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征南將軍2-4
字數:5129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322
劉秀的責備讓岑彭慚愧,卻讓其他將領深感委屈,眾人到岑彭帳中抱怨訴苦。岑彭寬慰大家道“我們身為將領,理當為朝廷征伐天下,如今沒有進展,皇上責怪,也是理所當然,我們自當努力。”
傅俊道“我們隻有數萬兵力,秦豐卻有十幾萬人馬,還擁有眾多據點,延岑與田戎都是當世猛將,又據有城鎮,要想攻破談何容易。”
岑彭道“秦豐雖有十幾萬人,但要防守的不是一郡一縣,我們雖然隻有幾萬人,但集中一處,我們的兵力也不輸於他。至於延岑田戎之流,不過倚重城池堅固和一點蠻力,不值一提,我遲早要破了他。皇上責怪我們,是希望大家努力,早日破敵建功。”
臧宮道“大將軍說得對,皇上雖然責備我們,但我們不能泄氣,一定要努力破敵。”
323
不久,朱佑祭遵率兵南下,沿途平定了新野的餘亂,然後進擊東陽。東陽駐軍張成與延岑來戰,張成被殺,延岑敗逃。
朱佑與祭遵的牽製讓岑彭看到了機會,岑彭決定實施調虎離山連環計,徹底擊垮秦豐。
岑彭帶領傅俊、臧宮大張旗鼓去慰勞朱佑和祭遵,朱佑原本對岑彭心有成見,今見岑彭親自來賀,甚是欣喜,在營中為岑彭等人設宴款待。
岑彭向兩人祝賀,“二位將軍,擊破延岑,斬殺張成,實是可喜可賀。”
朱佑道“延岑張成不過小人之流,擊敗他們也沒有什麽可喜,等大將軍擊敗秦豐,才是大喜之事。”
岑彭道“延岑張成雖是泛泛之輩,卻阻擋我數月之久。如今,建義大將軍和征虜將軍一出馬,便立時破敵,為我除去了心頭大患,有你們來相助,鏟平秦豐老賊指日可待。”
朱佑見岑彭神情誠懇,成見盡去,雙方飲酒同宴,交談甚歡。
朱佑道“我們奉皇上之命,特來支援大將軍,但憑大將軍調遣。”
岑彭笑道“兩位將軍都是用兵如神的統帥,岑彭那敢調遣,但有二位援助,我們足可謀取秦豐。”
祭遵問道“君然可有主意?”
岑彭道“以前是不敢想,如今有了你們相助,倒是有個想法,我想請二位將軍鉗製北邊防線,你們佯攻鄧縣,我攻擊山都,秦豐必然出動,我會在途中設伏,然後主力再直搗黎丘,破其老巢。”
“山都在鄧縣以西百裏之外,來回奔襲,怕是不易,聽說秦豐老奸巨猾,手下將領勇猛,黎丘更是堅不可摧,怕是凶險。”朱佑心中不無擔心。
岑彭道“隻要滅了其主力,把周圍郡縣平定了,黎丘再堅固,也隻是孤城,攻破就是早晚的事了。”岑彭對於詳細的策略早已成竹在心,但不願完全說破。
朱佑、祭遵、傅俊、臧宮等將領麵麵相覷,不置可否。
岑彭道“諸位不必擔心,隻要你們能鉗製住鄧縣周圍的兵馬,岑彭保證不負眾望。”
眾人都知道岑彭善於用兵,見他如此肯定,便也不再多言。
岑彭回到營地,大饗士卒,遍告官兵,今日盡情痛飲,明日要共擊山都。岑彭又密令看守俘虜的官兵假裝喝醉失言,讓俘虜逃走。
秦豐探知岑彭親去會見朱佑等人,便猜想岑彭必有大的行動,一大早又接到逃回來的士兵的報告,心中大喜。岑彭圍攻鄧縣一直是秦豐的心頭大患,早就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現在岑彭大軍欲擊山都,正是一舉殲滅他的好機會。
山都在鄧縣之西,與鄧縣相隔沔水河(漢江),沔水河上的重要渡口早已被秦豐的守將控製。秦豐計劃由部將張揚率軍先行趕往山都,自己親率主力隨後增援,等岑彭的兵馬投入戰鬥時全力出擊,一舉殲滅岑彭。
秦豐探知岑彭的兵馬果然大舉向山都進發,便令部將們按計劃行事。
岑彭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山都,到了沔水河,岑彭兵分兩路,一路由將軍劉宏對渡口的守將發起進攻,另一路由岑彭率主力從另一處迅速渡河。
大軍渡河以後,兵馬再分兩路,一路由臧宮率領繼續前進,另一路由岑彭埋伏在離沔水河不遠的阿頭山。臧宮讓人馬拉開距離,放聲喧鬧,裝作是漢軍主力。
不久,張揚率領的人馬渡過沔水河,追趕臧宮的隊伍。張揚剛過阿頭山,岑彭的人馬忽然從背後殺出,張揚慌忙迎戰。
臧宮率軍回擊,張揚不敵,帶著殘兵敗將匆匆逃走。臧宮欲帶兵追擊,岑彭阻止道“讓他逃走最好,不要追擊,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臧宮不解道“如今大敗他們,何不乘機痛殺一頓。”
