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藩王首成威脅,和親計一網打盡

字數:4137   加入書籤

A+A-




    楊堅心存愧疚。
    但他的竊國大計,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到了楊堅受禪的那天,楊皇後更是呼天搶地,悲憤不已。
    楊堅想減輕她的悲傷,也想減低自己內心的負罪感。
    他想給楊皇後另外一種身份,讓她重新開始生活。
    他讓自己的女兒改嫁,但楊皇後堅決不從,她發誓,此生對宇文氏從一而終。
    這也是對於她父親——楊堅的一種無聲的,堅決的抗議,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爭取到後宮的支持,楊堅控製住了最核心的皇宮和高層的權力,但他仍然需要抓緊時間,他必須解決掉宇文皇族之中殘存的反對力量。
    楊堅的篡位計劃,已到了第一個關鍵點。
    漢王讚雖然被踢出了權力的中心,但真正讓人擔心和頭疼的卻是武帝另外的兒子們。
    五帝共生七子,除了天元和漢王讚以外,還有五個外放成藩王的兒子。
    這是真正的挑戰。
    周武帝的直係親屬,都是潛在的,也是天然的,合法且合理的皇位繼承者。
    隻要他們在朝野一呼,號召天下,反對楊堅,可以說立即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
    很容易形成師出有名,應者雲集的優勝戰略局麵。
    楊堅矯詔輔政不是一個長期的,精心準備的政治陰謀,是倉促之間的宮廷政變,決定了這件事情牽涉麵會較廣,事情泄密的可能性非常大。
    事實上,矯詔輔政早就已經朝野皆知,但倉促之間,各種力量都還沒有時間去反應。
    他們還在觀望,還沒有做出最終的選擇。
    如果楊堅連矯詔輔政的虛假人設都不能保證,人心將無法收拾。
    時間決定一切,誰的速度更快,誰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如何快速解決五藩王,成了擺在楊堅麵前最迫切的棘手問題。
    似乎老天爺都不保佑北周,楊堅發現了一個可以將五藩王一網打盡的機會。
    北周要和突厥和親了。
    這是傳統,在北周統一中國北方之前,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有二大對立的政權,西邊是北周,東邊為北齊。
    這二個政權其實都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其建國的初始和核心力量都來自於北魏防邊的六鎮,可以說是胡漢融合的新一代武人政權。
    在這二個國家的更北邊,是廣袤的大草原,當時有一個更為強大的遊牧民族政權——突厥。
    實力決定一切,他們居高臨下,對南方的二個政權頤指氣使,呼來喝去。
    突厥他缽可汗曾經不無得意地說:“但使我在南麵二兒(北周,北齊)孝順,何憂不富貴?”
    突厥一族本是匈奴之別種,世代以狼為圖騰,從小生長於大草原,騰挪於馬背之上,隨水草而居,以畜牧射獵為務,彎弓射鳥,馳騁突兀,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事。
    因而突厥人天生就是戰士,相對於古代中原的農耕文明而言,是天然的敵人。
    遊牧文明的遷移性和向外掠奪性,本質上需要向農耕文明索取和擄掠。
    戰爭是他們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也是他們的本性。
    對於曆代的中原王朝而言,應付來自北邊的邊患,一直是一個主要的課題,但任何一個朝代,都從未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北方大草原上,一個族群衰弱下去,就必然有另一個族群興起,萬裏無際的大草原,總會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主人。
    於漢人王朝而言,隻有大一統並且生氣勃勃的中原王朝,才可以真正抗衡,製約,消滅他的北邊競爭對手。
    絕大部分的中原王朝,都隻能處於被動防禦和挨打的境地。
    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就更是神州陸沉,暗淡無關的至暗時期。
    北周北齊二個政權,實際上都是非漢族王朝,其創始人和核心力量,都源自於北魏時的六鎮。
    在相互知根知底的情況下,進行了長時間殘酷的討伐和兼並戰爭,可以說二個國家機器都圍繞戰爭和征服對方來運轉。
    但爭來鬥去,互有勝負,一時半會,都無法吞並對方。
    於是,外部力量,成為了左右戰爭的一個重要的砝碼。
    強大的突厥,就是這樣一種天然的砝碼。
    北周和北齊二國的領土都和突厥相鄰,隻要突厥扶持一方,進攻侵略另一方,會成為一種戰略優勢。
    北周北齊,都沒有精力和能力,同時應付二條戰線的壓力。
    突厥成了雙方都要爭搶,巴結的香餑餑。
    賄賂的方式就是中國曆史上傳統的政治和親,以送女人、送錢財以換取國家和邊疆的適度安定和安穩。
    在大部分時間,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在和突厥的和親方麵,北周顯然比北齊要走得更遠。
    為了取得突厥的支持,徹底擊潰北齊政權,北周武帝破天荒地將突厥的公主,求爺爺告奶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迎回長安做皇後。
    但很顯然,突厥的公主不是武帝喜愛的菜。
    和不喜歡的女人在一起,生活就變成了一種應酬和工作。
    任何工作,當然是既辛苦,又單調乏味,武帝這種工作的心態,肯定不能讓突厥的公主滿意。
    她被武帝冷落,這種情況在朝野之中成為笑談。
    甚至他的外甥女竇氏,也就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皇後,當時她還隻是小女孩,都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識。
    她私下秘密勸導武帝說:“今齊、周鼎峙,突厥方強,願舅抑情撫慰,以生民為念。”
    武帝顯然聽進去了她小外甥女的忠告,因為,突厥在大部分的時間內,都支持北周抵抗北齊。
    當然,這主要和突厥的分離中國的國策吻合,突厥實行一種扶弱助小,以抗強國,讓他們保持平衡,互相廝殺的政策。
    現在,北周弱小,他們就支持北周,但後來北周國勢蒸蒸日上,北齊卻內耗深重,眼見很快會被北周吞並,他們就回過頭來,轉而支持北齊抗衡北周。
    政治上,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分裂而混亂的中原局勢,顯然更有利於突厥在南方的利益。
    但北齊還是不可逆轉地滅亡了。
    突厥他缽可汗為了求利,再次向北周請求和親,天元皇帝冊立趙王招的女兒為千金公主,準備與突厥和親。
    和親的本質是二國的利益交換,但當時北周和突厥在一個核心的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千金公主的和親大計,就被推遲擱置了。
    現在,和親大計卻因為北周宮廷政治的陰謀,權力的鬥爭而出現了吊詭的發展。
    千金公主也將迎來了她多彩又多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