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北道主人12-13
字數:3520 加入書籤
16-12
信都之事讓劉秀耿耿於懷,自己眾望所歸,豈能置屬下之難不顧,他人不言,自己豈能無心。劉秀暗中派任光帶兵回信都,臨行又特意叮囑他見機行事,隻要能解救出家眷就好。
鄧禹聽說後,馬上來找劉秀,“明公怎麽能派任光回信都?”
“任光在信都作太守時深得人心,城中尚有不少人願意聽命於他,他去也許能有機會。”
鄧禹道:“任光雖然深得民心,但他在信都時間不長,人際關係並不深厚。而且他為人正直忠厚,不善變通,稍有變化,他就難以應對。他帶去的人,多是信都士卒,關鍵時刻隻會瞻前顧後,無法強攻救人,反會誤事。”
“仲華所言有理,我怕家眷危急,著急之下就派他去了。現在想來,確實不妥。”信都與巨鹿相距不過百裏,劉秀歎氣道:“隻怕任光已經快到信都了。”
“這事非任光難辦,派誰去都很難解決,現在隻能聽憑天意了。”
劉秀也毫無辦法,現在隻有強攻巨鹿。但巨鹿的防守異常堅固,沒有任何鬆懈的跡象,看天色已晚,劉秀隻得鳴金收兵。回到營中,見任光已經回來,正一個人在房中垂頭歎氣。劉秀明白了結果,也不好多問,隻道:“伯卿辛苦了。”
任光拜倒在地,“明公,我有罪啊。”
劉秀扶起任光,“伯卿言重了,這事原本隻是想讓你去碰碰運氣,你們能安全回來就好。”
任光慚愧道:“就我一個人回來。”
劉秀驚道:“其他的人呢?”劉秀為了讓任光能在關鍵時刻進行強攻,特意給他撥了一支人馬。
任光滿臉羞愧,低聲道:“士兵們一路逃散,到信都時,已經所剩無幾。城中既沒有願意相助的人,我們又沒有能力進攻,我隻好將剩下的士兵也解散了。如果他們能想辦法解救家眷,就請他們盡力而為,如果不能,就讓他們自行去留。”
劉秀哭笑不得,心中明白任光是一個好官吏,卻不是一個好將領。但事已至此,劉秀隻得安慰任光道:“伯卿也不必自責,當初讓你去,我也隻是心存僥幸,知道此事實在為難,想你宅心仁厚,也許會有奇跡出現。我們已盡了人事之力,現在隻能聽憑天意了。”
過了兩天,竟然真的傳來奇跡,信都郡被謝躬率軍拿下,所有家眷平安無事。原來謝躬進入河北以來,一直敗多勝少,在邯鄲進攻多日,除了損兵折將,並無所獲,心中很是鬱悶。在與劉秀會合後,謝躬利用劉秀在巨鹿牽製王朗主力的機會,派出部分兵馬留守邯鄲,自己親率一支人馬去附近郡縣尋找機會。這日到達信都城,正好巧遇城門打開,謝躬立馬派兵進入城內,一舉拿下信都。
劉秀暗自慶幸,馬上派李忠趕回信都行太守事,確保信都安全。
16-13
送走李忠,劉秀回到營帳,見鄧晨和鄧奉竟在營中。雖然巨鹿還未拿下,但解決了將領家眷的安危,又見到鄧晨帶鄧奉前來,劉秀心情大好。
劉秀對鄧奉道:“很久沒有見到你,早就盼著你來了。”
鄧晨笑道:“是啊,可把他悶死了,早就說要來找你。”
“那怎麽不早點來啊,我可一直盼著呢?”
