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喜得千金
字數:3301 加入書籤
胡氏也坐在大雷家的院子裏吃席,她原本就沒打算晌午過來吃飯,因為龔氏分娩的時間就趕在這幾天。
半上午,紮根就跑了出來。臨近中午,紮根跑回家拉著胡氏的手讓跟他一塊去看新媳婦,胡氏就和他一塊去看了一會兒。幾個小夥子推搡著一對新人去了洞房,紮根也想去看熱鬧,但胡氏硬是把他拉回了家。
回到家裏,胡氏便問兒媳婦想吃啥,她下灶去做。龔氏說她早飯吃得完,還不餓,胡氏就打算晚一會再去做飯。
過了一會兒,大雷媳婦匆匆忙忙地來到了他們家。
“嬸子,前院開桌了,你跟俺弟妹領著紮根吃桌去吧。”
“侄媳婦,家裏忙恁很,又讓你跑一趟。”胡氏笑道,“前兒個我就跟你說了,全福家裏生孩子就趕到這幾天。一院子的客人都等著你哩,你趕緊去忙吧,俺娘仨在家做點飯吃吃就中了!”
“奶奶,我想吃桌,二孬、三孬說他們都去!”紮根大聲說道。
“嬸子,俺弟妹身子不方便,你領著這個孩子去吧,一會兒不就吃了了嘛!”
紮根拉住胡氏的手,“奶奶,咱趕緊走吧,去晚了人家都把好吃的吃完了!”
胡氏無奈地笑了笑,“侄媳婦,你先去忙吧,馬上我就領著這個吃嘴精去!”
“中,嬸子,你可別再讓我過來喊你二遍了!”
說著,大雷媳婦又匆匆忙忙離開了。
紮根緊緊拽住胡氏的胳膊往外拉,“奶奶,趕緊走哎!”
胡氏回頭對兒媳婦說:“你在家等一會吧,我領著他去前院坐坐,不讓他吃幾筷子菜,這個吃嘴精是不願意啊!”
“娘,你領著他趕緊去吧,一時半刻我也沒事!”龔氏笑道。
紮根歡快地跑出院子,胡氏在後邊緊緊追趕他。胡氏來到大雷家的院子,看見院子裏擺了九張八仙桌,東邊的兩個桌子上都放著一壇酒,她知道那是為男人們預備的。西邊的那七張桌子旁已經有不少的女人和孩子坐在那裏等著上菜了,女人們大聲說笑著,還有幾個孩子拿著筷子打著玩。胡氏拉著孫子找了一個位子坐下,就讓紮根站在她旁邊。
很快,酒席就開始了。女人們不緊不慢地吃菜,她們還不時議論著張家長、李家短。有幾個八、九歲的男孩把中意的菜肴端到自己麵前,卻遭到大人的嗬斥。還有幾個小孩叫嚷著讓大人給他夾菜,他想吃的菜被人吃完了就大哭不止,旁邊的大人哄不住就幹脆給他兩巴掌。東邊坐著的那些男的“八匹馬、六六順”地劃拳行令。
胡氏人在外邊,但心裏卻還惦念著家中的兒媳婦。她忙著給紮根夾菜,自己隻吃了幾口。等紮根吃飽了飯就和三雷家的兩個兒子一塊跑出去玩,胡氏心急火燎地回到家中。
看到龔氏正在院子裏不緊不慢地走路,胡氏鬆了一口氣,“兒媳婦,你想吃點啥啊?我現在就下灶屋給你做!”
“娘,你別給我做飯了。剛才俺大雷嫂子讓小玲給我端過來一碗菜,又拿了一個饃,我不餓就讓她放到堂屋小桌子上了。你這麽快就吃了了?”
“我不是掛念你嘛,把紮根喂飽,我就回來了,也沒等上最後那幾道菜。你趕緊進屋吃點吧,菜涼了就不好吃了,我給你拿雙筷子去。”
“中啊!”
說著,龔氏就慢慢地朝堂屋走去。
胡氏去灶屋拿了一雙筷子送到堂屋,看到堂屋小飯桌上的那隻碗裏盛有魚塊、油炸豆腐和小酥肉。
“碗裏都是好東西啊!”胡氏笑道,“到那院吃桌也不一定管吃到這麽多的好菜!”
“娘,你不是在那院沒有吃飽嘛,這一大碗菜我也吃不完,你也坐這兒吃吧。”
“你吃吧,我也不餓了。你想喝點啥啊,是喝稀飯還是喝鹹湯啊?我去給你做。”
“我這兩天嘴裏頭沒味,就想喝幾口鹹的!”
“那中,你先吃著吧,我去灶屋給你打一碗雞蛋湯!”
等胡氏把一碗香噴噴的雞蛋湯端到堂屋,卻發現龔氏正一臉難受地坐在那兒,額頭上滿是汗珠。
胡氏連忙說:“我扶著你躺床上去吧。”她把那碗雞蛋湯放到小桌上,攙起龔氏把她送到西間的床上躺下。
過了一會兒,龔氏好了許多,胡氏就把那碗雞蛋湯端過來讓她喝下。
等龔氏把雞蛋湯喝完,胡氏就說:“你躺床上歇著吧,看來就是今下午了。”
胡氏把碗筷端到灶屋,收拾停當後就返回堂屋。她在觀音銅像前磕了幾個頭,把十天前就已準備好的物品送到西間,然後就去灶屋燒水。
半下午,柳全福家的堂屋傳出幾聲嬰兒清脆的啼哭聲。
傍晚,招娣拿著一包紅糖來看龔氏。她走進西間,看見龔氏靠著床頭坐著,她身旁的被子裏放著一個嬰兒,胡氏正在喂她喝米粥。
“嬸子,給你道喜了,你家又添了一口人!”
“侄媳婦,你來了,”胡氏高興地說,“來看看就中了,咋還拿東西啊?”
“俺家沒有喂雞,也沒有雞蛋,前兒個我讓三雷去集上稱二斤紅糖先預備著。剛才,我聽紮根跟俺家二孬說,他娘給他生了一個妹妹,我就過來看看。”
“是的,生了一個油條籃子,將來就管吃她送的油條了!”胡氏笑眯眯地說。
招娣把那包紅糖放在床頭櫃上,來到嬰兒旁邊,低下頭看了看這個熟睡的嬰兒。她誇讚了幾句,又跟胡氏婆媳說了幾句就回家了。
吃過晚飯,大雷媳婦就下灶屋給要來鬧洞房的那些年輕人準備好酒菜,然後端了一大碗雞蛋去了全福家。
大雷媳婦來到全福家,見到胡氏婆媳,就笑著恭喜她們家得了一個千金。由於家裏還有事,大雷媳婦跟胡氏、龔氏聊了一會兒就匆匆離開了。
兩天後,柳全福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女兒,他高興地把她抱起來親了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