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傑書與代善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A+A-


    陳永華的到來使得京城的各個衙門都恢複了正常的運作,穿越者們自然也是鬆了一大口氣。

    不過,陳永華對軍機處留用的滿洲官員們很不滿意,非常直接地對許緯辰和薑承誌說,起兵反清原是為了驅逐韃虜,現如今卻又任用滿洲官員,毫無必要。更重要的是,陳永華還告訴二人,自己離開南京之前,南京已經吵翻了天,大部分江南士紳出身的官員,都反對把清朝視為北朝,要求將康熙送往南京正法。鄭氏出身的官員當然站在軍機處一方,但一來人數不多,二來也辯不過那些熟讀經學的儒臣們。

    許緯辰和薑承誌都覺得問題有點嚴重,便向毛淵明發了一個八百裏加急的密件,請毛淵明寫一個詳細情況送過來。

    毛淵明的回信很快就送到了,信裏說,陳永華所說的基本屬實,不過士大夫們還是有些分歧的。其中,以黃宗羲為首的一派,認為清朝起自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原是大明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叛明起兵,罪該萬死,主張將清朝視為偽朝,如同王莽、張邦昌,激烈要求將康熙送到南京正法;以剛剛回到南京的顧炎武為首的一派,則認為清朝應該是閏朝,即部分接受清朝“得天下自李闖”的說法,把清朝的存在看作李闖作亂產生的額外結果,主張以明太祖賜封元朝皇孫買的裏八剌之例,將康熙囚禁在南京,賜封其子胤礽為崇禮侯。

    軍機處的眾人稍一研究,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凡是以遺民自居、沒有事清的士大夫,大多主張清朝為偽朝,而曾經事清或者被清朝籠絡受益的士大夫,則大多主張清朝為閏朝。毫無疑問,對於偽朝可以無限清算,但對於閏朝,就要把清算力度控製在有限的範圍內。

    “那麽問題就變成了,我們到底想要哪一種結果?無限清算還是有限清算?”薑承誌說著,看了一圈圍坐在軍機處內的眾人,等著大家發表意見。

    “無限清算沒有必要。”溫如嵩第一個發言,“雖然我也很想殺掉康熙,但眼下確實不應該這麽做。黃宗羲是講道學的,心裏未必有私利,但支持他的那些士大夫肯定是有的。”

    “咦?居然連你也不讚成無限清算。”薑承誌顯然有些驚訝,因為溫如嵩很難得不發表不極端的觀點。

    “其實呢,我們兩種結果都不想要。”王鼎接著發言,“把清朝看成偽朝也好,閏朝也好,都是那些士大夫們的利益驅使。我們自己的目的,其實一早就定下了,那就是把清朝看成北朝。”

    “對,北朝才符合我們的利益。如果把南明鄭氏和清朝視為南北朝,那麽清朝的所有東西都合法,一切都將作為戰利品,由朝廷來分配,任何人沒有權力主張倒退。”許緯辰支持王鼎的看法。

    “嗯,如果把清朝看成偽朝或者閏朝,有些東西就要物歸原主。那些士大夫們肯定是在打這個主意。”薑承誌也明白大家的意思,“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對康熙和滿清勳貴們采取點什麽措施,恐怕也確實堵不住那些人的嘴,畢竟滿人當年搞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太過殘忍。”

    “這個道理我知道。”許緯辰想了想說道,“我看不如這樣,先給南京那邊回信,就說北方局勢還不穩定,此事要等到索額圖一行從寧古塔回來才能決定,否則關外清軍叛變,那就亂了大局。至於滿洲官員如何處置,我還要先和傑書商議一下。”

