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天災人禍
字數:3079 加入書籤
報答?說起這個,陸言就有興趣了。修道之人都講究個因緣際會,事情種下了因,也就有了果。種下了好的因,就很難結出壞的果。這個道士既然也是個修道之人,那麽也應當很講究法緣。陸言麵上裝作無動於衷的樣子,一臉“你不會是在騙我吧”的神情,說道:“道長你身無長物,孑然一身,怎麽報答呀?昨晚要不是我用米粥救你的命,你可就死了呢。”道士哈哈大笑道:“我命不該絕,自然不會死。是你救的我,還是阿貓阿狗救的我,都無甚區別,結果都不會改變。隻不過是你擔的因,就由你來承我的果。貧道確實身無長物,不過呢,斷生死,往輪回,還是有幾分本事的。”陸言開始懷疑這是個騙子了。因為太違心了。他怎麽就知道自己死不了呢?不過是因為沒死的結果出來了,所以在他看來就變成了必然,有點幸存者偏差那味兒。陸言戰勝不了一個唯心主義戰士,所以就一臉無動於衷坐在床頭。“我又不信命。“陸言說,“你還是走吧,感覺你像江湖騙子。”“……”道士一噎,臉上的笑容就這麽一僵,忽然沒有辦法繼續再談話了。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場麵。以往他提出要給人看相,莫不是歡欣答應的,這個小善男子,很有意思嘛。道士又說:“我投桃報李,看相不收錢。”“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不信命。”“……”場麵再度僵持下去。片刻後,道士哈哈笑了起來。笑自己執拗,也笑自己庸俗了。既然不信命,就不必強求。他又不是來傳道的。隻不過呢,該做的還是要做的。比如趨利避害,旦夕禍福,如能提前寓言示警一番,也算是結了善緣。道士抬頭看看天,又掐著手指頭,不知道在神神叨叨些什麽。陸言看他幾眼,估摸著又在搞什麽道法,害怕他也給自己弄一道神仙符水,就默默的遁了。臨近中午,出門拜年的男女主人回來了。而此時,道士也到了拜別的時候。救命之恩謝過一番,道士忽然提道:“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地裏的莊稼收了不少,是個豐收年吧?”陸言扮演好小孩子的角色,隻是看著,也不說話。男主人有些奇怪地道:“豐收倒是豐收,就是道長你如何得知的?”說起這個,男主人一臉喜色,說:“今年地裏的莊稼收起來,比往年足足多了一倍!除了留下來自家吃的,還能拉出去賣,換了錢還能再起一棟房子,以後老二老三娶親了,也能住得開,不必擠在一起了。”對於這些種種事情,作為父母是要提早規劃的。家裏光景雖然好,但也不闊,必須要把每一樣物資都花到刀刃上去。不過……“道長是如何知道的?”男主人疑惑發問。道士又開始笑而不語了。陸言承認,當這個道士開始裝的時候,是有點世外高人神秘莫測那味兒。“天機不可泄露。”道士說。不過,此後話鋒一轉,道士麵色肅了起來,說道:“貧道還是勸一句,今年豐收,莫要把餘下的糧食都拉出去販賣,存起來才是正經道理。來年天氣不好,未必會有今年的好收成,甚至……可能會有天災人禍,導致顆粒無收啊!”“啊??”一番話出來,一家人皆驚了,哪怕是最皮的老四老五。農家人都知道,他們是看天吃飯的,要是顆粒無收,豈不是要餓死人?這道士怎麽說出這麽嚇人的話來?其餘幾人麵色都很不好看,甚至感覺這個道士大過年的故意說這些話來晦氣人的了。“貧道言盡於此,各位有緣再相見。”說完,道士也不管其他人的臉色如何難看,徑自走了。這個道士來去像一陣風,之後沒有再出現在陸家附近,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如果不是他臨走時的那一番話還在影響陸家人,這個人就像沒來過一樣。然而,那一番話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導致道士走了,那番話造成的餘波沒有消失。眼見年關將過,春節過後,天氣漸漸轉暖,就要到了春耕的時候了。家家戶戶都忙著下地幹活,老陸家卻沒什麽動靜。陸言那一家子,關起門來商量呢。說是商量,主要是和陸言商量,其他小子是指望不上的。