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噬嗑而亨,初探鬼方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武丁回朝之後,經過多次商議,針對國內政事頒布五大詔令:
一是今後交易以殷都所鑄的銅貝為主,其他貝幣不再作為官方通用之物,逐步取消。
二是鼓勵墾荒種植,凡墾荒十畝者免三年賦稅、徭役,墾荒百畝者可獲封爵位,享用奴隸。
三是建立倉廩和飼場,囤積餘糧以備戰;圈養馴化繁衍牲畜,供祭祀使用;設立象兵,專司繁衍馴化大象。
四是營建各類作坊,庶民子女十歲以上者均可進入學習技術。征調皿國匠人教授鑄造技術,派遣紡織技師傳授繅絲織綢技藝等。
五是建立新軍,大小官吏、貴族子女十五歲以上,主動申請參軍者,賜田十畝,銅貝五十朋,以父母爵位排次,有軍功者另行賞賜。
畿內各地先行響應,侯、伯、男、甸無不響應,逐步推廣致番邦諸侯。
初夏,雪域冰封化解。武丁又頒詔,令左師長譚兵帶領駐紮在沚水岸邊邑方邊境的三千甲士北上,尋找鬼方主力,伺機而戰。
國內五項政令中,其它都好說,畢竟是對百姓自身有利,推行都比較順利。就連限製使用銅貝之外的貝幣,在經曆短暫混亂之後,也平穩過渡。市場上自發形成了一套換算體係,使得貝幣換銅再無實際利益可圖,其他幣種慢慢減少。
唯墾荒有獎一條,在推行過程中,各地官方組織的焚林毀山進展並無障礙,而民間自由墾荒卻始料未及的引發了諸多矛盾。
一片林子,你在東麵砍樹,我在西麵放火,他在南麵耜田,還有人在北麵灌水。弄到最後開墾的土地分不清究竟歸誰?水源也是你爭我搶。一般的人,幾家坐在一起根據出力多少協商分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總有那些想要多得一些的,非要強占他人的成果。更有甚者以大欺小,強取豪奪,為占便宜在他人開墾完荒山野嶺後,殺人埋屍,侵占土地。
一時間,各地多尹、多犬、籍臣乃至林、虞、牧大小官員,紛紛上報朝廷,言說轄內時常發生爭奪荒地,聚眾鬥毆;肆意焚毀山林,打殺虞正林官;居民墾荒遷徙而不報知籍臣之事。朝堂上內廷、外廷,宰、臣兩套班子都忙得不可開交。連傅說都對此類案件應接不暇。
原本是想解決遊手好閑之人的生計問題,卻整得人心貪欲乍起。既然犯法,絕不姑息,必須抓入大牢或發配前線。為緩解矛盾,武丁隻好再三明罰敕法,加派人手,四處捉拿罪犯。殷都圜土牢內一時人滿為患。
看著這些身著麻布腳穿葛屨的庶民,一個個帶著手銬、腳鐐、枷鎖關押於牢籠之中,受到法律製裁。瑉玖心裏也是說不出來的心酸,隻能再三交代司寇、司刑、司圜等刑獄官員在審判和量刑時一定要秉公執法,處理得當,適度用刑。
盡管如此,依照殷商法律,仍然有很多人被剁手刖腳,割耳劓鼻,終生束縛於恥辱架上。
用了近一年時間,才將墾荒之亂理順,民間也根據自家所需,有序的開墾荒地。
回顧整個過程,瑉玖心裏五味雜陳。做狐狸的時候,動物界的領地意識非常強烈,不論哪裏,誰強大歸誰,他絕對不跟老虎搶地盤;深知弱者隻能一再避讓退縮,甚至餓死也無人問津。可在人間看似一樣卻又完全不一樣,一樣的是國與國之間誰強大領土、利益歸誰;等級之間誰等級高誰就有話語權,等級低的必須服從。不一樣的是在人間有位權力最大、位置最高的王,他領土之內的等級劃分、利益劃分全由他說了算。所謂的諸侯臣子、庶民奴隸無非是他政治博弈的一顆顆棋子。他所謂的民主隻是他允許範圍內的民主,他所謂的自由也是在他條件限製內的自由,任何越軌逾矩的言行舉止,皆視為背叛、反叛。
原本對人間美好的印像頓時不複存在。他開始懷疑女媧娘娘為何讓他輔助玄鳥後人,就因為玄鳥是女媧選定之人嗎?難道她直管她所設立的人王嗎?整個人間的百姓萬民呢?在她看來都隻是為她選定的人王服務和犧牲的嗎?
