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除夕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A+A-


    大年三十。
    座落在豫東大地的所有村莊與城鎮之中,皆都顯露出一片喜氣升騰之象。
    這是豫東地區土地改革之後的第一個春節。
    夏糧大豐收,秋糧的收成也前所未有的好,鄉下村民家裏的糧食都堆滿了糧倉。
    農村裏不在缺少口糧,人人都能吃飽肚子,而且還是白花花的白麵饃饃,每個農民心裏都別提多高興了。
    地裏的莊稼豐收了,農民手裏有中有了充足的糧食資源,自家吃不完的話,自然就會想著賣出去一些,換些油鹽醬醋、衣服鞋子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
    連帶著,周邊的鄉鎮、市縣內的糧油店也都有了足夠多的購糧渠道,生活在城鎮內的非農居民也能輕易地購買到他們需要的口糧。
    所以,今年的春節,生活在豫東地區內的居民,不管是城裏還是鄉下,人們的臉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
    劉家店的老李家也是如此。
    這是他們分家之後的第一個除夕新年。
    原本按照正常的時間節點來發展,分家之後,三兄弟就會各顧各家,新年也會在各自的新宅裏過。
    最多,也就是在年三十兒的晚上,讓孩子們往老宅端上一碗水餃,就當是給奶奶拜年了。
    這是老家過年的習俗,往長輩家裏送上一碗餃子,回來的時候,長輩們在給了壓歲錢後,也會把空碗裏裝滿零食給孩子們帶回去。
    在李東升的記憶中,這一直都是他跟姐姐年三十的活計。
    每年的除夕夜,家裏煮好的第一鍋餃子都是由他和姐姐趁熱端出去的,大奶、奶奶、三大爺等一些長輩的家,他們都熟得不能再熟。
    因為每次送餃子回來,能得得到壓歲錢與一滿碗的好吃的,所以這也是他與姐姐在年三十兒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
    不過今年卻是不同。
    因為李東升的意外重生,尤其是自他拜入到了章士琛的門下之後,老李家一大家子人的命運與生活軌跡,就已經在無形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小姑李春夏去了bj,參加了今年央視所舉辦的第一屆春節晚會。
    其次就是,從老宅分出去的三兄弟,竟然不約而同地全都想到了要在老宅過節、守夜。
    不止是因為老宅有了一台電視機,還裝上了電燈,可以把屋裏照得如同白晝。
    更是因為,他們也想在第一時間就看到上了電視的李春夏,看看自家這個妹子到底表演的什麽節目,竟然能讓人家首都的領導都這麽看重,甚至還獎勵了一台電視機回來。
    所以,當老大、老二、老三陸續帶著家人和瓜子酒菜過來老宅的時候,可把張桂蘭給高興壞了。
    自從三月份三個孩子分戶分家之後,老太太可是做夢都想著一大家子還能聚在一起過年呢。
    現在,不用她開口去提,三家竟然全都主動聚攏在了老宅,自然是遂了老太太的心意了。
    所以一整天,老太太臉上的笑容都沒有合攏過,整個人都精神得不得了。
    到了下午,從三四點開始,老太太與三個兒媳婦兒就開始在灶房裏剁餡包餃子,包完餃子後,更是還準備了一大桌子的年夜飯。
    原本準備要等到初二時,姑娘、姑爺來走親戚時才會拿出來的好酒好菜,也都提前給擺了出來。
    兩個字,高興!
    “秋燕兒,天不早了,先去把拜年的餃子給煮出來一鍋,讓讓孩們給各家的爺爺奶奶全都端過去!”
    天色馬上就要黑下來的時候,張桂蘭從屋裏端出一篦子包好的生餃子,高聲衝老二媳婦兒交待了一句。
    “知道了,媽!”