男主人是個種莊稼的好手,道士的話一直在心頭縈繞著,心裏裝著事情。他說:“小六子,你平時機靈,看看這個事情要不要找村長說去?如果今年真的有天災,現在種再多地,收不上來,也是無用,隻會浪費更多的精力罷了!”陸言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他知道,在道家中,有一門叫做觀象術的法術……日觀天象,夜觀天象,測凶吉是其次,主要是,觀天氣,是古代的人形天氣預報。就是不知道那個道士學藝精不精了。不過這種事情,做點準備總是沒錯。陸言想了想就說:“說還是要說的,村長有經驗,種地這麽多年,天適不適合,心裏有數。地該種還是要種,荒著地不是個事兒。就是我們能捱住壓力不種,縣衙的人知道我們把耕地荒著不種,怕是要問罪找麻煩的。”是這個理。每年春耕的時候,縣衙都要派人下鄉田來,現場看看耕種的情況。如果原因不明棄種荒田,是要有大麻煩的。父親點點頭。陸言接著又說:“種地是得種,就是種什麽,得好好琢磨。看看有沒有什麽耐害耐澇,耐熱耐暑的東西,和村長問問。”父親又點點頭。小六子年紀雖然小,但在他心裏,已經當成一個成年的兒子在用了。甚至,他出的主意,往往都十分周到細致,考慮齊全,比一些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頭腦清楚得多。就是可惜,家裏光景不好,孩子太多,不然送去讀個秀才,也能供出來個讀書人。以後就可以耕讀傳家了。不過這些事情,不能說,說了家得亂。父親又沉重的歎口氣,說道:“我知道了,現在就去問村長。”“我和你一塊去。”陸言說道。來到村長家裏,沒能先說上話,倒是先被問話了。村裏來了客人,是城裏的糧行管事下鄉來,收糧來的。因為去年豐收,收上來的糧食很多,等著農人一擔一擔挑到城裏賣,還耽誤功夫了,倒不如他們自己下鄉來收,省了腳程功夫。用車來,效率更快。許多人已經排起了隊,從家裏拉來糧食,挨個賣了。陸言他們一到,就有人招呼著說:“誒,老陸來來,你們家最近見不著人,沒空和你們說。這是城裏來的糧商,方便我們來收糧食的。你們家去年糧食收得也多,趕緊拿幾擔糧食出來賣,換錢了還能補貼家用呢。”村裏的熟麵孔,基本都在這兒了,村長家也在往外倒糧食。陸言的父親猶豫了片刻,也想回家拿糧食,但被陸言拉住了手。“爹,我們不賣。”“啊?這人都下鄉來,又不耽誤事……”陸言還是搖頭,堅決說道:“不賣。”“他們是自己下鄉來收糧食,表麵上看去,是方便我們了,實際上是為了壓低價格。去年豐收,糧價本來就賤,賣不出個好價格來。我們家豐收,其他人也豐收,糧食一多,就不值錢了。往年能賣出的價格,現在一半都賣不到。”陸言周圍的叔叔伯伯們一聽,也立即豎起了耳朵。因為陸言說得沒有錯,這個糧食的價格,連往年的一半都沒到!豐收了大夥都高興,但是糧商要是開始壓價,他們就不高興了。要不是圖個方便,他們也舍不得賣啊,這也是沒辦法。陸言繼續說道:“與其賤價賣出去,不如留在手裏頭。陳糧也能吃,也能填飽肚子,如果沒有點穀子壓倉,要是有點什麽風吹草動,該怎麽辦才好?”陸言的父親因為道士的預言,本來就心慌慌的,聽到兒子這麽一分析,頓時覺得很有道理,當下就決定不賣了。陸言附近的人聽見了,也開始沉思他說的是否有道理。陸言見此,就大聲說:“鄉親們,我們家不賣糧食,寧願爛在穀倉裏也不賣!自己血汗供出來的東西,就是留在手裏也不賤價賣了。你們要想清楚,萬一今年收成不好,要餓肚子的!”說完了這一番話,陸言父子兩人就離開了,打算有機會再和村長商量種地的事情。他們走後,也有人陸續離開,也不打算賣了。畢竟價格低,賣了心疼,還不如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要那個錢了。也有人賣了的,又拿回來一些,手裏還是有點糧食,心裏才不慌。村長想了想,也讓兒子把倒出來的穀子給收回去。糧商的管事氣得個倒仰,但在人的地界上,又不能不答應,隻能捏著鼻子認了。當天晚上,陸言父親和村長商量了天氣的事情,等次日糧商再來的時候,就被告知,他們村子不賣糧了,讓他們往別處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