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節 王進力挫宋軍前鋒

字數:2053   加入書籤

A+A-




    楊大淵的五千兵到,先不忙著進攻,安營紮寨再說。王進觀察到宋兵體態不及己軍,而且他們閑暇時操練的動作亦不如己軍,看上更是那種軟綿綿好欺負的樣子,頓時輕視之。沒錯,軍隊不是靠練就練出來的,如果光靠練,豈不是十裏坡劍神統治世界了?軍隊是用血與火錘煉出來的的怪物,孟之祥為什麽別人這麽怕他?他殺的人太多了!青居軍為什麽這麽強大,同樣是殺得人多,勝利得多,那種精氣神與眾不同。王進這種老兵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什麽人可以打,什麽人不敢打,換言之,青居軍一至,王進再無念想,老實守城。如今他卻想幹上一票,他看到宋軍情況,又見宋軍後麵並無接應的軍隊,要是去打,他覺得自己至少有八成的勝率!這也是為什麽餘玠想推遲進攻漢中的原因,光靠一支青居軍,有點懸乎,想鍛煉出更多的部隊,勝算更大。同樣地,楊大淵算是打老仗的老兵,營寨尚未安好,韃軍出動,氣勢洶洶的樣子就知道他們不好惹。可是不想打都沒辦法,那就打唄!王進打仗野蠻,氣勢洶洶地一湧而上,宋軍亂箭齊發,卻被韃軍的盾牌擋住,兩軍很快就進入了短兵相接狀態。韃軍固然強橫,要說到宋軍也很頑強,他們施展出青居軍教官所教破虜八刀和二十四式迅雷槍,與韃靼人大鬥起來。兵器相交的激響,呼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韃軍氣勢上占據一定優勢,但戰鬥起來宋軍支撐得住,且敢於戰鬥。這讓韃軍速勝的希望失去,隻好硬來。經曆了多年戰事,宋軍還是成長起來,哪怕是韃靼人的猛攻,一時片刻也拿他們不下來。見此情況,王進出動,他找上了楊大淵。楊大淵正持一口大斧力劈韃靼人,他力氣不小,揮斧猛斫,砍出一條血路,在經過青居軍特訓的精銳部曲的協助下,一直向前衝,直到王進擋住了他。但見得王進展開刀勢,刀似雪花紛飛,有如燕山之雪大如席,鋪天蓋地而來!王進的刀法,得到了宋人武師所傳,之後不斷改進,威力不俗。女真人統治中原已曆百年,以當時人們的壽命差不多傳有三代,那些漢人一出生就見到女真人,且女真人說著多是漢語,習漢俗,久而久之,就認同了他們,早把漢金兩族的區別忘記了,王進的刀法就這麽而來。他憑借這手刀法一路殺人,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積功成為利路元帥,楊大淵也有斧法傳承,比不上王進的刀法厲害,更比不上王進的悍然氣勢,人家這是勝了很多仗形成的氣勢!楊大淵要不是常懷一顆“驅逐胡虜,複我中華”的堅強意誌,隻怕早就落敗。雙方交手不到十合,楊大淵被打得束手縛腳,攻少守多了。就在這時,有人大喝道:“休傷我兄!”又一人綽一把三尖刀加入戰團,正是楊大楫,與大兄雙戰王進。楊大楫的三尖刀,可砍可削可刺,變化多端,常人萬難抵敵。好個王進,一口刀力敵楊家兄弟,揮刀如風,竟然不落下風!一時片刻,三人難分勝負,可另一邊,宋軍大隊漸落下風。隻見得兩員韃將,衣甲穿戴如宋人,卻在韃軍這邊,大肆屠殺宋軍。此兩將,皆是叛將!一個是南宋閬州守將馬仲、巴州守將張文貴,韃軍入侵,他們見抵擋不過,降了韃軍。眼下,兩將仗著有相當水平,勝過普通將卒,在韃卒的支援下,不斷攻殺宋軍,給宋軍帶來了重重的傷亡!要說到他們出身宋人,殺起宋軍一點都不手軟,甚至更加地狠辣!宋軍指揮使杜業與馬仲交戰數合,被他一刀砍了。另一個指揮使任少強與張文貴對戰十數合,張文貴突然發瘋,急攻一輪,將任少強給斬於馬下。兩個漢將是叛逆者,向新主子極力表示忠心,傷害宋軍更加地厲害,宋軍被他們一片片地殺倒,漸漸支持不住,往後退卻。無奈之下,楊家兄弟隻能後退。韃軍大喜,更加著力進攻,宋軍不想敗陣,力敵之下死傷者甚眾。最終,還是陣崩,四散潰逃!如果是青居軍,哪怕是敗了,也會緩緩而退,節節阻擋,不成潰敗之勢。說起來,楊大淵的部隊確實修為不到家,一旦戰敗而逃,丟盔棄甲,人人想的是我隻要跑得過其他人那我就安全了,卻不想到韃靼人騎兵追來,誰都不安全!韃軍騎兵追來,衝著他們無防護的後背射去,一射一個準。楊家兄弟止不住敗勢,也不得不逃。仗打成這樣子,王進如果見好就收,那他就是英雄了。然而沒拿到敵將首級,王進不滿足,他就追了下去!一路逃,一路追殺,楊家兄弟狼狽不堪地逃跑,王進跟在後麵窮追不舍,不知不覺中,兩軍的隊伍散開了。王進一直追在後麵,楊家兄弟身邊隻有牙兵,待王進追來,牙兵們放箭阻擊,或者壁虎斷尾,留下人員截擊,不過王進很快就殺死或者殺散他們,又追上了上來。楊家兄弟之暫時沒有遭遇不幸,幸得牙兵們舍命相救,這也是為什麽朝廷一開始不同意軍官養牙兵,最終還是允許軍官組建少量牙兵的緣故。到達前方一個路口處,從道路旁邊裏擁出一大群人等著,見到兩軍交戰他們也不退避,隻是讓開一截道路放宋軍敗軍而過。楊家兄弟抬頭望去,見到是他們,不禁又驚又喜,連忙跑過去,衝著對方一拱手,打馬潑刺刺地跑過去。兄弟倆需要歇息一下,也知道援兵是不需要幫助的!待到王進趕到時,但見得前方的黑盔黑甲,戴著黑色骷髏麵具的強大武力已經列陣等待著他了。為首一將,氣勢如淵,帶著諸人打馬上前,嗬嗬笑道:“慢來慢來,孟之祥在此!”他身邊另外兩將也亮出名頭道:“史誌超在此!”“孟牧勞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