    朱秋燕應了一聲,接過篦子,讓燒火的老三媳婦兒又往灶堂裏加了一把火,水開了之後就開始往鍋裏下餃子。
    灶房裏,女人們忙得熱火朝天。
    而堂屋裏,幾個男人坐在一桌磕著瓜子,聊著一年的收成,坐等著年夜飯。
    孩子們則聚在電視機前,眼巴巴地等著春晚開始,都想要在電視上看見他們小姑呢。
    這一夜,所有的地方電視台,在過了七點鍾之後,就全都開始轉播中央電視台的節目,從新聞聯播開始,一直到春節晚會完全結束。
    所以,哪怕家裏的電視天線,隻能收到附近幾個縣市的電視頻道,卻也不必擔心會看不到央視的春晚。
    “小五,鍋裏的餃子煮好了,去給西邊你大爺家端一碗去!”
    “衛紅,衛婷,衛英,你們三個也別閑著,每人端上一碗餃子,跟你們五叔一起去!”
    張桂蘭的聲音很快就從灶房傳來。
    “都快著點兒,去完了西邊你們大爺大奶家,還有東邊的三爺三奶和四大爺家呢!”
    “早點兒去早點兒回來,別耽誤了一會兒看你們小姑上電視!”
    五個孫輩,除了李東升與小麵團兒因為太小,沒有被派活外,其他三個還有小五叔,全都被老太太給指派了出去。
    電視機前看得正熱乎的四個小家夥有些不太情願,不過在老太太的催促下,還是一起出了門。
    為了能早點兒回來看電視,他們全都跑得飛快,隻是十幾分鍾的時間,就將所有的長輩家裏全都走了一遍。
    帶回來的壓歲錢被各自的老媽給收走,而零食則全都被倒在了桌子上,一大家人一起分享。
    在他們給別家端餃子的時候,也有一些同宗的晚輩同樣端著餃子過來給奶奶拜年。
    奶奶也是一樣,接了餃子之後,不但給了壓歲錢,還裝了一碗的零食,笑嗬嗬地把這些晚輩給送出門。
    禮尚往來,傳承有序。
    很快。
    當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時候,各家各戶都開始放起了炮仗,砰砰轟轟的聲音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就在這一陣陣轟鳴的炮仗聲中,老宅裏的年夜飯也正式開席了。
    一大家人全都圍坐在一桌,每個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紅光滿麵。
    跟往年桌麵上隻有一些花生、瓜子、窩窩頭、蒸紅薯,隻能勉強填飽肚子不同。
    今年的年夜飯不但有魚有肉,有酒有饃有大肉水餃,更是還有電燈電視,有堆在糧囤裏一年也吃不完的餘糧。
    跟以前相比,這簡直就是天上過的日子,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全都開心得不得了。
    坐在飯桌前,哪怕是以前從來也不喝酒的張桂蘭,這一刻也忍不住跟著幾個兒子、兒媳婦一起提了一杯。
    “祝咱們家以後的日子,都跟今年似的,越過越紅火!”
    激動得說了一句祝酒詞後,張桂蘭就一口把杯中的散酒給灌進了腹中。
    因為少有飲酒,又喝得太急,還被辛辣的酒氣給嗆了一下,連著咳嗽了兩聲。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沒有影響了老太太的興致。
    提起筷子夾了一口芹菜壓了壓酒氣之後,老太太又興致勃勃地跟幾個兒子媳婦兒說起了地裏的莊稼,說起了家中的瑣事,以及以前那些不太好過的年月。
    在大人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的時候,幾個小孩子可也沒有閑著,一個個地眼睛全都盯著盤子裏的葷腥,一筷子接著一筷子地往小嘴裏送。
    若是擱在平時,看到小孩子這麽沒規矩,專盯著葷菜下手,甚至還把衣襟啊袖子啊弄得全都是油漬,大人們肯定早就已經開口訓斥,或是幹脆抬手就是一巴掌。
    但是今天,卻沒有一個大人開口阻攔,反而都笑嗬嗬地看著孩子們大塊朵頤,有時候見誰夠不到甚至還會替他夾一筷子。
    過年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熱鬧,不興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