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白龍投資

字數:7261   加入書籤

A+A-


    晚霞滿天,海鷗翱翔,濱海公路上,一隊身穿船廠工作服的漢子迎麵走來,為首者打著紅旗,腰間別著扳手,大夥兒邊走邊唱:“咱們工人有力量,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他們是衝著廠區方向去的,都傍晚了還去瀕臨破產的廠區幹什麽,除了不屈不撓的加班生產,還能是什麽!
    易冷被勞動人民的壯誌豪情所打動,讓司機停車,他要下來問問。
    看到這輛省城牌照的奧迪官車停下,工人們也放慢了腳步,目光盯著汽車,當看到一個打扮的像是大領導的人下了車,他們就都幹脆站住了。
    易冷問道:“師傅們,你們這是去幹什麽啊?”
    一人說:“去廠裏辦點事。”
    另一人說:“有點活沒幹完。”
    又一個人說:“閑著也是閑著,去看看有沒有……”
    旁邊的人扯了扯他的衣服,後麵的話咽回去了。
    易冷再次感動,說大家不要擔心,萬事有國家兜底,無論如何不會放任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光輝傳統的廠子破產,我代表國資委,代表兄弟企業向你們保證,一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說法。
    “好!”有人帶頭喝彩,然後一片掌聲。
    易冷這才坐回車裏,看到後視鏡中繼續前行的隊伍,感慨道:“多好的工人啊。”
    工人們一邊走一邊討論,咋整,說好的把廢鋼搬出來賣了,現在還幹不幹?
    “緩緩,把倉庫換上咱自己的鎖,派人守著。”一個核心人物說道,“誰的話都不能全信,這幫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
    歸途中,易冷一直在思考如何盤活江尾造船廠,這件事裏最重大的一個敗筆就是沒有成立子公司來規避風險,當挪威人有合作意向時,科學的做法是成立一家子公司,注冊在維京群島之類地方的離岸公司,注冊資金一兩個億美元就夠,再由江尾造船廠對其進行控股,這樣即便損失也能控製在一定範圍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體瀕臨破產。
    高明這個人搞技術還行,戰略層麵一塌糊塗,急功冒進,實在不是個帥才。
    現在不是想怎麽懲辦責任人的時候,是考慮上哪兒去弄錢把廠子救活,他忽然想到那個叫錢學林的家夥,於是拿出平板上網查詢了一下他名下的企業,一家叫做白龍投資的資本管理公司。
    這一查還真查出點意思來,不是這家公司不正常,而是太正常,正常到離譜的程度,白龍投資主要投資原材料和機械加工領域,涵蓋了稀有木材、貴金屬、石油能源、電池、金屬加工,廢鋼回收、文物鑒定、影視道具、體育器材、海外金礦等領域,不涉及高科技領域,都是成熟甚至落後的產業,比如他們收購的電池廠,就是一家做鉛酸蓄電池的破產企業,但離奇的是效益一點不差,是稅收大戶,還是慈善大戶,錢學林因此獲得的榮譽很多。
    於是易冷就打了幾個電話,從側麵打聽白龍投資的背景,原來這是一家專門麵向非洲市場的公司,秉承的是悶聲發大財的理念,從不高調宣傳,隻默默做事。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國家缺的就是這種實幹家,易冷讓喬智勇幫自己聯係錢學林,最好能麵談一下。
    喬智勇通過省工商聯的關係聯係上了錢學林,對方推三脫四,過了幾天才勉強答應見麵,約在閱江樓見麵,易冷見到了這位執掌億萬財富的當家人,本以為是個老奸巨猾的大叔,沒想到是個三十歲都不到的年輕小夥,眉宇間甚至有種清澈的愚蠢。
    一番交談下來,易冷已經確定錢學林就是個二代,隻是沒搞清楚是官二代還是富二代,總之以他的能力和閱曆是難以管理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的,但人家偏偏就管的挺好的,這上哪兒說理去。
    按說第一次見麵不該提及具體事務,但那是普通人打交道的套路,先認識,再深入,獲取信任交上朋友,再談合作。
    和聰明人就不需要這些周折,錢學林不是真的愚蠢,他隻是沒沾染商業圈爾虞我詐的陋習而已,易冷決定開門見山,說錢總啊,我希望你能進軍造船領域,把商業版圖的邊界繼續向著更寬更廣拓展。
    錢學林笑著說我已經投了一家造船廠。
    易冷一驚,這麽重大的消息自己怎麽沒掌握,就問是哪一家造船廠。
    錢學林就說了一個名字,易冷根本沒聽說過,喬智勇倒是有所耳聞,悄悄給易冷發了條消息,說這家是注冊資金五十萬的民營小船廠,生產內河水泥船的,最多算個作坊吧,都不配稱之為造船廠。
    這可把易冷給驚到了,白龍投資還真不愧是落後產能收集達人,水泥船是中國五十到九十年代內河航運的主力軍,用鋼絲網和水泥造船殼,以節省寶貴的木材和鋼材,這種船造不大,而且一碰就毀,屬於已經淘汰的產能。
    這就很奇怪,完全不符合商業規律,隻能說有錢任性。
    “錢總的思路別具一格。”易冷讚道,“除了玩水泥船,不打算玩點別的麽?比如鋼殼的護衛艇,魚雷快艇啥的,造船廠可以滿足你任何需求,軍艦都能造,帆船遊艇深海潛水器都不在話下,想不想去親眼看一下泰坦尼克號?收購一家真正的專業造船廠,一切都會實現。”
    錢學林還真托著腮幫子想了一會兒,說十九世紀中葉那種早期的蒸汽鐵甲艦能不能造,還得配上達爾格倫火炮。
    這專業術語易冷都聽不懂,於是錢學林給他畫了一張圖,形狀如同啤酒瓶一樣的前裝滑膛炮,清末時期中國裝備過一批這種款式的克虜伯海岸炮。
    “肯定可以造。”易冷說,“錢總準備搞主題公園?”