    傑書自從回到京城之後,一頭紮進慈慶宮,和家人團聚,兩個多月沒有離開過皇城。

    許緯辰和薑承誌到慈慶宮的書房見傑書,感覺傑書滿麵紅光,心情十分開朗。傑書對軍機處保護周全妻子兒女非常感恩,再三懇求要向大明皇帝進獻禮物以示恭謹。

    薑承誌安慰傑書說,這些都是當年在南京開城之時答應過他的事情,軍機處也隻是踐約,不必如此客氣。許緯辰也不多客套,直接說起滿洲八旗的事情。

    傑書說,八旗製度創自先祖努爾哈赤,在順治末年基本定型。如今滿洲八旗分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的旗主就是康熙本人。下五旗中,兩紅旗屬於自己的祖父代善一係,由自己和堂侄平比郡王羅科鐸統領。鑲白旗屬於肅親王豪格一係,現在的旗主是顯親王丹臻。正藍旗屬於豫親王多鐸一係,旗主就是信郡王鄂劄,鑲藍旗屬於鄭親王濟爾哈朗一係,旗主原是簡親王喇布,喇布陣亡之後,他的弟弟雅布繼任簡親王,同時也繼任旗主。不過由於這幾年戰事不斷,八旗的建製也有些混亂,需要重新整理一遍,圖海那邊的一萬多戶,最好要遷來京城重新整編,關外八旗的情形,也要再詳加勘查。

    傑書說得熱鬧非凡,許緯辰卻不住地搖頭,弄得傑書有些尷尬,便問道:“許委員,莫非我說的哪裏不對嗎?”

    “不是說你說的不對,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八旗製度,原是以你愛新覺羅宗室各支分掌。可是如今清朝已經亡了,總不能還以先前的辦法來吧?”許緯辰麵無表情地說道,令傑書更加有些尷尬。

    “那……以許委員的意思呢?”

    “我之前答應過,要讓你當滿洲汗,所以重新整理八旗,也要以你為首。”許緯辰繼續麵無表情地說道,“我知道,八旗分為滿洲、蒙古和漢軍三部分。人數我也看過檔案了,在京八萬四千戶八旗之中,滿洲占了兩萬三千多戶,蒙古占了近六千戶,漢軍有五萬四千多戶。蒙古和漢軍我另有安排,就把滿洲兩萬三千多戶整理一下,再加上關外的八旗駐軍,歸你統率。”

    許緯辰的這個方案和傑書最初的想法顯然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因為在傑書看來,八旗是旗主的私產,隻有怎麽分的問題,不應該被奪取。但現在連清朝也亡了,傑書顯然也沒有和許緯辰爭論的餘地,隻能表示接受。

    “至於八旗如何分配,我要和軍機處的其他人商議,等索額圖從寧古塔回來,再看關外的情勢而定。”

    傑書有些無可奈何,又問道:“那我能做些什麽呢?”

    “你倒是有件正經事可做。”許緯辰不慌不忙地說道,“你去一趟玉牒館,把你爺爺禮親王代善一係的人都查實記錄下來,全都聚攏到你身邊。以當年努爾哈赤死的時候,你們滿洲的王大臣會議推舉皇太極當皇帝,以漢人的眼光看,殊乖禮製。當時廣略太子褚英已經去世了,努爾哈赤在世的兒子裏,以你爺爺年紀最長,又是嫡出,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皇太極即位。”

    “這……滿洲故俗,原是如此……”傑書不知道許緯辰說這個有什麽意圖,吞吞吐吐地應答,“許委員說這個幹什麽?”

    “我的意思是說,等你當了滿洲汗,代善的後人才是你的親族,你要善用這些人。”許緯辰說著站了起來,“今天就聊這些吧。我和薑委員還有些別的事情,先告辭了。”

    傑書連忙起身要送,被薑承誌勸住。

    兩人出了慈慶宮,薑承誌便問:“你跟傑書說代善的事情,是什麽意思啊?”

    “沒什麽意思,隻是告訴他,從今往後,滿洲就是他傑書一支的了,不要老是覺得滿人屬於康熙。他將來是要掌握軍隊到關外去和羅刹國作戰的,要是還對康熙有些忠誠,對我們和對他自己都不好。”

    “這倒也是。不過,索額圖去了這麽久,怎麽一點音訊都沒有?”

    “東北太大了,京城到寧古塔比到杭州還遠,去兩個月回來兩個月是必須的。”    (www.101novel.com)