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真定之變9
字數:2207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269
過幾日,劉秀接到鄧晨送來密信,真定王劉揚在常山郡和真定國廣為宣傳“赤九之後,癭揚為主”,又募兵屯糧,恐怕有所企圖,望早有防備。劉邦被稱為赤帝,劉揚是劉邦第九代後人,他脖子上長有癭瘤,所以如此造謠,顯然是想讓百姓認為他是能夠繼承劉姓宗室的真命天子。
鄧晨行事謹慎,若無把握,絕不會輕易派人來告知。劉秀派騎都尉陳副去真定國秘密打探。陳副回來報告,劉揚已在真定修建工事,招募士兵,強化訓練,真定人都在傳“赤九之後,癭揚為主”的謠言,很多人信以為真,還四處傳說王朗當初說的“河北有天子氣”其實就是指劉揚。
劉秀心中震怒,實在沒想到劉揚會有反叛之心,當初劉秀與劉揚結盟時,劉揚提出的要求是要保全真定王的稱號和擁有真定地盤,劉秀答應了他,當時的目標隻是平定王朗。劉秀最終不僅平定了王朗,而且正式登基為帝了。僅僅得有真定之地的劉揚便心有不甘,自認為在支持劉秀稱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派人暗示,希望得到更大的封賞,劉秀沒有表示。劉揚終於按耐不住,開始有所行動。
劉秀雖然感激劉揚給予自己人力物力上的重大支持,但在土地與權力問題上,劉秀沒有半分含糊,莫說現在已經據有洛陽,可以放眼天下,就是當初被王朗四處追殺,自己也從沒在原則問題上向誰妥協過。現在洛陽雖然舉步艱難,但總比當初單槍匹馬四處逃亡強百倍,反正天下正是大亂,就再添他劉揚之亂又有何妨。但現在劉揚沒有宣布反叛,劉秀也不能出兵,甚至連出兵的意圖也不能有,否則會逼得劉揚反叛,況且自己的兵馬正四處征戰,現在並沒有足夠平叛的兵力。如果逼反劉揚就是引火燒身,但既然他已經有如此圖謀,就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及早處理,否則,等到他萬事俱備,就會更加難以應對。
劉秀心知情況緊急,但現在既不能查證問詢,又不能公然用兵。左思右想,劉秀決定試探一下劉揚再作打算。劉秀派騎都尉陳副與遊擊將軍鄧隆去真定召劉揚來京城。
陳副與鄧隆到真定,見真定城大門緊閉,已經不準外麵的人進入。陳副讓人傳話給劉揚,劉揚拒不相見。陳副無奈,隻得派人趕緊報告劉秀。
劉秀知道劉揚已經鐵了心反叛,隨時就可能爆發。劉秀召見耿純,將真定之變講給他,問耿純道“真定的傳言,伯山如何看?”
耿純道“劉揚生狡詐多疑,臣以為無風不起浪。劉揚有此心,隻怕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王朗起事,劉揚便是蛇鼠兩端,想來早已有獨立之心,隻是不敢輕易舉事。現在積蓄幾年,實力已經強大,隻在等機會爆發了。”
“那當如何應對?”
耿純見劉秀殷切地看著自己,不敢大意,默想片刻,誠懇道“當及早行事,避免兵戎相見,最好……”耿純頓了一下才道,“擒賊擒王。”
“好,伯山果知我意,此事須你前去了斷。”
“此事非小,臣怕不能擔當。”耿純深知定計容易行計難,劉揚手握重兵,老奸巨猾,世代控製著真定,對真定的影響已入木三分,非一般力量能夠撼動。
劉秀道“能深知劉揚又能相機行事,無人及你,此事非你莫屬。”
耿純見劉秀說得斬釘截鐵,不敢推脫,“臣是怕才智不足,有負陛下厚望。”
“朝中還有比你更適合的人選嗎?”劉秀微微一笑。
“臣不敢推辭陛下所托,一定竭力做好,如何行動,還望陛下指點。”
“你前往幽州、薊州頒布朝廷赦令,代朕巡行慰問各地王侯,陳副和鄧隆會在真定等你。你要設法見到劉揚,至於如何處置,你盡管相機行事,全權處理,不必有任何顧慮。”
耿純知道事關重大,怕萬一不能如願,對劉秀拜道“臣會盡心竭力,但劉揚既有圖謀,一定防備森嚴,如果事不能成,我身不可惜,隻怕誤朝廷大事,懇請陛下能夠恕罪,也盼陛下能預有準備。”
“你放心行事,如若不成,不必顧慮,朕自會親往!”
耿純心中頓覺踏實,突然想到郭聖通,耿純忍不住道“陛下……”欲言又止,劉秀一擺手,已明白耿純之意,淡然道“人情事小,家國事大!”
耿純不複再言,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