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馬踏邯鄲1
字數:2667 加入書籤
17-1
包圍巨鹿一個多月,已進行多次進攻,卻遲遲沒有進展。劉秀不希望在巨鹿徒費兵力和時日,決定設計巧取。
劉秀將合圍之兵進行整合,一方麵製造大舉攻城的氣氛,一方麵又故意留出空隙,令他們能與邯鄲互通有無,希望在他們兵馬調整中尋找殲敵機會。
不久,巨鹿城南門打開,跑出幾名騎兵。劉秀令人佯裝追殺,而後任他們逃走。
劉秀召集將領,對眾人道:“如今巨鹿突然派人去往邯鄲,必然是去請援兵。我們對邯鄲久圍不攻,已讓邯鄲兵馬等之不及了,他們一定會出兵支援巨鹿,我們正好可以圍城打援。”而後令部隊繼續緊圍巨鹿,防止城中的軍隊殺出。令鄧禹、銚期、鄧奉等人跟隨自己迎擊邯鄲來的援軍,景丹率領騎兵作為機動部隊,相機行事。
劉秀安排好後,又親自檢查巨鹿城外的兵力布置,仔細叮囑一番,嚴令各將領務必守住陣地,不得有失。劉秀算好時間,這才與鄧禹率領兩萬兵馬向邯鄲出發,巨鹿與邯鄲之間地勢平坦,並無大的遮攔,一直到達南奱,才有可以利用的地勢。
劉秀剛剛布置好,就見邯鄲方向旗幟飄揚,人馬躍動,一支大部隊已經緩緩向北而來。眾人暗自興奮,一切正如劉秀所料,邯鄲援軍果然出動,但這樣的興奮很快就變成了壓力。
邯鄲軍隊從西南而來。密集的人馬把整個西南壓得黯淡無光,旌旗的閃動就像海浪翻騰,一望而去,影影綽綽,人馬簇動,閃閃爍爍地不斷推進。劉秀心中也是大驚,沒想到邯鄲方麵會出動如此多的援軍,隊形整齊,緩緩而來,隻覺不計其數,迎麵生風。
鄧奉對劉秀道:“大司馬,我看那領頭人甚是囂張,待我去取了他的首級。”
劉秀見邯鄲大軍領頭有兩人,左顧右盼,不時和左右人說些什麽。劉秀不願鄧奉冒險,更不想他亂了規矩,擺擺手道:“行動必須聽從號令,我們要的不是取誰的首級,我們要的是滅掉他們主力,打垮他們士氣,獲得最後的勝利。”
劉秀見邯鄲大軍人數眾多,不敢小視,對身邊的侍從道:“速去通知景將軍,把陣線前移,到達之後,不要投入戰鬥,在兩軍膠著不下時選擇時機發起攻擊。”
邯鄲的兵馬緩緩逼近,為首是王朗的大將倪宏與劉奉,兩人身材高大,氣勢威猛。
劉秀對身旁的銚期和鄧奉笑道:“將軍們一向威猛,今日隻怕是棋逢對手。”
銚期在信都被劉秀封為裨將,與傅寬、呂宴等人歸屬鄧禹麾下。銚期跟隨鄧禹輾轉多地,深為鄧禹賞識,拜為偏將軍。鄧禹手下像傅寬、呂宴等將領統兵不過數百人,卻獨讓銚期領兵兩千人。劉秀知道鄧禹看重銚期,對他也是另眼相待。
銚期聽了劉秀之言,笑道:“不圖威猛一時,隻願能隨明公常勝四方。”鄧奉不語,專注地看著漸漸接近的人馬,緊握雙刀,躍躍欲試,隻等劉秀下令。
敵軍越來越近,劉秀拔劍一舉,大喊一聲“殺”,策馬一躍,奮力向前。眾將士如下山猛虎,大聲喊著,衝向敵陣。銚期和鄧奉見劉秀一馬當先,也不敢大意,緊緊跟隨在劉秀身邊。
兩軍一片混戰,無數的人倒下去了,又有無數人衝了出來。鄧奉揮舞著雙刀,像一位嗜血的戰神,刀鋒所至,血光飛濺。銚期手持長戟,連連刺出,又挑又砍,長戟所指,必有人倒。
劉秀用腰刀砍倒幾人,但見眼前人如潮水,剛剛倒地一片,又有新人湧來。鄧奉殺得起興,獨自殺到敵軍深處。銚期見劉秀身邊的衛士已經滿身是血,不敢大意,奮不顧身殺到劉秀身邊,死死擋住湧上來的人群。銚期很快也滿身是血,但他不敢離開半步,死命護在劉秀身邊。不遠處的鄧禹也漸漸抵擋不住,但眼見劉秀在奮力拚殺,鄧禹不敢退卻,令人向劉秀靠攏,囑咐將士保護好劉秀。
劉秀已不知砍倒多少人,每一次舉刀,就感覺血往下流,劉秀見人潮湧動,不敢退卻。人群黑壓壓地晃動,不時閃過兵器的光芒,劉秀見一時難以抵擋,隻好令大家緩緩後撤。劉秀的兵馬稍一後撤,倪宏與劉奉便大聲呼喊著殺了過來,眼見情勢危急,銚期將長戟猛地橫掃過去,青光一閃,剛剛衝過來的幾名士兵被掃倒在地。銚期叫劉秀快撤,自己在後掩護。鄧奉從人叢中往回殺出,無人能擋,隻得任他躍過眾人。
劉秀領著眾人且戰且退,忽聽一陣喊殺聲,緊跟著密集的馬蹄聲,又聽旁邊歡聲四起,劉秀轉頭一看,身邊的將士已紛紛往回殺去。隻見景丹、蓋延領著騎兵正殺向倪宏的陣營,這些騎兵身著盔甲,揮舞刀槍,齊刷刷地躍入敵方陣營,所到之處,便見刀影起落,槍尖閃動,而後便見血柱噴起,慘叫一片。
劉秀心中大喜,幽州騎兵果然無愧天下精銳。倪宏劉奉的兵馬被景丹蓋延的騎兵衝擊得潰不成軍,這些人哪見過這等氣勢的騎兵,兵馬所至,人頭落地,簡直就是一群殺人機器。邯鄲將士人人嚇破了膽,拚命逃竄,逃亡不及的無不當場斃命。
追殺一陣,劉秀下令收兵回營。鄧奉殺得意猶未盡,問劉秀道:“大司馬為何不一鼓作氣殺到邯鄲。”
劉秀道:“邯鄲城大兵多,如果殺到城下,我們已成疲憊之師,他們隨便一支軍隊就能擊敗我們,與其兩敗俱傷,還不如就此保住勝利。他們士氣已失,等待機會,我們一定能一舉全勝。”
劉秀率兵馬回到巨鹿,對巨鹿城繼續進攻,邯鄲方麵果然不敢再派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