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蒙荊被苫,禦寇歸國

字數:4748   加入書籤

A+A-




    返回殷都等待井國送親。一日宮中正在議政,蒙國遣使來朝。
    武丁第一次聽見有候國來朝拜,一時慌了手腳,壓抑不住內心的狂喜,趕忙更衣。
    傅說回稟:“蒙國,原是殷都東麵一個侯國,先王在位之時,蒙候勢力崛起,吞並周邊10餘小國,如今新君登位,突然來拜,恐怕不那麽簡單。”
    “依愛卿之見,本王當如何應對?”武丁邊整理著衣襟,邊回答。
    傅說上前幾步說:“大王,不如托故暫時不見,我與瑉玖先去試探一二,再做定奪。”
    “也好,你與瑉玖速去。”
    傅說、瑉玖來到偏殿,隻見兩人右手握住腰間的銅劍站立門外,昂首挺胸,甚是威武。瑉玖心中有著不祥的預感。
    進門更是覺得不妙,隻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孩童,頭戴冕冠,身著冕服,端坐大堂。旁邊坐著一位老者。此人乃是蒙候國內最大的貴族,大司馬金黎將軍。
    二人進來不免大吃一驚,蒙候竟然穿著帝王祭天時的服飾,還攜帶武將兵刃......四目相對,知道這是來挑釁的。
    “還不拜見蒙國國君?”一旁的金黎輕蔑地朝瑉玖、傅說喊道。
    二人雖為王臣,可這小孩兒確是侯爵,身份懸殊,隻好參拜。
    瑉玖實在憋不住,行禮完畢,起身就問:“蒙候來朝,謁見大王,為何如此打扮?僭越天子,可知有罪?!”
    金黎反倒怒不可遏:“何罪之有?我國君正準備按照慣例祭天,王上聽信妖人讒言,突然下詔,奪了諸侯祭天之權,我們隻好前來問問,是不是王上的叔叔也不能祭天了?”按照輩分,武丁確實是蒙候的侄子。
    瑉玖一聽,這是衝著自己來的。也不解釋,隻是反問一句:“人人皆可祭天,天帝得有多忙?再說了,倘若一國求告天帝國祚長久,敵國卻求告天帝讓他亡國,天帝豈不左右為難?一人求告發財,另一個人求告讓那人失財;一人想要長壽,仇家卻想讓他早死......你說,天帝該護佑哪個?”
    金黎一時啞然,無言以對,破口大罵:“黃口小子,怎敢胡言亂語,藐視上天?”
    傅說見要起衝突,忙上前阻止:“金黎將軍遠道而來,還請稍安勿躁。並非我王要奪祭天之權,實在是千百年來,捕殺靈龜,屠戮耕牛,隻為甲骨。我王深感不安,這才改了祖製,上下行效,得省下多少頭牛?耕牛用於農耕,豈不更好?”
    金黎甩手:“少扯那些沒用的。”然後走到瑉玖麵前,打量一番:“想必這位就是大王身邊的紅人,卜正瑉玖大人吧?”
    瑉玖斜頭回到:“是我,有何賜教?”
    “我國君初登大位,還請卜正大人,為我蒙國之事卜上一卜,如何?”說著話,金黎右手衝著那小孩兒擺手,示意他過來。那小孩兒陡然起身,走了過來。
    瑉玖再次與傅說四目相對:這小孩兒貴為侯爵,怎麽這麽聽金黎的話?
    “這便是我蒙國國君,子虎。”金黎不曾施禮,直呼蒙候名字。
    蒙候虎稚聲向瑉玖問到:“請問,蒙國常有鬼方侵擾,今我為蒙候,該怎麽做?”
    瑉玖看著小孩兒,心裏大致明白他國內之事,一定是金黎倚老賣老,挾持年幼的子虎,把持著蒙國國政。想必身著冕服朝拜天子,也是那老賊的主意,頓時對蒙候心生憐憫。
    瑉玖命手下卜人拿來龜甲、炭火,一番操作。契刻於龜甲之上:“戊戌卜,貞,侯虎,毋歸,禦。”
    “回稟蒙候,天意令你暫時不要歸國,留朝伴大王左右,舉國防禦,可保無事。”瑉玖拿著龜甲給子虎看。
    “國不可一日無君,你讓我國君伴王駕,那我蒙國怎辦?”金黎大怒。
    “這不是還有大司馬金黎將軍嗎?蒙候伴駕,您回國暫代理政,為國分憂,天意不可違啊!”
    “那你再卜,我回去又該怎樣行事?”
    “一事一卜,哪有隨意占卜的道理?”
    金黎見瑉玖不肯再卜,拿起龜甲,便扔在瑉玖腳下:“快快卜來!”
    子虎嚇得忙往後退,看來十分害怕金黎發火。
    瑉玖雙手撿起龜甲:“你褻瀆聖物,還敢問卜?若是天帝降罪,恐你吃罪不起!”
    武丁原本悄悄跟著也來到偏殿,此刻正躲在窗外,目睹整個過程,心裏便知道是這金黎老兒把持朝政,要挾子虎。此番挑釁,不達目的,恐怕瑉玖要吃虧,於是趕忙出來替瑉玖解圍。
