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禮賢館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A+A-


    應天府
    府內朱元璋正坐在主位上,覽閱各方戰情文書;屬下上報,總製孫炎來見。
    朱元璋一聽便說:「讓他進來。」心想浙東四賢終於到了。
    孫炎一路快走進來,道:「主公,屬下將浙東四賢帶來了,馬車已快到禮賢館,先來通報主公。」
    朱元璋道:「好,辛苦了,我們走。」隨即帶著孫炎、侍衛隨員,騎馬趕赴禮賢館去。
    大門高高釘掛著「禮賢館」三字,是距離應天府衙不遠的宅第,比一般民房大,但要說大也不算大,大門有二進,接著有客廳、廂房,夥房、廚房等,比較像是專屬的私人客棧;但相比於行省參議李善長的宅第,需容納其家人、仆人的大宅,則小多了。
    孫炎一進城,就快馬先去通報朱元璋,一行人趕在劉基的馬車隊前,先到了禮賢館,不一會兒馬車隊也到了,劉基四人紛紛下車來。
    宋濂是婺州(金華)人,先前朱元璋攻下婺州,改立為「寧越府(又改名金華府)」,便已延攬了宋濂為五經師,私下也已請教多次,所以與朱元璋較熟悉。
    章溢、葉琛也算浙東名人,與劉基、宋濂偶有聯係,兩人誌向與劉基相近,知道大元朝大勢已去,這次一起被朱元璋延攬而來。
    眾人進入客廳,依序坐好後,宋濂指著章溢、葉琛與劉基,對著朱元璋道:
    「這位是章溢,字三益,龍泉人;這位是葉琛,字景淵,處州(麗水)人;這位是劉基,字伯溫,青田人,主公應該已經認識了。」
    每個人的簡曆朱元璋都早已先看過,隻是對照真正的本人,再確認一番而已。
    朱元璋對著劉基等人,客氣地說:「有勞四位先生為這天下百姓,屈駕前來應天府協助元璋,現今天下紛爭,什麽時候才能安定?還要多多請教四位先生。」
    章溢回答道:「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才能夠做到。」
    章溢的回答,與葉琛兩人協助元軍,固守衢州城的「不嗜殺人」意念一致,也示好朱元璋傳檄文不殺降者,避免常遇春攻破城後大開殺戒,算是道謝並提醒朱元璋之意。
    朱元璋起身回道:「三益先生說的是,元璋起兵以來,每有城池並入,必以百姓生存為念,每有攻伐征戰,能減少殺戮必不殺人,嚴軍令、不擾民;三益與景淵先生之前在衢州城,也知元璋的征戰方針才是,民為本,本固則邦安。」
    朱元璋現年約三十二、三歲,雖被奉為吳國公,實際兵馬僅約十萬,尚不及大元朝底下的大將軍所領兵力;正處於開創時局之期,正在眾多勢力之間夾縫中求生存。
    應天府裏雖然有主上、臣下之分,略具有一點君主的架式,但到目前為止,尚且都不敢稱王,更沒有擺那帝王架式的本錢。
    此時的朱元璋,正是求將才求賢者急切之時,套句《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和許瑗的對談:「今四方紛擾,民困塗炭。予思英賢有如饑渴,方當廣攬群議,博收眾策,共成康濟之功。」
    隻要真有才能,真有心地願意為他做事,都來者不拒,依表現賞罰有差,甚至比最早跟他出來一起打拚的淮西二十四將,更受重用,像是常遇春、廖永安(忠)兄弟,都是後來才投靠的。
    而衢州城連手下為首三位大將中的常遇春,都打不下來,也顯示章溢、葉琛的才幹;況且降兵、降將都敢用了,儒士還能造反嗎!且以兩人的才能,未來隻要再攻下城池、州府,必有用兩人治理才能之處。
    此時劉基也拿出一卷文書,呈給朱元璋。
    說道:「此為伯溫為主公目前的情勢,所擬定的策略方針,請主公私下再詳參。」
    劉基剛來應天府,總要有所貢獻,但深知不要跟主上搶功勞,功高會震主啊!
    朱元璋接了過來,一看上麵輕聲念著:「時務十八策。」
    翻開來看了看,上次與劉基在青田對談時,雖然比照隆中對,也提到了三大策略:「鞏固勢力、統一反元,征服天下」,不過看來當時是保留了許多,的確若是沒延攬來,就不會像現在提那麽多。
    手上的十八策,比先前的三大策略,細分了各個小策略,心中越看越是高興,越看越是驚奇,這個窩居在山村的奇人,如何有這些策略?如何擬這些策略?
    也想到,還好他出來是幫我,若是被別人延攬幫了別人,那以我目前僅這麽小的勢力,不就整鍋都被鏟了…。
    心裏一則高興,一則心驚,這劉伯溫確實是個奇人,一定要好好抓住他,讓他盡心地協助我取得天下。
    朱元璋嘴裏仍說:「感謝伯溫先生為元璋擬定策略,先生的方針詳細可行,之後還要多多地向先生請教才是。」
    說完先把文書仔細收好,並吩咐禮賢館下人,準備酒席歡迎四人。
    隨後說道:「四位先生剛到應天府,先給四位安排些閑缺,希望先生們暫時屈就,一來是讓先生們調適與熟悉環境,一來也讓元璋好好規劃與安排,先生們願意屈身來到應天府協助元璋,元璋必會給四位先生安排適當的職務。」
    桌席間,簡單交辦暫時的工作,章溢與葉琛先任「營田司僉事」,也就是做輔助「營田司」事務的官,不是主官、也不是副官,暫時協助後勤業務。
    宋濂原已被延攬為金華府的五經師,現在先改江西等處儒學提舉司提舉,負責教導自己兒子及眾將們的子女。
    至於劉基,則暫時為軍中祭酒,當自己的軍事幕僚。
    依照朱元璋現今,僅為「吳國公」的封號,和大宋朝江南等處行中書省丞相的官職,在其下屬的官位,當然可不能比照朝廷,也不能比照封王的體製,官位給太大。
    雖然,那大宋朝的「皇帝」韓林兒,也無法管、不敢管,但總先不要那麽招搖;反正暫時是閑差就是了,暫時讓四人有吃、有住、有收入,伺機再安排適合職務。
    四人也樂得在應天府內,建康城內外,先各處走走,了解了解一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