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子詔(一)
字數:3118 加入書籤
那中年男子囑咐沈牧為杜采薇贖身,又從懷中取出折扇一把,送給了沈牧,並說道:“沈公子,這把折扇你權且拿去,就作為答謝你為杜采薇姑娘贖身的報答吧。”
沈牧雙手接過折扇,打開一看,頓時心中一驚,此扇扇墜以整塊的鏤空的玳瑁製成;燕尾形的扇骨以精雕的象牙,輔以金箔鑲邊,備極奇巧;又以極品宣紙為底,灑金塗麵。扇麵之上,峰巒疊石、曲溪流水間一片盛開的桃花林。桃花林外,有一蒼髯如戟,手持木杖的老者,逐日而走。繪的正是那誇父逐日的神話傳說。
折扇如此精貴,沈牧那裏感受,雙手持扇連忙拒絕道:“先生,此物太過貴重,在下何德何能焉能受此重禮。”
那中年男子亦說道:“沈公子,你救了我的性命,又幫我了卻一樁心願,再重的禮物都受得起,更妄論一把小小的折扇。”
站在中年男子身邊仆從模樣的人也接話說道:“我主人給你,你就別推辭了,拿著吧!此物可不僅僅是貴重那麽簡單。”
沈牧見推辭不過,隻得道了一聲謝,將折扇收入了懷中。
隨後,眾人紛紛告別離去,那男子帶著仆從便向著京城中心走去。沈牧雙眉緊皺,若有所思,即便轉身隨著楚力克三人朝著軍營返回。
“沈公子,那人是什麽人,你可知道他為何要你為奴家贖身?”
沈牧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打開折扇仔細看那誇父逐日的扇麵,說道:“杜采薇姑娘難道不識得此人嗎?”
“此人確實有些麵熟,但奴家尚未坐堂接客,卻不知其姓甚名誰。”
“興許是朱家的哪位王爺,來此處尋花問柳,被杜采薇姑娘迷得神魂顛倒。為她贖身,對於這些皇親國戚來說,輕而易舉。”
楚力克的話讓杜采薇緩緩低下了頭,沉默不語。
鍾金兒卻不以為然,說道:“朱家的王爺,成年之後必須就藩,這京城之內不可能有成年的王爺,可能是國舅之類的外戚吧。”
沈牧一言不發,心中暗自思索:此人的身份不像是國舅,按照規製,外戚是不被允許使用玄黃色的物件,可他又不可能是朱姓的王爺,再往深處,沈牧有些不敢想了。
行不多時,諸人回到了軍營,品茶閑談。
唐幼卿眼中神采流轉,說道:“夫君,今日如若沒有那中年男子,我想你也會為采薇姑娘贖身吧?”
聽唐幼卿問話,楚力克、鍾金兒、杜采薇紛紛投來目光,看向沈牧。沈牧知道唐幼卿會有如此疑問,他心中無愧,麵不改色,說道:“自打我知道她就是杜十娘的時候,我就做好打算為她贖身了。”
唐幼卿眼神略顯暗淡,鍾金兒一臉的幽怨,杜采薇卻大為驚詫,而那楚力克卻眼中揶揄,說道:“怎麽,賢弟想開了?大丈夫三妻四妾,本就司空見慣,沒什麽好遮掩的。”
沈牧見眾人神色各異,知道可能有所誤會,也不做過多的解釋,便將腦海中後世記憶裏,杜十娘的故事,隱去姓名,講與眾人聽。
沈牧將那杜十娘如何的白璧無瑕,情真意切,貞潔忠烈;那李甲如何的忘恩負義,軟弱無能;二人又是如何的纏綿悱惻,花柳情懷。李甲借資為十娘贖身,但又恐遭父責罰,被世俗所嘲。最終在那孫富巧言饞說之下,將十娘賣於孫富,逼得十娘怒沉百寶箱,自投秦淮河。明珠美玉,投於盲人,萬種恩情,化為流水。
沈牧講的淒美悲慘,三女聽的暗自垂淚,低聲抽泣凝噎。連那楚力克都憤恨異常,站起身來,大喝道:“此忘恩負義之徒,好色奸詐之輩,合該碎屍萬段,方才能解心頭之恨。”
沈牧趁熱打鐵,抓住了唐幼卿的手,說道:“幼卿,十娘忠貞烈女,你說為夫能眼睜睜的看著她身陷囹圄,見死不救嗎?”
唐幼卿何等的聰明,聲音卻哽咽難言,說道:“夫君,你的故事中,那十娘難道就是杜采薇不成?”沈牧點了點頭,並未說話。
鍾金兒卻不以為然,嗆道:“沈公子故事編的確實好,但你說的十娘就是杜采薇,簡直是天方夜譚,也就是騙騙幼卿這樣的小娘子便好。”
沈牧神情一滯,心說我哄我家幼卿,又與你何幹,但又不得不再次給出合理的理由,便說道:“三公主,你是不是把我前知三百年,後曉五百載的本事忘了。”
鍾金兒欲待說些什麽,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隻得扭頭不再搭話。
杜采薇美目含淚,半信半疑說道:“沈公子,故事中那十娘的結局,難道真的就是奴家的宿命嗎?”
唐幼卿心地純善,此刻見她孤身一人,大為憐憫。便安慰道:“采薇姑娘不必擔憂,明日夫君為你贖了清白之身,你便再與那李甲再無幹係。”
沈牧知道眾人不會信的的話,便繼續說道:“我沈牧絕不是危言聳聽,今日我初到京城,幾位都是見證。那李甲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相見,但我知道他家住浙江紹興,其父為浙江布政史。明日贖身之際,一問便知。”
眾人看他說的篤定,再不敢輕易質疑,隻待明日回群芳院驗證一番。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沈牧拿了金銀,為杜采薇贖了清白之身。鍾金兒好事,尋到了於群芳院中流連忘返的李甲,一番打探,果真如沈牧說的一般,眾人盡皆愕然。
同來進京麵聖耳朵一行人,於軍營之中苦等了數日,終於等來了隆慶帝的召見。聖諭已到,王、方兩位老大人,不免要召集眾人,認真交待一番。
“沈牧,你無品無階,按照我大明的祖製,麵聖之時,皇上必會冊封品級。另外,皇上必會問起你有關西北的軍務,你要做好準備。”
沈牧第一次麵聖,哪裏敢有絲毫的怠慢,又仔細詢問了一些有關朝會的禮儀規矩,做好一切準備。
幾日後,淩晨時分,沈牧等人穿戴好朝服,早早就來到了紫禁城奉天殿外。殿外古樹參天,綠樹成蔭,金黃的琉璃瓦在晨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