鄧奉抱怨道:“我早說要來,叔父說時機不成熟。”
劉秀道:“對,你來早了也沒有用,隻能是跟著我逃亡,那還不憋壞你?現在來的正好,如今要平定反賊,正需要猛將,真是恰逢其時啊。”
鄧奉起事以來一直跟著鄧晨,因為劉縯被殺,劉秀被排擠,鄧晨也不得勢。鄧奉為人孤傲,自然也就沒有用武之地,隻好跟著叔父到了常山郡。
其實,在劉秀攻取盧奴時,鄧晨便想帶著鄧奉前去投奔。因為當時劉秀正在爭取與劉揚的合作,鄧晨擔心引起劉揚的猜疑,隻好繼續忍耐。現在聽說劉秀就要攻取邯鄲了,鄧晨再也忍不住,便帶著鄧奉一起趕來。
但劉秀並不讚同鄧晨的想法,對鄧晨直言道:“你的心意,我豈能不知,但你現在投奔我,不過是為我增加一己之力。而你據有常山郡,能給我提供的支持豈是一己之力可比。所以我願意你還是留在常山郡。”
劉秀又對鄧奉笑道:“你來了倒是恰逢其時,猛虎歸山,可以大殺四方。”
鄧晨見劉秀依然是那樣從容堅定,想起那個午後陽光中的劉秀,想起了在蔡少公家中的那一瞬間,那一句“為什麽就不能是我這個劉秀呢”一直深藏在鄧晨的心中。那一刻酒氣喧囂中劉秀陽光般明亮的自信,那一刻蔡少公驀然驚詫的眼神,都刻骨銘心地印落在鄧晨的心裏。那是一個沒有陽光的午後,在鄧晨記憶中卻總是光影滿院熠熠生輝的感覺,他一直銘記著那一個如夢如幻的時刻,任何時候想起來,都是那麽清晰。就是那夢幻般的念頭,讓他在祖墳被扒時不曾後悔,在妻女慘死時沒有怨恨。昆陽之戰時,鄧晨想起了那個時刻,盧奴相見時,鄧晨想起了那個時刻,如今聽到劉秀就要攻取邯鄲了,鄧晨多麽希望自己親自能陪著劉秀征戰。此刻,劉秀的話讓鄧晨明白,道路還很漫長,就算平定了邯鄲,他還是劉玄手下的大司馬,還有無數支強大的變民隊伍。但此時的劉秀已經不再是洛陽城中無數人冷眼相看的司隸校尉了,他已經有一幫英雄追隨,他一定會有屬於他的天地。隻要劉秀需要,鄧晨願意去做任何事情,不要說回到常山郡,就是到任何一個地方,他都願意。
鄧晨走後,鄧奉對劉秀道:“大司馬為什麽不希望我叔父留下來?他日日惦記的事就是怎麽幫你,你被王朗通緝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他急成什麽樣了。”
劉秀淡淡一笑,“他是適合管轄一方的父母官,而你才是真正能夠衝鋒陷陣的猛將。”
劉秀的話讓鄧奉心滿意足,鄧奉對於鄧晨的見識和胸懷一向敬佩,但要說到勇猛,和他鄧奉還相差甚遠。
鄧奉道:“大司馬什麽都好,就是不應該娶那個真定郡主。”
劉秀臉色尷尬,卻不知道說什麽好,他明白鄧奉是在責怪自己有負陰麗華。劉秀心中無奈,實在無話可說。
鄧奉毫不在意劉秀的尷尬,認真道:“你是真心喜歡她嗎?”
劉秀苦笑,歎了一口氣,沒有應聲。
鄧奉見劉秀臉有慚色,心中不平才稍有緩解,笑道:“娶就娶了吧,你是要做統一天下的英雄,娶幾個都無所謂,最終別負了人家就好。”
不知鄧奉說的是別負了陰麗華還是別負了郭聖通,看著他虎頭虎腦的樣子,還像當初新野相見時令人信賴的直率,劉秀笑道:“你小子懂什麽。”
鄧奉認真地看著劉秀道:“我也不小了,再說真心真意又哪跟年齡有關?”
劉秀嗬嗬一笑,心中說不出是溫情還是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