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考奮鬥(五)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榮亞在鬧鍾的呼喚中醒來,她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這麽早醒過了,但這具身體的生物鍾似乎比較習慣早起,她在床上賴了一會兒,想到還有那麽多書等著自己,頑強地爬了起來。
    五點半開始晨讀,將昨天複習過的英語三單元課文和單詞都讀過兩遍,順帶預習了一下第四單元,然後拿出語文書。
    先看了看目錄,第一單元第一篇就是《沁園春·長沙》,而且也就這一篇是重點,榮亞清了清嗓,精神飽滿開腔:“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讀了兩遍,後麵的《雨巷》、《再別康橋》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她就翻到筆記上顯示要背誦的部分讀了一遍,然後直接轉到第二單元,第二單元是三篇古文,這個重要。
    “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
    這個早讀不知不覺就進行了近兩個小時,還是陳媽媽來叫吃飯,榮亞才停下來,然後她發現,自己嗓子啞了,還疼,一下子用力過猛了,接下來這一整天她都不太想說話了。
    她見陳爸爸不在,猶豫了一下問:“我爸呢?”
    “開車去了啊。”陳媽媽說,“一會兒媽媽去幹活,十一點的時候你記得煮飯。”
    榮亞這才想起來,陳爸爸的工作是開車,小三輪,在鎮裏帶客人,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好幾百,差的時候就幾十塊。而陳媽媽則是去附近的手工廠做手工,一個小時固定六元錢,可以隨意請假,但陳媽媽一向是能做多久做多久,今天之所以現在還沒去……
    榮亞抬頭看後院,好多濕噠噠的衣服晾在那裏,大半是陳飛飛的衣服,屋子裏家務活也做完了,中午的菜也買來了。
    她想到任務二裏的孝順父母,於是說:“媽,現在我在家,家務活我來做吧。”
    陳媽媽拒絕了,叫榮亞專心學習,她可是天一亮就聽到榮亞在讀書,昨晚學到那麽遲,今天又那麽早,她對於女兒的用功終於有了一個直觀的概念,自然不願意讓別的繁瑣事情打擾到她。
    榮亞沒堅持,吃完早飯上樓學習,早上讀過的詩文古文,逐字逐句地弄清含義,弄明白詞類活用、通假字、厘清句子結構,都是不小的工程。
    休息的時候,她還是下樓把中午要燒的冬瓜給去皮切了,把土豆削皮切塊,把雞翅洗了汆水。
    日子在就在緊張的學習中過去,整整一個月,榮亞都在這座二層小樓裏渡過,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自己的小房間裏,和那台立式電風扇以及無數本書本相依相伴。
    在前十天,榮亞把高一的課程全部搞定,後二十天,把高二課程搞定,像英語、生物這樣比較簡單的,則已經把所有已經教過的內容過了一遍。
    八月十九日,明天都返校了,晚上榮亞把書一本本地碼進行李箱,塞滿了整整一個半行李箱,她吐出一口氣,揉了揉僵硬酸疼的脖子,在地板上癱坐下來。
    一個月高強度學習,除了睡覺,好像腦子就沒停下來過,就連吃飯的時候都在想著題目,上廁所都在聽磁帶或者背書,在短短一個月內,把高中兩年學的東西,重新地,一股腦地塞回到腦子裏,完全可以說是拚命了,她整個人瘦了一圈。
    但真正要緊的還是高三的內容,幸好高三的課程還沒有教完,她離大部隊的進度不遠了。
    一看時間八點多了,今晚不打算再學習了,她下樓洗了澡,順便洗了個頭發,然後披散著濕發洗了衣服,又把家裏那張沉重的竹製躺椅搬到後門,躺在那裏一麵晾著頭發一麵看星星。
