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泛泛其逝 歌以紀之

字數:2281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話說衛公子衛壽,替哥哥伋子赴死,哥哥伋子追趕過去想救下弟弟,結果還是遲了,於是善良的伋子也自盡而亡。
    船上的賊人都傻眼了,這就死了?真死了,買一送一,這回會不會給兩倍酬金?不知道,既然這位公子說拿白旄人是他,那就也把他的人頭割下來裝盒子裏吧。
    再說伋子和衛壽的人頭被送回衛國,是公子衛朔接見的那些賊人,衛朔在暗自慶幸,太好了,原來還想著除了伋子,還有老爹中意的衛壽,這下好了,衛壽你自己犯傻,省了我再費心思。衛朔重金打發了那些賊人,讓他們遠遠地逃走,以後別在衛國出現。
    宣薑知道自己的兒子衛壽也死了,放聲痛哭,不知她有沒有後悔自己的行為。不過宣薑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她以後還會有新的孩子,她和她的子女,在東周曆史上也算是一個傳奇。
    曆史真的很諷刺,荒淫的衛宣公衛晉竟然有兩個善良友愛孝順的兒子,可是這樣的兩個好兒子,竟然就為了父親輩的自私貪婪殘忍斷送了性命,不能不讓人扼腕歎息。
    當時的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衛國公子,做了一首詩歌《二子乘舟》,後來收錄在《詩經》裏。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心中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你倆坐船走了呀,船兒飄飄遠行去。
    多麽思念你們呀,心中煩躁又不安。
    你倆乘船走了呀,船影漸漸看不見。
    多麽思念你們呀,不要遇到災禍呀!
    再說伋子和衛壽的老師,衛國的左公子衛泄和右公子衛職,這時也摒棄了原有的成見,兩人輔佐教導的潛在繼承人都沒了,還成見個啥呀。這兩人都是衛國的公族,兩人現在是同病相憐,一起將各自掌握的情況匯總了一下,就進宮去找衛宣公了,將這些年伋子和衛壽兄友弟恭,相互友愛,對父親恭敬孝順,即便知道父親要殺自己也不逃走的事都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當然也說了衛朔和宣薑的挑撥誣陷。
    衛宣公這才後悔了,是真的後悔了,兩個兒子,兩多好的兒子呀,尤其是衛宣公後來雖然不待見伋子了,可卻喜歡衛壽呀,把衛壽當繼承人培養呀,所以才給了衛壽和伋子一樣的待遇,托付給右公子衛職教導,可是衛壽竟然為了救伋子去替哥哥死,伋子竟然悔恨自己救不了弟弟,陪弟弟死,多好的兒子呀,可我這做父親的都做了些什麽呀,衛宣公哭著說“宣薑誤我,宣薑誤我呀。”他怎麽不想,不是因為自己的昏聵才會聽信讒言嗎。
    “來人呀,給我把那些賊人抓回來,砍了喂狗。”可是哪還抓得到,那些人,得了衛朔的賞金,早跑了。
    衛宣公從此也落下來病根,一閉眼,就看見伋子,衛壽,還有夷薑在他麵前哭訴,每次夢中驚醒,就是一身冷汗,神情恍惚,就這樣一病不起,半個來月的時間,就一命嗚呼,薨了。
    衛宣公死了,她和宣薑的兒子公子衛朔即位,當時隻有十五歲,這位就是衛惠公。
    咱們前麵不是說過齊國齊僖公要衛國出兵一起打紀國嘛,當時就是衛宣公剛死,衛惠公衛朔是齊僖公的外孫,派了二百乘戰車參戰。
    好,咱們接著說衛國,衛朔即位,肯定還是有人不服的,為首的就是伋子和衛壽的老師,左公子衛泄右公子衛職,但是衛朔早就防著這二人呢,剛即位,屁股還沒坐穩,就把這二人免了官,回家養老去吧。
    而這二人在家也沒閑著,時刻準備著廢黜衛朔。
    而這時,正是鄭國祭足殺了雍糾,鄭厲公逃到蔡國,鄭國就派人到衛國來接在衛國避難的鄭昭公回國,衛朔想著,宋國擁立了鄭厲公,敲詐了那麽多好處,這次自己擁立鄭昭公,肯定也會得到不少酬謝吧。於是高高興興派豪華馬車送鄭昭公回國,哪知道回去後鄭國連個謝字都沒說,當然不說了,上次被宋國敲詐怕了,這次幹脆連你的人情都不記。
    可是衛惠公衛朔生氣呀,就跑到宋國去訴苦,宋國呢,不是前麵鄭厲公跑到蔡國後又找了宋莊公支持自己嗎,那就聯合衛國和蔡國再和鄭國打一仗吧。
    這衛惠公自己的位子還沒坐穩,就和宋國蔡國一起去打鄭國,這正是一個好機會,在國內等待時機的左公子衛泄右公子衛職,正好利用這次機會,就把他給廢了,擁立了衛宣公的另一個兒子衛黔牟為新國君,衛朔隻好逃亡到齊國,他舅舅家去了,還是太年輕呀,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不過這也是他殘害哥哥的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