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觀雪亭亭中話 (上)

字數:5792   加入書籤

A+A-




    正在回想本朝紀事這些時,徐北雲已經來到王府活水湖邊。
    一條長長的青色木橋穿湖麵而過,於湖心中間。
    八根墨綠色的亭柱立於空曠的湖水中,此八柱每柱刻畫一副。
    按八卦之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為序。
    柱上刻畫著山海經遠古異獸,每層亭壁底下都有亭簷。
    四周的亭簷皆是黑色的琉璃瓦製成。層高為八層,高約十丈。亭門用隸書寫著:觀雪亭。
    徐北雲緩緩穿木橋而過,偶爾能瞧見幾尾虎頭金魚躍出水麵。
    進得亭中,此時亭中一樓大堂已經或坐或站有四人。
    居堂中首位而坐的是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男子。
    五官麵相威嚴且堅毅,露威而神不怒,眼神深邃。
    隻有在瞧見徐北雲後,臉上露出一絲慈祥,膚色倒是像那些常年行軍打戰的小麥色。
    “我兒來啦,爹不在府中小半年,你可有想爹。”
    徐北雲至徐克身前三步遠,停下,規規矩矩地行了大禮。
    然後再對著其餘三人見禮,其餘三人並沒有托大,都齊聲‘見過世子’。
    一一見禮過後,方落座位,自有侍女奉上熱茶。
    “老爹您有什麽讓兒子好想的,倒是你們三個,都好些時日沒瞧著了,最近都在忙啥呢?”
    其餘三人自是北涼王徐克的七位義子當中的三位。
    大義子徐長江,麾下一萬大雪龍騎是三十萬北涼精銳中的精銳。
    二義子徐長河,執掌北涼所有的諜衛,以及王府中的死士。
    第三義子徐長山,北涼幕後的大財神。
    麾下的北涼商團遍布整個大周北方和西北方,以及深入草原中的韃靼,瓦刺。
    還有海貿商號,龐大的商貿,每個月能為北涼帶來近兩百多萬的財政收入。
    這些收入也才堪堪將養得起北涼35萬大軍。
    徐克能養得上35萬大軍,一來因為他滅八國屠城無數換來的天大財富。
    還有就是他的靠徐長山的經商布局,再就是北涼治下的所有民戶田稅。
    當今天下,至於民政,大多執政人的想法是。
    平民百姓不至於餓死就行,永遠不會拿稅收去補貼平頭百姓。
    不去層層加稅就是天大的仁君了,頂多天災人禍的時候,開倉平糧。
    徐北雲自從得知自家老爹養軍不易之後。
    他的雲中商號這幾年的收入,除了投入去研發技術,學院的必要支出。
    其餘大多都交給徐克養軍去了,這也是徐克對他的唯一兒子又愛又寵的原因之一。
    誰家小孩能在八九歲中給自家大人錢財去養軍的,顯然不多。
    徐北雲深知,大多帝皇對蕃王的忌憚有多深。
    雖說,明麵上,當今天子不會對北涼下手,但雙方暗中的齷齪可是不停地交鋒。
    現在的天子沒有能務削藩,但下一任帝皇則兩說了。
    對於徐北雲來說,隻要大明宮裏那位不對他有殺心,他不會去扯旗造他的反。
    其實,大明宮的那位也深知,北涼徐家坐不了江山。
    因為沒有大義名分,涼王是遼東錦州人。
    而北涼軍麾下大多是遼東人,遼東和中原人本就分裂將近二百多年。
    現在的北涼治下,也就是原時空大多的燕雲十六州之地。
    將近二百年統治在異族之下,也是近二十年才被徐克收歸於大周治下。
    大周百姓對待北涼,多以北方蠻子稱之。
    對於大周百姓來說,黃河那邊,都是北方。
    所以,北涼又被讀書人戲稱為北蠻,朝廷大員私下稱北涼王。
    也多以徐北蠻,徐人屠稱之。
    因此,這也是整個大周百姓,對北涼好感不多的地方。
    似乎北涼不屬於大周,雖說有個大周親王的蕃號。
    但是,大周國內承平近百年,百姓也就隻會認大明宮裏的張家皇室成員。
    畢竟是大周太祖和高祖再次統一中原南北各地。
    使分裂了近二百年的漢家土地,再造大周現如今的疆域,除了前唐,超出史前所有朝代。
