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還有手鐲嗎
字數:4533 加入書籤
“關先生,今年的高考日期,我昨天剛剛知道,定在12月10日-12日,總共是三天。”
“林陽,那咱們說定了,我12月底來京城,到時候,我會把咱們合作的公司的法律文件帶過來,你看看以後簽字?”
高考結束的第二天,林陽就到出版社上班了。
雖然最近沒有創作連環畫的計劃,當時,林陽也非常忙,他答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特偉,將《哪吒鬧海》、《天書奇譚》人物彩繪出來。
這兩部動畫片的人物,加在一起總共有近百個,每一個人物都需要重新繪製,因此,這件事對林陽來說,耗費的時間不小。
為了趕時間,林陽上午、下午都去出版社上班,所以,家裏很少看見他的身影。
不知不覺中,就快到了1977年的年底,這一天,正在辦公室忙著畫畫的理由,聽到有人在外麵敲門。
“咚、咚、咚。”
“誰呀?門沒有鎖?”
咯吱一聲,門開了,林陽發現是門衛大爺。
“林陽啊!有人找你?”
“大爺,是誰?人呐?”
“在門房,她說是從港島來的,是個女人?”
“女人?港島來的?”
猛然間,林陽想起了一個人。
“噢,我知道了,大爺,我這就去看看。”
當林陽出現在門衛室的時候,他看見除了張冰倩,還有個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小女孩。
“關太太,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你什麽時候來的?”
“林陽,我們是昨天到京城的,要不是你說的地址,我真的是找不到這個地方,京城實在是太大了。”
“關先生呢?”
林陽發現沒有關杉的影子。
“他在港島忙著新公司的事,沒有來,不過,新公司的法律文件我都帶過來了,就放在京城飯店的客房裏。”
“這位是?”
林陽看著眼前漂亮的小女孩,問了張冰倩一句。
“這是我的女兒,比你小兩歲,她的名字叫關佳蕙。”
“小蕙,這就是我給你提到的理由,快叫哥哥?”
關佳蕙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問了林陽一句話。
“我不叫你哥哥,我們做朋友怎麽樣?”
“好,做朋友當然可以。”
“林陽,我給你帶來一點禮物,沒有拿到這裏來,怕你不方便,也放在客房裏,現在去看一看怎麽樣?”
林陽知道一直在門衛室說話,也不是個事,就同意了張冰倩的提議。
“好,那你們等一下,我去把辦公室的門關了。”
京城飯店的客房裏,林陽看完了股東協議書,並沒有立刻簽字。
“關太太,我覺得一家一半的股份不合適?”
“林陽,我家關杉在來之前就交代過,他說你應該占大頭,公司主要是依靠你的新歌去發展市場?”
“嘿嘿,關太太,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們誤會了,我想說的是,你們應該占大頭,主要工作都是你們在忙?你們非常辛苦的?”
“這可怎麽辦?林陽,你等一下,我給關杉打個電話,看看他怎麽說?”
張冰倩當著林陽的麵,打了一個國際長途,最終,林陽在電話裏跟關杉說好,大家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剩下的除了各種開銷外,餘下的錢做投資。
“林陽,公司的事咱們說好了,現在來看看我給你的禮物?”
“關太太,你太客氣了!”
“你這是在跟我客氣,我這叫還禮,我也不知道你的身高,就估計著買了西服、襯衣、領帶、皮鞋、手表,你換上我看看合適不合適?”
林陽本來開口說不要,但張冰倩好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一樣。
“林陽,你趕緊去換上吧?我還有事求你辦呐?”
西裝革履的理由從臥室裏出來時,張冰倩是嘖嘖稱讚,關佳惠的眼睛裏閃爍著小星星。
人靠衣裳馬靠鞍,林陽剛才打扮,與國內的許多人一樣,根本就顯示不出來他的氣質。
“不錯,不錯,我看人的眼光還是比較準確的,不大不小正合適,林陽,你太有氣質了,就像是港島那邊的電影明星。”
“林陽,你要是想去演電影,我媽媽可以幫忙?”
關佳惠突然這樣說了一句。
“哈哈哈,我暫時還不想,你的美意我謝謝了。”
“林陽,這是我帶給你家裏人的一點禮物,你轉交給他們?”
張冰倩又從包裏,拿出了化妝品、洗發乳、電子表等東西。
“關太太,你的東西實在是太豐厚了,我不能再收了?”
“林陽,你不要推遲,你聽我說,我想求你一件事?”
“關太太,咱們自己就不要說求了,你就說什麽吧?”
“林陽,上一次你送給我的玉手鐲,還能夠再買一些嗎?”
“關太太,是要一樣成色的嗎?還是其他的也可以?”
“最好是一樣成色的,要實在是沒有的話,差一點的也可以?”
“關太太,你想要多少?”
“給我來20隻怎麽樣?”
“我不過保證有這麽多,我去看看,回頭給你回話?”
張冰倩之所以要這麽多手鐲,是因為她的許多朋友,看見羊脂玉手鐲也想買一隻,因此,就托她來京城看看。
“林陽,多少錢?我拿給你?”
張冰倩忙著給林陽拿錢。
“關太太,錢的事先不著急,我去看看,有沒有這麽多的手鐲?”
林陽臨出門時,再次換回了自己所穿的棉衣,他可不想一出門就被凍死。
當然,林陽也帶走了所有的禮物,他想回了一趟家。
放下禮物之後,林陽悄悄地拿了500塊錢,然後,直奔京城玉器廠。
故地重遊,林陽這一次來真的是財大氣粗了。
1977年,五百塊錢在普通老百姓家裏,那絕對是一筆巨款了,那是一年的工資,就這樣,還有人賺不到這麽多錢。
“哎,大姐,我想買點兒玉手鐲?”
林陽看見門市部櫃台裏,兩個中年婦女正在聊天,就問了一句。
“你等一下,我們正在談工作呐?”
“哎,我聽說,這一次咱們玉器廠要準備招工了?”
“是真的嗎?要是這樣的話,我家正在上山下鄉的兒子,應該就有希望了?”
“可不是嘛?我也想把我閨女弄回來?”
“你知道,這一次的招工指標有多少嗎?”
“我聽說大概是30多個,有一半給了各個街道的知青辦。”
“為什麽?咱們的孩子還有希望嗎?”
“聽說,這是什麽的安排,廠裏麵也沒有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