    “王上駕到!”宮人在外大喊。這是有意打斷裏麵的尷尬氣氛。
    眾人下拜,子虎也想要跪,卻被金黎一把薅起,隻得做拱手狀,向後退了幾步。這一切都被武丁看在眼裏。
    “本王在門外都聽見了,既是天意,切不可違背。子虎年幼,且隨本王左右,學習國事。金黎將軍在蒙國辛苦多年,又是顧命老臣,理應分擔國政。今準你回去代政理國,無須事事請命。”
    金黎早有取代蒙候之意,礙於顏麵,一直未曾下手。這下蒙候留朝伴駕,自己回去正好方便實施他的計劃。索性將計就計,領了王命返回蒙國。
    王權再次被挑釁,武丁胸中難忍。金黎老兒,惑亂蒙國,一定要討伐,也要為子虎討回公道。遂決定親自帥軍征討。
    傅說諫曰:“大王,如今整頓內政不久,尚未尋得得力武將,況且國內兵源不足,士大夫們又不肯出家丁家奴,這仗可否緩緩再打?”
    瑉玖對武丁說:“大王,金黎目無王法,挾持蒙候,僭越王權,若不教訓,恐日後他國效仿。”
    “你有何計策?”武丁問。
    瑉玖說:“以前,奴隸都是跟隨大軍,修葺工事,運送糧草,偶爾還會被宰了祭天祭旗。這次不妨解開奴隸枷鎖,年輕者發以兵刃,前軍參戰,老幼者後軍運送補給?”
    “萬一他們造反呢?”傅說曾為奴隸,深知奴隸心思。
    “王上可以昭告天下,有功者還其自由,賞賜土地,做個平民。即便無功,也不宰殺,仍回原處為奴,不做計較。”瑉玖解釋道。
    武丁采納,頒詔全國。奴隸聞詔,心想此生竟然還有機會脫籍,無不感恩戴德,人人響應。
    不日便征調奴隸五千,大王又親帥王軍兩千,浩浩蕩蕩發兵蒙國。瑉玖跟隨左右,子虎也在中軍,傅說後麵籌備糧草,代理國事。
    王師征討,諸侯不明就裏,莫敢過問。可憐那金黎老兒,方才回國,正在子虎的後宮淫亂。卻不曾想王師緊隨其後,抵達蒙城,將其包圍。這一圍就是數月。
    大王要強攻,瑉玖阻止,此賊不需強攻,圍困即可。
    一日,武丁軍帳之中突然想起井國至今還未將公主送來,知道井伯還在猶豫,便叫來瑉玖問卜。
    瑉玖卜得:“納婦,吉。子克家。”
    便對武丁說:“大王莫急,此次隻要拿下金黎老兒,井伯一定會將公主送來,而且這位公主甚有才能,一定可以勝任大王之婦,母儀天下。”武丁方才欣慰。
    再說金黎老兒,被圍困於城中,派出去請援兵的人一個也不見回來。急忙找人商議應對之策。有人說,商王正各國下聘,充實後宮,不如咱們選幾個美女送過去,說不定可以解圍。老金黎覺得可以一試,便在蒙候後宮選了幾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送往城外武丁大營。
    瑉玖對大王說:“這些女人不能娶,如今金黎困守,無有援兵,定是無計可施,方才出此下策。老賊對蒙候有異心,又對大王不躬,宰了他,上天也不會怪罪。”
    於是,繼續死困蒙城。金黎無奈,多次組織突圍,怎奈何手下都是些貪慕權貴,貪生怕死之輩,趁著突圍的機會,都跑出來投降了。
    蒙城百姓也深知金黎作為,如今大王來問罪,又送蒙候虎回來,於是皆揭竿而起,活捉金黎,割下頭顱,獻給大王,迎接蒙候。
    武丁收拾殘局,命子虎仍做蒙候,選任賢臣輔佐。蒙候虎深感天恩,承諾唯大王之命是聽,鞍前馬後,隨時聽調。當下歃血為盟。
    大軍返程。路上武丁問瑉玖:“當日我要強攻,你為何阻止?”
    “大王容稟。其一,王師征討,前來問罪,他若反抗才能打他,這是禮數。其二,軍中奴隸首次隨王出征,未必會打仗,也不敢保證沒有異心者,故而冒險出擊,不如被動防禦。隻要老賊不打,咱們何必徒增傷亡,沒有援兵,投降隻是時間早晚。這是防患。其三,強攻城池,城內百姓為保性命,難免反抗,平民、奴隸,死的可都是大王的子民,何苦呢?這叫仁政。”
    “真沒想到你不僅擅長占卜,還懂得用兵,又有如此仁德。”武丁看著這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男人,暗自慶幸是自己而不是其他諸侯先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