    錢學林點點頭:“對,我準備在非洲搞幾個主題公園,你們提供圖紙和散件,運過去組裝就行,可以的話,我訂購兩艘。”
    易冷並沒有答應,因為他知道開發一款新產品的成本極高,哪怕是十九世紀的落後產品,想完全仿造出來也非易事,而且訂單隻有兩艘,還不夠設計費呢。
    話不投機半句多,本來錢學林就是礙於麵子勉為其難來見一麵,並不打算真的合作,這次會麵就這樣慘淡收場,啥也沒談成。
    這件事被易冷當成談資在公司提了一嘴,也沒當回事就這麽過去了。
    半個月後,天氣轉涼,進入深秋,易冷走進公司,進電梯後和一個年輕人並排站著,他認識這是自己還是黃皮虎時招的實習生,名字叫洪雙喜的,現在已經轉正,在設計部工作。
    現在的年輕人社恐居多,尤其遇到單位裏的大領導,恨不得裝看不見,為了緩解尷尬氣氛,易冷主動打招呼:“小洪,設計部最近忙不忙?”
    “忙,也不算太忙。”紅雙喜抓耳撓腮,前言不搭後語,似乎在糾結什麽,欲言又止的。
    “有什麽想法可以直接和我說,我一貫支持年輕人。”易冷說。
    洪雙喜從郵差包裏拿出一疊圖紙說:“易總,上回你說的事情,我利用業餘時間設計了一下,您看看怎麽樣?”
    易冷搭眼一看,竟然是蒸汽機淺水炮艦的設計圖。
    “這麽快就搞定了?”易冷大感驚訝,要知道就算是十九世紀的產品,那也是繁瑣的不得了,十幾張圖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這隻是一部分示意圖和效果圖。”洪雙喜說,“您上回給我們下達任務之後,我就翻牆查閱了外網的資料,付費下載的英國樸茨茅斯造船廠的圖紙,是當年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的原圖,在這個基礎上優化改良的,使用了現代工藝,最最主要是可以製成預製件,用集裝箱發貨,到了目的地再組裝完成……”
    年輕的工程師又從圖紙裏抽出一張來講解:“這是羅德曼火炮的圖紙,其實非常簡單沒啥好說的,重點在於鑄造工藝而不是外形,羅德曼和達爾格倫都是十九世紀時期美國炮兵軍官,兩種炮設計原理一樣,達爾格倫的理念是設計大炮時根據實際膛壓來分布炮身部位的厚度,羅德曼的改進在鑄造工藝上,一句話說明白,鑄件從內部冷卻,會讓金屬晶體結構更加均勻而且沒有內應力,發射一千次都不會炸膛,而同時期的清朝落後火炮,隨時都會炸膛。”
    電梯上升的很快,洪雙喜語速也很快,易冷聽的一頭霧水,隻說有電子版麽,發我一份。
    “好的!”電梯門開了,洪雙喜背著包一溜小跑,隻留下格子襯衫和微禿的背影。
    易冷回到辦公室不久就收到了洪雙喜傳來的圖紙,他甄選了一下,挑了幾張發到了錢學林的郵箱。
    沒想到迅速就有了回應,錢學林直接打電話過來,問圖紙誰畫的。
    “我們工程部的技術員。”易冷說,“正經江大船舶學院的高材生,錢總有興趣麽?”
    “挺有意思的,我忽然有點事,回聊。”錢學林掛了電話。
    過了一天,一份辭呈放到了總經理辦公桌上,洪雙喜要辭職。
    易冷讓hr把洪雙喜叫過來問話。
    “小洪,錢學林給你開多少年薪。”
    洪雙喜也不藏著掖著,坦然應對道:“基礎年薪一百萬,我在咱們這兒一年到頭撐天才能拿到十萬,買房買車都很遙遠,在錢總那邊一年頂十年,易總,不是我不厚道,實在是誘惑太大。”
    易冷也無話可說,總不能攔著別人發財吧。.
