君頡送信,問在太學開社團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霽雲這麽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學習四書五經,太學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讓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這麽積極舉辦社團,肯定是上麵的旨意促動。
    而另一邊,養心殿裏靜悄悄。
    程德海進來送杏仁雪梨湯,陛下前些日子因為吏部之事大動肝火,今日又傳來陝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麵容如冰。
    先帝在時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時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鑽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結,中飽私囊。
    等陛下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劍斬佞臣!隨後又征樓蘭、治水患!
    這些年陛下的操勞程德海都看在眼裏,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一些是先帝在時遺留的毒瘤,時不時冒出來讓人頭疼。
    若是有林公子傳信來還好,至少能讓陛下從政務脫身,高興一會,隻是好幾天了,都不見信鴿飛來。
    他們這才做奴才的沒法,隻能盡量輕手輕腳,不讓陛下煩心。
    程德海將杏仁雪梨湯放在桌上,小聲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讓禦膳房熬了雪梨湯,隻放了少許冰糖,您嚐嚐合不合口味。”
    君頡隻是嗯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奏折上,沒有動作。
    程德海心裏歎了一口氣,隻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間,徒弟指了指天上,“師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鴿子?”
    程德海抬著頭看,可不是?當初陛下賞給林公子的鴿子本來和其他鴿子無異,現在胖得程德海遠遠就能分辨出來了。
    眼見著林公子的鴿子飛進養心殿,程德海鬆了口氣,嘴上念了句阿彌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興點,他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