    當今整個大周,除了北涼和遼東之地。
    隻有西北那邊的邊軍常有戰事,東南偶有倭寇海盜。
    大周國內感覺不到絲毫的戰爭。
    而北涼又不同於大周,北涼天然處在三戰之地。
    遼東最東邊有羅刹國的入侵對峙,西北和北邊都是草原遊牧民族韃靼,和瓦刺。
    韃靼控弦之士最高時能達到25萬,瓦刺現在實際上已發被羅刹國給奴役了。
    每年都要上貢和納獻大量的牛羊給羅刹國,所以瓦刺才會時不時地扣邊北涼地界和大周山西邊界。
    大周的最西邊,則是虎視眈眈的北蒙
    北蒙十幾部族現今控弦60萬左右,國土為原時空的中亞地方。
    實際上,北涼是處於四戰之地。
    因為,南邊是做夢都想削藩的大周,這也是徐北雲兩年前就讓人去耽羅島布局的原因。
    此時的耽羅島因為倭寇,海盜的掠奪,島上人口不到三萬眾。
    耽羅島除了原住民,還有就是高麗犯事被發配過來的數千政治法。
    耽羅島的軍事,除了1000餘的正規高麗軍,還有就是2000餘人的高麗水師。
    現在的耽羅島對高麗來說,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因為倭亂的原因,死的人多,上島的人少。
    地雖肥,但卻缺少人種植,實在是耽羅島南邊太靠近倭國。
    倭寇時不時地上島掠奪一翻,除了原住民和發配過去的政治犯。
    高麗國內沒人喜歡呆在耽羅島上居住。
    所以,徐北雲讓徐長河出麵,直接找高麗王李熙。
    以每年一萬兩白銀租借整個耽羅島。
    美其名曰為,以島上的草原養北涼鐵騎軍馬。
    麵對北涼王府的人,高麗王朝無一人敢置言。
    畢竟自家的地方名義上還是大周的藩屬國,更何況是以屠城滅國聞名的徐人屠。
    至於大周朝廷的態度,隻要徐克的北涼軍不南下中原。
    他把高麗王殺了再換一個人上位都無關大事,反正高麗的駐軍是大周的實際派遣。
    高麗王位更替對朝廷大員來說,無關緊要。
    隻要稅收收得上來就好,更何況是海外的一塊飛地,反正又不是漢家之地,隨他去。
    如果按徐長山的話說,直接派兵拿了了事,何須要多餘白拿錢給高麗王李煦。
    為這事,徐長山還被徐北雲給訓斥了一頓。
    徐長山至今還記得自家世子的原話:
    “這個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靠武力去解決的。
    有時候,隻須用少量的銀子就能辦成最大的事情。
    又何必拿將士們的性命去填,對我來說,幾萬兩還不如我北涼將士們的流血犧牲。”
    當時這段話確實是極大地震撼了徐長河和大多北涼軍頭們。
    他們當兵吃餉的,從進軍營起,就已經存下不立功,那就戰死拿撫恤金。
    畢竟北涼的撫恤金比整個大周軍人的都要好。
    如果按軍功,普通軍士最高能拿到二十兩左右,少的也有五兩白銀,軍官另計。
    而大周陣亡士卒的撫恤金,卻少於北涼軍太多,就拿軍餉來說,大周除了邊軍和京營。
    騎兵月糧定額二石,普通軍士的月糧定額是一石。有家室的發放鹽二斤,無家室的發鹽一斤。
    軍馬每日給豆三升,草料十五斤,折合所有。
    普通軍士每人月餉六七錢白銀左右,馬軍也才一兩半左右。
    而大周邊軍因為常時處於戰備,糧餉翻了一倍。
    折合下來,也就包括給家人的月糧,每個人每月也就二兩多白銀左右。
    而京營又比邊軍多了二匹布。
    而北涼,隻有精銳和非精銳兩類。
    非精銳折合米糧和鹽那些,月餉大概在一兩半左右。
    精銳大多在三兩白銀,而大雪龍騎和鐵浮屠在五兩白銀之間。
    所以,每月200萬兩的財貨收入。才剛足夠北涼王發餉。
    也是幸得太祖以前就是商賈出身。
    因為太祖深知商賈一道,能為當權者帶來稅收之餘。
    也能讓百姓富裕,所以大周鼓勵商賈一道。
    其實,這也就是後世的經濟那一說法,銀錢流通。
    民才將富,唯有民富,稅收正常,國才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