    “小洪,我記得你家在內地,上大學之前沒見過大海,本來也不是船舶專業,是調劑過來的。”
    “正因為沒見過大海,才熱愛大海。”洪雙喜說,“我是海戰遊戲資深愛好者,尤其喜歡大航海時代,大艦巨炮時代也喜歡,總之海戰的事兒我都熟,和錢總交流了一下,一見如故。”
    “那祝你的前程猶如星辰大海。”易冷起身和洪雙喜握手,送這位自己親手招來的大學生走人。
    回來就打電話罵錢學林,這事兒你做的實在不地道,我給你看圖紙,你挖我的人,是覺得我們江東造船集團好欺負麽?
    錢學林早就料到了這一出,他爽快回應,挖你的人是我不對,但是不能否認這樣的人才在我這裏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作為對你們的賠償,我有個訂單給你,要不要?
    “那要看有多大了,如果沒啥技術含量,就幾千萬小買賣,你還是交給造水泥船的廠子吧。”易冷說。
    錢學林哈哈大笑,說洪雙喜設計的戰艦,你給我來一個艦隊,十艘,我可以先款,但是工期一天都不能拖,要快。
    易冷獅子大開口,開價十個億。
    錢學林討價還價,最終以三個億敲定。
    易冷召集技術部門開會,大家全都傻眼了,這算什麽訂單,簡直莫名其妙,蒸汽機,低碳鋼,滑膛炮,拆散件集裝箱運輸,鬧呢?
    馬曉偉憤然道:“我們有限的船台上是國家需要的護衛艦,怎麽有多餘的空間搞這個副業。”
    易冷說:“馬總,我們都是江尾造船廠出來的,對老單位有感情,你看能不能以某種方式和江尾造船廠合作一把,別讓工人們閑著,蚊子腿也是肉嘛。”
    馬曉偉秒懂:“好的易總,我馬上協調。”
    ……
    挽救江尾造船廠的行動還在繼續,最心焦,最執著的人不是易冷,也不是高明,而是秦德昌,老人家孤苦伶仃,廠子就是他的家,他的一切,無論如何也不能放任造船廠破產,他在近江奔走呼籲,懇請國家隊出麵救急。
    秦德昌甚至想辦法見到了分管國資委的副省長楊啟航,這位女副省長是從招商局集團調過來的,有資源,有能力,敢打敢拚。
    但是楊啟航對江尾造船廠的局麵也束手無策,這種案子不是孤立,北冰洋鑽井公司不但坑了他們一家,還坑了韓國三宇造船的兩艘大型勘探船,以及另外一家國內造船企業,但是人家買了保險,中信保會賠償一部分,至少能把眼前的難關度過。
    高明也買了保險,但是耍了滑頭沒買全額,小聰明吃大虧。
    最終副省長楊啟航拍板,江尾造船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流程。
    副省長一行人來到了江尾造船廠視察,令楊啟航驚歎的是,瀕臨破產的廠子依然繁忙,運輸車輛進進出出,車間裏熱火朝天,機器轟鳴,工人忙碌。
    高明介紹道:“廠子麵對危局,我們管理層沒有放棄努力,依然在承攬業務,讓工人有活幹,有錢拿,這是為國外一個主題公園生產的大型船模項目,是領導班子共同努力運作的成果。”
    旁邊一位副總幫腔道:“主要是高董的功勞,為了這個項目他吃不好睡不好的,頭發都白了許多。”
    楊啟航看看高明,點點頭。
    破產流程還是要走的,現在省裏要確定破產清算小組長的人選問題,按說應該是高明擔任,但這隻是理論上的,具體安排誰,要充分尊重楊副省長的意見。
    一番視察後,會議室內,楊啟航和陸天明、秦德昌先開了個小會,然後出來宣布,江尾造船廠破產清算小組長,由江東造船廠的總經理易冷擔任。
    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高明呆立當場。
    這可是他的廠啊,他的大明帝國,這裏的一草一木,每個工人,每根螺栓他都無比的熟稔,破產清算,各種複雜的債務關係,他比誰都清楚,一旦開始清償,這裏麵的道道可就太多了,給誰不給誰,給多少,都是小組長說了算的,高明這些年來欠的人情不少,本想趁著這回清算處理幹淨,沒想到被易冷截胡。
    楊啟航接著宣布,經省委研究決定,免去高明同誌江尾造船廠黨委書記一職。
    隻有免職,沒有新的任命,至於董事長職務則沒動,反正都破產了,董事長也沒權了,都得聽破產清算小組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