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國礦業情況
字數:10316 加入書籤
漂亮國這個國家,不像老牌殖民國家英、法國和西班牙,其工業化起步較晚,殖民地已瓜分得差不多了,原材料全靠本國資源,最後是晚來者占先,在二戰後稱霸全球,個中原因很多,但其獨特寬鬆的礦業政策,無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北戰爭後,漂亮國在資本主義國家中還是個三歲小兒,百事待興。林肯在此時說了一句很有遠見卓識的話:“礦業的繁榮是國家的繁榮”。
隨後以采礦為主要內容的西部大開發開始,1872年“通用礦業法”頒布,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現代礦法。
在這部礦法中,找礦不需要申請審批,自由進行;找到後自己宣布一下,到政府登個記就可以了。
如無人提出異議,花2.5~5美元/英畝的價格買下這塊土地,這個礦就是你的了。
辦理采礦權要一次性交200美元,保持采礦權每年交100美元(現在增加到165美元),此外再無別的費用。
這可視為是漂亮國第一代礦業的年租/專利收費模式。
這部礦業法保證了西部大開發的成功,它使用了50多年,直到1920年前沒有改變。
在這一寬鬆的投資環境下,漂亮國的礦業公司與石油公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後稱霸全球,塑造了今日漂亮國礦業強國的地位。
1920年,漂亮國頒布《礦產租賃法》,把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磷、硫、鈉共6種礦產從《通用礦業法》中分離出來,實行紅利+權益金+年租的收費製度,其他礦產收費仍維持《通用礦業法》的規定不變。
由於1913年漂亮國開始對礦產資源開發實行減稅補貼,在礦業收費中增減了個扣減項——資源耗竭補貼,於是油氣收費變成紅利+權益金+年租-耗竭補貼模式,其他礦產收費變成年租/專利-耗竭補貼模式,這就是第二代收費模式。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全球礦業受到重創,漂亮國政府加大了對石油公司的補貼力度。
補貼的方麵很多,其中幅度最大的是減收所得稅,於是形成了油氣收費的紅利+權益金+年租-耗竭補貼-所得稅補貼模式。
其他礦產仍保持年租/專利-耗竭補貼的收費模式。
下麵討論的收費製度,包含三種收費類型:競爭性收費類型(紅利),與資源使用無關;資源性收費類型(權益金)和土地性收費類型(私有土地為底土,公有土地為底土+表土)。
沙石土礦產的收費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二、油氣收費製度——紅利+權益金+年租
-耗竭補貼-所得稅補貼
漂亮國是油氣招標的始作俑者。漂亮國第一份現代意義的租約出現在1870年,是私人性質的油氣資源出讓,其基本收費是紅利+權益金+年租。
權益金是出讓資源的收益;紅利是多個賣家競爭抬價支付的超出權益金部分的金額,開始沒有正式名目,反正交一筆錢就是了,“紅利”一詞直到1920年的《礦產租賃法》才被明確規定;年租是使用地表土地/地下土地(subsurface,底土)的費用。
漂亮國的《礦產租賃法》將陸上油氣劃分為2560英畝(阿拉斯加規定不超過5760英畝)的區塊,海域油氣劃分為5000~5760英畝的區塊進行招標,隻有很一少部分區塊可協議出讓。
一、紅利
紅利是簽約前出讓人向收讓人索取的一筆費用,在1870年以前,沒有紙質憑證,當時礦業權出讓主要在私人或私人企業間進行,反正誰出錢多就給誰就是了。
多個求租約者競爭出價的數字是紅利而不是權益金。
紅利是一筆現金,要在簽約之前交付,而權益金是油氣開采利潤的百分比,由租約規定,這個利潤要在油氣開采出來後才形成,才支付。
兩筆費用各走各的路的路,非常清楚。
權益金是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競爭性抬價是租約租稀缺性價值,這個私人創造的油氣收費模式被漂亮國《礦產租賃法》全盤采納,進而推廣到世界各國。
