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柳暗花明14-15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A+A-


    14-14
    劉嘉返回漢中,剛入住地,就見手下部將賈複與陳俊在門前徘徊。
    賈複和陳俊是劉嘉手下得力幹將。兩人既有謀略,又誌向遠大,非其他將領能比。賈複字君文,自稱是南陽儒生,卻長得劍眉虎眼,兩腮黑須,臉如紅棗,形如猛士,天生膽略過人,尤好軍事。早年做縣吏時,賈複與同僚一起運鹽,途中遇到盜賊,同僚十餘人都棄鹽逃命,惟獨賈複一個人喝退盜賊,安全地將鹽運了回去。綠林軍起義時,賈複聚眾數百人響應,自稱將軍。劉玄稱帝後,賈複歸附到劉嘉手下。陳俊字子詔,原本是新朝官吏,在舂陵起義後,投身義軍。陳俊素有大誌,因帶兵打仗有勇有謀,立有戰功,後在劉嘉部下任職。
    劉嘉將兩人迎進屋,問道:“君文、子詔,你倆有何事?”
    賈複道:“漢中王,我和子詔有些話想給您講,就不知是否合適?”
    “你們和我之間,還有什麽話不可講,但說無妨。”
    賈複道:“自從定都長安以後,皇上不再打理朝政,致使賢良遠離、英雄失望。長此以往,隻怕天下難定。”
    劉嘉深知劉玄的無能,自己何嚐不擔憂呢。但劉玄現在除了享樂,哪裏還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如果不是同為宗室子弟,自己要見他也不容易。劉嘉心中無奈,重重歎了一口氣道:“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吧。”
    賈複是個直脾氣,坦言道:“皇上有什麽難處?他的難處恐怕就是能力不濟。如今各地王侯,無不擁兵自重,割地自保。漢中王何不盡早打算?”
    劉嘉歎了口氣,“君文不用再說,我已明白你們的意思,我劉嘉本來功勞微薄,隻是因為身為宗室兄弟而被封王,我豈能背叛朝廷。”
    陳俊忙道:“我們不是要漢中王背叛朝廷。隻是現在朝綱混亂,奸佞當道,如此下去,天下終究還會有更大的紛爭。如今您擁有數十萬大軍,恰逢亂世,正是建立偉大功業的時候。”
    劉嘉道:“我現在因僥幸之機而擁有大軍,理當報效朝廷。豈能隻為圖謀個人功業。”
    賈複道:“現在天下未定,豈能沒有圖謀功業的打算。如果我們不作圖謀,就一定會被人圖謀,終究會負了如今的大好局麵。”
    劉嘉猶豫不決。
    陳俊道:“如果漢中王不願在三秦圖事,我們可以遠去他處。”
    “現在手中有兵力的人無不固守著自己的地盤,我們又怎麽能橫加搶奪。”劉嘉從沒想過要從別人手裏搶奪地盤。
    “現在河北王朗對抗朝廷,聽說武信侯已起兵征剿。我們何不趁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建立長遠的基業。”
    劉嘉默然不語。
    賈複道:“現在河北大亂,之後的天下一定會是另一個局麵,長安必然不會長久。我們應該趁河北之亂作出我們的選擇,這正是上天給您圖謀大業的機會。”
    “我們能有什麽選擇?率軍去河北平亂?”
    “未嚐不可。縱然不去河北,我們也可以開創一番新天地。以漢中王當前的實力,天下兵馬誰可阻擋?”