無論是對妖界還是對人間,瑉玖此時就像是吃臘肉發現有腐毒、啃骨頭咬出一支箭頭、吃幹肉嚼出一塊銅片一樣,膈應得難受,心口隱隱作痛,卻不知從何說起,又能與何人述說。
而武丁大王仍舊是每天站在他的山河輿圖前,謀劃著如何開疆拓土,統禦萬邦。經常在朝堂上商議如何打敗土方殘餘、羌方、鬼方等外敵;如何令各諸侯真心臣服於王庭。散朝後則又應付著後宮的爭風吃醋,在眾妃嬪之間穿梭。民間的那些事自有朝臣處理,他似乎並不像嘴上說的那麽在乎賤民的死活。
婦好從不與其他嬪妃為伍,每日隻知練劍掄錘,視察新軍、象兵,為出征做著準備。
杞妃、姪妃自上次被罰之後消停了一些日子,可始終按奈不住私欲。尤其是姪妃,早就對武丁失去了信心,一心隻想盡快逃離這帝王家的牢籠,和自己心愛之人遠走高飛。多次請求情郎梅浩帶她離開殷都,去哪都行,她隻想和他在一起。
梅浩心知自己早已犯下死罪,也隻有逃往外邦才能活命,可眼下處處關卡,如何逃出去呢?就算出去了,又能去哪兒呢?梅浩一直四處打聽,尋找機會。
恰逢這日左師長譚兵領兵返回向武丁複命。王師北上尋找鬼方主力,一路向北挺進八百裏,竟隻遇到幾小股牧民,又向西千裏尋訪,抓住一些牧民詢問,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首領的部落現在的牧場在哪裏。無奈大軍隻有折返南下,邊往回走,邊做探訪,始終沒有消息。
雖未找到鬼方主力,但南下路上卻也並非一無所獲。古方、沚方、危方幾個鬼方南邊部落飽經多年戰亂,不堪一擊,被譚兵一舉拿下,並在三部與鬼方、土方餘部接壤處征調庶民、奴隸修築軍事,又留下幾名亞旅、百夫長分別駐守,繼續打探鬼方消息。自己領餘部一千押解著三部貴族回朝。武丁予以豐厚的封賞,又是賜予府邸、良田,又是銅貝、美女。一起回來的千餘將士則安頓在城外。
梅浩素與王師中一名百夫長相熟,此人喚作葛犬,原是葛地一個專司養狗的小吏,因養狗有功一步步做到百夫長。此次正好也跟著譚兵回國。兩人許久未見一頓寒暄,梅浩好酒好肉招待,向葛犬打聽北國情況,葛犬也不知其意,隻當他是好奇,自己也正好賣弄一下見聞。就將往北的路線怎麽走,一路風土人情,何人駐守關卡,甚至如何繞開關卡,一五一十地把所見所聞全都告訴了梅浩。
梅浩有了這些消息,決定趁著北邊主將回朝,盡快離開殷都北逃。隨即相約在宮城後花園,把計劃告訴姪妃,讓她回去準備一下,自己則還要回去賣掉田宅等物,隻帶錢糧細軟,本月十五,月望之日二人乘夜從後花園北牆逃走。
姪妃聽後,熱淚盈眶,終於等到機會擺脫這毫無盼頭的生活了。於是讓梅浩在假山洞中等她一會兒,跑回寢宮,拿了一堆玉帛銅器等能賣之物交給梅浩,讓他拿出去變賣。二人相擁而泣,良久才散。
隻可惜姪妃並不知道她二人的一舉一動,早就被杞妃手下的蔓娥偷窺的一清二楚。今夜有情人相聚,也被蔓娥跟蹤,並報與杞妃知道。
而這一切又全都被變作夜貓的瑉玖盡皆獲悉。可此時的瑉玖猶豫了,要不要再告訴武丁。如果說了,梅浩、姪妃必死,杞妃雖隻為爭寵,也難免被棄,蔓娥、葛犬兩個身份低下的人都難逃人牲之命運。
年輕的杞妃可管不了那麽多,她一直在尋找機會接近武丁。聽完蔓娥的匯報,計上心頭,她決定冒險約武丁十五那天在後花園賞月。逮個正著,讓武丁看看究竟誰才是最愛他的人。
瑉玖怎會不知杞妃的心思,但他不忍再看到那麽多人無辜慘死,決定放姪妃、梅浩一條生路,同時也能解救杞妃和蔓娥、葛犬。一場貓捉老鼠,螳螂捕蟬的大戲即將在殷商後宮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