如果翻閱各國礦法,凡礦業權招標者,其競標出價都是租約或許可證的價值,不包含在租約條款中,不含權益金。
因為把紅利一交,租約受讓者一定,紅利的任務就已完成,下麵的租約簽訂、租約執行、權益金收取就統統與紅利無關了。
權益金則不然,它是油氣資源實物本身的價值,寫在租約中,再采出油氣並銷售後繳納。
2016年漂亮國紅利的收入僅占權益金收入的7%,中國的投標者千萬不要帶著國內那一套礦業權出讓招標思維,去漂亮國參加石油租約投標,把權益金價值也搭進標金裏去了。
人家無法理解這個紅利數字,就鬧笑話了。
關於招標的底價,目前漂亮國阿拉斯加陸上油氣區塊的底價低潛力區塊5美元/英畝,高潛力區塊25美元/英畝。
由以上兩表可看出,集漂亮國數十年之招標數據,高潛力區勝標價與底價之比平均為在1.58;低潛力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波動略大一些,其比值平均也不過在4左右。
由此可見,招標者與投標者都很理性,很成熟,招標發揮了競爭性的一麵,避免了投機性和逐利性的一麵。
早期私人出讓礦產資源的紅利是要一次性交清的。
由於有的紅利數量較大,為緩解受讓公司的支付壓力,漂亮國土地管理局和海洋能源管理局(原礦產管理局)允許紅利可首付五分之一,其餘分四年交清。
二、權益金
權益金相當於我國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過去的資源補償費,至於相當於當前的什麽類型收費,還說不清楚。
漂亮國陸上油氣生產權益金為銷售收入的12.5%,海上權益金為銷售收入的16%,均在《礦產租賃法》中明確規定。
對於初產油井、深水井、老油井、油質較差的井各有減免條文規定。
2016年漂亮國聯邦土地石油產量、紅利、權益金數字列於下表。
近年來很多州的陸地石油權益金費率超過了12.5%。由於漂亮國二疊紀盆地和墨西哥灣石油非常豐富,權益金上調一點對大型油公司而言並不在意。
2016年,石油價格大幅滑落,跌到40~50美元/桶區間,漂亮國石油公司受到重創,利潤驟減,負債驟增,油田減產,甚至出現申請破產的案例。
埃克森-美孚淨利潤比上年下滑51.5%,雪佛龍虧損4.97億美元。這一情況引起漂亮國問責局(gao)的注意。
gao是一個向國會負責向政府叫板的機構,在對2016年的漂亮國聯邦土地的油氣產量、權益金、紅利和年租進行詳細調查後,2018年向國會提交了一分詳細的報告,指出權益金如果繼續爬升,將導致漂亮國今後10年石油產量負增長。
由於報告剛剛出籠,國會如何向內政部問責,內政部如何回應尚不得而知。
客觀地說,漂亮國陸上油氣12.5%的權益金率,海上油氣16%的權益金雖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由於漂亮國油氣資源條件好,成千萬個農場主都能在自己的地裏打井提油,大型石油公司對這個費率更不會在意。
問題是***政府於2015年提出了一個“擬議規章預先通知(anpr)”,要求對提高現有權益金費率進行論證。
目前論證尚無結果,一些州,如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北達達科他、懷俄明、猶他、蒙大拿、科羅拉多聞訊紛紛提高油氣權益金費率,從12.5%提升到16.67-18.75%,德克薩斯私人土地的油氣權益金費率提高到了25%。
權益金的提升,加之油價低迷,漂亮國石油公司的境況就大不如前了,從而引起問責局的關注。
三、年租
年租沒有什麽好說的,就是礦業權人租用土地的租金。
對於公有土地,年租交付的是使用地表土地與底土(地下土地)的租金;對於私有土地,年租交付的是使用底土的租金,因為地表土地屬於私人所有,要另交使用費。
這樣看來,年租實質上是使用底土的租金,因為底土屬於國家所有,無論地表土地屬於誰都是要交的。
漂亮國油氣租約的年租是第一年1.5美元/英畝。
以後的年份2美元/英畝,這個數字自1920年《礦產租賃法》頒布以來沒有改變。
漂亮國真是一個科技與時俱進,法律守舊如初的國家。現在到漂亮國,吃一個麥當勞還要5美元呢。
四、耗竭補貼
漂亮國於1913年建立礦產資源耗竭補貼製度。
建立這個製度的目的是通過給資源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收入減收所得稅,為其留下更多利潤,用於發現和勘查新的資源。
