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破城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A+A-


    二月的濟州島正處冬季,一入夜,氣溫便降到零度左右。
    營帳內,火盆中燃燒的幹柴時不時發出劈啪的爆響聲。此時,大蝦並未就寢,而是披著一件外套坐在火盆前,一邊烤著火,一邊仔細閱讀著各個棧點發來的電報。
    不知過了多久,營地中忽然響起馬匹嘶鳴聲。大蝦騰一下站起,疾步走出帳外,向把守帳前的士兵吩咐:“去看看怎麽回事!”
    一腳快的士兵在營地內問了一圈,回來向大蝦匯報:“司令,問清楚了,是陸戰營第一連許連長抓俘虜回來了,順帶還牽回了十幾匹馬。”
    聽言,大蝦這才想起,白天和許鬆下達過的命令。他道:“去告知許連長,把抓獲的俘虜立刻帶到我帳中。”
    “是!”士兵急忙前去通傳。
    沒過一會,許鬆揉著屁股,帶著三個裹著軍大衣,蓬頭垢麵的人來到了營帳。
    看著許鬆的古怪舉動,大蝦好奇問道:“你這是怎麽搞得,屁股上掛彩了?”
    許鬆尷尬地笑道:“沒馬鞍騎馬,膈到屁股了!”
    大蝦被這話逗樂,為顧全下屬顏麵,他沒在多問,指著跪在麵前的三人,道:“這三人誰是星主高臣傑的子孫?”
    許鬆連忙介紹:“這個是我們今天作戰時抓獲的漢人俘虜,這小子是高臣傑的子孫,旁邊老的是他的幹爹。”
    漢人俘虜三十多歲的樣子,個頭不高,卻長得十分精壯。另外兩個一老一小,小的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瘦骨嶙峋,眼神裏滿是畏懼。老的滿臉滄桑,瞧不出年紀,頜首低垂,表現得極為恭順。
    “司令,這小子會一點川話,可以充當翻譯。”許鬆與漢人俘虜說了幾句,漢人俘虜連連點頭。
    大蝦問:“此子自稱星主高臣傑的子孫,可有證據?”
    漢人俘虜趕忙翻譯,老者聽後,哆哆嗦嗦答不出話。
    見此,大蝦不耐煩道。“有還是沒有?”
    在漢人俘虜的嗬斥下,老者終於吐出實情,所謂星主高臣傑的子孫皆是他滿口胡謅,收養的小子自小無父無母,根本講不清來路。
    大蝦麵露失望地看著許鬆,許鬆滿臉怒火盯著漢人俘虜,漢人俘虜誠惶誠恐的瞅著老者,老者可憐兮兮地乞求於大蝦。
    “罷了,為今之計,隻能死馬當做活馬醫,把他二人帶下去,交給外務部元老好好教導。”大蝦說完,擺了擺手。
    想立一個耽羅傀儡,情況比大蝦想象得還要複雜。關於濟州島的歸屬,從高麗到元朝,再到明朝,最後劃歸朝鮮,完全是繞了一個大圈,可有得大蝦傷腦筋的。
    此刻,同樣傷腦筋的還有濟州城裏的一眾朝鮮官員。本以為可以花錢消災,沒想到海寇狼子野心,竟然想霸占整個濟州島,這個條件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濟州縣監營衙裏,又是一片“為之奈何”的歎息聲,特別是出行使者講述在海寇賊穴裏的所見後,更是讓一眾官員心頭顫顫。
    “崔判官,從現在起,濟州城的安危便全托付於你了。”觀察使樸正泰毅然決然道。
    下屬官員聽出了觀察使守城的決意,也熄了“待寇自退”的心思。
    判官崔直抱拳道:“在下定當誓死護全濟州城的安危,請樸大人放心!”
    表態完,崔直問起守衛人手、犒賞、輜重等事宜,各官員不敢推脫,立即籌劃起來。
    此番同仇敵愾的場景,讓樸正泰心下稍安,他熱切盼望著全羅道兵使能盡早察覺濟州島杳無音訊的詭異。
    隻是樸正泰絕想不到,全羅道兵使現在根本沒有心思去管濟州島的情況,就在今年,朝鮮小朝廷勳舊派的兩位權臣鄭昌孫和韓明澮相繼病重,士林派得此機會,已經掀起了新一輪黨爭。
    弘文館與台諫兩派爭鬥影響到了朝鮮全國各道,各道文武官人誰還有心思去管一個小小的濟州。
    ~~
    二月十七日,在圍守濟州城五天後,大蝦下令夜襲了外圍休整的濟州援兵,俘虜濟州島屯戍兵兩百多人。消滅隱患人馬後,大蝦命令所有連隊全力攻城。
    二月十九日,僅抵抗了兩日的濟州城被炸藥炸毀了一段城牆,聞風喪膽的守城官兵瞬間放棄抵抗,束手就擒。
    二月二十一日,肅清濟州城反抗勢力後,大蝦率領一眾參謀進入了邑城。
    來到縣監營衙,大蝦饒有興趣地逛了一圈,這時,勤務兵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勤務兵匯報道:“武將判官崔直與濟州水戰所統領崔任勇下落不明,現在各連隊正在進行全城搜捕。”
    大蝦忙問:“這二人什麽時候失去蹤跡的?家眷可有帶走?”
    勤務兵答道:“據俘虜講,咱們破城時城中出現了騷亂,自此後,所有人就未見到這二人身影。至於家眷,兩人並未帶上,宅邸的家眷也不知兩人的去向,想必這二人早有準備。”
    大蝦踱了兩步,罵道:“娘希匹!這都能讓人跑了,即刻問清二人的相貌特征,在全島進行搜捕,還有,通知艦隊加強海上監控,決不能讓兩人逃回半島。”
    發完一通火,大蝦繼續道:“有幾件事要急辦:一是命俘獲的觀察使樸正泰寫勸降信,命全島各屯戍處投降;二是統計全島大概的人口數,廢除朝鮮的官奴隸政令;三是騰籠換鳥的方案現在開始執行,首批將島上的官員及士卒運走,通知山東那邊可以開展人口轉移了。”
    隨著三道命令下達,濟州、大靜、旌義三邑迅速行動起來,不管那些朝鮮官員願不願意,在宋洲士兵刺刀的威逼下,他們隻得老老實實收拾起家中細軟,帶著全家老小,乘坐運兵船與貨船離開濟州島。
    遠在珠江口的‘黑胡子’海盜團收到大蝦的請求協助電報後,立馬派出四艘廣船前往支援。
    多年後,生活在宋洲的朝鮮人後裔將濟州至宋洲這一條航路稱為回家路,為了感謝大蝦幫助先輩脫離苦海,他們特意為大蝦在濟州立了一尊半身銅像,由此卻引出了大蝦是否為朝鮮人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