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伏虎降龍6-9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316
平定了鄧奉的叛亂,劉秀開始把目光轉向秦豐和劉永。
建武三年夏天,征南大將軍岑彭帶領傅俊、臧宮、劉宏率三萬多人再次進擊秦豐。
秦豐一直盤踞在荊楚之間,自稱楚黎王,占據黎丘和夷陵。秦豐以鄧縣為中心建立起抵禦漢軍南下的防線,由蔡宏鎮守鄧縣縣城,張成據守鄧縣的東陽聚,依靠相互聯動支援,他們已多次擊退岑彭的進攻。
岑彭的兵馬到達冠軍縣,很快攻取黃郵聚,然後推進到鄧縣,開始大舉進攻,卻不料這一進攻便是幾個月,無論如何努力,始終無法突破秦豐的防線。
317
劉秀親征宛城時,彭寵攻破薊縣。劉秀從小長安班師回朝,朱浮正好從薊縣輾轉逃回洛陽。
朱浮衣衫襤褸,一臉憔悴,由小黃門引著來見劉秀。朱浮跪地泣道“罪臣叩見陛下。”
劉秀上前去扶朱浮。
朱浮忙往後退縮,連連道“莫汙了陛下的手……求陛下救我。”
劉秀道“叔元,何至於此。”上前扶起朱浮。
朱浮泣不成聲,“臣罪該萬死。”
劉秀道“回來就好。”劉秀本來對朱浮引起彭寵反叛極為不滿,又怪他未能利用好自己派去的援兵,現在見他如此狼狽,又不禁心生憐憫。
朱浮還想說話。劉秀急著要入朝,揮手道“你先去換洗一下,回頭再說。”朱浮無奈,隻好跟著小黃門退下。
宣德殿內群臣已等候多時,大家都知道劉秀的習慣,早早就已聚到殿中。
劉秀到大殿時,眾人正笑談鄧奉伏誅。鄧奉之死在劉秀心中沒有半分喜悅,劉秀擺擺手,不想多說,也不作評議,隻是詢問眾臣近日政事。
有人上奏京師治安之事,有人上奏郡縣稅賦之事,有人上奏各地災情之事。劉秀與群臣一一商議,當場了斷。
尚書令侯霸又奏道“臣還有一事要奏,幽州長官朱浮,治吏無方,致使彭寵反叛。幽州敗亂,徒勞軍師而不能破敵,城池陷落而不能死節,棄城敗逃,罪當伏誅。”
劉秀這才明白朱浮為何惶恐不安,定是剛剛逃到京城,為城中大臣所譴責,已料知會有人奏議死罪,所以心中害怕。但朱浮既已逃回,又當麵認罪,劉秀心中早已有赦免之意。
劉秀緩緩道“朱浮身負朝廷重托,未能守住北州,實是罪過,但逆賊之心,原也難料,守城殺敵,也非朱浮之長。朱浮之事,朕有過錯,一是用人不當,二是審時不準,才導致幽州敗亂。朕以為……”
劉秀還未說完,忽見群臣騷動,一人撲在殿門口痛哭,邊哭邊道“陛下,不是您的錯,過錯全在罪臣一人。”說話人卻是朱浮,原來朱浮左思右想,坐立不安,擔心群臣奏議自己死罪,萬一劉秀不願拂逆眾意,隻怕自己就會落得鄧奉的下場,於是,朱浮換洗好就匆匆趕到宣德殿。
有人道“守城不利,罪孽深重。”
朱浮收住淚,痛心道“不能保住城池是臣之錯,臣本來一直堅守薊縣,但薊縣被賊子彭寵與張豐前後相圍,無法與外麵相通,城中糧盡,城裏野草樹皮都被吃光了,最後人相為食……”說到這裏,朱浮說不下去。
劉秀想起不久前在宛城看見那些堅守城池的軍民,身體羸弱,跪在路旁搖搖欲墜,隻差人相為食了,實在令人後怕。
侯霸質問道“幽州多少百姓罹難,為何獨獨你能活著回到洛陽?”