所得稅是以毛利為課稅基礎征收的,其補貼計算方法是給出一個補貼率,即免稅率,對油公司而言是免稅,對政府而言就是給與補貼了。
1913年規定對所有礦產的補貼率為5%,後來逐步增加,高峰時達50%。
漂亮國石油產業的所得稅稅率為35%,是第一大稅,如果補貼15%,就隻用叫29.75%的所得稅了。
耗竭補償文件規定,有兩種計算補貼的方法:成本法和百分數法。成本法需要礦業權人通過一係列的投資扣減計算補貼率,百分數法直接使用國家給定的補貼率計算所得稅扣減數。
1.成本法
所謂成本法,就是將全部保有礦資產(儲量,或勘查總成本)和油田建設投資成本按產量攤分到每個年度,增大銷售收入中的成本部分,減少盈利部分,達到減收所得稅的效果。
從年銷售收入中平攤當年的投資成本,包括:
礦資產總價值或礦產勘查總成本,包括:
—礦業權資產購買費
—租約花費:紅利、招標辦理費;
—地質地球物理調查成本;
—勘探鑽井成本;
—儲量評價與開發論證成本。
油田建設成本,包括:
—井網建設成本;
—設備折舊;
—其他,如居民拆遷、農田賠償等。
據上述投資成本項計算一個總成本c,當年建設投資成本b,過去建設投資(固定資產)殘值d,總保有儲量r,交稅年原油產量p,耗竭補貼率k,當年的補貼數a。補貼計算公式如下:
k=(c+b-d)/r,a=kxp
a就是當年的補貼數,把它列入當年項目成本支出,減少盈利數額,達到耗竭補貼的目的。
成本法補貼,相當於把全部勘查開發投資成本攤銷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礦山產生盈利前的投資成本攤銷,屬於礦山經濟評價性質,目的是回收投資;第二次是在礦山盈利後的投資成本攤銷,屬於資源耗竭補貼性質,目的是計算耗竭補償數額,減收所得稅。
2.補貼率法
規定一個補貼率,油氣項目為15%,油氣井為27.5%,所得稅過去為35%,***將其降低到21%,大石油公司隻交10%左右,小石油公司如何交法尚不清楚。
對個人油氣開發投資者而言,補貼率可放寬,但最多不超過50%。
所謂個人投資者,指的是小戶股民,其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征收範疇,表明漂亮國鼓勵個人投資油氣。
從20世紀70年代起,漂亮國大型石油公司不再享有資源耗竭補貼政策,但小型獨立石油公司和私人土地上的油氣收入,仍適用這一政策。
資源耗竭補貼政策隻有在高盈利下才具有實質性意義,在低盈利下從補貼得到的好處甚微,在無盈利或虧損情況下補貼政策不起作用,當年耗費的儲量就無功空轉了。
五、所得稅補貼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漂亮國油氣產業形成很大打擊。
為應對這一形勢,政府大幅度低降低了油公司的所得稅。
在2009-2013五年內,20個漂亮國頂級石油公司僅平均繳納11.7%的聯邦所得稅,少交了23.3%。
減稅措施是通過引用大量稅法條款實現的(barclaypalmer,2019),沒聽說修改稅法,說明稅法中對油氣企業處於困境的救助措施已有法律安排。
石油公司通過這次減稅很快走出困境,但這個救助措施好像一直沿用了下來。
2018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應稅收入865億美元,繳納聯邦所得稅95.3億美元,課稅率為10.1%。
***上台後,於2017年頒布減稅措施,把大型公司的所得稅率從35%調減到21%,但大型石油公司似乎並未按此足額交稅,如前所述,埃克森-美孚2018年的繳納稅率是10.1%,相當於2009-2013年的稅率。
漂亮國20個頂級石油公司納稅額占全國油氣納稅的80%以上,如果***政府將這個10%左右的稅率常態化,漂亮國石油公司就是世界上所得稅稅率最低得國家,權益金提升一點,完全不在話下。
漂亮國是一個對油氣資源勘查開發補貼最高得國家。
補貼內容繁多,如上述資源耗竭補貼、所得稅補貼外,還包括部分權益金減免、國外油氣收入稅抵免、石油製造業減稅等補貼形式,年度貼補數達100-115億美元(lentesoro,2016)。
