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節 臨安府之劫(二)

字數:2080   加入書籤

A+A-




    之後,丁大全向韃子申訴,可韃子哪看得起他,對他搪塞,推托了事,他的財富和女人,根本要不回來。他這才知道,當漢殲不是這麽好當的!在韃子的心目中,他連狗都不如,畢竟韃子養狗,狗叫了,韃子還會摸摸狗頭安慰一下下。而對於漢殲,韃子多說一句都省下了,怎麽?不服,那就把你簽軍上戰場!對於韃子而言,留你漢殲一命已經是最大的恩惠了,還想得寸進尺?想都別想!其餘漢殲知道此事後,無不心有戚戚,奈何無路可退。他們雖說保得一命,但韃子看不起他們,外麵的宋人恨他們入骨,就連他們的侍從也看不起他們,這日子可真是難熬。尤其是這次韃子北撤,按初期計劃,甚至不想帶走丁大全、留夢炎等漢殲,留他們在臨安府,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計劃出台,其他韃子根本看他們不起,不表示反對。這下漢殲們急了,丁大全和留夢炎求見忽必烈,說道:“我等願為大朝出力,若大朝棄了我等,將來誰人還可為大朝出力呢?”忽必烈想了想,他誌向遠大,想的是一統兩宋,將來再臨江南時,還是需要丁大全和留夢炎這些帶路黨的,既如此,他同意丁大全、留夢炎等漢殲一起離開,讓他們暫時逃避了清算。……盡管韃子沒有公然大屠殺,但臨安府內流失人口嚴重,人數大減,不足原有人口的百分之十矣。一來大量人口被韃子帶走,二來就是韃子濫殺無辜。入城的第一天,沒有大開殺戒。畢竟這些韃子們眼中最要緊的東西就是掠奪財物。殺人什麽的還不急。由於忽必烈下令不得亂殺,還派親兵監視,起初韃子們是比較溫和的,他們挨家挨戶的索要財物,並未殺人。城中的百姓看見手持武器的韃子敲門,一聽是求財的,便紛紛拿出財物,自保性命。韃子拿到了財物就離開了,有一些性子頑固不給的,要財不要命,韃子頂多拿武器威脅恐嚇,並沒有真的殺人。但之後貪婪欲望驅使韃子大開殺戒,搜刮慢的士兵開始不滿足於前麵禮貌的搜刮了,貪婪的欲望開始支配這些韃子。畢竟,禮貌的索要可沒有搶來得快。何況還有一些人,索要時並未拿出全部錢財。這些士兵開始走向殺戮。誰殺的快,誰搶的錢就多,臨安府城儼然變為士兵的錢財搶掠基地。兩日不到,韃子就開始瘋狂起來了。韃子每到一戶人家,直接刀架百姓脖子上要挾錢財,不管是什麽值錢的玩意統統拿出來。要是拿的慢了或者是不夠,韃子就直接殺掉。那些沒錢的,給的少的,拿的慢的,統統都成了韃子的刀下鬼。這麽個隨意殺戮,還穿插著奸銀擄掠,女子許多就這樣被當成了財物擄掠而走,這些女子雖然撿了一條命,但卻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這些女子不僅要被韃子奸汙,還要被韃子當做玩物受盡各種屈辱和毒打。不少女子不堪受辱,紛紛投河投井自盡!那麽,沒人管嗎?韃子的長官那些千夫長百夫長的要錢財,忽必烈派出去的親兵也要錢財,誰會與錢財與美女過不去?忽必烈見不是路,把真韃們大部分派出城外駐守,進城要得到允許,這才稍為止住這股歪風邪氣,但,臨安府損失的人口已經不可挽回。除此之外,由於物流斷絕,沒有了糧食供應,城內斷糧已近三月,蛇蟲鼠蟻、草根樹皮,凡能果腹之物,皆已食盡,又不許出城,也不開倉放糧,餓死者甚眾。想想看,江南魚米之鄉,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民眾居然要食觀音土!瘟疫襲來,大量的人口染疫死去,每天從慶春門出城的運送屍體的車輛不斷。慶春門是臨安府的“糞門”,門外彌望皆圃,菜農運菜進城,擔糞出城,均由此門,故有民謠“太平門外糞擔兒”。現在菜地荒廢,屍體盡皆掩蓋於此,成為了亂葬崗!至於韃子,他們不缺乏糧食,進城後控製了官倉和搶劫民間大戶,他們擁有大量的糧食。做飯需要燃料,他們就把城內建築物拆成白地,取得木頭來燒飯菜。結果,臨安府“百裏城皆瓦礫,白骨更比汴京多”。與北宋末年的汴梁相比淒慘,相差不遠矣!悲慘無比,那些世居臨安府,男婚女嫁都不曾背井離鄉的“楚楚兒郎,小小娘“,如今淪為奴隸,成群結隊,在蒙古軍的驅趕下北上,“卻將沙漠換牛羊”。他們的離開,讓臨安府徹底地失去了活力。城外枯草叢中,時不時露出倒斃百姓的屍體,野狗和烏鴉正惡狠狠地盯著屍體,很快,這些遺骸就將化為白骨與塵埃,隨風飄散。有宋人見識過此間慘狀,寫下了“六月南風一萬裏,若為白骨便化塵!”。城內,則是荒墟敗礫,野草叢生,枯骨狼籍,入夜後,磷火熒熒,隻聞梟叫卻無人聲!……楊懷遠等人進城後,找了地方,稍作打掃,用來安置軍隊,他向孟之祥寫的報告簡明扼要地說明“臨安府已成死地!”這是一座死城,已經沒有了靈魂,僅剩軀殼的都城。孟之祥的回複則是:“不用修葺及整理此城,保持原狀。”他通知各路諸侯都要派人去看一看,看看趙官家治下的臨安府,看看南朝燦爛的江南明珠,變成了什麽!接到通知後,大家或派人或親自去看過,都十分地震驚,對於韃子的危害性,有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不寒而栗。若我等戰敗了,我等所在城市的下場也將與臨安府同樣!以前有人說狼來了,大家不怕,但當狼真的來了之後,大家就怕了!六月中旬,孟之祥一行抵達臨安府,他親自陪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從豐豫門進城,走馬觀花,巡視了一遍看到如此慘狀,尤其是前皇宮所在,老人悲慟萬分,在麗正門前跪下,以頭叩地,邦邦有聲,忍不住老淚縱橫,痛苦地道:“兒孫們不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