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良禽擇木10-11

字數:2621   加入書籤

A+A-


    允冠百王劉秀傳!
    3410
    隗囂見馬援回來,心中大喜。馬援去洛陽期間,將領們多次向隗囂建議早日自立為王。自從知道了公孫述的情況以後,隗囂便暗暗有了稱王之心,但鄭興、班彪、申屠剛等人一直勸諫隗囂要順應天時。隗囂沒有回應,但他心中明白,如果歸附劉秀,自己就永遠沒有稱王的機會了。
    隗囂現在唯一的不安,就是不知道馬援所見的洛陽究竟怎樣。
    馬援一回到隴西,隗囂馬上請他到自己的寢宮,密問洛陽的情況。
    馬援歎道“此去可謂收獲巨大!”
    隗囂見馬援臉露欣喜之色,心中竟有不悅之情。隗囂一反往常的穩重,急切問道“劉秀如何?”
    “絕對值得大王歸附!”
    隗囂見馬援一臉堅決,心中隱隱的希望瞬間消失,竟失落地看著馬援,默不作聲。
    馬援渾然不覺,隻想急切地把自己的所有見聞告訴隗囂。馬援道“我在洛陽期間,劉秀接見了我數十次,而且每次無不是從早到晚,無所不談。劉秀為人謙遜,態度隨和,而且他極有才智,又很有勇氣,胸中有宏大謀略,普通豪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隗囂聽馬援說得眉飛色舞,像一個孩子炫耀自己珍貴的禮物,心中愈加不悅。馬援又道“劉秀這個人,心胸坦蕩,做事喜歡開誠布公,沒有什麽可隱藏,也沒有什麽陰謀可言。他氣度恢弘,不拘小節,這點跟高祖相仿。他喜愛看書,他看的書極多,精通儒家學派的經典,又能夠遵循製度處理政事,在前世的君王中,沒人能跟他相比。”
    隗囂看馬援喜悅的神情中充滿了崇敬,心中不禁有幾分震駭。隗囂冷聲道“那你認為劉秀與高祖相比如何?”
    馬援這才注意到隗囂鐵青著臉,眼睛彎成了兩道勾。馬援心中一震,猛然意識到什麽,沉默一下後,馬援緩緩道“劉秀不如劉邦。”
    隗囂緊繃的臉稍微舒展開來,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馬援道“高祖性格豁達,無可無不可,豪飲闊談,縱橫灑脫。劉秀喜歡親力親為,政務軍事,都喜歡親自處理,而且總是準確無誤。他平常很節製,也不喜歡飲酒。”
    隗囂脫口而出,“照你這麽說,劉秀豈不是反而比劉邦更高明?”
    馬援呆呆地看著隗囂,一刹那間,馬援似乎忘了自己剛才說誰更高明。馬援誠懇道“我隻是把自己在洛陽真實的見聞與感受說給大王,至於劉秀與劉邦誰更高明,我也不能比較。”
    3411
    馬援的見聞極大地刺傷了隗囂的心,但隗囂對馬援非常信賴,相信馬援所說的一切,心中便默默打消了稱王的念想。
    但對於俯首稱臣,隗囂心中總是不甘,希望能從曆史典籍中找到割據一方的理由。隗囂去找班彪詢問“叔皮深諳曆史,在古代曆史中可有與當今社會類似的情況?”
    班彪道“曆史雖然總有相似,但從不相同,所有過去了的絕不會重現,雖然似曾相似,但卻各個不同。”
    “曆史嘛,似曾相識就好,我們就能從中找到可借鑒的地方。”
    班彪認真道“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有什麽好借鑒的呢?”
    隗囂道“從前,周王朝滅亡時,出現了群雄爭霸多國並立,一直相互征戰,直到數代之後,天下才又被統一。你說,曆史會不會重演,又如當年合縱連橫的情形?或者因為某個人的崛起而再產生大統一的時代?”
    班彪道“周的興亡與漢的興亡完全不同。在古代,周王朝把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自據有自己的封國,主幹衰弱,枝葉強大,所以到了後期,就形成諸侯爭霸,才會有合眾連橫的故事。而漢朝沿用秦朝的製度,建立了郡縣,中央有極大的威信,君王有專製獨裁的權利,臣屬再也沒有機會累積百年以上的權柄。到了漢成帝劉驁,把君王的權利分割給皇親國戚,而後來的漢哀帝劉欣和漢平帝劉箕子在位時間都太短,帝王的合法繼承人三次斷絕,所以才發生王姓家族控製朝廷,並最終篡奪了皇位。但這危機是起於上層,並沒有影響到下層百姓。所以,王莽當了皇帝,天下人仍舊伸長脖子,對於漢室翹首期盼。十餘年間,天下騷動,遠近爆發的變民,風起雲湧,都是假借劉姓的名號聚集群眾。現在雄踞一方的英雄豪傑們,都沒有六國時代累積下來的政治資本,老百姓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漢王朝,無不歌詠思念。所以,人心思漢,漢王朝必然複興,這不是人力可為的氣數。”
    隗囂道“先生分析周王朝和漢王朝的形勢,我無話可說。但當初周王朝統治數百年時也沒有人認為它會敗亡。至於劉姓漢室,不過是愚昧的人習慣於一成不變的統治,才會肯定漢王朝一定會複興。而且這個見解也並不全麵,當初秦王朝衰落,群雄逐鹿,最終劉邦得手,難道那個時候也是因為人心思漢嗎?”
    班彪啞口無言,明白隗囂心中執意於割據,就不再多言,幾天後便離開天水郡,前往河西,投奔了竇融。
    竇融對班彪非常器重,任命班彪為從事,更加堅定地擁護洛陽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