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在濟州(3)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A+A-


    坐在李鍾二左手邊一桌的倭人“吸遛吸遛”地吃著麵條,滿臉享受,好似品嚐著人間美味。而坐在右手邊的一桌是一家三口。男人留著一頭髠發,坐姿筆直,細嚼慢咽,連吃麵都一板一眼。女人身形瘦弱,與男人說話時,時常會蹦出幾句朝鮮話,應是個朝鮮女子。夫妻倆的小孩長得虎頭虎腦,麵前碗裏的麵條沒動幾口,手裏的雞腿倒啃得津津有味。
    一喝得醉醺醺的倭人從一家人身旁經過,不小心撞掉了小孩手裏的雞腿,小孩立即哭了起來。
    男人站起身,攔住倭人的去路,兩方身高相差一個頭,男人身上散發的一股壓迫感,逼得倭人向後退了半步。
    有眼力勁的店小二小跑過來,問清情況,得知男人是駐守濟州港的海軍軍官,立馬堆笑表示皆是誤會,誤要傷和氣。
    倭人此刻額頭冒汗,身上的酒氣瞬間清醒,掏錢賠償不說,還一個勁地朝小孩鞠躬賠罪。
    最後在女人的勸說下,男人放了酒醉倭人一馬,坐回到座位,繼續吃起麵條,一場小衝突就此化解。
    李鍾二雖聽不懂雙方在講什麽,但也看出男人身份並不簡單。他轉頭想與大哥聊聊,卻瞧見李鍾一正低頭望著桌下,口水直流,原來那掉落的雞腿就在他腳下。
    “大哥!”李鍾二喚道。
    一隻花貓打桌下經過,聞到香氣,立馬叼著雞腿跑得沒影。李鍾一嘟囔著“人不如貓”,這時才聽清李鍾二再喊自己。
    李鍾一急忙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應道:“怎麽了,老二!”
    “沒什麽!”李鍾二扶額,隻覺頭有些疼。
    等了不大一會,店小二將兩人所點的冷麵與土燒酒端了上來,李鍾二注意到一碟小菜中,正有他們剛剛品嚐過的辣椒。
    “這是什麽?”李鍾二指著小菜碟問。
    “這便是本店特送給二位的泡菜,二位請慢用!”店小二說完,端著空托盤離去。
    “天冷,先喝口酒,暖暖身子!”李鍾一笑著為自己與二弟各倒了一杯,隨即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口。
    燒酒據傳起於唐代,隨著蒙古的崛起,後又傳入半島及倭國,被兩國百姓稱為燒酎。別看酒名起得唬人,其酒精度大多隻在20度左右。相比甘蔗酒的濃烈,葡萄酒的昂貴,燒酒——這種由雜糧釀造的低度自釀酒,在冬日更受濟州島百姓的喜愛。
    李鍾一咂摸著酒中滋味,這濟州島的土燒酒似乎要比家鄉平安道的燒酒味道更加醇厚,難道往日喝得燒酎全都勾兌了水?一想到此,李鍾一氣不打一處來。
    “大哥,這麵不錯!”李鍾二嚐了口麵,忍不住稱讚道。
    冷麵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中葉李朝的平嚷和鹹興地區,可分為冷麵、溫麵、豆汁湯冷麵、泡菜湯冷麵等。麵條通常用蕎麥麵、小麥麵、澱粉或玉米麵、高粱米麵加榆樹皮麵為原料製造。
    本時空,早數百年誕生的濟州冷麵保留了麵條用料的傳統,以海鮮湯為底湯,佐以魚片、雞蛋、黃瓜絲、梨條等,同樣是別有風味。
    見二弟埋頭吸遛,李鍾一食指大動,迅速加入到吃麵的隊伍中。
    “麵不錯!”李鍾一含含糊糊說著,又嚐了嚐食鋪贈送的泡菜,甜辣爽口,味道獨特,“這菜也不錯,真香!”
    李鍾一這番前後不一的表現,顯然是打了自己的臉,剛剛還口口聲聲表示“辣椒是毒藥”來著。
    兩人酒足麵飽,付了賬,又向店小二詢問贈送的開胃泡菜能否單獨售賣。店小二搖頭表示產量有限,暫不外賣。
    聽此,李鍾二滿臉遺憾道:“真可惜,如此美味佳肴,不能帶回去給母親與嫂子品嚐!”
    “隻要能弄清其中的配料,我們自己也能做,老二勿要灰心,總有一天,我們會醃製出自己的美味泡菜!”李鍾一拍了拍李鍾二的肩,一臉鬥誌昂揚道。
    ~~
    鹽糖區裏,商人來來往往,看中這兩項暴利生意的商人不在少數。
    作為臨海果家,朝鮮與倭國的鹽產量其實不高,這個時期的曬鹽法並未普及,官府用得還是煮鹽法。
    至於糖,之前文中多次提過,糖在這個時代是奢侈品,專供達官顯貴享用,市場需求巨大。
    李家兄弟倆自是沒有膽子去碰鹽的買賣,但對糖的生意,兩人卻異常感興趣。
    走入一家糖店,兄弟倆又遇見了在食鋪中見到的一家三口。
    愛啃雞腿的小孩正纏著男人要買奶糖吃,女人則有些舍不得花這個錢。
    男人笑道:“再過幾日,我休假結束就得回營,這小子皮的緊,恐怕不好管教,買幾斤糖回去,你正好可以吊著他,不聽話的孩子沒糖吃!”
    小孩奶聲奶氣道:“爹,我在家一定聽話!”
    女人最終被說服,隻能依了男人的意見。
    奶糖塞進小孩嘴裏,美得小屁孩手舞足蹈,可沒高興半會,小孩又嚷要屙屎。
    男人無奈,對店主道:“掌櫃,能否借茅房一用?”
    糖店店主不敢怠慢,說道:“茅房就在後院,小二趕緊帶客人過去!”
    店夥計引著父子倆去了茅房,留下女人呆在店中。
    見有客人看貨,店主親自招呼:“兩位貴客想買點什麽,本店白砂糖、黃糖、冰糖,方糖、各類糖果無所不包,價格絕對實惠!”
    “最便宜的是哪一種,怎麽個賣法?”李鍾一詢問道。
    店主的朝鮮話有些說不利索,竟一時沒聽懂李鍾一再問什麽。
    還好女人及時上前解圍,為店主翻譯了李鍾一的詢問。
    一番討價還價,雙方達成了一個滿意的價格,店主快跑回櫃台,開具起購買單。
    趁著沒人關注的時機,女人輕聲向兩人道:“二位可是定州人士?”
    兄弟倆相視一眼,李鍾二麵露驚訝道:“夫人怎知我們是定州人?”
    女人快言快語道:“因為我也是定州人,長話短說,小女子有一事需請二位幫忙,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李鍾二急忙問:“不知我二人有何能幫上夫人的?”
    “定州向東三十裏有一處名為寒成洞的地方,那裏居住著一戶金姓人家,若二位能尋到,請將他們帶至濟州!”女人從隨身荷包中取出一個木簪,遞給李鍾二,“這是信物,他們見到這個,自然明白,小女子住在濟州海軍軍官家屬大院,待二人將人帶到,小女子定有重謝!”
    女人剛說完,男人帶著小孩回到店中。
    離開時,女人回頭望了眼李鍾二,眼神中滿是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