岑彭道“讓他們逃出去正有用處,再追擊也不過是多殺幾個兵馬。阿頭山距離黎丘隻有數十裏,如果從山上翻越過去,可以直達黎丘,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阿頭山並不高,但山中林木叢生,罕有道路可循。岑彭與臧宮帶著士兵在山穀中伐木取道,硬生生在阿頭山開出一條路來。岑彭率領眾人翻過阿頭山,一眼就看見了黎丘城,四周原野遼闊,山陵相接,黎丘城在原野之間,顯得孤獨而宏大。
岑彭張望一陣,看不清黎丘城上的人影,但能看見遠近各處的據點。岑彭叫來臧宮傅俊,對眼下情況商議一番,最後決定由臧宮突襲東山,岑彭攻擊原野上的幾處據點,傅俊守在黎丘城外,攻擊從城裏出來的軍隊。
三路軍隊借著草木掩映,快速突進。原野幾處據點還沒有反應過來,很快就被岑彭拿下,岑彭回軍支援正在強攻的臧宮。
東山守軍雖然占有地利,但眼看四周據點已失,城中守軍又不能出來,早已沒了士氣,一邊抵抗一邊尋機逃走。
黎丘城中的守軍沒有料到大軍突至,更沒想到在猶豫之間已經失去了周邊的據點,眼見東山失守,又不敢出城進攻,隻能緊閉城門等待援軍。臧宮拿下東山。岑彭以東山為據點布置營寨,圍住黎丘城,隻等秦豐的主力到來。
秦豐得知張揚慘敗,立即率主力直奔黎丘。
從鄧縣到黎丘大約一天的路程,岑彭算定秦豐會日夜兼程,大約能在半夜時分到達。岑彭帶領諸將勘察地形,布好埋伏,令將士早早休息,準備即將到來的戰鬥。
子夜時分,黎丘城下響起幾聲鼓鳴,在靜夜中顯得尤為分明,這是秦豐、蔡宏與城內約定的信號。
未等城門打開,岑彭的兵馬突然殺出。
秦豐見慣了各種場麵,料到會有偷襲,早有準備,率領士兵回身迎戰。蔡宏的兵馬緊隨在秦豐兵馬之後,聽到喊殺聲,趕忙向秦豐靠攏,但轉瞬間就被岑彭的兵馬攔腰截斷。夜色中,秦豐與蔡宏無法照應,士兵們經過長途行軍,又饑又渴,眼見入城在即,卻被突襲擾亂,都盡力衝向城中方向。
岑彭的將士一直被秦豐的防線所擋,早就盼望能痛快廝殺一場,今日終於將秦豐圍住,人人莫不奮力拚殺。蔡宏的軍隊處在遠離城牆的一端,受到衝殺最甚,岑彭在夜色中見蔡宏軍中一人高頭大馬,正來回喊殺,猜想便是蔡宏,忙策馬過去。
蔡宏在夜色中見岑彭逼近,正欲抵抗,岑彭大喝一聲,一刀砍過去,蔡宏慌忙迎擊,連人帶馬,被震得退出幾步,蔡宏自知不是對手,不敢再戰,回馬便逃,但夜色中看不真切,行動遲緩,還未調轉馬頭,岑彭的快刀已到,蔡宏應聲落馬,當場斃命。蔡宏的兵馬失去指揮,四處亂逃,一場混戰後,幾乎全軍覆沒。
失去蔡宏的呼應,秦豐兵馬獨立難支。
城中守將打開城門,與秦豐的兵馬在城下會合,但混戰激烈,兵馬無法展開,秦豐衝殺一陣,無法擊退岑彭,反見士兵死傷無數,無奈之下,隻得帶著兵馬進入城中。
324
天明時分,岑彭的兵馬已牢牢圍住黎丘城。
秦豐休整一番,帶著兵馬幾次出擊,都被圍城的將士擊退。
岑彭留下主力圍城,然後率領部分兵馬回師鄧縣。兵至鄧縣,旦夕即下。拿下鄧縣後,岑彭又乘機進攻黎丘周圍郡縣,這些郡縣失去了秦豐兵馬的支持,無不望風披靡,最後隻剩下秦豐的丞相趙京堅守的宜城和掃地大將軍田戎鎮守的夷陵。
岑彭派人向秦豐勸降。秦豐割下使者的耳朵,對使者道“老子就是做斷頭將軍也絕不投降。”
使者回來如實報告,諸將聽後,氣得暴跳如雷,紛紛請求強攻黎丘。
岑彭不許,“秦豐之所以如此強硬,一是依仗黎丘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二是自以為是天下名將,不肯服輸,三是外麵還有趙京與田戎的兵馬。如果我們強攻正好中了秦豐之計。黎丘城現在已經孤立,秦豐又突破不得,他當然恨不能速戰速決。他不著急,我們為什麽要著急,我們隻要牢牢圍住,把他賴以依靠的所有希望打破,到時就由不得他了。”
岑彭率軍進到宜城,列陣於城東,派人向趙京招降。
趙京深受秦豐信賴,不忍背叛,但見大軍壓城,又知周圍郡縣已被一一平定,自己終究逃不過落敗的命運,猶豫不決。謀士勸道“現在天下的大勢已經偏向了劉漢王朝,丞相何苦要堅守沒用的忠誠,何況當初是大王背叛劉漢朝廷。岑彭是漢軍主將,為人信義,現在丞相投降,還有取得功名的機會,如果等到黎丘攻破,丞相想投降也沒有機會了。”
趙京聽了謀士之言,心知別無選擇,隻得打開城門,向岑彭請降。
不久,劉秀下達詔書,拜趙京為成漢將軍,對其他歸降的官吏也多有封賞。又下詔封岑彭為舞陰侯,賞賜朱佑黃金三十斤。
將士皆大歡喜,一時士氣更甚。岑彭令趙京率領宜城兵馬,一起合圍黎丘,秦豐屢屢嚐試突破,都被岑彭擊退。岑彭一麵牢牢圍住黎丘,一麵派人向駐守夷陵的田戎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