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道法

字數:2378   加入書籤

A+A-


    此時,剛才瞪了劉基一眼的楊善澄,道:「劉施主,聽你剛才不停地叼念著,不知施主曾否學過道法?」
    劉基記性很好,先前聽過邱玄清道人介紹時已認得四仙,知道提問的是楊善澄。
    便回答說:「楊道長高看了,劉某未曾學過道法。」
    又向著冷謙說:「不過,道教典藏在冷兄處,倒是看了不少。」
    楊善澄道:「這就奇了,施主沒學過道法,怎麽看得到虛空中的『洞天福地仙人輯』所示內容,而且剛才花了我們不少精力的『擬仙奇境』更是困難的道法。」
    楊善澄心理上,很有些小不平地又說道:「貧道四位同修,可一起在這上麵費了不少功夫,才有剛才那麽一點點的道法啊!施主竟可直接與貧道們,在奇境中意念相通!」
    一向少話的冷謙,這時倒冷不防地說:「他不是普通人,是怪人。」
    劉基哈哈大笑道:「劉某隻是記性好,腦筋轉得比較快而已;這一點,的確和一般人是不太一樣,要說這是『怪』也是可以,冷兄說的好啊!」
    劉基熟悉冷謙為人,且與自己交情頗深,知道不是笑自己。
    四仙中的劉古泉,此時也跟著說:「道法修煉不容易,此法首先要練到『心淨澄明、念通神達』,打坐、練心,調和氣脈,少不了許多功課;施主腦筋轉得快,思慮通透,或許可以『念通神達』;然而記性好,反而心中物事雜多,不是更無法『澄明』了嗎?」
    劉基聽了想想,原來此道法要先達到「心淨澄明、念通神達」,這也是自己最近常常有過的情境啊!像先前夜觀星象,累積數月的圖像後,似乎都能在腦中計算出日月五星的軌跡了,剛才更是進入了冷兄的「琴境」。
    便道:「劉道長此說,倒是提醒劉某,剛才在道長所說的『奇境』中,劉某雖記得眾道長所念所示的事物,但心底卻隻跟隨著道長們的意念,完全拋棄外物、環境情況,隻此一念、外物皆空,似乎整個心中、腦中,也達到澄明清淨的地步。」
    四仙中尚未發言的盧秋雲,此時接著道:「這樣說來,劉施主也算修練至心淨澄明、念通神達,修練至此非常不錯了。」
    其實要完成山河形勢圖,擬仙奇境是基本功,四人先要意念相通後,創造出共同的連通區塊,再藉由四人先前去各地取得的「洞天福地仙人輯」道引,運用道法「虛空指引」,將圖像信息鏈接設定。
    最後,更用道法「映心著像」,這本來是真人間傳遞意念的一種心法,稍作變化後,成了一種道法;四人同時心念相通,將腦內(空間上)裏的圖像,烙著於宣紙上。
    劉基聽了心想,修練至此不錯了,沒有下文;看來,四仙也沒有要對此圖的做法,再多透漏些了吧!
    不過,劉基對道家的了解,是有興趣,但修煉道法,本就不是自己的誌向,也不會是想去偷學別人秘法的人。
    便接著說:「修煉道法非劉某興趣,不過近來,劉某常常夜裏觀星,計算著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光變化,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五星運行時間、路徑,的確腦筋動得比過去幾年來多多了,要說修練的話,劉某修練天文地理,倒真的是用了不少時間。」
    比較注意細節的劉古泉,詫異地說:「用腦筋去計算五星運行變化?」
    劉基卻是一副看你天塌下來,有人頂著要遭殃的態勢,輕鬆地說:「是啊!劉某正算計著五星何時淩日,大元朝何時出現凶相、滅亡之機。」
    聽了劉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四仙眼裏皆露出了奇異之色。
    冷謙此時又突然地來一句:「就說他是怪人。」
    雖然,此時中原各地兵荒馬亂,四處有造反的人,稱王稱帝的豪傑不少,但畢竟還是屬於大元朝統治的領地,天下還是大元朝的天下,目下所處的青田洞天,雖暫時被朱元璋所占,隻要大軍鎮壓過來,依舊可能再隸屬於大元朝的處州路管轄。
    邱玄清此時說:「據聞施主過去也為元朝效命、當過官,可否請教,如今何以反而會用心探尋,曾經的舊主滅亡之時?」
    劉基看了看邱玄清,雖然話說得客氣,但似有意探詢自己的底,便回道:「邱道長可能認為劉某過去當官不得誌,才會退隱下來,心裏甚不平,所以樂見元朝滅亡吧!」
    楊善澄道:「施主不要見怪,的確容易讓人這麽聯想。」
    劉基哈哈一笑道:「那就小看劉某了,四位道長可聽過,開創了『關學』的北宋一代大儒:橫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