朱浮沉默片刻,望向劉秀道“臣以為再也見不到陛下了,幸好城破之時,上穀太守派兵來救,但最終寡不敵眾,無法保全城池,臣跟隨救兵殺出薊縣,因敵人太多,我們隻好分兵而逃,臣逃到涿郡時,衛兵嘩變,臣拚死逃出,臣……臣妻子受戮。”朱浮想起了妻子慘死,已是泣不成聲。
又有人道“身為長官,致使下屬反叛,後又致衛兵嘩變,這不僅是失職,更是罪過。”
朱浮向劉秀叩首道“臣有負陛下重托,致使無辜百姓受難,臣知罪大,雖死無怨。”
“雖死無怨?”劉秀突然怒道,“在殿堂之內,有什麽資格說雖死無怨?多少百姓橫遭禍亂,他們有什麽錯,多少士兵戰死疆場,他們又有什麽錯,這些無辜的生命,他們就該雖死無怨嗎?”劉秀的話既是說給朱浮,也是說給殿中大臣。
朱浮驚愕不語,群臣啞口無言,不知劉秀何意。
其實劉秀厭煩很多人把自己置身於生死之外卻妄談他人生死,親曆了很多生死時刻,劉秀把生死看得更加謹慎。像鄧奉之錯,雖欲回頭,卻哪裏還有機會。
劉秀的憤怒讓所有人無話可說。
劉秀最終赦免朱浮,削職賦閑,不久任命朱浮為執金吾,留在京師。
318
關中初定,赤眉降服,鄧奉伏誅,劉秀終於可以放眼天下,決戰中原了。
耿弇曾在建武二年冬月隨劉秀回舂陵時提出一個出兵計劃,想率兵北上平定幽州之亂,然後再南下直取青州張步。一旦平定了彭寵和張步,洛陽就再無北方之憂,東邊的劉永也會失去北方勢力的支撐,當時劉秀四方用兵,擔心耿弇孤軍行動,缺少支持,沒有同意耿弇的建議。
如今時機已成,劉秀令耿弇休整兵馬,準備北上平亂。
319
建武三年,洛陽各路兵馬進攻頻仍。
吳漢的兵馬將蘇茂圍困在廣樂城,蓋延將劉永包圍在睢陽城,南方岑彭對秦豐進攻,北路祭遵、王常、耿弇先後率軍出發。
幾路作戰中,尤以廣樂城激戰最酣。
吳漢率領驃騎大將軍杜茂、強弩將軍陳俊等七員大將猛烈攻城。眼看廣樂城即將攻破,忽然人聲鼎沸,殺聲突起,吳漢後麵突然殺來一支人馬,數量龐大,氣勢很盛。原來是退守湖陵的沛縣人周建聽說蘇茂在廣樂危急,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救援。
吳漢的將士忽然遇到周建兵馬的衝擊,立時混亂。吳漢剛剛穩住陣腳,廣樂城中的蘇茂又突然殺出城來,吳漢前後受敵,難以招架。吳漢見蘇茂和周建兩人尤為勇猛,決定擒賊擒王。吳漢一馬當先,試圖拿下蘇茂,兩軍激戰太甚,人馬交錯間,吳漢戰馬受到重創,把吳漢顛落下馬。蘇茂見狀,衝殺過來,吳漢的將士拚命擋住蘇茂,一般將士哪是蘇茂對手,眼見吳漢危險,忽聽一聲大喝,隻見杜茂手舞長叉,連連刺死數人,已搶到吳漢跟前,擋住蘇茂。
眾將領將吳漢搶回營中,蘇茂無法突破杜茂,見吳漢已被救走,氣得哇哇大叫。杜茂惦記吳漢傷勢,無心戀戰,周建趁機與蘇茂會合,殺進城中。
吳漢膝蓋摔傷,臥床不起。周建蘇茂帶兵來陣前挑戰,吳漢將士閉門不應。將士們幾日不見吳漢,各自猜疑。
吳漢見連日無戰,詢問眾將。
眾將道“大敵在前,主帥傷病在床,將士們日夜擔心,哪裏有心打仗。”
吳漢勃然大怒,喝道“我一人受傷,讓全軍休整,哪裏來的道理!”
說完令人拿來一塊布,將膝傷裹住,翻身而起。吳漢忍著疼痛帶領眾將到營中巡視,又命令殺牛宰羊,大饗士卒。將士們見吳漢複出,分外高興。吳漢對將士們道“現在城中賊人雖然眾多,不過是一些胡亂聚集的強盜,這些人勝不相讓,敗不相救,沒有仗義死節的氣概。我們是朝廷的王師,奉命來剿滅強盜,如今正是立功封賞之際,大家努力!”
眾人群情激奮,士氣大振。
第二日,周建、蘇茂又來叫陣。吳漢親自出馬,率領將士迎戰,將士們士氣高昂,大破敵軍。蘇茂周建無法抵擋,帶領殘部棄城而逃。
吳漢留下杜茂、陳俊鎮守廣樂,親率大軍直奔睢陽支援蓋延。此時的睢陽,剛剛結束一輪戰鬥。
從廣樂逃出的蘇茂和周建突破蓋延大軍,進入睢陽。圍困已久的劉永剛剛看見希望,就得到吳漢大軍到達的消息。劉永知道睢陽難保,率蘇茂、周建突圍而出,逃往酇縣(河南永城)。蓋延緊追不舍,蘇茂、周建無法抵擋,隻得與劉永分頭逃亡。劉永的大將慶吾見大勢已去,在逃亡途中,砍下劉永的腦袋,投降了蓋延。
蘇茂與周建逃到垂惠(安徽蒙城),與佼強共同擁立劉永的兒子劉紆為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