漂亮國的能源獨立、頁岩氣革命成功,得益於這一高強度的油氣補貼法律與政策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國內反對補貼的聲音從未停息過。
三、金屬非金屬礦產收費製度——
年租/專利-耗竭補貼
漂亮國的礦法對金屬和非金屬礦產沒有設置權益金,目前對采礦宣示(探礦權)每年每個宣示隻收165美元固定年租,對采礦而言需購買專利,實際上就是購買土地,2.5-5美元/英畝。
既是購買,就沒有年租了。
金屬非金屬礦不能享受聯邦所得稅補貼,35%的稅率須足額繳納,但當前大型礦業公司的所得稅率已降到21%。不過資源耗竭補償政策是可以享受的,補貼率如下表。
漂亮國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耗竭補貼率
稅率(%)
礦產
23
硫、鈾
15
金屬礦產、球粘土、膨潤土、高嶺土、火泥箱土
10
煤、褐煤、石棉、水鎂石、珍珠岩、氯化鈉
5
泥炭、磚瓦粘土、礫石、貝殼、浮石、沙、火山渣、頁岩、石料(不包括條石和觀賞石)、鹵水溴、鹵水氯化鈣、鹵水氯化鎂
對所有金屬非金屬礦產,在探礦階段,除每個采礦宣示每年收取165美元續權費外,再無任何企其他收費。
漂亮國找礦是非排他的,隻要是沒有采礦宣示的地區,大家都可隨便去找,不用申請審批發證。
找到後打個樁,宣示一下這個礦是你發現的,如無反對意見,到管理部門登個記,交點手續費,這個發現就以“采礦宣示”的形式保護起來了,可在區內開展勘探活動。
當勘探到可開采的階段時,須買個專利,將其升級為“專利采礦宣示”,就可開采了。整個由找礦到勘探,再到采礦要交的費包括:
探礦階段:每年每個宣示165美元續權費,再無其他稅費了;
采礦階段:
—2.5-5美元/英畝專利費(一次性支付,相當於購買);
—公司所得稅(35%),按資源耗竭補貼率扣減。
金屬非金屬礦產雖然所得稅高,但沒有權益金。
如果所有金屬礦產按15%的耗竭補貼率扣減,則應交所得稅率為29.75%,這就相當於全部稅費負擔,國外稱之為有效稅負,就很低了。2017年***政府將所得稅由35%降到21%,大型礦業公司的金屬非金屬礦產勘查開發收入得到普惠,加上其他小稅種,在減去耗竭補貼,加上耗竭補貼,其實際總稅負不超過20%(按利潤占比),無權益金,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優惠的礦業收費製度了。
四、結論
一、漂亮國油氣資源實行三金兩補貼製度:紅利+權益金+年租-耗竭補貼-稅收補貼。
其收費數額紅利約占7%,年租約占5%,權益金最大,約占87%。近年漂亮國聯邦土地的權益金仍保持12.5%不變,但州屬土地和私人土地的權益金率普遍提高,由原來的12.5%提升到16-20%的區間,個別州私人土地提高到25%,總體而言提高了4-8%。
對大型石油公司,耗竭補貼已取消(中小石油公司仍可享受15%的補貼率),但所得稅減收補貼大幅度提高,目前大型石油公司納稅率僅10%左右,減收幅度達60%以上。
權益金的提升與降稅補貼兩相抵扣,加上其他小稅種,漂亮國油氣的實際稅費總負擔不超過20%(按利潤占比)。
二、漂亮國金屬非金屬礦產實行一金一補貼製度:年租/專利-耗竭補貼。
年租指的是探礦權(漂亮國是采礦宣示)的續權費,目前固定為165美元/宣示年;
專利是采礦權的土地購買費,一次性收取,目前仍按1872年的價格2.5-5美元/英畝收取,對硬岩礦床是5美元/英畝,對砂礦床是2.5美元/英畝。
金屬非金屬礦產不設權益金,金屬的資源耗竭補貼率為15%,漂亮國目前大礦業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1%,加上其他小稅種,再扣除耗竭補償,漂亮國大礦業公司的稅費負擔也不會超過20%(按利潤占比)。
三、縱觀漂亮國曆史,對能源與礦產資源實行高補貼是一種國策,具有長遠的、戰略的考慮,而非權宜之計。
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不同,漂亮國是一個依靠自己資源發展經濟的國家,十九世紀的工業化、二十世紀的經濟軍事政治興起與稱霸全球、近期完成的能源獨立與頁岩氣革命,是漂亮國強力實施這一國家礦業優惠政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