    不遠處的空地上,搭著一大片絲瓜架、黃瓜架,有人還拉了幾根線,把絲瓜藤往自己門口樓上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綠蔭,涼風習習間,枝葉婆娑,蟲鳴此起彼伏,人們就三三兩兩地坐著談天說地,不時爆發出笑聲。
    榮亞深深吸了口空氣,看著頭頂的星空,覺得愜意極了,她似乎已經完全適應了現在的生活,作為真正的榮亞的過往,卻有些模糊了。
    前麵大門突然吱呀一聲開了,陳爸爸陳媽媽說著話進來了,一同進來的還有那輛大大的載客三輪車,他們結束一天的工作相伴歸來了,於是黑漆漆的冷清的家裏一時間又熱鬧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榮亞就拎著兩個大箱子,背著一個大書包,坐著陳爸爸的三輪去坐大巴車,大巴車開了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鍾到了終點站,榮亞又背著包拖著箱子,哼哧哼哧走出車站,太陽火辣辣地在頭頂曬著,走出車站的這個過程就叫榮亞出了一身的汗,所以即便學校就在不遠處,她還是很奢侈地花了五塊錢坐了個小車,直達校門口。
    今天是高三學生返校的時間,校園裏很熱鬧,熱鬧之中又有些空曠寂寥,因為高一新生和高二學生還沒來。
    榮亞看著這所看上去有些老舊,但那些景觀樹木和來往學生家長為其增添了濃濃生氣和活力的學校,心髒砰砰跳動起來。
    她像走進了曆史,像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時代,一種重返青春從頭來過的感覺將她籠罩,讓她鼻頭酸酸的,好一會兒才想起自己現在頂著陳飛飛的身體,回到的也是陳飛飛的高中時代。
    宿舍樓在教學樓後頭,陳飛飛高二還住在五樓,高三就搬到三樓了,被子什麽的在上學期末就搬了,榮亞如今隻需要爬三層樓就行了,來到309,掏出鑰匙打開門,裏頭是熟悉的六張床六張桌的擺設,東西有些雜亂,光線有些昏暗,顯然她是頭一個來的。
    榮亞氣喘籲籲地放下行李,打開陽台門,讓帶著熱意的風貫穿整間寢室,帶走那種說不出來的黴味。
    榮亞的床是五號,上鋪,被褥竹席都堆在床上,榮亞早有準備地從包裏掏出抹布,擰開陽台上的水龍頭,等鏽水流掉,水質變得清澈,才浸濕抹布,把陽台欄杆擦了好幾遍,然後把床上的被子抱下來曬。席子也擦了一遍掛上去上。
    她特意早來,就是為了曬被子,要是搶不到陽台,就得把被子抱到樓下去曬,上上下下很累人的。
    然後她又爬上床,把自己的床鋪、牆壁仔仔細細擦了一遍,從包裏拿出家裏洗好帶來的雪白蚊帳掛起來。
    做完這些,她又把自己的五號桌擦了一遍,從行李箱裏往外搬書。
    做這一切的時候,她心情極好,嘴裏都是哼著歌的,當年她讀書的時候,很討厭收拾寢室,這會兒卻覺得熟悉而親切,甚至是有些感動地忙碌著,對接下來的集體生活充滿了期待。
    忙碌完也才十點,榮亞拿出高三數學書學習起來,一直到十一點半,依舊沒有人來,她便合上書本,背上包去食堂吃飯。
    食堂是個二層樓的大建築,一排排桌椅擺得整整齊齊,隻開放了三個打菜窗口。榮亞新奇地看了看,然後去充值窗口,一口氣往學生卡裏充了六百塊錢。
    這次陳媽媽給了她八百塊錢,是她一個月的生活費,從前一個月隻有五百的,但讀了高三就是不一樣了,尤其她這一個月瘦了一圈,家裏兩位真真切切看到學習是多勞心勞力的一件事,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不能在吃的上麵虧待了自己。
    學校食堂便宜,一天三頓加夜宵,二十塊錢不能吃得特別好,但也可以吃的不錯了,剩下兩百以備不時之需。
    榮亞打了一個肉末茄子,一個番茄炒蛋,隻要三元錢,分量也不少,米飯三毛,又去打了一份免費的白菜湯,找了個位置享受地吃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個故事很簡單,主要是女主適應別人的人生和這個職業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