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眼熟的信

字數:4187   加入書籤

A+A-


    昔日清軍圍攻鬆山城,鬆山副將夏成德暗自投清,以其子為人質約定歸降滿清。
    而後夏成德與清軍裏應外合,鬆山城陷落。
    洪承疇因此被俘,而後投清。
    此役之後,鬆山城被清軍破壞,夷為平地。
    如今黑旗軍與吳三桂對峙的地方,也就是鬆山城的原址,如今黑旗軍大營附近就能找到鬆山城的殘垣斷壁。
    且不管算不算鬆山,關外八城拿下四城都沒錯。
    因為當年大明修築的關外大城關口一共有九個。
    不過朱由檢口中的可惜意味良多。
    畢竟也是從這鬆山城起,大明邊關頹勢越發明顯,紙麵上的兵力再鼎盛,也無法阻擋滿清破關踏入中原旅遊。
    爛到底子裏了。
    如今也還是在錦州。
    但物是人非了。
    錦州城陷落之後,吳三桂大營後退至杏山城,圍繞杏山城布防。
    博洛與鼇拜在杏山城整頓軍隊,以作後援。
    朱由檢於僵持之中拿下了錦州,後方再無威脅,自然繼續進軍,即便是冬日也不打算收手。
    如今與朝鮮和大明的水路暢通,朝鮮也在支援正黑旗糧草,相信錦州收複的戰報發往大明和朝鮮,都會讓這兩方為之振奮。
    所以巴牙喇營兩統領為主將,金揚武,李淏為輔,進軍杏山城以北並壓迫喀喇沁左翼旗,當地蒙古要麽遠離戰場,要麽加入正黑旗成為一名光榮的披甲人。
    索倫營與朱由檢麾下黑旗軍於杏山城東麵駐紮。
    同時,在攻城戰中表現不佳,但燒殺劫掠有一手的黑旗水師陸戰隊登船,停駐於小淩河出海口的黑旗水師再次活動了起來。
    且這一次,有了連續破城並頂著吳三桂的麵拿下錦州的戰績。
    朝鮮水師也自南方而來,成為了黑旗水師的盟友艦隊。
    近一百五十艘大大小小的戰船,以黑旗寶船為旗艦,直接就將京師天津方麵的八旗水師給嚇的連連後退。
    大明方麵也對正黑旗又一次大捷而躁動。
    此時兩派聲音泛起。
    一派表示要極力避免正黑旗的背叛,所以需賞賜兀兒特,給加點儀仗什麽的。
    一派表示要從現在開始分化正黑旗,提防背叛。
    隆武表示他很想兩樣一起上。
    對大明來說,外族的忠臣不是沒有。
    朱聿鍵自己少時被軟禁隻能讀書,因此也在唐王府結識了許多海外而來的傳教士,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什麽的。
    加之紅夷大炮的先進技術,導致大明高層對外族的接納程度是較高的,滿清除外,女真也受點牽連,不過排斥沒有那麽嚴重。
    當然,該有的提防和天朝上國的驕傲也不少。
    朝中對正黑旗策略再多。
    那也得慢慢來不是?
    最終朱聿鍵作出的決定是先口頭封賞,送去一對武勳儀仗以彰顯功績,隨後禮貌的邀請兀兒特進京朝貢麵見天子,如此可窺視兀兒特對大明來說是忠是奸。
    不過朱聿鍵對黑旗兀兒特其實看法不錯,這般操作隻是正常的掣肘手段而已。
    畢竟隔得遠這問安折子都遞的勤還沒斷過。
    當然,一切行動都得等到錦州戰局落定之後。
    眼下朱聿鍵還是很期待正黑旗這一軍在錦州的表現。
    如果能夠拿下錦州全境。
    那麽大明或可先向錦州城派駐官員,作為管控正黑旗的第一步。
    至於為什麽必須是全境。
    風險大了不好安排。
    “索倫營掘地破城!連那金揚武和朝鮮所部的幕僚以及甲士都受了王爺賞賜!我軍登陸後!當速下筆架山!盤踞塔山城與杏山城後方!為大軍助力!亦是奇功!”
    “大明水師林慶業領兵五千渡海助戰,眼下是趕不上筆架山一戰了,但可為我軍後援。”
    “朝鮮水師亦有加入的意向。”
    黑旗水師經錦州一戰,底層也是晉升上來一些善戰之人,林旺也將他們納入水師議事庭,正式安排下戰術部屬。
    雖然依舊需要啟心郎協助,但這有助於水師的團結。
    黑旗水師與朝鮮水師匯合之後,兩軍小小的挪動了三十裏。
    從小淩河挪動到了筆架山附近,並開始籌備登陸。
    沒錯,水師要去偷襲清軍的屁股。
    且朝鮮水師可不止是有意向那麽簡單。
    作為唯一在丙子胡亂中受創並不是很嚴重的朝鮮軍隊,朝鮮水師在朝鮮世子親自試水之後,在水師中堅定反清派一直鼎盛的情況下,如今雄心勃勃。
    登陸筆架山計劃中,黑旗水師陸戰隊五千人,朝鮮水師有一萬人,還有後續尚未抵達的明軍五千人。
    且因為全家被滿清殺死隻剩下弟弟一支,因此徹底歸化大明的林慶業表示若錦州一戰順利,之後正黑旗對清的活動他也會努力配合。
    畢竟舟師襲遼就是他當初的主張,雖然沒有襲擊沈陽,但襲擊一下錦州也是可以的。
    十一月十三日。
    黑旗水師與朝鮮水師盤踞筆架山,炮擊當地屯駐的清軍,隨後以輕舟大規模登陸,塔山城清軍亦有防備,被炮擊之後沒有退縮,在岸邊擺下陣勢應敵。
    此時林旺發現筆架山清軍怕是有五千之眾。
    因此林旺緊急叫停了登陸,轉而讓朝鮮水師對岸上布防的清軍炮擊了整整兩個時辰,這才重新開始登陸。
    一萬五千水師陸軍以朝鮮火槍手,弓手在最前方壓迫,錦州之戰後完善了下武裝的黑旗水師在後方,半個時辰不到,清軍綠營丟下了百多具屍體退出了筆架山。
    隨後,朝鮮水師開始將船上的大炮搬上岸。
    對朝鮮水師來說,這一戰中他們朝鮮軍是主力,所以這是朝鮮對陣清軍難得的一場勝利。
    戰後自然想要擴大戰果。
    筆架山失守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塔山城與杏山城,吳三桂與博洛急調塔山城守將與鼇拜前去阻擋黑旗與朝鮮兩軍水師,協防塔山城。
    但此時最前線朱由檢估摸著時間,開始對杏山下的吳三桂部炮擊,但並未直擊吳三桂部,炮彈隻是落在了距離吳三桂布防區幾十米外。
    同時,北部巴牙喇營朝著吳三桂部送來一陣子箭雨,其中夾雜著不少寫著勸降文書的箭書。
    “將軍深叨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一時李逆倡亂,聚眾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狡虜遂爾,乘我內虛,雄踞燕都,竊我先廟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若將軍反戈,為仗義之師,掃蕩腥氣,則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