    劉嘉心中迷茫,實在不知何去何從。劉嘉對兩人坦言道:“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且容我好好想想再作打算。”
    賈複與陳俊隻得告辭出去。
    二人走後,劉嘉反複想著兩個人的話。如今的更始政權,隻怕難以長久,朝廷內外的將領無不擁兵自重,各有打算。但自己身為劉家宗室,怎麽能背棄劉玄。對於圖謀大業,劉嘉從來沒有這樣野心。至於千裏之外去平定王朗,劉嘉沒有把握,也自認為沒有這樣的能力。若說去幫助劉秀甚至擁護劉秀,劉嘉從情感上自是願意,但從道義上卻難以抉擇,畢竟劉玄是共同擁立的皇帝,雖然沒有能力,但他忠厚善良,對自己恩寵深厚。
    劉嘉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按兵不動。賈複、陳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二人既有異心,自己也不會強加挽留。劉嘉為他們想到了最好的去處,放眼天下英雄,沒有誰比劉秀更值得他倆去追隨了。劉嘉也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劉秀。
    劉嘉寫了一封推薦信,然後叫來賈複和陳俊。
    賈複和陳俊見劉嘉這麽快就回複,兩人滿心歡喜,以為劉嘉已經想明白了。卻不料劉嘉遞過來一封推薦信。
    劉嘉道:“你們說的話,我仔細想了。你們倆都是能夠安定天下的將帥之才,而我卻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況且以宗室的緣故我也不能背叛長安,在我這兒,隻會委屈了你們……”
    “漢中王,你宅心仁厚,實力強大……”
    劉嘉一擺手,“你們倆不必多言,你們能跟隨我這麽久,我已經很知足。我沒有什麽才幹,但我有自知之明。你們需要到更廣闊的天地去展示自己。我給武信侯劉秀寫了推薦信,他的賢能與品德人盡皆知,他現在征討王朗,正需要將才,你們在他那裏一定能得到你們想要的。”
    賈複和陳俊知道劉嘉說的全是肺腑之言。兩人私下裏早已把天下英雄數了個遍,劉嘉勇猛忠厚,但沒有野心,也無大誌。劉秀雄才大略、德行高遠,世間少有能與他匹敵的英雄,賈複與陳俊早對劉秀心生向往,劉嘉與劉秀感情深厚,有他推薦,自是求之不得。兩人也不再客套,真心道謝,直奔河北而去。
    14-15
    劉秀連戰連捷的消息傳到長安。劉玄根本不在乎,在他心中,隻要長安還在,劉秀和王朗誰勝誰負都無關緊要。
    但朱鮪和李軼等人卻坐不住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音信全無的劉秀竟然又冒出來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兵馬,還所向披靡。
    朱鮪急急趕回長安。
    劉玄在後宮裏酒宴正歡,很不情願。朱鮪也不管那麽多,直接就往裏闖。趙萌想喝住朱鮪,反被朱鮪喝住:“江山都快沒了,你還讓皇上終日尋歡作樂!皇上再不拿主意,隻怕皇上都做不成了。”
    趙萌見朱鮪一臉怒氣,知他手握三十萬大軍,竟啞口無言,不敢阻攔。
    劉玄無奈,隻得出來相見。
    劉玄聽了朱鮪的話,不耐煩道:“當初我說要出兵,你們說不用,要他們有個你死我活才好,現在他們打上了,你們又著急起來了?”
    朱鮪道:“陛下,當初是希望王朗能將劉秀置於死地,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有什麽不同,不還是他們兩人在打嗎?”
    “但現在看來,剩下的可能不是王朗。”
    劉玄冷笑道:“難道你們希望剩下的是王朗嗎?武信侯終究是我們漢朝的將軍。”
    朱鮪急道:“陛下,王朗勝了,不過是一個算命先生,還可平定。如果劉秀勝了,那就是一方豪雄,誰還能夠駕馭?陛下,我們朝中有誰能勝得了他?”
    劉玄一下清醒了,結結巴巴道:“那怎麽辦?”
    朱鮪道:“馬上出兵,決不能等到劉秀占有了河北,那時就真的沒有辦法了。他現在畢竟是朝廷派出的使臣。我們現在隻需要派兵進入河北,和他一起平定王朗。等平定王朗後,我們就收編河北兵馬。如果他誠心交回兵馬,就證明他確無二心,否則就隻能兵戈相見了。”
    劉玄恍然大悟,馬上派遣親信尚書仆射謝躬進兵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