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禍起蕭牆11-12
字數:3404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2911
這日,黃門報來歙入朝,劉秀心中一震,很久沒有聽到來歙的消息,不禁喜出望外,忙迎出殿去。
來歙還是那麽神采奕奕,濃眉大眼,氣度不凡。劉嘉站在一旁,還和從前一樣,溫厚沉靜。見劉秀出來,二人俯身相拜。
劉秀扶起二人,大笑道“咱們之間何須多禮。我盼你們多時了,看你們遲遲不來,還以為你們嫌洛陽廟小呢。”
劉嘉和來歙見劉秀談笑如常,依然你我相稱,倍覺親切,笑道“讓陛下擔心了。”
來歙道“早該來拜見陛下,隻是關中混亂,一時難定,以致拖延至今。”
劉秀笑道“這些亂賊,也非泛泛之輩,平定他們不在一時,你們來了就好。”側頭看見來歙的衣服已有破口,似為利器所破,劉秀忙問道“君叔衣服已破,一路遇到不少凶險吧?”一邊說話一邊將自己身上的布袍脫下,給來歙披上。來歙連忙推托。
劉秀執意給他披上。來歙推脫不得,隻好將布袍披住,笑道“這一路過來,確實經曆不少爭鬥,可惜沒把延岑這盜賊一劍了結了。”
劉秀笑道“這個家夥,居然還能躲過君叔之劍。”
來歙一笑,“我不過是匹夫之勇,隻能對付些流氓無賴,陛下雄才大略,專為降服天下梟雄。”
劉秀大笑。
劉嘉道“君文和子昭在陛下帳下可好?”
劉秀道“他倆膽識過人,才能出眾,不愧是出自孝孫手下的將領,這幾日正要回京,他們經常在我麵前說起你的恩德。他們要知道你到了洛陽,一定很高興,”
劉嘉早就聽說賈複和陳俊在劉秀手下屢立戰功,現在聽劉秀親口這麽說,心中甚是欣慰,淡淡一笑道“他們跟著我不過是大材小用,生死難保,現在跟了陛下正是如魚得水,虎將從龍。”
劉秀盛宴款待來歙和劉嘉,拜來歙為太中大夫,拜劉嘉為千乘太守。
2912
待來歙和劉嘉安頓停當,劉秀召來歙詢問西北情況。
來歙對劉秀道“關中一片混戰,百姓淒慘。”
劉秀歎道“現在隻盼公孫能早日平定關中。”
來歙道“聽說公孫的軍隊已得百姓擁戴,一路過來,已有耳聞,看來關中安定指日可待。”
“大樹將軍名不虛傳啊。”
“大樹將軍?”
劉秀笑道“大樹將軍是士兵們對公孫的稱呼,公孫每次打完仗,別的將領都忙於爭功,獨獨他一個人在樹下安坐,所以大家都叫他大樹將軍。”
“公孫如果早入關中,長安不至於是現在這樣。”
劉秀聽出來歙對鄧禹有所不滿,便道“仲華本來謀略過人,但過於自負和謹慎,錯過了最好的進攻時機,到後麵就不好收拾了。好在他穩住了隴西,也是大功。”
“是,如果沒有穩住隴西,關中還會更加混亂。”
“這正是他的長處,能夠看見大局,心中有大戰略,如果當初他及時出擊,控製長安,今日關中已不可同日而語,也不至於讓隗囂一直處在觀望之中,隻怕終將會養虎成患。”
來歙笑道“養虎也未必成患。”
“君叔可有什麽良策?”
來歙道“良策不敢說,倒是有些粗淺的想法。陛下要平定天下,武力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依賴於此,尤其現在四方割據,百姓蒙難。朝廷幾方用兵,調度必成困難。而隴西之地,民風彪悍,將士善戰,距離又遙遠,要想憑武力平定,恐怕勞命傷財,也隻落得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所以,臣以為,當考慮以招撫為上。”
“君叔所言甚好,但隗囂老謀深算,經過長安之亂後,更存觀望之心。他雖然表麵上接受任命,其實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隻是一時半會不敢輕舉妄動。而西蜀公孫述已然稱帝,我們鞭長莫及,現在朝中兵力集中在東方與南方,無力西顧。不知君叔對於降服隴西可有什麽好計策?”
來歙道“臣與隗囂相遇長安,他最初起事,確是心存大義,渴望在匡扶漢室中建功立業。他如今心存猶疑,不過是生性多疑罷了,加之又親曆了長安敗落,所以在他心中,難免觀望之意。陛下心懷天下,威德四海,臣願意出使隴西,傳達陛下之聖德,開拓丹青之信義。隗囂定會俯首洛陽,甘心稱臣。隻要降服隴西,公孫述孤立一方,就不難對付了。”
“好謀略,正合我意,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如若不能和平爭取,我們再圖謀它法。聽說隗囂當初在長安時,為求個人的安全與名利,竟告發自己的叔父。看來也不是善類,不可小視此人的心機。”
來歙道“當時長安混亂,隗囂身處險境,難免有不合情理的舉動。現在大勢漸明,隴西安定,他自會從容考慮何去何從。放眼天下,除了心歸洛陽,他哪裏還有其他選擇?而且隗囂手下很多人與臣都是知交故舊,陛下不必擔心。”
“君叔出使隴西,我自不擔心,以你之謀略與勇武,隴西無人能及,我隻是對隗囂有所顧慮。”
“陛下抬舉我了,隴西雖偏安一方,但人才濟濟。隗囂為人謙遜,禮賢下士,深得士子之心,馬援、王元、王遵等將領,無不是深諳兵法的將帥之才,班彪、鄭興、申屠剛之流,都是飽讀經書腹有謀慮之士。我兵不及馬援,才不抵班彪,倒是我與他們相熟。這些人又都是明智之士,可從他們身上找到突破點。”
劉秀朗聲道“君叔才智卓絕,智勇過人,尚謙遜如此,我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來歙被劉秀的豪氣所感染,慨然道“臣願隨時啟程前往隴西。”
“先不用急,你先安置好家小,休整一段時間,關中一定會有好消息。等公孫控製了關中,你再出使,到那時,隗囂自會明白何去何從。”
“陛下聖明,隻是不知會待多久?”來歙雙眼炯炯,神情急迫,“更始無能,白白浪費了幾年時間,弄得天下更亂。希望陛下隻爭朝夕,早定乾坤。”
劉秀哈哈大笑,“君叔英雄氣概,何急於此,不出所料,數月之內,當平定關內,降服赤眉。”
對於降服赤眉,劉秀早已經設定了計劃,一切就等著馮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